日期:2021-10-07
這是一年級烏鴉喝水教案第二課時,是優(yōu)秀的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烏鴉喝水》一課內(nèi)容通俗易懂,很適合閱讀。教學中重點應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悟“烏鴉急著找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了”這一系列變化過程。同時,教育學生明白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因此,在教學中,我將烏鴉如何喝到水設(shè)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在教學這篇課文之前,我怕孩子們會出現(xiàn)覺得烏鴉的這個辦法并不十分了不起的情緒。如果這樣,就阻礙了學生去認真體會文本。所以在教學中我并沒有急于讓孩子們發(fā)散自己的思維,提出像“說說你還會想出什么好辦法?”“如果你是這個烏鴉你會怎么做?”這一類的問題。而是與學生一起,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去感受這只烏鴉的高明之舉。
在學完“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后,學生明白了烏鴉能喝著水在于它的仔細觀察、愛思考,另外拓展問題“瓶子旁邊要是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么辦呢?請大家?guī)蜑貘f想想辦法,想到的請舉手。”兩分鐘后,學生們紛紛舉起了小手,有的說:“用吸管吸。”“讓瓶子斜倒下來,就能喝到水了。”“把瓶子打破上部,就能喝到了。”“把瓶子踢倒,烏鴉就能喝到水了。”
學生們的辦法各種各樣,孩子們的想法總是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我想這堂課上我不僅與孩子們一起體會到了文中那個小烏鴉的聰明才智,更讓我感受到學生們的智慧。
當然,在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指導朗讀不到位;由于時間安排欠合理,導致指導學生書寫生字匆忙進行。
《烏鴉喝水》這篇課文,篇幅不長,而且故事有趣,孩子們愿意讀。我為本篇課文準備了精美的課件,開始讓學生先認識烏鴉,了解烏鴉的樣子,然后問誰知道有關(guān)烏鴉的故事,并以“烏鴉反哺”的故事導入新課。
在本課識字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我先讓學生在閱讀課文中識字,并在課堂上交流識字方法。如:形近字,渴—喝、為—辦、右—石、鳥—烏,學生還進行猜字謎、利用形聲字規(guī)律、組詞等多種方法進行識字,別管哪種方法,我都給予了鼓勵,更激起了孩子們識字的熱情。
在課文理解上,我重點指導學生朗讀,通過讀,感受烏鴉遇到困難時,開動腦筋,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到處”引導學生讀重音、語速稍慢,突出四處找水的辛苦。“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引導學生理解“瓶子”和“水”,以示驚喜。“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著水。”由原來的驚喜到喝不到水的無奈,“水不多”和“瓶口小”“怎么辦呢?”,讓學生揣摩烏鴉正努力想辦法喝上水,想想應該怎么讀?
最有指導學生按“烏鴉找水——發(fā)現(xiàn)水瓶——喝不著水——想辦法——喝著水了”的順序背誦課文。
在理解“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中,進行了“烏鴉喝水”的實驗,我準備了一個小口大肚的玻璃瓶,家長吳展老師幫忙拿了一大包石子,在玻璃瓶里裝少許水,往里面加小石子,讓學生觀察玻璃瓶里的水漸漸升高的現(xiàn)象,再讓學生讀讀課文中的相關(guān)的句子:“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了。”指導學生用“漸漸”說句子。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學生不但學習了語文知識,還明白了遇到困難一定要想烏鴉這樣開動腦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認識“渴、瓶”等8個生字;認識并會寫“烏、到”等9個生字,會組詞應用。
2、掌握一定的識字寫字方法,并在識字寫字中正確應用。
3、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寫字興趣,把字寫正確,寫美觀。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和運用識字寫字的規(guī)律和方法,自主識字。
2、正確、美觀地書寫9個生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復習生字:烏 鴉 喝 渴 瓶 石 辦 法 漸
1、注拼音認
2、去拼音認讀
3、為生字組詞
4、書寫生字:觀察“辦 法”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書寫。
二、繼續(xù)課文學習
1、請同學分段讀課文。
2、畫出有喝的句子:到處找水喝;烏鴉喝不著水;烏鴉就喝著水了。
(1)找水喝:烏鴉為什么要找水喝呢?口渴了是什么感覺呢?著急地讀一讀這句話吧。
想一想:烏鴉到處找水喝,它可能飛到哪些地方了呢?
(2)烏鴉為什么喝不著水呢?
讀出著急、疑問的.語氣。
(3)小烏鴉怎么喝著水的?
模仿小烏鴉銜石子。
在小烏鴉的努力下,瓶子里的水漸漸地升高了。
試著用“漸漸”說話。
高興地讀一讀最后一段。
三、拓展故事
1、你覺得這是一只怎么樣的小烏鴉?
2、請同學們當小烏鴉,想一想:如果當時沒有小石子,你還能想出其他辦法嗎?
3、小組內(nèi)說一說。
4、請同學說。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改變《烏鴉喝水》
板書設(shè)計:
19、烏鴉喝水
找水喝——想辦法——喝到水了
烏鴉是又黑又丑的鳥,然而,課文中卻給烏鴉以贊美,如,”寒鴉數(shù)點“,”暮鴉棲未定“。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烏鴉有許多值得驕傲的地方。我們在談到烏鴉反哺的故事,對烏鴉懂得孝敬”老人“這一點,深感敬佩。在本課《烏鴉喝水》中,我們又以認識它聰明能干的一個側(cè)面。
在課文的學習中,先請小朋友整體感悟整個故事,請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也知道了什么?接著出示一副圖――烏鴉找到一個有水的瓶子,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喝不著,怎么辦?為了解決困難,先出示句子――一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引烏鴉找了這么多地方,真不容易,該怎么讀呢?請學生大聲地讀句子。學學烏鴉的動作、表情,邊飛邊讀。學生邊讀句子邊表演的情趣很高,只是活動中只感覺了烏鴉飛到東來,飛到西,沒有把”找“這個詞落實于實處,這一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應及時引導,讓學生明白烏鴉找到水,是那么的不容易。烏鴉終于找到了一瓶水。
這時的烏鴉心情怎樣?你能感覺到嗎?問學生該怎么讀?學生都說應讀出高興的語氣,那我們就以高興的心情讀第二句。可是,烏鴉喝不著,知道為什么嗎?烏鴉的心情又怎樣?你從哪兒知道的?找出句子畫畫,找出句子,讀讀第3、4句,把烏鴉失望、著急的心情讀出來。學生通過讀,感覺到烏鴉找水的艱辛,同時學生在表演、觀看中也體會烏鴉口渴時的難受,見到水時的驚喜,而喝不到水的失望的整個過程。在學完這段時,讓學生再次通過讀來體會烏鴉的心情……
新課程強調(diào):”學生是探究性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關(guān)注學生不同的探究需求,愛護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生成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探究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這時,隨機一句”你能幫助烏鴉想想辦法嗎?“讓學生通過合理想象,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表獨立見解,促進了雙向互動。教師已成為探究活動中的促進者,始終給學生以層層推進、引人入勝之感,讓學生有不斷探索、追求真知之動力。從學生們富有個性的回答中,”我?guī)退哑孔有边^來,讓它能喝著水;我請它到我們家喝茶水“。”我?guī)蜑貘f拿一個杯子,讓它把水倒在杯子里。“”我拿一個電鉆,鉆個洞,不就行了。“可見和諧的探究氛圍正在形成,這些,必將促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形成樂學的良好心境。從而有助于自我探究能力的鍛煉、培養(yǎng)、提高。
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讓學生再回到課文看烏鴉是怎樣想辦法喝著水的,為了讓學生嘗試探索新知的經(jīng)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小組合作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喝著水的過程。學生實驗完成后,不禁發(fā)出:”喲,水真的升高了!“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通過合作實驗,學生主動悟出了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由于設(shè)計的實踐活動符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很好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讀一讀課文、做一做實驗、說一說實驗過程中興趣盎然地學習語文,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