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30
這是口耳目的教案基本信息,是優秀的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游戲引路,復習鞏固
1、給字寶寶帶帽子。
⑴出示12個生字和12頂帽子。(帽子上寫著生字的.音節)
⑵把帽子戴在對應的字寶寶上。
⑶開火車認讀。
2、擺一擺。
把幾個字寶寶分別排成四隊,帶頭字已擺好。(按器官、動物、天體與現象、植物這中類來分)
二、指導書寫“十、木、禾”
1、書寫“十”
⑴分析筆畫“十”有幾個筆畫?
⑵介紹筆順規則,先橫后豎。
⑶學生觀察范字,說說這里的豎帶針尖嗎?
⑷老師范寫,并提醒:橫寫在橫中線上,右邊稍高,豎在豎中線上,橫筆左右兩面相等,豎筆在橫上面的部分略短,下面的部分略長,帶針尖的。
⑸學生描、臨后評議。
⑹繼續練寫。
2、認識新筆劃“丿、丶”。
⑴出示“丿”的筆畫卡片,介紹其筆畫名稱。
⑵老師范寫“丿”,講述書寫要點,從右上向左下,起筆時重,以后漸輕,收筆時較快,形成尖狀,注意把力送到筆尖。
⑶學生書寫在手上,充分感受運筆力度的輕重變化。
⑷認識“丶”。“丶”的書寫要點:從左上向右下,起筆較輕,以后漸重,收筆前更重,稍頓后向右輕輕提起,形成尖狀,同時送力到筆尖。
3、書寫“禾、木”。
⑴觀察范字,說說他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⑵老師范寫。
⑶學生描、臨后評議。
⑷練寫。
三、實踐活動
1、我會連
⑴自己根據圖和字的聯系連一連。
⑵小組交流自己所認的字。
⑶總結識字的方法。
2、加一加,變一變。
如“口”加一筆變成什么字?(日、中)加兩筆呢?(目、田、白、右)
⑴同桌互相討論。
⑵師生共同總結。
四、擴展活動
找一找生活中你還認識哪些象形字?
五、布置作業
1、把瓜、車、馬、蟲、牛、電這幾個字與相應的圖連起來。
2、讀一讀,照樣子口頭組詞。
火(火車) ( 火苗) (火星)
竹( ) ( ) ( )
目( ) ( ) ( )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學寫“十、木、禾”3個字。認識3種筆畫“豎、撇、捺”
2、感悟漢字的形象美,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
教學重點:
認記生字,會寫“十、木、禾”3個字。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音節卡片、實物圖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12個字,學寫“十、木、禾”3個字。認識3種筆畫“豎、撇、捺”
2、感悟漢字的形象美,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嘗試認字
1、在識字王國里,小朋友認識的字“朋友”可真不少!還叫得出老朋友的名字嗎?出示生字“日、月、兔”,問問誰認識,是怎么會認的?
2、導入:現在,識字王國里幾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正焦急地等著要和小朋友們交朋友呢!
二、教學“目”
1、圖文對照,認記“目”字。
看圖讀字:
(1)出示生字卡片和實物圖片,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畫著什么?(指導學生說)
(2)借助拼音認讀“目”,并知道“目”指的是眼睛。
比形認字:
(1)比一比,圖畫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圖下的現代字“目”有什么相象的地方?(看出“目”的字形與實物的形的聯系:外面的“口”表示眼眶,里面的兩橫表示眼珠。)
識記字形:學生交流識記字形的辦法。
2、師生共同小結學習“目”的方法:看圖讀字——比形認字——識記生字。
三、學習生字
1、小組合作,自學其余的11個生字。教師巡視,點撥指導。
2、匯報交流
(1)小組派代表交流。檢查自學情況可不拘于生字的順序,讓學生說說我會學哪個字,是怎樣記住的。
(2)教師重點指導小老師沒教的字。
(3)在學生說字時,教師要針對字中易忽略的地方加以提示:小鳥不能沒眼睛,頭上一點要看清;兔子長著短尾巴,豎彎鉤上有一點;禾苗有穗兒,比“木”多一撇。
四、鞏固生字
1、搶讀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學習兒歌
小朋友們表現好,山羊開口咩咩叫。
熊貓拍手直叫好,吃著竹子滿地跑。
學會生字不驕傲,易錯地方要記牢。
木禾相差只一撇,千萬不要弄混淆。
兔子長著短尾巴,豎彎鉤上一點趴。
小鳥不能沒眼睛,頭上一點要看清。
五、指導書寫
1、認識新筆畫“豎”
(1)出示“豎”的筆畫卡片,介紹其名稱。
(2)教師范寫,并介紹兩種寫法。
豎有兩種,一種是帶針尖的豎(板書),一種是不帶針尖的豎(板書)
(3)學生書空。
2、書寫“十”
(1)分析筆畫:“十”有幾個筆畫?
(2)介紹筆順...
教學目標:
《口耳目》教學設計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十、木、禾”3個字,認識3種筆畫“丨、丿、丶”和1個偏旁“?”。
3、培養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字的情感。
教學難點:認記生字,會寫“十、木、禾”3個字
教具準備:本課12種實物圖片、有關筆劃和生字卡片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認讀學過的生字卡。
如:山、水、田、雨、石、土、魚等。(及時予以肯定,給孩子表現的空間,激起他們學習新課的欲望)
2、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些十分有趣的生字。
二、嘗試認字
1、出示生字“日、月、兔”,看看誰能認識這幾個字,是怎么會認的?(這些字在前面課文中和生活中經常接觸,再次激起學生的成就感,以投入下面的主動學習中。)
2、出示“日、月、兔”的實物卡片,請學生上臺貼圖,把圖片貼在相應的生字卡上方。初步感知圖文。
三、圖文結合,整體感知
1、出示其他的實物圖片,學生看圖說說,圖上畫著什么?(指導學生說完整話,并學習用數量詞“一只、一張、一棵”等)。
2、小組討論:把手中的生字卡貼到哪一張圖片下呢?為什么?手上的生字你們認識嗎?(初步體會象形字的特點)
3、全班交流。
4、小結:小朋友們既懂得觀察,又會自己認字,真了不起!下面我們一起把這些字記得更牢好嗎?
四、揭示課題,教“目”字
1、出示課題:學生試讀,老師范讀,帶讀。
2、圖字對照,認記“目”字。
⑴讀字看圖。
認讀:“目”,知道“目”指的是眼睛。
⑵看字比形。
比一比:圖畫、圖畫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現代漢字“目”有什么相像的地方?
⑶識記生字。
小組討論:你是怎么記住“目”字的?
老師引導:“目”的字形與實物的形的聯系是外面的“口”表示眼眶,里面的兩橫表示眼珠。
⑷師生共同小結學法:讀字看圖----看字比形----認記生字。
五、學習生字
1、小組合作,自學其余的生字。
2、老師巡視,點撥指導。
六、匯報交流
1、學生匯報自己認識了什么字,是怎樣記住的?
2、老師揭示易忽略的筆畫。
如:“鳥”—小鳥不能沒眼睛,頭上一點要看清。“兔”—兔子長著短尾巴,豎彎鉤上有一點。“禾”—禾苗有穗兒,比“木”多一撇。
3、隨“兔”的教學,認識“?”(角字頭),說說還認識哪些帶“?”的字。
七、鞏固生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開火車讀、個別讀、齊讀。
3、摘果游戲。
一棵長滿果實的梨樹,每個梨上都有一個生字,認讀一個,摘走一個。
八、指導書寫“丨”
1、認識筆畫“丨”。
⑴出示“豎”的筆畫卡片,介紹其筆畫名稱。
⑵老師范寫,并介紹兩種寫法。
懸針豎,即帶針尖的,起筆和收筆都要重些。
2、學生書寫。
3、學生練習筆畫,師巡視,及時糾正、糾錯。
九、布置作業
1、讀拼音,寫筆畫。
héng( ) shù( )
2、讀一讀、拼一拼、連一連
1、mù ěr kǒu yuè rì huǒ
口 耳 目 日 月 火
2、niǎo tù yáng hé mù zhú
木 禾 竹 羊 鳥 兔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學寫“十、木、禾”3個字。認識3種筆畫:豎、撇、捺和一個偏旁角子頭。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文字。
教學重點:認記生字,會寫“十、木、禾”3個字。
課前準備:12種實物的圖片;生字字形演變卡;豎、撇、捺筆畫卡片。
教 法:培優輔差
學 法:小組合作
教學課時:1課時
一、圖字結合,認識口耳目手足
1、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
2、圖字結合;字和圖有什么聯系?
二、認讀生字
1、哪些生字你已經認識了?怎么認識的?小組互相交流一下。
2、認讀生字:
(1)領讀:學生已經認識的字可讓學生領讀,不認識或讀不準的可由教師領讀。
(2)自由練讀,小組讀,指名讀,加拼音讀,去拼音讀。
(3)競賽讀。看誰認得快記得多;你已經認識了多少
3、學習新課文。
三、鞏固認讀
1、認讀:選自己喜歡的字說說是怎樣記住的?
2、指導書寫:教師范寫,教筆畫名稱及筆順:豎、撇、捺
3、學生練習書寫:課本田字格中生字自己寫一寫。哪個字寫得滿意可以向同學和老師展示。
四、作業布置:在田格本上寫今天所學的生字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