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1-30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大班主題活動3篇,是優秀的幼兒園活動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大班主題活動:驚奇一線
一、活動由來:
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線”,縫衣服的線,打毛衣的線,電話的線,電燈也有線。哦!原來生活中到處充滿了奇妙而有用的線!仔細觀察一下,“線條”也無處不在,雙手合抱可以圍成一個圓。一根線重新擺弄一下可以形成三角形,門和窗也可以看成由四根線條構成的方形。而我們人的身體呢?本身就有很多直的、彎的線條。哦!生活中神奇的“線條”更是無所不在!因此,這個“驚奇一線”課程單元,將引領您和幼兒一起進入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線”,用開放敏銳的心去感受,用細膩的心靈去創作,在充滿“驚奇”的情境享受探索發現和創造的樂趣。
二、活動目標:
1.認識并尋找生活中各式各樣的線。
2.用描述性的語言說明各種不同線的特征。
3.比較不同特征的線,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4.培養幼兒的空間觀察能力。
5.嘗試用點、線創作的用繩子線做造型,培養豐富的想象力?!?/p>
四、教育實施與反思
活動一 語言、科學領域、“線的大集合”
活動目標:
1、認識并尋找生活中的各種各樣的線。
2、比較各種不同特征的線,培養敏銳的觀察力。
3、學習根據線的長短粗細進行排列。
活動準備:
號碼牌(1-30)各式各樣的線(毛線、中國結線、棉線、塑膠線、電線、尼龍線、牙線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準備好的線,提問幼兒:“你們知道它們的各字,以及用途嗎?”
毛線(毛衣、帽子)中國結線(翻繩)電線(錄音機、電視、電腦)棉線(縫扣子)
2、請幼兒找一找,小朋友的身上或教室內哪有這些線。
幼兒找到后把號碼牌依次的貼在展示線上。
3、請幼兒看一看數一數有幾張號碼牌并且根據線的長短或粗細排除萬難列好。
4、請幼兒分組體驗感受一下各種線的區別,都有哪能些特征。并進行討論:
?、倌姆N線最長?
②哪種線最短?
?、勰姆N線最粗?
?、苣姆N線最細?
⑤哪種線最容易斷,哪種線最不容易斷?
將各種各樣的線放在展示區內欣賞
活動后的反思:
本節活動幫助幼兒認識各種線,并能夠初步的知道這些線的用途。在游戲中,數字號碼應在活動中,準找到了誰在貼線上以避免幼兒分散注意力,在本活動中細聲 兒能夠分出線的名稱以及在寅找到這些線,其次能夠進行比較不同特征的線。
活動延伸:
請幼兒在生活中觀察尋找各種線!可以說出來與同伴分享。
活動二:藝術領域“會畫畫的線”(分組)
活動目標:
1、學習利用線條畫畫。
2、增進幼兒的動手能力及想象能力。
3、感知線的特性。
活動準備:各種線(尼龍線、棉線等)水彩顏料、繪畫紙
活動過程:
1、展示各種各樣的線,請幼兒自愿到前面給同伴展示線的用途(綁東西、串球子,編辮子……)
2、引導幼兒線除了以上的用途還可以畫出美麗的圖案。
3、老師示范“線條畫”的方法。
?、傧葘⒚€沾上調勻的水彩顏料②將有顏料的線放在繪畫紙上,壓住,還可以將線彈在紙上,就可以畫出各種不同的圖案。
4、活動中,引導幼兒感受不同的線的特征,例如,毛線,棉線彈性比較好一點,所以就可以用彈的方法進行創作。
5、活動后,將幼兒作品進行展示,晾干后可以與同伴互相欣賞,看一看,說一說自己畫的什么?
活動反思:
此活動在進行中幼兒特別感興趣,很多小朋友用線畫了很多,自己還添加了其它內容來豐富自己的作品。通過此活動幼兒豐富了對線的用途的認識。同時,也感知了有些線還會有一些彈性,還可以畫畫。形式新穎而且充分的滿足了幼兒的活動需求及好奇心。
這張照片是幼兒在線條畫中的第一步驟,用線沾上顏料,在線上拓印,或是用線彈
這幾幅幼兒作品就是幼兒通過想象自由創作的幾幅線條線,幼兒在線的基礎上
發揮了想象力,豐富了作品。使其作品很豐富,并且突出了自己所要表達的內容。
活動三 科學、藝術領域“線條變魔術”(一)(集體)
活動目標:
1、增強圖形的空間創作能力
2、激發對線條的想象力創造力。
活動準備:圖畫紙 筆(水粉筆)兒歌《小魚》
活動過程:
1、老師先出示黑板,用筆在繪畫紙上畫上兩點將兩點連接起來,可以變成什么?幼兒發現就變成了線,將許多個點連接起來就可以變成更長的線。
2、老師再出示一張新的繪畫紙,請一個小朋友在紙上隨意的畫上線,老師請幼兒觀察畫好線后的作品。感覺出線有交叉點。還有不規則的圖形。
3、老師引導幼兒看一看將兩個相鄰的圖形連在一起涂上顏色看象什么時候?(小魚)
4、鼓勵幼兒找一找,可以畫出九條小魚,幼兒任意繪畫。
5、帶領幼兒念兒歌《小魚》。
6、能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反思:
這幾張作品是我班幼兒在活動中創作出來的“小魚”。幼兒通過活動充分的發揮了空間創作能力。同時老師也抓住了幼兒游戲的活動特點,使幼兒在游戲中進行了學習,本次活動也激發了幼兒在線的活動中有的更大的創造空間。使其在線的游戲中感受不規則圖形的魅力。最上面的畫幼兒在介紹中說,那是一只鳥,仔細看還真的很象,老師在規定了幼兒創作的內容上,也可以激發幼兒有更多的想象并給予了鼓勵。
活動四 科學、藝術領域“線條變魔術”(二)(集體)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對圖形的空間創作能力。
2、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和耐心。
3、引導幼兒對美的感受。
激動準備:繪畫紙、油畫棒黑水筆
活動過程:
1、老師請連續劇兒欣賞美術作品,請幼兒說說看完后的感受。
2、引導幼兒知道欣賞的作品是畫中的線條是有規則的排列,然后再用顏色的變化來達到美的效果。
3、老師示范畫法引導幼兒線條的排列。
4、幼兒進行創作,并提醒幼兒色彩的搭配。
5、將幼兒的作品進行展示,與同伴共同分享。
活動反思:
此活動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同時也是鍛煉幼兒對圖形或線條的規則變化的練習幼兒在活動中專注的工作,大部分幼兒涂色都很認真將冷暖色調的搭配使用,明亮色彩也體現了幼兒對顏色的感受,同時在完成作品后,幼兒的成就感很強,增強了幼兒自信心。
這張照片記錄了幼兒的部分作品
活動五 藝術領域“美麗的中國結”(分組)
活動目標:
1、學習打繩法的方法,發展幼兒(精細動作能力)
2、探索繩子的功用。
活動準備:中國結繩、彩色珠子
活動過程:
1、老師請幼兒看看誰在教室里的中國結激發了幼兒的興趣。
2、向幼兒介紹中國結的歷史。
3、一起看看“繩法”的做法圖,教幼兒怎么看。
4、老師示范打結的方法,請幼兒練習。
5、老師出示各色彩珠,引導幼兒做成手鏈,但是要在學會打繩結的基礎上。
6、幼兒練習紡織繩法。
7、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動反思:
此活動中幼兒一開始覺得繩結很難,后來,我們先引導幼兒學開了編織繩花,后來在幼兒對繩有了更多的認識后,幼兒在學習打繩結的活動中。就更加認真專注,最后的效果很好。大部分幼兒都能學會打繩結,而且自己做的手鏈特別漂亮。
幼兒先學習了紡織繩花,這種方法也比較簡單。幼兒很快的就能掌握,而且有很強的好奇心及興趣。
幼兒先學習了紡織繩花,這種方法比較簡單,幼兒很快的就能掌握,而且還有很強的好奇心及興趣。
這些是幼兒用打繩結的方法串上彩珠紡織的手鏈,很漂亮。
五、結合主題開展的角區活動
1、美工區:
材料準備:彩色手工紙 彩條 廢舊紙盤 毛線
剪刀 紅色塑料管 幼兒照片
活動內容:
幼兒在美工區內進行串花鏈的工作,首先幼兒學習剪五辨花,然后再將剪好的花用毛線串起來用紅色塑料管進行裝飾,幼兒給退色起了名字叫“風鈴”于是我們掛在了燈管上很漂亮?!?/p>
美麗的相框,是幼兒在角區里進行制作的,在做相框的活動中,對幼兒來說是較難的,部分幼兒反復的練習了幾次最后也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的作品,但在這個活動中,幼兒的認真學習的態度,很讓老師感動,也發現幼兒的好強,上進努力鉆研的精神。
幼兒在美工區進行的彩色紙條紡織的活動中,他們很喜歡這個工作,我們激發幼兒認識中國結。在結合紡織的工作,最后我們共同將孩子們的作品進行組合與幼兒一起制作了一個新穎獨特的藝術品——“中國結”。
2、益智區
在益智區里我們投放了電池電線及小燈泡,引導幼兒進行小科技實驗,在活動中老師指導幼兒使小燈泡變亮了。告訴幼兒電池有正負極的概念,幼兒很喜歡這個活動。
在益智區中,幼兒利用積塑玩具進行游戲,點與線的構成,使其紀兒在實踐中進行探索學習,幼兒在合作中體驗到快樂與成就感。
這個工作是織布機的工作,這是老師為幼兒自購的織布機
結合節日的主題,將幼兒的紡織活動延伸到節日主題板的設計中,幼兒看到同伴共同合作制作的大公雞真是快樂。
六、主題活動后的啟示與反思
通過“線”的主題活動發現了孩子的很多潛能,幼兒對“線”的活動有很強的好奇心,在班里每天孩子都在接觸線。例如,每天角區的翻繩游戲,每天小朋友玩的跳繩,這些都是孩子與“線”的游戲,“線”就在幼兒身邊。那么怎么能讓孩子探索“線”的奧秘呢?因此,我們根據“線”開展了此次主題,在主題活動中,幼兒大膽的嘗試各種形式的活動,重點在藝術領域的活動中,發揮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在繪畫活動中,引導幼兒學習用線條畫圖畫,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以及幼兒的空間觀察能力。我們在戶外激發了幼兒用肢體扮演線條進行游戲,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快樂。在游戲中成長。
在“線”的主題活動中,我們老師在工作中也同樣體驗到了快樂。例如:我們在與幼兒進行紡織活動中,與幼兒一起進行工作,讓幼兒合作老師也可以共同創作,幼兒的活動興趣更加強烈。在戶外活動中老師帶領幼兒共同做肢體游戲,幼兒更是快樂。因此師生互動方面也就更多的體現在活動中。老師在活動中也是努力的探索,挖掘更多的活動內容,使其讓幼兒有更多的發燕尾服,老師為連續劇兒買的織布機幼物特別愛玩。為此老師也城市污染有更多的滿足。
一、主題名稱:快樂國慶節
二、主題來源
每年的國慶節前后,到處都張燈結彩,洋溢在一片歡樂之中,電視、報紙、廣播等等各種媒體會有很多關于愛國主義教育方面的報道、介紹,給我們的愛國教育帶來很多的便利條件,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抓住這一時期對幼兒進行愛國教育。由此,我們設立了“我愛祖國”這一主題。
三、主題實施時間
三周(2009年9月22日——10月10日)
四、主要教育教學目標
1、認識國旗、國徽、國歌,學習升旗。
2、知道祖國地大物博,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以及偉大的建設成就,能參與收集陳列各地特產以及風景名勝,有愛祖國的情感。
3、能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散文等,復述故事時會使用不同的語氣,學習歸納文學作品的主題思想。
4、愛護幼兒園和公共場所的環境衛生。在公共場所不大聲喊叫和奔跑。
5、能敘述自己的游覽見聞,介紹自己熟悉的特產、民俗風情等。
6、了解國慶節的來歷。
五、主題知識網絡
快樂國慶節
我的國家
慶祝國慶節
祖國各地的特產
六、八大智慧活動內容
1、語言智慧
1談話:我的祖國、祖國各地的特產
2詩歌:我去臺灣島
3詩歌:天安門
4自編兒歌:我的祖國
5幼兒英語
2、自我認識智慧
1慶祝國慶節
2我是中國人
3、人際關系智慧
1參觀:民俗文化村
2“國慶”聯歡活動
4、邏輯智慧
1)分類記錄2)立體圖形分類3)數的二級分類4)復習分類概念
5、音樂智慧
奧爾夫音樂教育
6、空間智慧
美工:自制中國地圖
建構:長城
7、身體運動智慧
1)我去臺灣島2)小飛行員3)小小奧運會4)到北京去
七、主要活動內容及過程
活動一:學習與祖國有關的兒歌、歌曲等活動中,孩子們學習了詩歌“天安門”、“我去祖國臺灣島”,還學習了歌曲“國旗紅紅地哩”。通過談話和分享交流,孩子們對祖國的了解也更加深入了。孩子們在表演他們學習的詩歌“天安門”!
活動二:粘貼國旗、粘貼中國地圖
鄰近國慶節的時候,孩子們和老師一起布置我們的活動室,增加一點節日氣氛。
孩子們在粘貼國旗!孩子們用手工做的小花粘貼中國地圖!
活動三:慶祝國慶節
國慶節前一天,孩子們聚集在我們幼兒園的音樂室進行了慶?;顒?。進行了節目表演,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孩子們在表演節目,慶祝國慶節!
八、活動小結
通過認識國旗、國徽、唱國歌,通過分享交流自己對我們國家的認識和了解以及老師的介紹,孩子們對我們國家的認識更加深入了。隨著孩子們對我們國家認識和了解的深入,孩子們也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了?;顒又?,孩子們還很有興趣地在地球儀上找我們的國家,很樂意拼貼中國地圖的玩具。通過一系列的手工粘貼國旗、粘貼中國地圖的活動和表演慶祝活動,孩子們加深了對國慶節的認識。
活動中,孩子們堅持做環保衛士,在慶祝國慶節的公共場所不大聲講話,表演節目時也很認真!
大班主題活動《我愛北京我的家》
幼兒園主題活動源于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需要,結合愛國教育、禮貌教育、安全教育、季節教育、行為習慣培養等多方面的因素確定活動主題,將幼兒各方面發展目標通過集體教育活動、活動區游戲活動、戶外活動和生活活動得以實現。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倡導幼兒自主選擇、自主探究、主動學習,通過創設寬松的精神環境、豐富的物質環境來滿足幼兒游戲和學習需要,促進幼兒全面、自主、富有個性的發展。
一、主題活動的選擇——源自幼兒的生活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內容的選擇,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在主題的選擇上,我充分尊重幼兒,貼近幼兒的生活,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選擇適宜的活動。
國慶節長假引發了旅游的熱潮,作為家住北京的孩子們,更是利用這個假期逛了逛老北京的景、品了品老北京的特色小吃,對節日的各種見聞也成了孩子們滔滔不絕的談論話題。孩子們在班里交流著各自去過的景點,說起品嘗的烤鴨、艾窩窩、糖葫蘆、驢打滾等美食更是垂涎欲滴?;谟變荷畹慕涷灪退麄兘诘臒嶙h話題,我為幼兒創設了貼近大班幼兒的生活化的教育,在孩子們興致高昂的呼聲中,班級的主題活動“我愛北京我的家”誕生了!
二、主題目標的確立——關注幼兒的發展需要
在確立了班級主題后,鼓勵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關于北京的吃、穿、住、行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并將這些資料收集整理后進行了初步分類,形成了若干方面的主題內容。在梳理過后,結合幼兒興趣點與幼兒共同選取了北京版圖、北京的風景名勝、北京小吃、京腔京味唱北京、做文明北京人等五個小主題,并依據《指南》大班幼兒各領域的教育目標,確立了班級各分支主題目標,提升幼兒的生活經驗,圍繞主題目標開展活動。
三、主題活動的實施——以幼兒為主體
在《我愛北京我的家》這一主題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將我們所生活的城市作為主題活動的主線,創建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關注幼兒的興趣點和需要,讓幼兒和家長都能夠充分的參與到班級主題開展及環境創設中來,充分體現以幼兒為主體,提升幼兒已有經驗。
從主題活動的名稱到班級活動區的名稱均是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由幼兒發起并通過討論決定的,如:主題名稱《我愛北京我的家》,孩子們表示“我認為北京就像一個大家庭,他就是我們的家。”從而誕生出我們的主題名稱,又如區域名稱:北京氣象臺,大興影劇院、798藝術工廠、大北照相館等,均由幼兒討論、制定,創設了與北京這一主題息息相關的環境氛圍。
(一)北京版圖
在北京版圖的小主題中,我首先結合益智區創設了互動墻面,利用題卡,幼兒把文字當成圖片一樣進行比對,再通過每個區縣的形狀輪廓進行分辨,尋找各個區縣所在的位置,以及景點所在的區縣位置,提高了幼兒的讀圖理解能力,滲透幼兒對空間方位的認知。
國慶節長假引發了旅游的熱潮,孩子們在欣賞著家庭出游的照片和交流著各自去過的景點這一過程中,出行方式的選擇也是孩子們的熱議話題之一,孩子們在討論中更多的話題是路上的交通擁堵,有的說爸爸都生氣啦!在馬路上下車等很久!也有的說馬路上看到了撞車等等,因此從幼兒的話題中,我們開展了“北京的交通古今對比”活動,讓幼兒通過圖片直觀的對比感受科技發展交通發達給我們帶來的便利與困擾。
另外還開展了“出行方式大調查”的活動,發現私家車在調查表中占據很大的比例,也是交通擁堵的原因所在,在“你認為哪種出行方式最便捷”的調查活動中,孩子們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不會堵車的地鐵出行贏得了幼兒的認可。
(二)北京的風景名勝
在假期過后,孩子們紛紛帶來了在假期出游的照片到班級中分享,因此開展了“假日新聞播報”活動,幼兒講述自己所去過的景點,把自己的所見所聞用連貫語言表述出來,并通過小記者采訪的方式,使小聽眾們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拋出,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加幼兒對北京的了解,活動后統計出“小朋友去過最多的景點”,并結合班級主題墻對這些景點進行推薦,推選出“小朋友最向往的景點”,感興趣的幼兒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去游玩兒,最終評選出“最受歡迎的北京景點”,在一系列活動中,幼兒利用柱形統計表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初步體驗統計,使幼兒感受到數學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
(三)北京小吃
幼兒把在假期品嘗到的北京美食照片也帶到了班級中,孩子們對這些美食垂涎欲滴,沒吃過、有的甚至沒見過,孩子們在小班、中班曾參與過幼兒園的美食節、游園會等活動,有過一些動手制作食品的經驗,因此孩子們就想可不可以我們在班里也做這些北京小吃,區域游戲“護國寺小吃”由此產生了,孩子們首先開始收集各種小吃的制作方法,選擇孩子們自己可以動手制作的活動,如:小窩頭、糖葫蘆、驢打滾、艾窩窩等,最終由孩子們自己商討并投票決定我們想要制作的北京小吃。
在孩子們掌握制作方法后,便不滿足于按照流程圖制作了,而是想到了創新,創新小窩頭的形狀、創新驢打滾艾窩窩的餡料,尤其是艾窩窩,孩子們對它的餡料創新屢出奇招,巧克力、山楂片、餅干碎等等都成了孩子們想要嘗試的食材,到底加入什么才能更好吃呢?孩子們便開始有了評價,因此,便開展了一輪艾窩窩的評比,幼兒記錄自己所用的食材,請品嘗過的小朋友投票,可是孩子們又不會寫漢字,怎么記錄食材呢,結合指南大班語言領域的目標“愿意用圖畫和符號表現事物”幼兒嘗試設計每一種食材所代表的符號,方便幼兒記錄,幼兒體驗到了文字與符號的作用,產生了初步的書面表達的愿望。
(四)京腔京味唱北京
京腔京味唱北京這一小主題的開展,使幼兒的表演區游戲活動變得豐富,孩子們自主收集描寫北京的歌曲、北京童謠等,投放到表演區進行演出活動,孩子喜歡在這個區域里選擇角色、自主地進行展示與演出,和其他孩子相互交流、合作,時常還會加入一些自己創造的語言、動作,在共同表演中感受著成功的喜悅。
孩子們在主題開展的過程中對于京劇人物產生了興趣,尤其是京劇人物夸張的臉譜,深深地把他們吸住了。京劇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瑰寶,看到幼兒對臉譜的興趣便引導孩子接觸京劇,了解京劇臉譜。這對弘揚民族文化,培養兒童從小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是大有益處的。孩子們開始注意多收集一些資料,通過歌曲《唱臉譜》孩子們知道了臉譜的不同的顏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孩子們根據自己的想象大膽地進行設計,每個人設計的臉譜都非常有個性,把京劇人物表現得生動、漂亮。
(五)做文明北京人
幼兒在出行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如:隨地亂扔垃圾、車窗拋物、名勝古跡亂寫亂畫等,在這里,我們將“文明旅游”這一倡議活動通過自制圖書的方式呈現出來。另外做文明北京人這一小主題更多的是在幼兒日常生活中和游戲中通過觀察和模仿潛移默化的發展起來的,體現在幼兒的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隨機教育與滲透,逐步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規范。
四、主題活動的運用——幼兒區域游戲間的互動
在開展班級主題創設過程中,結合指南大班社會領域的目標以及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我們在班級區域游戲的過程中開展了互動的游戲模式,使班級成為一個小小的社會環境的濃縮景象,幼兒通過扮演情境中的不同角色,不僅學會了如何與人友好相處,更是學會了如何看待問題,對待他人,發展了幼兒適應社會的能力,為幼兒的后繼發展提供了實踐經驗。
為了更好的將情境性區域游戲與現實形成對接,同時為了更好的增加區域間的聯動性,我們在護國寺小吃、大北照相館、大興影劇院等區域游戲開展過程中中,投入了不同面值的“游戲幣”,逐步滲透了買賣關系換算的游戲內容的同時,使各個區域間有效的互動。在這種互動區域游戲活動初始階段,也遇到了一些問題與困惑,我發現大部分幼兒對1元的游戲幣情有獨鐘,他們寧愿攥著大把大把的一元錢,也不想要5元、10元的游戲幣,通過觀察我了解幼兒雖然認識不同面值的錢幣,但對于錢幣的等值兌換并不理解,在他們眼里認為1個5元換走5個1元自己的錢就變少了,發現這一現象后,我首先在益智區加入了10以內的錢幣換算游戲操作材料,幫助幼兒通過游戲掌握10以內錢幣的等值兌換,當幼兒基本掌握后,再通過提供北京小吃的買賣游戲操作材料,讓幼兒嘗試進行實際運用。
最后創設了“北京銀行”,幼兒可以在自主活動的時間里,去取“工資”或是自由的兌換錢幣,通過一系列的活動開展,幼兒逐步掌握了游戲幣的使用方法,能夠較熟練的進行錢幣兌換和小面額找贖,輔助班級區域間游戲幣的順利使用。
五、主題活動的成效——幼兒的收獲與成長
1、在主題開展的過程中,孩子們學會了利用更多的渠道獲得信息。
在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孩子們積極參與,去尋找相關的信息,如:上網查找,看報紙,看電視等等。通過參觀、記錄、收集、調查、游戲、制作活動,使孩子們成為活動的主人。孩子積極主動參與,家長們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幫助,使幼兒學會了利用更多的渠道獲得信息。
2、提高了幼兒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他們在積極參與主題活動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孩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互動過程,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促進了幼兒的主動探索與學習。讓孩子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表達、用手操作,自主解決了在主題活動、區域活動中的出現的問題,孩子們在愉快的主題活動中快樂地收獲著經驗、成功與喜悅。
3、通過主題使幼兒體驗生活,喚起幼兒對北京的熱愛。
通過主題開展及班級環境的創設,使幼兒在活動中對自己所居住的城市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激發了幼兒對北京的熱愛,為自己是北京人、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主題活動的選擇與目標的制定是在充分尊重幼兒的意愿,了解幼兒學習與發展的規律及年齡特點上開展的,使主題活動與幼兒真實生活緊密相連,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的機會與條件,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幼兒園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幼兒園小班親子活動設計:制作樹葉寶寶》:這是幼兒園小班親子活動設計:制作樹葉寶寶,讓家長協助教師培養寶寶獨立操作、敢于嘗試的自信心,供老師家長們參考。
《幼兒園績效考核方案3篇》:第1部分 為進一步深化幼兒園內部改革,貫徹"按勞分配,優質厚酬"的原則,根據教職工的考核情況,使教師的勞動價值得到充分的肯定,從而調動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引導教師按規定辦事,努
《幼兒園期末展示方案4篇》:幼兒園期末展示方案4篇第1部分 主題:學期教學成果及特色展示 地點:小班教室 分工:xxx負責主持活動,xxx負責音樂活動展示、音樂播放或彈奏,xxx負責禮品、物品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