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故事教案:小鈴鐺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會分享,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2、初步培養幼兒對故事中語句的理解能力。 3、學說故事中的對話,豐富詞匯:圓溜溜、亮晶晶。 活動準備 1、圖片:小花貓、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 2、小鈴鐺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觀察。 出示小鈴鐺 提問:這是什么? 教師:這是小花貓的小鈴鐺,真好玩。如果你想玩,你會怎樣對小花貓說呢? 小花貓會不會把自己的小鈴鐺借給別人呢?
二、展開
1、教師操作紙杯手偶分段講述故事,使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講到“小花貓對小花狗說不行,不行,會讓你弄丟的”時, 提問:誰想戴小花貓的小鈴鐺?小貓是怎樣做的? --講到“小花狗正在河邊玩,看見小花貓掉到河里去了”時, 提問:小花貓掉到河里去了,如果你是小花狗你會怎樣做呢?為什么?小花貓會被誰救上來呢? --講到結尾時,提問:是誰救了小花貓?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是怎樣做的?
2、出示掛圖,完整欣賞故事,學說故事對話。 提問: (1)小花狗看到小鈴鐺后是怎樣對小花貓說的?“圓溜溜”是什么意思? 還有什么事圓溜溜的呢?小花貓把鈴鐺借給小花狗了嗎? (2)小白兔為什么想戴小鈴鐺?“亮晶晶”是什么意思?還有什么東西是亮晶晶的? 小花貓愿意把鈴鐺借給小白兔嗎?為什么? (3)小山羊喜歡小花貓的鈴鐺嗎?為什么?還有什么東西丁零零?小花貓是怎樣說的? (4)后來發生了什么事?小動物們是怎樣做的? (5)小花貓為什么難為情?最后它是怎樣做的呢? 教師小結:小朋友在一起要互相www.boliduo.cn幫助,有好東西要與大家一起分享。
三、結束 引導幼兒把自己的玩具給同伴玩,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附故事:小鈴鐺 小貓今天真漂亮,脖子上帶了一個小鈴鐺。走起路來,鈴鐺就會“丁零丁零響。 小花狗看見了,說:“呦,小鈴鐺圓溜溜,多好玩!給我戴一下好嗎?” 小貓說:“不行,不行,會讓你弄臟的。” 小白兔看見了,說:“瞧,小鈴鐺亮晶晶,多好玩!給我戴一下好嗎?” 小貓說:“不行,不行,會讓你你弄壞的。” 小山羊看見了,說:“小鈴鐺丁零響,多好聽,給我戴一下好嗎?” 小貓說:“不行,不行,會讓你弄丟的。” 小貓蹦蹦跳跳,走到小河邊,往水里照照自己的影子,嗨,多漂亮的小鈴鐺,圓溜溜、亮晶晶、還會“丁零丁零”響呢! 它伸長脖子,想照照清楚,沒想到腳一滑,撲通一下,掉到河里去了。 小花狗正在河邊玩,看見小花貓掉到河里去了,連忙去拉它。 “嗨呦------”哎呀!小花狗拉不動小花貓。 小白兔和小山羊看見了,連忙跑過來幫忙。 “嗨呦!嗨呦!嗨------”大家一起拉才把小花貓拉上岸來。 小花貓多難為情呀,它低下頭,拿下脖子上的小鈴鐺,說:“你們也戴戴小鈴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