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11-0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幼教隨筆:學會不說“不”了
果斷干練是兒時對那些個成人或干部仰慕之主要理由,工作不久就幸運地做上也許在中國是不能再小的干部后,一直信奉果斷、干脆,很少拖泥帶水,“不”也就常常掛在口邊,可最近的一些管理書籍讓我對二十多年來常說的“不行”、“不好”、“不要”、“不可以”之“不”字系列產生了懷疑,并付諸實踐,受益匪淺。
今天一天我學著不說“不”:
D教師來辦公室請假:“尤園長,今天的政治學習我能請假嗎?我想去醫院拿藥。”我回答:“今天的會議時間不長,并且要討論慶祝兒童節的工作。”D教師得到這個提示后說:“那我散了會再去,反正醫院藥房不關門。”——用提示代替“不”
Z教師:“園長,今天的學習能請假嗎?今天老家有頓喜酒推不掉。”我回答:“是啊,有的事情總不能回絕,那先參加開會等分組討論時再去吧。”——用“是”代替“不”
K教師:“園長,今天的政治學習我能請假嗎?我想陪媽媽去醫院看病。”我說:“你媽媽生病要及時看,問題是今天的會議比較重要,你看怎么辦呢?”K老師感受到了我的共情和理解,說:“我讓我愛人先陪她去,散了會我再去。”我帶著贊許的微笑點頭,李教師也露出得到理解的微笑。——接受教師的感受后,簡單描述回絕的原因
事有湊巧,散會后去領導辦公室辦事,也遇一位教師請假:“這兩天進入復習階段,我們六年級的技能科停課了,我想去將駕駛的課程學完。本來是暑假的計劃,因完成學校的合唱任務沖掉了。”
領導回答:“犧牲暑假完成中心任務精神可嘉,可學校這么多教師如果批了你去學駕駛其他老師會怎么看?特別是以前連去考試都沒有批假的老師一定有想法,還有那些家長聽說上班時間老師學駕駛了又會怎么想?”那位教師猶豫半天后:“那我還是等到放假再去吧。”
很多時候,雖然教師的要求實為不能而為之,但卻經過了一定的考慮,常常將理由想得較充分后才鼓足勇氣來園長室,如果用“不行”、“不可以”直截了當地加以回絕,老師在難堪之后更多的是產生反感。而如果先是得到領導的共情或感受認可、理由確認,再聽到領導有一個很充分的拒絕理由。本就明事理的教師會主動地思考自己的要求是不是過分,同時會自己找到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今天非常高興,我能慎重拒絕老師的要求,學會不說“不”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