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紙杯變變變 |
|
|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紙杯變變變
|
|
作者:幼兒園 文章來源:大班教案 更新時間:2013-06-17 |
|
|
|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紙杯變變變 教學目標: 1、嘗試用紙杯進行設計、制作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感受紙杯的多變性、易操作 性,進而提高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 2、體驗制作活動帶來的樂趣,激發(fā)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 用紙杯進行小制作 教學難點: 自己在紙杯上設計造型 教學準備: 1、一次性紙杯。 2、剪刀、雙面膠、即時貼、彩紙、水彩筆等。 3、教師用紙杯制作的成品,如白鵝、金魚、小青蛙、小烏龜?shù)冉M成的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教學課時: 1課時 理論依據(jù): 《綱要》在藝術領域中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因此,我將孩子們非常熟悉的一次性紙杯作為本次活動的材料,讓幼兒通過對紙杯進行繪畫、剪裁、粘貼等來體驗材料的多變性和易操作性,從而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動手操作能力、審美意識和能力,并激發(fā)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請幼兒欣賞作品。 小朋友們,看看老師把誰請來啦?(出示教師作品,用紙杯制作的故事情景《小蝌蚪找媽媽》)幼兒說一說都有誰。 2、以小客人的口吻說:小朋友們好!很高興認識你們,請你們看看我們是用什么做的呢?(幼兒回答:紙杯。同時滲透環(huán)保教育) 二、教師示范設計制作。 1、這些小動物真可愛,你最喜歡哪個呀?(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 2、以小青蛙為例,教師進行示范制作。 師:看老師手里有一個完整的紙杯,現(xiàn)在我要將它變成一只可愛的小青蛙, 仔細看老師是怎么做的。 (1)以杯底作為身體,用鉛筆在紙杯壁上描畫出青蛙四肢和嘴巴的輪廓。 (2)用剪刀沿著所畫線條進行剪裁,剪時要注意力道,不要把四肢剪斷了。 (可邊剪邊說兒歌:小剪刀,真靈巧,沿著線條跑呀跑,直著跑,彎著跑,慢慢跑,跑呀跑,跑呀跑,一只青蛙出來了。) (3)剪完將四肢整理好,添畫眼睛,然后用彩筆進行上色,涂色要均勻。 3、師:我喜歡的小青蛙就這樣做出來了,你喜歡什么小動物?現(xiàn)在你們就是小小設計師,好好設計一下你喜歡的小動物。 (引導幼兒想好自己要做什么小動物) 三、我的紙杯變變變。 1、操作前,教師講清制作要求: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和他人;正確使用雙面膠,不要到處貼;每人完成一件作品,剪裁后的下腳料要放進桌子上的小筐里。 2、四人一組,每人一份制作材料,分組進行制作活動。 3、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采用直接介入指導、建議性指導、(同伴借鑒)及練習法的指導方式 鼓勵幼兒按照自己的設想大膽、自主的完成作品。 (2)密切關注動手能力弱的幼兒,如果他們有需要提供必要的幫助。 (3)對于能力強的幼兒如果完成的快,有再制作的欲望可以滿足他。(提醒幼兒在制作結束后,把多余的東西整理好) 四、作品展示與評價。 幼兒完成后,把作品陳列在玩具櫥上,同伴之間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一說小朋友的作品,你最喜歡誰的?為什么喜歡?教師根據(jù)情況,簡單的總結一下制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和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 五、活動延伸。 1、將制作好的玩具投放到語言區(qū),供幼兒進行創(chuàng)編故事、角色表演。 2、在美工區(qū)多投放一些紙杯,供幼兒進行設計制作更多種類的玩具作品。 教學評析: 本次教學活動的設計,我始終以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作為出發(fā)點,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孩子們非常熟悉的一次性紙杯作為素材,進行手工制作活動。 活動開始的導入部分,教師出示的示范作品充分地調(diào)動起幼兒的創(chuàng)作興趣,一個小小的紙杯竟能變化出這么多好玩的手工作品。通過教師的制作演示,孩子們了解了制作過程,但是,由于幼兒是初次嘗試這種形式的制作,因此,部分幼兒在紙杯上繪畫時總是畫不好,教師及時的發(fā)現(xiàn)了問題,進行再次示范、講解要領,幫助幼兒掌握繪畫技巧,并鼓勵幼兒按自己的設想,大膽、自主的完成作品,使每一名幼兒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幼兒在看、聽、想、說的過程中提高了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同時又培養(yǎng)了幼兒的生態(tài)意識,養(yǎng)成了勤勞節(jié)儉的美德,了解到廢物不廢,一雙勤勞的小手也可以變廢為寶,為自己的創(chuàng)造感到驕傲。
|
|
上一個: 幼兒園手指游戲精選集 下一個: 大班泥塑教案:有趣的動物 |
|
|
【字體:小 大】 |
|
網(wǎng)友評論:(只顯示最新10條。評論內(nèi)容只代表網(wǎng)友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