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1-24來源:幼兒園學習網(wǎng)
這是小班教案及及反思3篇,是優(yōu)秀的幼兒園教學反思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受傷了怎么辦》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幼兒年齡較小,在節(jié)假日幼兒受傷的事情時有發(fā)生,為了幼兒學會保護自己,設計了這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會避免受傷。
2、培養(yǎng)幼兒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好品質(zhì)。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學會避免受傷
難點:學習簡單的自救方法
活動準備
受傷的事例圖片
活動過程
1、啟發(fā)幼兒結合生活經(jīng)驗,談談有關燒傷、燙傷、破傷的情況
教師:小朋友你們有沒有不小心被燙傷、燒傷或者是摔到跌破、劃破過呢?那是怎么樣的呢?有什么感覺?
2、教師引導幼兒通過討論的方法了解應該怎樣避免受傷
(1)教師鼓勵幼兒討論預防燒傷、燙傷、破傷的方法:小朋友有時候會不小心受傷,那我們平時應該怎樣做才能避免受傷呢?(教師提供時間給幼兒結伴討論,同時深入到幼兒的討論當中,聽聽幼兒們說的有關情況是怎樣的。)
(2)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鞏固記住平時生活中應記住的問題:
中午老師在盛午飯的時候小朋友能不能靠近?
能不能在教室里面跑跳呢?
在平時能不能亂跑?
玩耍得很過分呢?
媽媽煮飯時能不能站在旁邊呢?
能不能玩火?
能不能玩尖利的東西?
3、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受傷后自救的方法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果大人不在身邊,你或者別人受傷后,你該怎樣做?
(2)教師總結:如果燒傷、燙傷,可以把傷口露在外面,用冷水沖洗,然后馬上請大人幫忙等。
4、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在這節(jié)課中,幼兒的活動積極性高,師幼配合較好,大多數(shù)幼兒知道了如何保護自己,課堂氣氛熱烈。但在第三環(huán)節(jié)中,個別幼兒對一些簡單的自救方法會說,實際生活中卻不會操作,如果這一環(huán)節(jié)在設計時還加進情景練習,效果會更好!
小班音樂:點豆豆
活動目標
⒈在游戲情境中初步學會唱歌曲《點豆豆》。
⒉樂意用語言、表情、動作等表現(xiàn)出不同味道的豆豆。
⒊喜歡與大家一起唱歌、游戲,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⒋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豆豆圖片:甜豆豆一個、酸豆豆一個、辣豆豆一個。
幼兒每人一個小標記:酸豆豆、辣豆豆或者甜豆豆。
活動過程
⒈練聲活動
⑴練習歌曲《蘋果歌》
⑵替換歌詞,練習歌曲。(將紅蘋果換成甜蘋果)
⒉學習歌曲《點豆豆》
⑴甜豆豆
師:甜甜的蘋果真好吃,今天夢夢老師還帶來了好吃的豆豆,猜猜藏在哪兒了?
【從圍兜袋子里掏出一個粉色豆豆圖片】
師:這是一個什么味道的豆豆呢?幼:甜的。
師:為什么?(引導幼兒看豆子圖片上笑瞇瞇的表情)
師: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吃甜豆豆的動作和表情。(幼兒的表情很到位)
(學唱前先喚起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對甜甜的東西,幼兒的味覺印象較深,先從甜豆切入,同時也激發(fā)幼兒歌唱的興趣。)
師:想吃嗎?我們一起來做個點豆豆的游戲,拿出你的食指來點一點,邊聽我唱,邊玩。【教師隨音樂范唱“點點點豆豆,點到一個小豆豆,這是什么豆?甜豆豆。來來,來來來,我們來吃甜豆豆”請幼兒跟老師一起做相應動作。】
師:歌曲中你都聽到了什么呀?
師:這么甜的豆豆,想不想吃?
(幼兒跟老師一起唱“來來,來來來,我們來吃甜豆豆。”)
(教師用比較親切自然的語言拉近與幼兒的距離,讓他們帶著愉悅的心情歌唱。)
⑵綠豆豆
師:呀,口袋里還有豆豆在跳呢,猜猜會是什么豆豆?(請一位幼兒摸一個)
師:看看它的表情,猜猜看。【出示綠色酸豆豆圖片】
師:下面我們來唱唱酸豆豆吧,聽聽誰誰唱的聲音聽,動作表情最最像。
(這里幼兒的表情不太會做,只有部分幼兒在跟著老師學做。)
師:還有一個豆豆呢,請一名幼兒來摸出來,看看什么豆豆,用表情告訴大家。【出示紅色辣豆豆圖片】(幼兒的表情比較僵硬,只有個別幼兒表情豐富,幾個幼兒開始游離活動。)
(看到酸豆豆和辣豆豆的時候,幼兒的反應沒有看到甜豆豆時的強烈,因為幼兒對酸和辣這兩種味道的感受不深,甚至有些孩子從未嘗過這兩種味道,他們沒有相關地經(jīng)驗。)
師:三個豆豆都吃完了,還想不想吃豆豆呀?來來來,每個小朋友都有豆豆哦。【教師掀起圍兜,貼滿了豆子,請每位幼兒選一個豆豆貼到自己地身上,還要說說自己是什么豆豆。】
(讓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教師在表達情境語言的時候,注意將歌曲中地部分歌詞融入,繼續(xù)范唱,讓幼兒不自覺地熟悉旋律和歌詞。)
⒊游戲活動《點豆豆》
玩法:師:現(xiàn)在我們來做點豆豆的游戲,一邊唱一邊點豆豆,唱到“點到一個豆豆”的時候,我們請這個豆豆上來,然后大家問:“這是什么豆?”上來的小朋友指著自己的豆豆來回答。
示范:師:我先來點一次豆豆,引導幼兒一起唱:“來來,來來來,我們來吃甜豆豆。”
(游戲情境的創(chuàng)設,又一次激發(fā)了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游戲中,還有部分幼兒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豆豆,特別是辣豆豆和酸豆豆。選完豆以后,老師可以問問哪些孩子分別是什么豆,幫助幼兒強化記憶。)
結束:游戲多次后,請一名幼兒來點豆豆。啊呀,這么多味道的豆豆真好吃,現(xiàn)在跟著豆媽媽再去找找有沒有別的味道的豆豆吧。
活動反思
⒈選材合理,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老師選擇的歌曲《點豆豆》,音樂形象鮮明,段落非常清晰,情境性強。歌曲中有趣的點豆豆游戲,點,點,點豆豆,點到一個小豆豆,這是什么豆?甜豆豆。來來來來來,我們來吃甜豆豆。當這些有趣的游戲情境與音樂融合在一起時,孩子們的興趣更為濃厚,同時也幫助孩子們更好的理解了音樂。這樣的音樂素材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⒉教學策略的有效性。
⑴點豆豆中,教師準備的不同顏色豆豆圖片代表不同味道,請孩子們在學唱的時候觀察豆豆的表情,間接地感受他們不同的味道,再假裝吃一吃,并把表情、動作做出來。這樣的設計,讓幼兒動手動嘴動腦。加深記憶,也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把抽象的文字歌詞轉化為形象的動作。
⑵在學習理解歌詞的部分,教師并沒有刻意地強調(diào)歌詞是怎么樣的,教師通過自身的演示:甜豆豆肯定很好吃,來來來,我們一起來吃甜豆豆吧,甜不甜?吃到甜甜的豆豆是什么表情?潛移默化地引導孩子熟悉理解歌曲,最后鞏固點豆豆的游戲,并將兩部分串聯(lián)起來。在和孩子吃不同的豆豆的方式來加深對歌詞的理解。⑶將整個游戲情境貫穿在活動中,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使歌唱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最后的點豆豆游戲,孩子們自己選擇喜歡吃的豆豆,這樣孩子們參與的熱情更高了,把本次活動推向一個高潮。
⒊教師教態(tài)自然、豐富老師的情緒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們學習的興致,在這次音樂活動中,老師始終以飽滿的情緒感染著活動中的每一個孩子。她非常具有表演天賦,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都是那么夸張,都是那么富有感染力,所以孩子們始終被吸引。教師范唱的歌曲也非常動聽,在動聽的歌聲中,孩子們感受旋律,完整欣賞。
建議:豐富幼兒的經(jīng)驗準備。在《點豆豆》中,不管是點豆豆的游戲,還是吃到甜豆豆,酸豆豆,辣豆豆后的表現(xiàn),都是需要孩子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而表現(xiàn)出來的。我們明顯感覺到孩子在表現(xiàn)酸、辣的表情和動作時不夠投入,是因為他們對這兩種味道不熟悉。現(xiàn)在的家長都什么主意孩子的飲食,會避開這種稍帶刺激性味道的食物。教師在活動前可以讓幼兒嘗一嘗,讓他們更好的參與活動。
小班數(shù)學教案及反思:《給圖形寶寶排隊》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圖形間隔排序的規(guī)律。
2.會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序。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小朋友已會按從大到小,從小到大排列。
2.材料準備: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粘紙。
重點難點:
1.在教師引導下找出圖形排序規(guī)律。
2.按一定順序排序。
活動過程:
一、紅黃板凳間隔排隊,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讓我們來看看板凳是怎么放的?
師:黃板凳和紅板凳一個一個間隔著排隊好看嗎?
二、圖形排隊,找出圖形排序規(guī)律。
1.圖形寶寶是怎么排隊的--學習圖形間隔排序規(guī)律。
師:圖形寶寶要來了,看是誰來了?來了幾個圓形寶寶?還來了誰?(三角形),請你排在圓形的后面。
師:圖形寶寶是怎么排隊的?
幼兒: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一個圓形,一個三角形…
小結:圓寶寶與三角寶寶是一個一個間隔著排隊的。
2.師:“這里還有一個三角寶寶和圓寶寶沒排好隊,我請一個小朋友來幫
助他們排隊,誰愿意?”
3.游戲“什么圖形不見了”
三、幼兒操作“圖形寶寶來排隊”
1.師:我們玩到現(xiàn)在三角形寶寶有些不開心了,它說圓形寶寶你能不能給我排在最前面?
2.幼兒進行自主操作,提醒幼兒是給三角形寶寶排隊,是一個一個間隔著排隊。
四、游戲“男女寶寶排排隊”
師:寶寶們想不想象圖形寶寶們一樣交替排隊呀?我們這里有男孩和女孩,男孩和女孩怎么排排隊呢?
師:讓我們來看看男孩、女孩是怎么排隊的?
五、結束活動
師:讓我們一起開著火車到外面找找還有什么是一個一個排排隊的。
活動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diào),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于是就需要教師在選擇和設計數(shù)學活動時要多花心思,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學習。
小班數(shù)學《給圖形寶寶排隊》是要求幼兒能夠按形狀特征進行圖形分類與排隊的一次活動,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動的興趣,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用一紅一黃的板凳擺放引起了幼兒的注意力,用幫圖形寶寶排隊的情景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激發(fā)了幼兒的探索欲望,在組織形式上,我采用集體活動、游戲活動、小組操作。在活動中,幼兒的的思維很活躍,能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主動的用語言表達出來。使幼兒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發(fā)展。
在活動中通過個別回答和集體回答提高表達的機會,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反應能力和觀察能力能得到發(fā)展。
操作活動結束了,我讓幼兒把圖形寶寶都收了起來,不僅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還培養(yǎng)了幼兒良好的學習。
《幼兒園小班反思3篇》:幼兒園小班反思第1篇 圖形寶寶排排隊 我覺得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diào),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于是就需
《小班數(shù)學種花教學反思精選3篇》:第1部分《種花》開展這個活動,我本來想達到的目標是: 1、鍛煉手的小肌肉和下蹲的動作。 2、學習將“花”種到指定的地方,體驗游戲的快樂。 于是依據(jù)活動目
《保育員反思16篇(大班)》:保育員反思16篇(大班)第1篇 大班保育員反思篇一 幼兒教育是啟蒙教育,也是人類奠基的教育,教師要運用智慧教育,合理的制訂內(nèi)容和方式、方法,及時的給幼兒進行一定的鼓勵,讓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