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7-25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中班主題媽媽的葡萄教案反思,是優秀的中班主題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理解“媽媽摘葡萄”背后的愛和關懷,萌發愛媽媽的情感。
2.仔細觀察畫面,大膽想象、猜測情節的發展,并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想法。
3.通過視聽講結合的互動方式,發展連貫表述的能力。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葡萄)
孩子們,你們喜歡吃葡萄嗎?
【設計意圖:葡萄是幼兒熟悉的事物同時也是故事情節發展的線索。】
二、好媽媽(摘葡萄)
1.在大山里住著小狐貍和她的媽媽,小狐貍和你們一樣也很喜歡吃葡萄。有一天,它在家肚子餓的嗚嗚大哭起來。狐貍媽媽會怎樣安慰小狐貍呢?
2.狐貍媽媽為什么要這樣拼命的趕路?
3.眼看快要到家了,突然她看見了誰?這時她的心里會怎么想?
【設計意圖:感受狐貍媽媽為了小狐貍尋找食物的辛苦以及媽媽對小狐貍的愛,為第三環節的情感體驗做鋪墊。】
三、偉大的媽媽(憶葡萄)
1.聽,這是什么聲音?
2.是誰來了呀?眼看獵人和獵狗離小狐貍的家越來越近了,狐貍媽媽會怎么做呢?
3.狐貍媽媽這樣大聲的叫喊,會被獵人發現嗎?那她為什么還要這樣做呢?
4.小結:狐貍媽媽真偉大,它想用自己的叫聲轉移獵人的注意,使小狐貍能夠遠離危險。
5.當小狐貍找到媽媽的時候會對媽媽說什么呢?
【設計意圖:通過狐貍媽媽的消失和小狐貍的尋找凸顯母愛的偉大,激發愛媽媽的情感。】
四、回歸生活,感受母愛
——孩子們,你們的媽媽也來了,你想和自己的媽媽說什么呢?
【設計意圖:通過由故事內容回歸到生活,進一步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反思:
《媽媽摘的葡萄》是一個關于母愛的故事,整個故事以母愛為線索展開,讓孩子通過觀察圖中小狐貍和狐貍媽媽的表情、動作,猜測可能發生的事情,以此來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理解能力,充分感受媽媽對孩子的愛。
整個教學過程以觀察圖片為主線,讓孩子對故事大膽猜測,從中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并在孩子理解故事內容、理解故事角色情感的基礎上,逐漸引申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孩子說出媽媽對自己愛的事例,知道媽媽的辛苦、不易,知道感恩,并用語言及行動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中班主題教案:小鳥,你好!》:中班主題活動小鳥,你好!教案主要包含了主題目標,主要活動安排等內容,喜歡小鳥,有觀察鳥的興趣,能比較不同鳥的形態和習性等特征,嘗試按鳥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了解鳥與人類的關系,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能以各種方式積極參與愛鳥周的護鳥行動,有愛鳥、護鳥的情感和初步的環保意識。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中班主題小鳥,你好!教案吧。
《中班主題活動:可愛的小動物》:中班主題活動可愛的小動物教案主要包含了主題目標,主要活動安排等內容,認識熊貓,知道熊貓是生活在高山竹林里的動物,是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知道動物是大自然的一員,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它們。鞏固幼兒對動物居住地和生活習性的認識。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中班主題活動可愛的小動物教案吧。
《中班主題活動教案:環境與污染教案(附教學反思)》:中班主題活動環境與污染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設計背景,活動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認識水污染、空氣污染、廢水污染,了解這些環境污染的危害性,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環保意識,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環境與污染教案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