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0-2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小班語言活動小雞是怎樣過河的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喜歡聽聽議議有關故事情節,能較清楚的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愿意表演,通過活動,進一步鞏固對烏龜的認識,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小班語言活動課,快來看看小雞是怎樣過河的教案吧。
設計意圖
這個故事富有趣味性,孩子們對烏龜已有一定的認識,但是故事能根據烏龜的特征,把孩子吸引,使其進一步了解烏龜。這則故事的主線是“小雞是怎樣過河的,然后間接的了解烏龜的特征的形象。”一開始,我就讓孩子進行發散性思維,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訴別人。理解故事后,孩子明白了朋友之間遇到了困難應互相關心、幫助的道理。
活動目標
1、喜歡聽聽議議有關故事情節,能較清楚的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愿意表演。
2、通過活動,進一步鞏固對烏龜的認識。
3、懂得遇到困難時同伴之間應互相關心、幫助。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張,活動角色(小雞、烏龜)。
2、各種小動物的圖片。 活動流程 講述開頭一段——繼續聽故事——理解內容——完整講述——表演、擴散思維遷移
活動過程
1、出示背景圖,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你們看,這里有一幅美麗的圖,圖上有什么呢?(小河、小屋)小屋在什么地方?(河的對面)“嘰、嘰、嘰”誰來了?小雞來到河邊干什么呢,我們來聽一個故事(教師講述開頭一段)提問:你們想想看,小雞是怎么過河的?(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
幼兒活動與自評:出示一幅圖,讓孩子觀察畫面,知道屋子的位置,為下面的活動作鋪墊。在活動中,幼兒只能說出屋子在上面,對方向還沒有概念。用故事的主角——小雞的叫聲把孩子吸引住,聽故事第一段,提出問題,然后讓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孩子能想出各種辦法,張云軒說,“拿根木頭當小船劃過去。”有的說,“請小鳥帶它過去。”
2、幼兒帶著問題,繼續聽故事。
剛才,小朋友幫小雞想出了許許多多的辦法,那么它到底是怎么過河的呢?我們繼續聽下去,講到:“大石頭伸出了小腳、小尾巴、小腦袋”同時,教師也發出疑問,咦?大石頭怎么會說話,而且伸出了腳、尾巴、腦袋,你們猜猜看,這塊大石頭是什么呀?(幼兒猜策)
幼兒活動與自評:孩子帶這問題聽故事,注意力較集中,能聽明白故事的內容,對故事理解的更透徹。聽時,孩子聽得很入神,只是有個別幼兒開小差。另外,孩子對烏龜的特征已了解,肯定能猜出答案。聽完第一段,孩子們很聰明,一下子就猜出是小烏龜。
3、聽完故事,討論理解故事內容。
故事已經聽完了,知道小雞是怎樣過河的嗎?你喜歡小烏龜嗎?為什么?小結:小烏龜真是個好孩子,看到別人有了困難,就主動地幫助、關心別人。我們也要向小烏龜一樣,關心、幫助別人!
幼兒活動與自評:故事已經講述結束,利用討論的方式讓孩子進行討論,可以是運用自己的語言或故事中的語言,同時鼓勵孩子大膽地說,人人說。進一步熟悉小烏龜這一形象。在討論時,孩子們還不夠投入,不知道講些什么。蔣雨婷小朋友,能將故事中的語言表達出來,賈心如小朋友很內向,我俯身聽時,她還不愿說,就鼓勵她說給同伴聽。貢音韻她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從討論的情況看,幼兒對烏龜的形象有點了解了。
4、完整講述故事情節。
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聽完以后,想想看,你覺得哪里最有趣?為什么?因為小烏龜象變魔術一樣,先是一塊石頭,慢慢地變成一只烏龜,真有趣。
幼兒活動與自評:再聽一遍故事,讓幼兒再次熟悉故事內容。但是要求不同了,是“你覺得什么地方最有趣?”說出故事有趣的地方,同時幫助一些能力弱的幼兒進一步熟悉故事和烏龜的特征。第二遍聽時,就有個別孩子跟著我一起講述,當講到有趣的地方時,他們還做出了動作。提問時,孩子們對“有趣”這一詞語不太了解,說不出來,我就做了動作,孩子們才明白什么是有趣。
5、想象遷移,愿意表演故事。
那誰想做小烏龜?誰做小雞呢?小烏龜蹲在地上把手、腳、頭都縮起來,小雞站在小烏龜的面前,兩人背對背,我們一起來講這個故事,想想看,小雞是怎么說的?小烏龜是怎樣說和做的? 你們瞧,小兔、小狗也來了,來了許許多多的小動物,他們也想過河去做點事情,沒有橋怎么過呢?請小朋友幫幫忙,好嗎?把你的想法告訴客人老師聽。
幼兒活動與自評:時間已經差不多了,對部分孩子來說已經坐不穩了,因此,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故事。最后引出許多的動物,讓孩子們想象,擴散自己的思維。由于烏龜能做出有趣的形象,有好多小朋友選擇了烏龜這一角色,他們模仿的很象,特別是王新凱、王天鵬小朋友做得非常好。在發散思維時,大多數孩子都想出請烏龜來幫忙,有的說請大象,還有的說請每人魚等。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次集體閱讀,主要在集體活動中,激發幼兒閱讀興趣,培養幼兒學會仔細觀察閱讀的習慣,讓幼兒學習如何看圖說話,啟發幼兒開展討論,鼓勵幼兒相互合作進行角色對話、情景模擬、動作模仿等。
幫助幼兒學會抓住圖中的重要元素,如:人物、景物等的變化,并請幼兒學會思考圖與圖之間的聯系,鍛煉幼兒看圖說話中對故事情節和寓意的理解,通過孩子主體學習的過程,發展幼兒自身能力,達到教育效果。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