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2-01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蠶寶寶上幼兒園離園篇反思,是優秀的幼兒園教學反思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現代教育都提倡一個輕松自然的環境氛圍,這是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的前提。而幼兒園的離園活動往往是最容易被老師忽視的活動。
離園活動普遍存在著以下幾種誤區和情況:
1.無所事事的離園活動。即教師無心準備離園活動,只是讓幼兒坐在椅子上,干等家長來接,這樣的離園活動毫無生機,枯燥而又乏味,久而久之,直接喪失幼兒第二天入園的興趣。
2.應付式的離園活動。即教師隨意組織離園活動,例如:不管幼兒的年齡階段和興趣特點,散沙式的給幼兒發幾本圖書,但幼兒看書的狀態全無,有的更是把焦躁不安的情緒全然寫在臉上。而此時,對小年齡的幼兒來說,圖書損壞率也在此狀態下頻繁發生……
3.缺乏時間觀念的離園活動。教師安排的離園活動內容和形式都與該段時間不吻合,例如“戶外互動”等。促使該時間段教室氛圍鬧哄哄,家長接送幼兒就如“熱鍋上的螞蟻”,許多不安全的隱患就會滋生。
針對以上兩種情況,我們在尊重兒童的基礎上,本著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幼兒發展需要的原則,對離園活動進行了深入的實踐和探索,發掘了幾個活動的亮點,從而讓幼兒開開心心離園,安安全全回家。
1.離園活動理念課程化。
離園活動正所謂是一天生活教育的收尾。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與適時需要,設計課程化的離園活動,有助于幼兒全面和-諧發展。每周的離園活動內容都有具體的周計劃和課程列表,并進行針對性的統籌安排。結合主題內容滲透、延展、生成,還可以和班級特色相掛鉤,千萬別小視這塊寶貝的“黃金時間”。
2.離園活動內容趣味化。
都說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幼兒的興趣點就來源于對活動材料的本身吸引,孩子的專注度自然建立在興趣的基礎紙上。根據孩子的心理需要,在安排離園活動時,我著實考慮到這個關鍵要素。我通常的做法有五:
l點單式了解、挖掘幼兒的興趣點。
l從日常教學活動和活動區中生成幼兒的興趣點。
l與季節性、流行性等事物掛鉤。
l不間斷的豐富材料,優化活動形式和內容。
l將第二天的活動內容前置,設疑的方法很有效。
3.離園活動形式自主化。
每周兩次的離園活動以自主化的自由選擇方式展開。例如活動區在離園活動中的開放;以及桌面游戲自主化的選擇。例如:第一組為精細動作;第二組為手工活動;第三組為建構游戲;第四組為閱讀活動;第五組為益智游戲。這樣孩子的選擇點多,參與熱情也隨之遞增。還可以根據孩子的發展情況進行適時選擇,有時候還能起到強化的作用。
4.離園活動方式家園化。
離園活動是家園聯系的重要樞紐。我班提倡離園接送的“晚接5分鐘”理念,也逐漸被家長接受和認同。家長接孩子的腳步放慢了,班級的管理舉措又上了新的臺階。其中以“離園活動調查表”的形式,讓家長共同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來,了解離園活動的切實有效性,對于孩子而言是受益匪淺。因此,班級接送時,更有序、更安全。
以上是我在實踐中的幾點經驗,在以后的工作中還需進一步實踐反思,在總結中思考,在實踐中調整、改進。把下午離園這段寶貴的時間更好的利用起來,愿我們都能多一份細心和愛心,多一份智慧和汗水,來挖掘離園活動真正內涵和價值,更好地促進每個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幼兒園活動的反思3篇》:幼兒園活動的反思第1篇為了迎合這次南海教育局教師技能技巧大賽,這次的評優課內容是有關于健康領域主題的教研活動,因此我們園內教研也進行了健康領域的評優課。 我上的評優課
《活動反思大班3篇》:活動反思大班第1篇 很早聽說過有這樣一節課:“平衡小人”心里很好奇是怎樣一個生動的課例,正好有幸走進胡醒老師的課堂,有機會聆聽這個關于大班科學的探索活動。
《大班反思教案3篇》:大班反思教案第1篇 《天氣預報》 本次我執教的內容是大班《大自然探秘》主題活動中科學領域的一節生成活動《天氣預報》。天氣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一位教育家曾說過:&ld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