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9-27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中班音樂活動大雨小雨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容,學習辨別音樂的強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感受,嘗試用語言節奏表現大雨、小雨,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音樂活動課,快來看看大雨小雨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學習辨別音樂的強弱、高低,并能用不同動作來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感受。
2.嘗試用語言節奏表現大雨、小雨。
3.能從音樂高低變化中區別下大雨、下小雨,學習用不同的聲音來演唱,體驗演唱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雨絲”人手一份,節奏圖,鋼琴。
2.已學過歌曲《大雨小雨》
活動過程:
1.出示雨絲,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詩歌小雨點,發現小雨點會發出什么聲音?那你們覺得大雨會發出什么聲音?我們今天一起來下雨。(在座位下有雨的道具請你拿出來)
2.傾聽音樂,感受和辨別音樂的強弱。
師:聽,在下什么樣的雨?(另一教師彈高音區音樂:輕快、跳躍)請你們覺得小雨是怎么下的?(輕輕的、有點跳的感覺)請你跟著琴聲來下小雨。(師再次彈輕風,師生共同輕輕抖動雨絲。)你們覺得怎么樣可以把我們的身體動起來表示小雨(幼兒討論)教師采用一種合理的動作一起練習(比如轉起來,輕輕地抖起來,踮起腳尖。)
師:聽,又下起了什么雨?(師彈低音區音樂:沉重、連貫。)你們聽了有什么感覺?用你們的雨和動作來表示下大雨。(再次彈,師生動作)
師:噓!雨停啦,(師生停在原地)我們都知道雨是會變大變小的,讓我們來跟著琴聲來變化著下雨吧!(彈兩種不同的音樂,師生共同變化抖動雨絲。)
3.嘗試用不同的聲音區別大雨、小雨的變化
(1)師:雨停了,讓我們休息一會,聽一段音樂吧(彈奏《大雨小雨》)
(2)引導幼兒嘗試用高低不同的聲音和語言節奏表現雨的變化。
A)用語言節奏練習下小雨。
師:我們都知道小雨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幼兒回答)下小雨時候聲音應該怎么樣?(輕)誰會用輕輕的聲音來下小雨?
出示節奏圖:╳╳ ╳ ╳╳ ╳ ╳╳ ╳┃
師:老師這兒有與幅節奏圖,我們一起來念一下它的節奏。
誰會用小雨的聲音配上這個節奏來下雨,注意了小雨的聲音應該怎么樣?(幼兒練習---個別:還有誰有不一樣的下小雨聲音、集體)
B)用語言節奏練習下大雨。
師:那大雨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幼兒回答)下大雨時候聲音應該怎么樣?(響)誰會用響亮的聲音來下大雨?
出示節奏圖:╳ ╳ ╳ ╳ ╳ ╳┃
師:老師這兒有與幅節奏圖,我們一起來念一下它的節奏。
誰會用大雨的聲音配上這個節奏來下雨,注意了大雨的聲音應該怎么樣?(幼兒練習---個別:還有誰有不一樣的下大雨聲音、集體)
(3)傾聽音樂,學習用不同的聲音區分大雨、小雨。
師:你們聽,大雨、小雨是誰在唱?(配班老師彈《大雨小雨》的音樂老師用不同的聲音演唱)
大雨唱了什么部分?小雨唱了什么部分?
我們再來聽一聽,比比誰的耳朵最靈,(再次傾聽)小雨唱的歌是怎樣的?是跳跳的,還是連連的,細細的還是粗粗的?(跳跳的、高高的、細細的)大雨呢?(連連的、低低的、粗粗的)(出示圖譜:表示兩種不同的聲音)
師: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嗎?小雨的聲音應該是怎么樣的?(是細細的),大雨的聲音應該是怎么樣?(粗粗的),(師生一起清唱)
分組唱:誰愿意唱大雨的聲音呢?誰愿意唱小雨的聲音?(教師幫助幼兒分組)!(幼兒分組交換唱2遍)
4.游戲:大雨小雨
師:我們玩個大雨小雨的游戲吧。我們小朋友做雨點。當聽到下大雨的聲音就表示雨點很多,我們就很多的小朋友抱在一起。當下小雨的時候雨點是很少的,那你就自己隨意的走小碎步。
5.結束部分。
師:雨停了外面的陽光出來了,我們到外面去曬一會太陽、吹一會風。(教師帶領孩子去室外活動一會兒)
活動反思:
大雨和小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詞模仿了大雨嘩啦啦和小雨淅瀝瀝的聲音。歌曲旋律流暢、節奏簡單,音樂形象鮮明,富有兒童特點。
這種邊唱邊表演的形式,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整堂活動中幼兒的積極參與性較高,使得活動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較好,但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感受演唱大雨、小雨時的不同強弱力度”沒有較好的達到。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