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7-02
這是《童年閣樓上的白云》讀后感800字,是優秀的精選讀后感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讀完《童年閣樓上的白云》這本散文,我被作者張秋生熱愛寫作、親近自然和對生活充滿無限美好向往的精神所打動,就像有一束燦爛的陽光照進我的心里,溫暖而快樂。
張秋生小時候居住在上海一條叫大德坊的弄堂里,每到雨天,那里幾乎成了危房,然而作者卻在為“大克勞斯和小克勞斯”的有趣故事,樂得哈哈直笑。讀到這里,我覺得:作者很樂觀,愛童話已經到了癡迷的程度。那閣樓雖說像是飄搖在風雨中的危船,而在船艙的一角卻顯得格外寧靜,因為那里有個沉迷于童話的小孩。沒過多久,他搬了幾次家,在那里他開始讀無字的書,讀門前的莊稼,讀校園高低錯落的樹林,讀靜謐的池塘,讀更加廣闊的藍天,讀那些小魚、小蝦和蝌蚪,還有可怕的蛇和出沒于墳地里的獾和野兔……這讓我覺得:大自然是多么奇妙,無字書是多么的有趣!
在這41篇散文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閣樓、田野和我的童話”。他小學時候的成績很差,有點自卑,但當他讀了安徒生的《丑小鴨》,如獲至寶,變得自信,時隔五十多年,現在作者依舊受著童話,像個長不大的孩子,并用豐富的想象力為孩子們寫作。作者雖然生活得很艱苦,但依舊對童話有著一顆熾熱的心。他想:是童話付于了我那么多的快樂,她讓我熱愛生活,熱愛明天,熱愛大自然。她給我純潔的感情,善良的心,她讓我從一個開開心心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快快活活的老頭。
張秋生愛童話,從中體會到快樂,童真。我也愛童話,當我還是4歲的時候,爸爸每天晚上都會給我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還記得我小時候最愛聽寶葫蘆的故事,聽了一遍還要聽,一點兒也不厭。書中有不勞而獲而變誠實的王葆,有美麗善良的灰姑娘,有貪財而變得一無所有的漁夫老婆,還有伴隨我成長的身處逆境而不屈不撓,為夢想而努力的丑小鴨……到了后來,我自己可以看一點書了,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很大的書柜,擺滿了童話書,我只要一有空就看書。我覺得童話故事就像一顆顆各式各樣的糖,總能給人帶來甜蜜、快樂和新鮮的感覺。
童話可以帶給人們快樂,希望我們不要沉迷于電視,多看書吧!開卷有益!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童年》。作者是前蘇聯的高爾基。高爾基利用自己的小名阿廖沙寫成故事中的主人公,生動地寫出自己童年的故事。
這本書里面講了許多事情。讀完后我發現,阿廖沙的一生都很悲慘,除了外祖母以外其它他喜歡或愛的人都死了或搬走了,四個弟弟兩個都不例外,還有一個被送人了。而且,他父親早逝,母親又因繼父把房子賭沒了,也死了。兇巴巴的外祖父也不知為什么變傻了,以前和藹親切的外祖母不知為什么愛上了喝酒。之后,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的家,踏上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讀了這本書,我和現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作了一個對比,發現:阿廖沙的生活我我們苦100倍,要愛沒愛,要福沒福,長大還因父母都去世了,外祖父和外祖母又沒錢養活自己,還要撿垃圾賺錢。而我們,吃香喝辣,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這段時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不去當撿垃圾的!
我讀過曹文芳的那本《肩上的童年》。
這本書講述了曹文軒、曹文芳兄妹的童年往事。曹文軒是長子,曹文芳是最小的孩子,他們倆是父母疼愛的孩子,曹文軒又最愛護自己的小妹妹,只要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留給妹妹。有一次曹文軒帶小妹妹曹文芳去看電影,可是人山人海,他們根本插不進腳,這時候哥哥把妹妹騎在自己的肩上,曹文芳很高興,哥哥也笑了,可是曹文芳看了一半就睡著了,可哥哥還使勁的背著她,你說這場面感人嗎?
文章中,還多次提到了曹文芳的父親,曹文芳的父親是個和藹可親的人,他每次都鼓勵孩子要能堅持做好每一件事。就是這樣,曹文軒和曹文芳才寫出了很多動人的作品,父親讓他們兄妹倆學會了獨立,學會了寫作。曹文芳的父親為她寫作提供了許多形象的作品名,比如:“姐妹 ”、“水關”、“叫釘”、“摸疙瘩”、“呆丈夫”等。父親去世后,曹文軒日夜思念父親,縈繞心頭的總是往日的歲月和浸透父親一生心血的鄉村校舍,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寫下了珍藏心中已久的魅力動人的故事,一氣呵成的長篇小說——《草房子》。
曹文芳的童年生活非常的快樂,有一年南方的冬天暖洋洋的,穿件薄衫就能愜意地過冬,北方的冬天屋外大雪紛飛,屋里有暖氣,回家便是暖意融融。而曹文芳的家處于南方的北邊,又是北方的南邊,冬天寒風冷颼颼的,屋里也沒有暖氣,早上起來的時候,父親總說:“動作快,越磨蹭越冷。怕冷就唱起來,嘴里唱起來,心里就開心,就不覺得冷了。”于是兄妹們幾個唱了一遍又一遍:“我們不怕冷,左胳膊伸進棉襖,右胳膊伸進棉襖,快快扣紐扣;左腿伸進棉褲,右腿伸進棉褲。加油,堅持住。”
你瞧!曹文芳的童年生活過得多么的快樂,幸福啊!讀著她的故事,我的心情也會變得好起來。
讀完《童年閣樓上的白云》這本散文,我被作者張秋生熱愛寫作、親近自然和對生活充滿無限美好向往的精神所打動,就像有一束燦爛的陽光照進我的心里,溫暖而快樂。
張秋生小時候居住在上海一條叫大德坊的弄堂里,每到雨天,那里幾乎成了危房,然而作者卻在為“大克勞斯和小克勞斯”的有趣故事,樂得哈哈直笑。讀到這里,我覺得:作者很樂觀,愛童話已經到了癡迷的程度。那閣樓雖說像是飄搖在風雨中的危船,而在船艙的一角卻顯得格外寧靜,因為那里有個沉迷于童話的小孩。沒過多久,他搬了幾次家,在那里他開始讀無字的書,讀門前的莊稼,讀校園高低錯落的樹林,讀靜謐的池塘,讀更加廣闊的藍天,讀那些小魚、小蝦和蝌蚪,還有可怕的蛇和出沒于墳地里的獾和野兔……這讓我覺得:大自然是多么奇妙,無字書是多么的有趣!
在這41篇散文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閣樓、田野和我的童話”。他小學時候的成績很差,有點自卑,但當他讀了安徒生的《丑小鴨》,如獲至寶,變得自信,時隔五十多年,現在作者依舊受著童話,像個長不大的孩子,并用豐富的想象力為孩子們寫作。作者雖然生活得很艱苦,但依舊對童話有著一顆熾熱的心。他想:是童話付于了我那么多的快樂,她讓我熱愛生活,熱愛明天,熱愛大自然。她給我純潔的感情,善良的心,她讓我從一個開開心心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快快活活的老頭。
張秋生愛童話,從中體會到快樂,童真。我也愛童話,當我還是4歲的時候,爸爸每天晚上都會給我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還記得我小時候最愛聽寶葫蘆的故事,聽了一遍還要聽,一點兒也不厭。書中有不勞而獲而變誠實的王葆,有美麗善良的灰姑娘,有貪財而變得一無所有的漁夫老婆,還有伴隨我成長的身處逆境而不屈不撓,為夢想而努力的丑小鴨……到了后來,我自己可以看一點書了,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很大的書柜,擺滿了童話書,我只要一有空就看書。我覺得童話故事就像一顆顆各式各樣的糖,總能給人帶來甜蜜、快樂和新鮮的感覺。
童話可以帶給人們快樂,希望我們不要沉迷于電視,多看書吧!開卷有益!
寒假里,我讀了一本書,叫《我的多彩童年》。剛買回來的時候,我就被封面上那三個胖乎乎的人兒吸引住了,便情不自禁地翻開閱讀。這里面的故事,有的讓我禁不住樂呵,有的令我忍不住傷心,有的使我憋不住氣憤……其中,最令我記憶猶新的,那就非《菜園里的大棗樹》莫屬了。
《菜園里的大棗樹》講述的是作者老宅門外有個大菜園,里面種滿了許許多多的蔬果。因為許多鄉親們為了貪近路,在菜園直進直出,小孩愛在那跑來跑去摘蔬果,所以一直沒有好收成。可是盡管如此,母親并沒去管。后來, 收獲棗子時,母親還把棗子分送給每個孩子。作者的母親是多么寬宏大量啊!是多么善良大方呀!為了能讓鄉親們走路更加方便,為了能讓孩子們玩得更加開心 。她竟然犧牲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蔬果,她認為“給人方便就是給自己方便”。
合上書本,我想起了這件事:我和王冰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一起做游戲,一起做作業,有好東西一起分享。可那件事差點毀了我們的友情:有一次,我用存了好久的零用錢到文具店買了一個小袋子,我對這袋子愛不釋手。王冰看見了,就找我借,他要給她媽媽看看,他也想買。我雖然舍不得,但想到我們的友情,我就遞給他。第二天,王冰吞吞吐吐地對我說:“袋……袋子……不……不……見了。”一聽說袋子不見了,我火冒三丈:“你怎么這樣,你要賠你要賠錢,一個27元。”我說完,哭著走了,王冰緊跟在我身后說了好幾聲對不起,可我惱怒地扔下了一句:“哼,跟你做朋友可真倒霉!”
中午,我還是窩著一肚子火,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傳過來:“怎么了,生這么大的氣?”我回頭一看,是媽媽。我就把我和王冰的事告訴媽媽,媽媽聽了,撫摸著我的頭說:“孩子,想想別人有沒有寬容過你?”對呀,我摔壞了王冰的尺子,她爽快地原諒我;我故意丟掉靜誼的橡皮,她開始是哭,可后來也原諒我了;我畫同桌的書,他什么也沒說,只是點頭原諒我。媽媽又說:“你要懂得原諒別人,寬容別人才會快樂。”聽到這里,想到了我和王冰的事,我覺得我對不起王冰,我太小心眼了,可我堂堂男子漢,怎么去道歉呢?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說:“知錯就要改,這樣朋友才會回到你的身邊。”下午我去找王冰,誠懇地對他說:“其實早上我也有錯。是因為我太沖動了,丟了就丟了。”我們拉拉手,又是好朋友。《菜園里的大棗樹》一文中的母親是一個寬容的人,因而她受到鄰里鄉親的尊重和信賴。“海納百川而深廣,山容萬木乃蔥蘢。”大山不語,是因為它的寬容,才有和諧動人的自然風景;大海蔚藍,是因為它的寬容,才有深邃博大的底蘊;谷穗低頭,是因為它的寬容,奉獻給人沉甸甸的果實。萬事萬物,都是以它的寬容,在為世界創造奇跡,給生命新的活力,讓我們那顆正在躁動的心得到安逸。
寬容是一種力量,一種愛,一種美德!一種灑脫,一種成熟!只有學會了寬容,你才能體會到世間更多的快樂。
小時候就知道諾貝爾獎,知道獲得這個獎項是非常難的,自1901年頒獎至今,全球僅700位。心中對于那些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傾羨不已,心里想著:這些人真了不起呀,他們都是天才呢!隨著年齡的長大,我又產生了疑問:他們是個個才華橫溢、學富五車的嗎?讀《100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童年故事》這本書后,我才知道答案:不全是!他們有的是珍珠,有的也只是一粒沙礫,有的甚至還是身體殘疾之人。那為什么會取得這樣的成功的呢?“自古英雄出少年!”充滿堅定的理想抱負,富有大膽的創新意識,鮮明的個性特征,滿懷著強烈的興趣愛好,這或許是他們童年時代的共同特點吧。
我試著沿著他們童年的路線,去觸摸他們走上科學之路前的蹣跚學步。
在“郁金香之國”荷蘭的一個鄉間小道上,我遇到了一個小男孩,他叫范特霍夫。他正在問同伴:“我在想為什么鐵鍋、鐵鎖、管子總會舊,變得黑黑的,表面再也不光滑,真是難看,但鑰匙就不會。”同伴不會,只好說:“你怎么老有這么多的怪問題呀?”呵呵,就是這一個個怪問題,讓他最終發現溶液中化學動力學法則和滲透壓規律,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
1913年,在阿爾及爾一個貧民區,一個男孩子呱呱墜地,法國人加繆出生了。清貧的家中沒有一本書一張報紙,他沒有淹沒在這封閉、文盲的世界里,而是選擇到學校里如饑似渴地讀書,到圖書館大量借書。這種自覺刻苦的學習精神使他后來成為了法國二戰后兩位“精神領袖”之一,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出生在安徽合肥的楊振寧,從小就是個招人喜歡的調皮孩子。他在父親的熏陶下就非常喜歡數學和物理,常常癡迷于這些我們看來抽象枯燥的鉆研中。在家鄉淪陷后輾轉到了美國留學。1957年和另一位杰出物理學家李政道一起,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
踩著一位位諾貝爾獎得主童年時幼稚歪斜的腳印,我思緒飄飛,幻想著自己似乎也站在了瑞典斯德歌爾摩金碧輝煌的音樂大廳里,接受著世人給予的最高褒獎——諾貝爾獎。這有可能嗎?有他們的童年作為對照,我相信,有一天,我也能成功的!
童年是群星閃爍中最耀眼的一顆;童年是花園里無數美麗花兒中最出眾的一株;童年是人生這一旅程中風景最美好的一站。然而這一切童年的美好對于阿廖沙波什科夫來說,卻是遙不可及。
三歲,阿廖沙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與外祖母來到了與兩個舅舅一起經營一家小本生意、瀕臨破產的外祖父家,經常忍受外祖父的毒打。舅舅們仿佛永遠都不能在一起相處似的,他親眼目睹了舅舅們為了分家整天沒日沒夜的爭吵、多次派人暗殺自己的親生父母親,最后舅舅們還是分了家。這時阿廖沙才發現平時如同惡魔般可怕、要強的外祖父原來也有軟弱、善良的一面。
他飽含辛酸,受盡各種各樣的屈辱,唯一收到的安慰就是外祖母各種各樣、永遠說不完的故事。愛與恨在他小小的內心中產生了強大的反差,他每天都看著自己的外祖父絕望的抱怨著可怕的生活、抱怨著自己不想活了,看著外祖母一次又一次在上帝、圣母的神像前獻以最誠摯的禱告。可憐的舊社會人類呵!若他們知道上帝的虛無,就一定不會整天盼望所謂無所不知的上帝會給他們帶來美好生活罷!可是就是在這一個充滿罪惡、殘暴、仇恨的家庭里生活的九年里,阿廖沙體會到了人性的可怕,他在這個“家”里成長,小小年紀就已經歷人生的酸甜苦辣。十一歲,他的母親去世,外祖父的小作坊也破了產。他,也無法忍受痛苦的折磨,走向了人間,開始獨自謀生......
生活很苦,有些時候你難免會想要退縮,但是想想阿廖沙的童年,想想年紀輕輕的他經歷的一切,我們也只能迎頭而上沖破黑暗,打造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童年讀后感400字
最近,我讀了一本高爾基寫的《童年》,我感觸很深。
書中的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阿廖沙父母雙亡,而外祖父脾氣暴躁,只有外祖母疼愛他。外祖父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更是討厭他。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他卻走過來了。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爾基本人,高爾基借阿廖沙來描述自己的童年。我深深的體會到了當時那個年代俄羅斯的面目。高爾基的童年是多么悲慘呀!
想想我們現在,依然有著貧富之分,不平等的看待,也有一些貪污的官員。但我們孩子的童年卻變得越來越幸福,都被父母寵著,要什么就有什么,對比高爾基的童年,我們現在的孩子比他們幸福多了。
高爾基小時候父親就過世了,經常受欺負,還經常被毒打,而我們現在也許都可以動手到長輩了,最好的例子就是我堂姐的兒子。由于是兒子,所以幾家人都十分的疼愛他,他也變本加厲起來,一不滿足就哭;心情不好就打。有一次到他家去,姐姐正抱著他,他突然就扇了姐姐一個嘴巴,我們都很驚訝,他才四歲就會打人了。后來,我們才都知道他身邊的親戚基本都被打了。
《童年》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父母越是疼我們就更應該回報他們,不讓他們對我們的期待落空。
這本書是美國謝爾·希爾弗斯坦寫的,從這本書中我發現他是一位很有想象力的作家。
讀完了《閣樓上的光》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幽默,搞笑,很有想象力。
這本書是美國謝爾·希爾弗斯坦寫的,我從這本書中,發現他是一位很有想象力的作家。就拿我印象深刻的一篇《作業機》、《開關》來說吧,《作業機》的全文是這樣的:作業機,哦,作業機,世界上最完美的機器。只要把作業放進去,再投進一角硬幣,按下按鈕,等上十秒,你的作業就會出來,又干凈,又整齊。來看看——“9+4=?”答案是“3”。3?哦,我的天!看來它沒有我想的那么神奇。當我讀完了這篇后,便迫不及待的去看右下角的插圖,當我看完插圖后,不禁哈哈大笑——沒想到作業機里竟然坐著一位小嬰兒,而且,這位小嬰兒正忙著填寫送進來的題目。
《開關》的全文是這樣的:如果我們腦袋上有個開關,那么世界上就不會有罪犯。因為我們可以把壞東西拿出來,把好的留在里面。讀完了這一篇后,我更加佩服這位美國謝爾·希爾弗斯坦得想象力。
不僅如此,在《兒童權利聯合會》這一篇中,我還看到了謝爾·希爾弗斯坦是因為充滿想象力的作家之外,我還看出來他的確是一位出色的畫家。是他用蠟筆,畫出兒童的心聲。
這本《閣樓上的光》給我送來了許多歡樂。
《閣樓上的光》在美國面市后,就以182周位居《紐約時報》排行榜的成績打破了之前的紀錄,并成為美國最有影響的童書之一。本書是謝爾大叔1981年創作的一本圖文童謠集,書中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像。
在《抓小偷》中,小偷偷走了“我”的膝蓋骨,我也很去追捕,可我的腳和腿已經分離,根本就沒法跑。這個小偷真是太古怪了,竟然去偷別人的膝蓋骨!也不知道他偷去干什么。
《撈月網》講的是這樣一件故事:“我”本來想撈月亮,可卻連人帶網被星星吊了起來,正在空中蕩秋千呢!這真是太有趣了,讀得我捧腹大笑。
《作業機》:作業機,哦,作業機,世界上最完美的機器。只要把作業放進去,再投進一角硬幣,按下按扭,等上十秒,你的作業就會出來,又干凈,又整齊。來看看——“9+4=?”答案是“3”。3?哦,我的天!看來它沒有我想的那么神奇。
還有糊涂的保育員居然把孩子當坐墊了。那個沒穿褲子的小孩也很好玩,他沒忘了穿西裝、他沒忘了打上領帶、他沒忘了穿襪子、他沒忘了穿鞋子,卻偏偏把褲子忘了穿上,他真是很忘事。還有藏在冰箱里的北極熊,當你打開冰箱門的時候,你可要小心了,也許北極熊藏在你家的冰箱里,他會大吼一聲嚇到你。還有這厲害的吞劍俠,他一張嘴就可以把很長的劍吞下去,這件事真的很神奇。一個小男孩去醫生那體檢,醫生從嗓子里拽出一只鞋子、一只玩具船、一把冰刀、和一個車坐墊,最后醫生說:你吃飯的時候小心點,他可真是一個不讓人省心的小男孩。這個詩車更有意思了,給老爸按上輪子就會變成老爸車,墩布變成墩布車,警察變成警察車,斧子變成斧子車,水滴變成水滴車……
這是一本很有想象力的書。《我碰上了鬼怪》,因為“我”居然能碰上幽靈、妖怪和吸血鬼,而且這些鬼怪一點都不恐怖,沒有傷害我一根寒毛,只是分別向我問路、借車、換錢而已,真是太出乎意料了!
像這樣洋溢著天真童趣的歌謠在書中隨處可見。啟發性的故事,瑯瑯上口的童謠和慧眼獨到的觀察于一體,讓孩子們在閱讀中開懷大笑,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深刻的哲理。《閣樓上的光》是一本有趣、好笑、幽默的書,它講出了我們小小孩的生活和想法心聲。
這本書不僅好玩,也教給我們一些東西。“如果你問我感覺如何,這叫‘關心’”,“如果我們相互理解,這叫‘溝通’”。
如果你的心情不好,像一塊沉重的石頭吊在那,就看看這本《閣樓上的光》,這本書就像一把剪刀,剪斷你的石頭,你的心情就會很快樂,和我一樣開懷大笑。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