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4
這是《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1000字,是優秀的精選讀后感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暑假里,媽媽拗不過我的軟磨硬泡給我買了本《魯濱遜漂流記》,我如獲至寶。當我鄭重地翻過最后一頁,我被故事動人曲折的情節、主人公不屈不撓的精神震撼住了。
全書描寫了魯濱遜在荒島上通過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戰勝了惡劣的環境,回到了家鄉,過上了幸福生活的故事。魯濱遜的聰明機智與勤勞勇敢令我欣賞,但我更佩服的是他那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可想而知,一個孤零零的大活人獨自在荒島上生活了十幾年,遠離城市,遠離同伴。整個荒蕪的島上沒有房屋,沒有田地,有的只是孤獨寂寞,有的只是危險災難。其實魯濱遜也是一個常人,他沒有什么驚人的本領可以在這凄涼的環境中久久地掙扎。可是他承受住了這個打擊,發揮了超出凡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為了重新拾起勇氣,魯濱遜寫了一張厲害差異表,把種種可能都分析出來。無論是出于消極還是積極,這使得他能夠冷靜下來,從只會空想的日子里解脫了出來,學會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從而勇敢地去面對現實,去改善現狀。
我喜歡此書的作者笛福在書中的一句話:“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事實如此:魯濱遜是一個具有冒險進取的大無畏精神的人,即使面對重重危機,也能最終化險為夷,他是一個成功者,是一位英雄。但是比起魯濱遜來,我們這些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似乎不敢恭維了。不要說像魯濱遜一樣經歷那樣的磨難,即使是一些不順心的芝麻小事也會輕易地被其打倒。經常從報紙和電視上得知,每年都會有許多學生因為學習壓力或者生活摩擦離家出走甚至自殺,其實這正是心理脆弱的表現,是多么的可笑并且可悲呀!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小的時候,有一次我想幫助一名同學,把自己的作業借他抄,結果被老師發現,并遭到嚴厲的批評,由于想到我出發的意圖是好的,心中有著說不出來的委屈,整天悶悶不樂,上課走神,玩沒勁,吃飯沒胃口。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可笑之極,愚蠢之極,因為當時年小,心理承受能力差,所以才會冒出那么多消極的念頭,其實換個角度思考,被老師批評也不是一件壞事,如果自己做事再小心謹慎一點,考慮問題再仔細周到一些,就不會被人指責批評,更不至于被人誤會,所以當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向好的方面去想,就會有許多意想不到快樂等著你去收獲!
“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困難對于弱者來說是萬丈深淵,而對于強者來說則只是一塊不起眼的墊腳石。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只要調整好心態,就能夠把所有的煩惱一掃而光,把困難化為前進的動力。困難來臨時,我們要認真冷靜地分析這件事產生的原因,并且有針對性地加以排除和克服,而不是盲目地發泄和不切實際地空想,這樣做不但徒勞無獲,而且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對你的傷害將會更深一層。
作為新世紀的學生,我們更要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樣才能信心百倍地迎接將來的每個挑戰,并且出色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回想起來這已經是我第N次讀這本書——《魯濱遜漂流記》,每次翻開這本書,我又深深地沉浸在其中了。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部歷險小說,第一次我只讀了幾句就深深地迷上了這本書,愛不釋手。這本書講了魯濱遜在航海的路途中,船撞上了礁石,船上的水手們全死了,只有魯濱遜活了下來。海浪將他吹到了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于是他就開始了他的島上生活。
他先是去還浮在海面上的船里搬東西,然后找到了一塊可以防御野獸的地方將房子建好,房子很簡陋,魯濱遜在島上定居下來,但他發現自己的食物越來越少,每天就拿著槍去捕獵,過了許久,他開始圈養山羊,反復種植。
可是好景不長,魯濱遜忽然在沙灘上發現了人的腳印,他很害怕,猜想著野人一定就在附近,他懷著驚惶的心情又過了幾年,他做的夢成真了。他救了一個野人,他給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有一天,魯濱遜被“星期五”叫醒,原來有一艘英國輪船停在了附近。他發現船上發生了叛亂,水手們綁架了船長,魯濱遜和“星期五”幫助了船長,船長答應帶他們回英國去。
《魯濱遜漂流記》讀起來充滿驚險又妙趣橫生,看著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地克服島上的種種困難,我由衷地感到欽佩。這本書不僅教給了我許多野外生存知識,更讓我懂得遇事要勇敢,方法總比困難多,心存希望才能看到勝利的曙光。每當我在生活學習中遇到困難,案頭的這本《魯濱遜漂流記》總是常讀常新,激勵著我不要放棄,勇敢挑戰!
世界是所有人都會有一次讓人佩服的時候,而這些力量都來自——勇敢。下面,我也向大家介紹一位勇敢的人——魯濱孫。
魯濱孫是一個英國人,他酷愛冒險,一直想當一個航海家。他在一次航海中漂流到了一座荒島。他此時又冷又餓,還很孤獨,甚至有自生自滅的沖動。第二天,他發現了原來的輪船,于是將輪船上有用的東西全部搬了下來,他還為自已建造了一個帳篷,為了不挨餓,還用從輪船上的槍打獵,后來又養了羊,種了很多麥子,也種了許多的葡萄,做成葡萄干。后來,他又遇到了一個野人——“星期五”,并勇敢的搭救了他,并開始教化“星期五”。終于有一天,他等來了一艘英國輪船,并營救了船長,最終和野人一起回到了英國。
從魯濱孫身上,我學到了許許多多有用的東西。學會了樂觀向上,樂觀向上讓我們變得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不放棄,努力爭取一絲絲的希望,直到取得成功;學會了樂于助人,樂于助人讓我們在最困難的時候,不要忘記去幫助別人,也要相信有人會來幫助自己;學會了要不畏艱險,這樣才能一往直前,最終取得成功;學會了要機智勇敢,聰明能干。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取得勝利,取得成功,獲得榮耀,取得別人的尊敬以及各種各樣的回報。
我看了這本書深受啟發,如果你感興趣的話也來看看吧!或許你會收獲比我更大的啟發,學到更多的學問。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好書——《魯濱孫漂流記》。
《魯濱孫漂流記》是講了出生在中等家庭,衣食無憂的魯濱孫因為渴望外面的生活,私自出海遇難,漂到了一個荒島上,開始了長達28年的荒島生活,最后幫助了一條船只并乘著它回到了巴西安度晚年。
看完這本書,我掩卷沉思:為什么當魯濱孫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安逸的時候,感覺自己并不幸福,可是當他流落荒島生活簡陋時,卻經常感到幸福和滿足,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魯濱遜年輕時不懂感激,他有安逸生活,有善良的父母,卻都不知感激,只有失去過才會珍惜,只有得不到才會想要。
我不禁想到,我又何嘗不是這樣?
很小的時候每次去超市,都會賴在一個個布娃娃面前,非買一個回去不可!可是買回去后又不珍惜,很快又被扔進了垃圾桶。
直到有一天我又賴在布娃娃面前不走,媽媽問我知道買了多少個布娃娃了時,才發現手腳并用也數不過來,這還不包括丟掉的。瞬間,我發現自己是多么浪費啊!簡直和電視里我一見就罵的不知珍惜的人一樣可惡。
我走出超市,低著頭對媽媽說:“媽媽,對不起,以后我不會再瞎買了。”
到家后,我摸著那些娃娃,說:“我可愛的娃娃們,以后我一定會善待你們,珍惜你們的。”
是呀,不論何時,一定要心存感激,懂得知足。
我津津有味地讀完了英國作家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這個故事講述了有錢、有地位的魯濱遜先生,一心向往著冒險航海的生活,于是毅然舍棄安逸舒適的生活,一個人離家出海航行,想要實現遨游世界的夢想。
一場風暴海嘯,全船除了魯濱遜,沒有一個人活下來,真正的生存挑戰開始了。他在海島漂流,在荒無人煙,缺乏生活條件的小島上,孤身一人,克服了許許多多無法想象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活了下來。沒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沒有食物,他嘗試著打獵,種谷子,訓養山羊,曬野葡萄干,他還自己摸索著做桌椅,做陶器,用圍巾曬面做面包等等。但他還是回家心切,他著迷般地只想著怎么才能走出這個無人的地方。憑著他的堅強、勤勞和智慧。終于在1868年回到闊別28年的英國。
我很佩服魯濱遜,從這本書里我懂得了,不論做什么事情不要怕困難,一定要堅持到底,而且還要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不要怕吃苦,吃不了苦就堅持不住,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當你獨自一人乘船漂流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時,你會怎樣做?當你受到沒有食物吃,沒有房屋住,沒有衣服穿,沒有一切時,你會怎樣做?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你是絕望地認命,還是自信地面對?是勇敢地去接受,還是懦弱地逃避?而這一切,我想魯濱遜給我們做出了榜樣。
二十八年的荒島生活,可以說給了魯濱遜一個非凡的人生經歷。他與世隔絕,但從不放棄一絲一毫對生命的希望。他憑借人類獨有的智慧和靈巧的雙手,捕獵動物,制作陶瓷,開鑿山洞,開荒種地,砍樹建房,終于建造了一個“世外桃源”。
有時我禁不住感嘆,魯濱遜對生活永不放棄的信念到底從何而來,因為二十八年對于人類來說并不是一個短暫的數目。也許,是他天生愛冒險的性格決定的,也許是他“人定勝天”的觀念決定的。中國古代有一句名言:“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只要永不放棄,就能看到光明的未來。我想正是因為魯濱遜明白了這一點,他才能在逆境中勇敢地生存下來,他是一個真正的成功者,一個英雄。
讀完《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我掩卷沉思: 魯濱遜雖然只是英國作家笛福小說中的一個人物,但他在逆境中百折不撓、堅韌不拔、不畏艱險、永不放棄的精神為我們樹立了一座豐碑,也給我們提供了生活的榜樣。
記得我7歲那年生日,爸爸送我一輛嶄新的自行車。當時的我興奮至極,不管三七二十一推著自行車就去公園騎。我屁股坐在凳子上,一只腳踩著地,一只腳蹬著踏板,先趟了一會兒車,自我感覺良好以后,踩地的那只腳突然拎空,去踩另一個踏板,我的雙腳不停地交替著,努力保持著平衡,最初車像是喝醉酒的大漢一樣,搖搖晃晃地向前行駛,突然,車被一顆小石子絆了一下,我連人帶車摔了一下來,手上、膝蓋上都擦破了皮。我強忍著疼痛,又嘗試上車,但好景不長,遇到一個人受了驚嚇又摔了一跤,這一下,摔得我好半天沒爬起來。我有些氣餒了,把新車往草地上一推,賭氣不想學了,沒想到在公園里遛彎的爺爺奶奶們都鼓勵我不要放棄。當我再次推起自行車時,感覺陽光格外明媚,微風格外溫暖。如今的我騎起自行車來就像一陣風一樣,幸虧當時沒有放棄。
面對逆境,永不放棄,就能獲得最后的成功。
這周,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最喜歡的是《黑人島》這篇小故事,故事里講了,魯濱遜和萊克去黑人島上要水,正準備拿水時,突然從山上跑下來了一只豹子,豹子準備把黑人叼回去,做小豹子的早餐,黑人嚇得半死,魯兵遜和萊克立馬拿起槍,“砰、砰”兩聲槍響,就把豹子打死了,黑人得救了。黑人高興的給了魯濱遜水和食物。魯濱遜有了充足的食物,拜謝過黑人朋友,又踏上了自己的旅程。
這個故事也讓我知道了,幫助了別人,別人也會力所能及的幫助你。
這個寒假我讀了丹尼爾.笛福寫的一本書——《魯濱遜漂流記》,我從中明白了不少有用的東西!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魯濱遜.克羅依茨內。他出生在紐約市的富裕家庭,是家里的小兒子。魯濱遜從小就想做一個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小鳥,從不愿遵守父親去學法律,甚至違抗父命。魯濱遜只想航海,所以私自離家出走。沒想到出現意外,魯濱遜流落荒島。他一開始甚至絕望了,但到后來他開始在島上生活。在島上足足生存了28年,最后回到家。
你們看,魯濱遜面對困難不放棄更是毫不畏懼!要是平常人早就心灰意冷,坐以待斃了。
說到這我就想到了我自己。記得那一次我參加運動會,我報了400米長跑。訓練的時候剛開始還好,但沒幾步就有點喘了。到了最后一圈,整個人都感覺要虛脫了,頭上汗珠滑落,滴在地上。我甚至快要感覺不到腿的存在,實在堅持不下去了,便停了下來。等到正式比賽那一天,在同學與老師的喝彩聲中,我卻堅持到了終點!回過頭來仔細想想,也不是很難嘛!
魯濱遜的人物形象告訴我們:人生總會遇到一點困難。但我們不能為要堅強,勇敢面對,相信所有困難都會迎刃而解,就像有像一個人在大海上航行,總會遇到點浪花,挺挺就過去了。
魯濱遜永遠是我人生路上學習的好榜樣!
“從一次次危難中化險為夷,從一次次冒險中勇敢前進”,他就是海上冒險家魯濱遜,他勇敢前行的精神深深的吸引著我,《魯濱遜漂流記》讓我更了解他的人了。
魯濱遜出生于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小時候學習成績平平,長大了也沒學到謀生的手藝,不過他很小,就在腦子里產生了闖蕩世界與外出冒險的念頭。
大約不到一年,他便私自航海,開始冒險了,船到亨伯河口,便遇到了可怕的風浪,這時他開始害怕與后悔了,但二天之后,他不再害怕,并且習慣了,他還堅持與水手們一同坐了起來,船長船長勸他回家,可他繼續航海去了。小挫折沒有打敗他,他勇敢前進了,他途中當過別人奴隸,到過黑人島,又來到了巴西種植園,他有過害怕,但他勇敢前行了。
這時我想,每個人都有夢想,也都為著夢想努力過,當然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有困難,但我們一定要勇敢前進。在我幼年時做過許多事,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一次爬山。爬山是我從小喜愛的運動項目,可我卻沒有去過幾回。今天,終于有機會去了,我當然不會放棄了。來到高高的山腳下,我心里不是害怕,而是熱血沸騰,我已經迫不及待了。立即動身往上爬,途中我累得滿頭大汗,心里又想:“是繼續,還是下去?”這時,我卻想到了魯濱遜的航海經歷,他都能堅持并勇敢的前進,我也行!我便快馬加鞭地爬上山頂。
和魯濱遜比,我覺得自己還不上道。我只是一個爬山愛好者,而他確實經歷偉大的航海。有朝一日我也會去實行我登山愿望的,這個夢想讓我更加奮力上進了。我看了許多關于登山的書,那些登山書不僅讓我了解登山知識,還讓我擴展了視野,現在同學問我,登山的問題我都能回答了,我成了同學們的登山百科書。但我還需努力學習,才會實現偉大的理想。
理想不論是否偉大,它都值得我們去努力去實現,我始終相信,勇于前行為理想奮斗的人,一定會成為成功的人。
每個人的生命都很珍貴,也都只有一次,有些人因為一點小小的不愉快,而想著去輕生,這種做法無疑是可笑的!我們正值青春年華,情感上的波動較大,讀一本名叫《魯濱遜漂流記》的書,很可能會幫助到我們重新認識到“生命”這兩個字,體驗“生命”的價值。
當我拿起這本書細細地去品味它的每一個段落時,我被主人公魯濱遜在孤島求生的勇氣所深深地震撼。
從他遇險到荒無人煙的小島,再到他成為這片島嶼的主人,從上岸的一貧如洗到他以后的衣食無憂,中間整整隔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在這二十多年中,他流水多少汗水,用一雙手撐起他在荒島上的一片藍天,他的日子過的是多么的艱苦。從這我很是佩服他的,他那一發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讓我深受感慨,我想起自己無憂無慮的玩耍,想起自己每次碰到數學題目時就退縮的情形,與魯濱遜相比起來,真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我不經感到羞愧。他那種永不服輸的精神,也深深的震撼了我,只要他認準的一件事,他想辦成的一件事,他都要達到自己的目標,不管是一年還是兩年,或者更長的時間。這種做事的方法,可以向我們引向成功,只有在自己的心目中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你去為了那一個理想,像魯濱遜一樣用很多的時間去實現它,那樣你總能成功。
魯濱遜不怕苦,不怕累,渴了,就喝一些山泉水,餓了就喝一些自制的葡萄干。這樣,才能讓的生活充滿諸多樂趣,他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皇天不負有心人”,他最終還是回到了他的祖國。
我讀完感覺到在學習中,只有像魯濱遜一樣持之以恒,才能有進步,才能獲得成功。從古至今,哪一個功成名就的人不是通過不懈的努力才換來這些成果的呢?有人說:“每一個人的智力不一樣,所以才會有好學生和差學生。”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一個智力平平的人,經過自己的努力,一樣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績。所以說不管在學習中,還是以后的生活當中,都應該努力地去拼搏,像魯濱遜一樣,拼出一個在荒島上的藍天。
這個假期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獲益匪淺。
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一個人在一次航行中遇到了可怕的風浪,翻了船,除他之外無一人生還。他流落到了島上。憑借著他驚人的毅力和勇氣,28年后,他依靠自己智慧逃出了孤島, 這個人就是倒霉而又幸運的魯濱遜•克羅索.
在荒蕪人煙的孤島生活了28年呀!多么驚人的一個數字!可見魯濱遜是何等的勇敢.處到孤島的他是絕望的,他說:"我整天悲痛著這凄涼的環境,沒有食物,沒有房屋,沒有衣物,沒有武器,沒有出路,沒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被野獸所吞,就是被野人所嚼……"但是慢慢地,他獨特的個性體現出來,對生活充滿希望,不再整天沉浸在自己設計的悲觀中,開始一心一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狗;種了小麥、稻子……就這樣,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自己的小王國.
魯濱遜抱著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他經過自己極大的努力,最后變得有船用,有面包吃,有陶瓷用,有種植園,有牧場,有"豪華"的住所.......。
讀完之后,我不禁反省自己:如果我流落到孤島,能活幾天?一天?兩天?我又能干些什么?我連洗自己衣服還笨手笨腳呢!再說了,沒有一個人講話,多孤獨呀!我準會憋死的!可見魯濱遜的毅力。信念!我覺得人應該學習他那種不拋棄,不放棄的信念,無論何時何地都堅強地活下去,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爭取,決不能放棄!
暑假里,媽媽拗不過我的軟磨硬泡給我買了本《魯濱遜漂流記》,我如獲至寶。當我鄭重地翻過最后一頁,我被故事動人曲折的情節、主人公不屈不撓的精神震撼住了。
全書描寫了魯濱遜在荒島上通過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戰勝了惡劣的環境,回到了家鄉,過上了幸福生活的故事。魯濱遜的聰明機智與勤勞勇敢令我欣賞,但我更佩服的是他那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可想而知,一個孤零零的大活人獨自在荒島上生活了十幾年,遠離城市,遠離同伴。整個荒蕪的島上沒有房屋,沒有田地,有的只是孤獨寂寞,有的只是危險災難。其實魯濱遜也是一個常人,他沒有什么驚人的本領可以在這凄涼的環境中久久地掙扎。可是他承受住了這個打擊,發揮了超出凡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為了重新拾起勇氣,魯濱遜寫了一張厲害差異表,把種種可能都分析出來。無論是出于消極還是積極,這使得他能夠冷靜下來,從只會空想的日子里解脫了出來,學會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從而勇敢地去面對現實,去改善現狀。
我喜歡此書的作者笛福在書中的一句話:“害怕危險的心理比危險本身還要可怕一萬倍。”事實如此:魯濱遜是一個具有冒險進取的大無畏精神的人,即使面對重重危機,也能最終化險為夷,他是一個成功者,是一位英雄。但是比起魯濱遜來,我們這些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似乎不敢恭維了。不要說像魯濱遜一樣經歷那樣的磨難,即使是一些不順心的芝麻小事也會輕易地被其打倒。經常從報紙和電視上得知,每年都會有許多學生因為學習壓力或者生活摩擦離家出走甚至自殺,其實這正是心理脆弱的表現,是多么的可笑并且可悲呀!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小的時候,有一次我想幫助一名同學,把自己的作業借他抄,結果被老師發現,并遭到嚴厲的批評,由于想到我出發的意圖是好的,心中有著說不出來的委屈,整天悶悶不樂,上課走神,玩沒勁,吃飯沒胃口。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可笑之極,愚蠢之極,因為當時年小,心理承受能力差,所以才會冒出那么多消極的念頭,其實換個角度思考,被老師批評也不是一件壞事,如果自己做事再小心謹慎一點,考慮問題再仔細周到一些,就不會被人指責批評,更不至于被人誤會,所以當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向好的方面去想,就會有許多意想不到快樂等著你去收獲!
“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困難對于弱者來說是萬丈深淵,而對于強者來說則只是一塊不起眼的墊腳石。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只要調整好心態,就能夠把所有的煩惱一掃而光,把困難化為前進的動力。困難來臨時,我們要認真冷靜地分析這件事產生的原因,并且有針對性地加以排除和克服,而不是盲目地發泄和不切實際地空想,這樣做不但徒勞無獲,而且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對你的傷害將會更深一層。
作為新世紀的學生,我們更要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樣才能信心百倍地迎接將來的每個挑戰,并且出色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一六八六年十二月十九日,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貌似很遙遠很遙遠的時間,可是對于魯濱遜·克魯索來說,卻是他在一個孤島上生活二十八年兩個月零十九天的最后一天。
故事要從一六五一年的九月一日說起,一個來自英國約克市上流家庭的青年為了自由,登上了一艘開往倫敦的船,在那里認識了朋友,又被人奴隸。為了自由,他再次抱著一顆好奇的雄心踏上了了開往非洲、加那利群島、非洲西海岸、巴西的船。一場颶風將整個船上的人都離世,只有他九死一生。
他被迫使的來到了一個荒島上,為了生存一個花花公子不得不開始搭帳篷、找淡水、鑿地穴;喂養羊,擠羊奶、吃羊肉、做奶酪、奶酥;種植小麥,做面包、餅子……前二十幾年的日子,他利用自己的一雙手創造了屬于他自己的王國。最后幾年,他親眼目睹了殘忍的野人是如何剖開自己同類的肚皮,然后煮了吃掉,舉行那他們認為合情合理,并美味、圣潔的人肉宴,同時見證了野性殘酷。在這座無名小島上,他收獲了最忠實的伙伴:星期五,解救了無數名被野人俘虜的人,創造了屬于他自己的城堡,有了他自己的羊群。他二十八年的寶貴年華都交給了這座小島,而這小島也將自己的土地永遠的交給了他……然而這個傳奇的主角,那所謂的“他”,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魯濱遜!
他經歷的一切都讓他成長:生病,讓他懂得一定要有活下去的決心;九死一生的經歷,讓他懂得要珍愛自己的生命;野人的入侵,讓他懂得野性的可怖;星期五的出現,讓他懂得了什么叫真正的友誼;他的羊,讓他懂得誠信的可貴……
面對一切挫折,他從不低頭。這就是他,魯濱遜:一個面對逆流向前游的勇者!當我們身處險境,不妨學習學習魯濱遜的經驗,只有這樣,才能最終獲取勝利!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