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2
這是《只有一個地球》讀后感900字,是優秀的精選讀后感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五一長假,使我這個書迷有了與愛書朝夕相處的機會。那天下午,我翻開從老師那兒借來的一本《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徜徉于“認識篇”,我感謝自然萬物;震驚于“覺醒篇”,我眼前一片瘡痍;欣喜于“行動篇”,我胸中熱血沸騰。
讀著讀著,我仿佛聽到有人在嘆氣,左顧右盼,怎么看不見一個人影呀?
“別找了,是我,我是壁櫥。”
“啊!壁櫥也能說話,真奇怪。對了你剛才為什么嘆氣呀?”
“還不是因為看了你手中這本書!哎,說來話長。我原來是森林中的一棵參天大樹。我有一個雙胞胎弟弟,今年50多歲了,我倆都長得枝繁葉茂,我略微比弟弟粗壯一些,要是不仔細看,絕對分不出誰是誰。我們長得雖像,理想卻截然不同。我從小就想成為最好的木料,進城開開眼界;弟弟只想一輩子留在森林里,與花鳥蟲魚為伴。
一天,森林里來了兩個伐木工人,我的愿望終于有希望了。我不停地禱告:‘選我吧,選我吧,我要進城,我要進城……’兩個工人果然選中了我,拿起電鋸來到了我的跟前。不一會兒,我就躺在了地上。我當時激動萬分,臨別時只對弟弟說:‘我的愿望終于要實現了,祝福我吧,親愛的弟弟。再見。’
‘突突突……’,我進了城,暫時住在全市最大的一個木材市場。一天一個木器加工廠的老板選中了我:‘嗯,這段木料不錯,可以做上好的家具……’不久我就搖身變成了名牌櫥柜,上好的釣竿,實用的鉛筆,一次性筷子……就連木屑也被壓成了木板。在這些木制品上都貼上了標簽,我粗略地算了算,都值上萬元呢!”
“嗯,你說的沒錯,為了買你,我們花了八千多元呢!你多有價值呀!”
“你是在取笑我嗎?我剛才看到你書上寫的,像我弟弟那樣,呆在森林里才是真正有價值呢。區區一萬元算什么?我弟弟如今每年可以生產出價值31250美元的氧氣和價值2500美元的蛋白質,可以減輕大氣污染價值62500美元,涵養水源價值37500美元,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將這些價值綜合在一起,一棵樹的價值就是165000美元了。可惜我再也回不了自然了……”說到這兒它再也說不下去了,嗚嗚地哭了起來。我也跟著它難過起來,金豆豆忍不住奪眶而出。
我的衣袖怎么濕潤潤的?原來我是枕著手臂睡著了,剛才的夢境仍歷歷在目。矇眬中看著房間里那么多可用可不用的木制品,我要對所有的人大聲疾呼:“節約木材吧,珍惜樹木,還它真正的價值!”
《水問》里的每一段故事、每一折心情、每一個句讀......我是再也寫不出的。哪怕僅僅是花的朵影、葉的凋圖、情的滄浪、人的聚散......這些都遠遠逝于不回頭的光陰洪水里,我變成涯岸送行的女子,千萬難。那段年歲里最大的主題是愛。”就像簡媜自己所寫的那樣,《水問》這本書里面有著未脫的稚氣,對未來的憧憬,年少時對事物的新鮮感,許還是用他自己筆下的文字來描述這篇文于她的意義更為確切:“像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回不了年少。”
是的,這篇文于她大學時寫成,她對于散文的熱情與奇想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初讀時,只是被他文中優美的辭藻所吸引,那一句句動人心弦的句子,那一個個華麗卻又低調的比喻,都讓人忍不住的贊嘆,于我讀到《樹枝黃葉天上來》中對那細莖的藤蔓的描寫:“可是,有一條細莖的藤蔓,卻以三跪九叩的步子向蒲葵樹爬去,它一身掛著銅幣似的葉子向前匍匐,窸窸窣窣,全是心聲。”讀至此,我的心臟仿佛暫停跳動,呼吸在那一刻停止,腦海中不由就浮現出:“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一句詩來。許用這句來形容如此唯美的句子不甚合適,但恕我無法想到其余比這更好的詩句來形容她了。又待我品:“我們常常執于一偏之見,把心靈之眼的焦距,調在某種類型的事物上,于是我們的心版之上,久而久之,便只能容下特定類型的事物,逐漸失去涵攝的能力,我們的心靈之眼,亦失去了能遠能近、能上能下的彈性視野了。”那從尾椎骨往上直沖大腦的酥麻感,令我止不住的贊嘆此女子的文字之絕,與其對世界的獨特認知。
春日舞臺上,繁花群樹爭妍斗艷,盡吐芬芳,唯木棉花,披一件風塵仆仆的粗綠布衣,獨立道旁,入定如僧。”她,也是木棉花罷,低調不張揚,但她的文字悄無聲息的撥開你的皮肉,直擊心靈,你本以為,這只是不起眼的,但,實際上,她已經浸潤于你的心靈,如同甘霖降于枯田之上。
她在文字的花海里嬉戲暢游,于懸崖峭壁上舒展身姿,她潛入文字的內心世界,用她的方式來訴說這些文字獨特的美。僅只言片語,便能窺探一二,他的筆下,流露出的,不僅僅是情感,還有那更深層的.......她是文字的寵兒,普普通通,甚至于不起眼的字,在她的筆下,變成了動人心弦的篇章。萬物的身影之中,多有造物者戲謔作弄的筆觸。我想,散文也許也是自己的情感的,它有自己的文靈,它與簡媜互相感應,成為知己般的存在。她許是文字幻化成的人兒,訴說著自己的年少。正如他自己所言:“愿余生仍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捕捉人們在夢中藏著的對真善美之渴慕,化成文字,讓春天多留一天、冬雪少了一時。”
路不盡,人未老。
書是知識的源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書是人生中指路的明燈,永不熄滅。讀書能陶冶人的心靈,如同錘煉身體一般。作為一名讀書愛好者,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散文集————《恰好》,《恰好》的作者是丁立梅阿姨。她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被譽為“最暖人心的作家"。她的作品曾在中學課本與中專語文教材中留下過足跡。
剛收到這本書時,封面就吸引了我的眼球。“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大概就是封面的樣子了。翻開第一頁,落下一張書簽。是櫻桃?蘋果?還是李子?(我也不太清楚),裝飾者丁立梅阿姨的一段話:夏天的雨后出門,天地都是鮮亮的,仿佛脫胎換骨一般。樸實的文字加上簡樸的點綴,使書簽看上去更加典雅了。
這本書分為五個章節,每個章節都是講述生活中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清新典雅的文字,靈動的文風,樸實的文字里蘊含著作者的文化底蘊和人情風俗,使文章充滿靈趣。在我們看來生活中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在作者筆下,卻成了一篇篇優美的文章。在作者眼里,一切景物都是自然而然的,是真實存在的,只是世人大多沒有在意而已。我猜作者是想告訴我們: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只要你用心去觀察,遲早一天會發現的。
真想穿越過去,和那個小小少年一起,看月亮是怎樣被當做做大餅,一口一口吞出了的。”即使已成為過去,但作者仍記憶猶新。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姊妹們為了一塊西瓜吵得不可開交,最后,爺爺敲著我們的小腦袋,笑了,笑的那么燦爛,那時候真的很美好。靠賣水果維持生計的男人,以種田為生的母親。這世上活下去的辦法有千萬種,而他們能以適合自己的方法活下去,這才是最好的。作者筆下的“啞巴",一生碌碌無為,遭人排擠,卻因救人去世。
這本散文集文筆細膩,清新溫婉,意境雋永,酣暢淋漓,表達深邃哲理,啟人心智。當你長期面對生活和學習上的壓力時,感到身心疲憊時,心煩意亂時間。試著去捧上這本散文,沏上一杯清茶,靜靜的讀幾頁。在優雅溫馨的藝術享受中體味人生的哲理,感悟人生的真諦,陶冶性情,舒暢胸懷。這樣,你可能會從中感受一番不一樣的樂趣。
在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時間遇見。沒有別的選擇了,只有這一個。這樣的天,這樣的地,這樣的水,這樣的樹,于我而言,一切都是恰恰好。
在我最初的印象中,童年理應是純潔而干凈的,齷齪的人與物不應該出現在小孩子天真無邪的快樂里,可一本書的出現,卻打破了我對童年固有的思想,我也認識到了,社會的腐朽與骯臟對一位懵懂無知的小孩子影響有多么的巨大。
《童年》是高爾基三部曲之一,他講述了作者幼時的悲慘親身經歷。三歲時,阿廖沙的父親不幸離世,只剩母親和外祖母風塵仆仆的帶她回了娘家。殊不知,這卻是他噩夢的起源,他的外祖父是一個殘暴,卑鄙而又視財如命的小人,家里無論誰犯了錯誤,都要被外祖父抓去用鞭子狠狠的抽打一頓。他的兩個舅舅自私至極,經常為了分家而大吵大鬧。家中的女人們更是苦不堪言,時常要忍受著丈夫對自己的痛打與發泄,這一切,都給年幼的阿廖沙留下了不可埋沒的心理陰影。好在,作者的外祖母是一位仁慈并且疼愛她的女人,但上天注定要讓阿廖沙嘗一嘗痛苦的味道,將為數不多呵護他的外祖母帶走了。之后,十一歲的阿廖沙被外祖父殘忍的趕出了家門,到社會上自謀生路......
這部小說真實生動的描述了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蘇聯下層人民的悲哀,勞動人民永遠無法突破界限,只能在骯臟殘酷的貧民窟中自謀生路,而達官顯貴們卻燈紅酒綠,奢華暴虐。這就是高爾基的童年,沒有一絲歡樂,只有充滿仇恨而又齷齪的人與事,是那么的憂愁與凄涼,但她并沒有向腐敗的社會低頭,他就向那個黑暗時代的一株蓬勃向上的野草,盡管前方的道路艱辛而險峻,但他依舊堅韌不拔,在封建的社會殺出了一條血路。就像那些混跡在貧困區的孩子,縱然身體被外界的影響染得發黑,可眼睛卻是明亮的,靈魂是純凈的。
我們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是被寵壞了的孩子,錦衣玉食,歡樂快活,我們的童年哪個人向阿廖沙那樣悲慘,又有多少孩子受過鞭子的教育,同在一個世界,為什么差距就這么大?山溝里的孩子,剛懂事就要擔起一個家的重任,既要照顧弟弟妹妹,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們沒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們接受的教育很少,但他們都是堅強而擁有毅力的阿廖沙,他們都是真正能吃苦的孩子,他們雖然家境貧困,但他們的靈魂是富有的,如果他們有幸步入社會,大多都會成為成功的人士,而他們兒時的不幸,只是上天對他們的考驗而已。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如果一個人的心志足夠強大,那總是他的童年經歷再怎么悲慘,他也能挺過勞苦,成為國之棟梁。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
從第一次聽到這句詞時,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也正因為它,我喜歡上了秋季,這個感傷凄美的季節。自古以來,詩人對秋天這個季節可謂情有獨鐘。先有劉禹錫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后有辛棄疾的“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可我卻偏偏鐘愛于柳永筆下的冷秋。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寒蟬是活不了多久的,而詩人此時正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或許是借蟬來表達自己的思念與悲傷之情吧!而曾經又有多少文人墨客駐足于長亭,久久不愿離去,這個離別的傷心地,被古人太多次地提及。驟雨剛停的時分,處處可以感受到空氣的清新,作者卻無暇去感受這種自由的芬芳。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一葉扁舟,天水茫茫,從此人各一方,此去便是漂泊,便是遠離,便是浪跡天涯,便是無窮的思念和哀愁了。執子之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臨別時的千言萬語,竟無從說起。這正和蘇東坡的“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同感,這樣的感覺是何等得心酸啊!古人云:“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可又有多少人能有這樣的幸運,或許柳永也只能嘆惜了。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所有凄迷暗淡的黃昏景象,卻隱隱透露出詩人迷茫的目光和惆悵的情緒,這正是離別詩的千古絕唱啊!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酒,千古以來最受文人墨客喜愛的東西,它,可用以消愁,可遞友情,可寄豪情,但事實卻往往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面對官場的失敗,面對和愛人的離別,寒蟬,驟雨,千里煙波,沉沉暮靄,再美的風景,再好的天氣,又有何意義!
被稱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的《雨霖鈴》,有著美好的寓意,它把離別詩的情景發揮到極致。作者柳永在傾吐深深離愁是,也抒發了對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壓抑的憤懣。或許也是因為柳永官場的失敗,才成就了婉約派的一代靈魂人物。當我一次又一次的吟誦起這首詞時,我的心不禁一次又一次地被觸動。不僅僅是因為蕭瑟的秋季,更因為它借秋季所流露的傷感情緒。
我手捧著朱自清爺爺的文選,讀著讀著,我腦子里浮現出一副美麗的景象,我更加愛上了“春天”。
一副春天特有的景象:桃樹,梨樹,杏樹上都開滿了一朵朵嬌艷的花,有的紅的像熊熊烈火,有的粉紅粉紅的,像天上的朝霞,有的潔白的像雪花,花兒散發著迷人的香味,閉上眼睛,樹上仿佛結滿了桃子,杏子,梨子!蝴蝶,蜜蜂圍著花兒翩翩起舞,野花數不勝數:雜樣兒,有名字的,無名字,都像趕集似的聚在草叢里,像一只只彩色的眼睛,像一棵棵閃爍的星星,一閃一閃的調皮地眨著眼睛。在朱爺爺的筆下,春草是如此的天真爛漫、活潑可愛。“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兒,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如果作者沒有發自內心的由衷的喜愛之情,怎能寫出這等精彩之筆!在朱爺爺筆下,春風、春雨都顯得那么美。風中的柳枝是多么溫柔,風中的樂聲是多么動聽,風中的氣息是多么令人心曠神怡!還有,那綿綿的春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像薄煙,表現了飄渺朦朧之美。我讀著讀著,仿佛正在春風中盡情地欣賞一部春天的樂章,一幅春天的寫意畫。朱爺爺對春天真摯的贊美之情,已不留痕跡地融入了景物描寫之中,讓我讀來回味無窮。
而令我感觸最深的還是《春》的文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是呀,春天代表著綠色,寓意著復蘇,象征著希望。當春風輕輕地吹過,春姑娘的腳步走遍大地,她告訴人們該翻田播種,農民們聽到春姑娘的叫聲,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歡聲笑語犁田翻地,播種插秧,田間變成了歡樂的戲院。水塘中的青蛙也奏著唱著春歌,正如杜甫詩中所說“聽取蛙聲一片,稻花香里說豐年。”這忙碌的田間卻成一幅生機勃勃的鬧春圖。
小朋友們告別了嚴寒的冬天,春姑娘高高興興像春燕一樣飛進了學校,學校立即從冬眠中醒了過來,花開得更紅,草變得更綠,小朋友們也更加美麗,容光煥發。是春姑娘給了我們勃勃生機,一年之季在于春,我們是祖國春天的花朵,要努力學習回報祖國對我們的培育。
我們只有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種子,到秋天才會有累累碩果。而我們小學五年級不正是我們人生的春天嗎?到了我們秋天的收獲,我們現在難道不應該付出汗水和努力嗎?
我熱愛春天,歌頌春天,但我更珍惜春天!
“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這句話出自我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的名作《匆匆》。這篇散文以清新凝練的筆法,告訴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時間,從小做時間的主人。
是的,時間是寶貴的,時間也是無情的,它一直匆匆不停地在流逝著,我們抓住了就像金子,抓不住就像流水。但時間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我們只有珍惜它,才能讓自己的學識豐富起來,才能取得事業上的成功。許多中外名人的做法都充分證明了此點。我國偉大的史學家司馬光為了抓緊時間多讀書,用圓木做了一個警枕,晚上睡覺時便枕著它,如果司馬光一動,圓滾滾的枕木便動了,司馬光就被驚醒,馬上爬起來讀書。后來,司馬光編寫成了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我國現代著名大文豪魯迅先生,大家都不陌生吧,一生寫了許許多多的雜文小說和散文,有人問他哪有那么多時間用來寫作的,魯迅先生回答道:“我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上了。”看,魯迅先生是多么珍惜時間呀!中國的名人如此,那么,外國的呢?柴科夫斯基是俄國十九世紀著名的音樂家。一天,他正在譜曲,突然有人敲門,打開一看,原來是仆人送飯來了。柴科夫斯基看了看墻上的掛鐘,立刻叫仆人把飯拿回去,同時對仆人說:“離吃飯的時間還有20分鐘呢,時間是寶貴的,我還可以多寫很多音符呢!”寫了著名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的德國詩人歌德在他一首詩歌里表達對時間的贊美:“我的產業是多么美,多么廣,多么寬。時間是我的財產,我的田地是時間。”
看,先人們是多么珍惜時間啊!正是他們很好地利用了時間,所以他們才能名垂千古。可是我們生活中的有些同學呢?他們在要做作業時總是想“過一會兒”“等一等”,甚至是“明天吧”。但是哪有那么多的時間用來等呢?過一會兒有過一會兒的事,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正如《明日歌》里寫到“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我想我們每一個有志向的學生都不想成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人。
同學們,逝者如斯,時間失去了再也找不回來,我們每一個人從小就要養成惜時如金的好習慣,勤奮學習,努力進取,這樣,才能不枉度此生,才能讓我們的生命延長。請記住魯迅先生的話吧:“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原擠,總還是有的。
今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完了《雖然只有五分鐘》這篇文章。文章主要講了作者小時侯受到了鋼琴教師卡爾•華爾德的熏陶,長大后雖然工作忙碌但仍利用一些短暫的時間,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小說。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應該珍惜時間,不要小看這些短短的時間,它都可以使我們做很多有用的事情。
剛讀文章題目,我的頭腦里就產生了一個疑問:五分鐘能做什么呢?然而讀了文章,我知道了:作者用5分鐘可以寫一百字或短短的幾行。如此積少成多,一個星期就可以有相當多的稿子進行修改。他用空余的5分鐘練習一會兒鋼琴,既提高了彈奏水平,又調節了身心。
讀完全文,我不由地想起了一個故事:一次,一位部門經理遲到了,沒有聽到總經理的報告。會后,總經理走到遲到的經理面前說,他給部門經理重述一下,叫部門經理不懂可以問。遲到的經理為自已堵車遲到表示歉疚,而總經理卻說,其實,他作報告是遲到的經理買了他的時間,可由遲到的經理自由支配。在美國,學生交學費就等于買了教師教課的時間。不聽,是自己的事,可受損失的還是自已。
其實,人生就是不斷購買別人的時間和不斷銷售自已的時間的過程。人的一生,從量上唯一均等的就是時間;而從質上最不均等的也是時間。人正是銷售自已時間的過程中,使自已不斷獲得贈值。
“十二秒八八”,這個時間看起來是不是很短暫?十二秒八八,滴答滴答十二下半多,僅夠我們說句話,找支筆,寫幾個字。噢,十二秒八八對于我們來說,實在是太短了。然而,劉翔就以它創造出了110米欄的世界記錄。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浪費時間,就等于慢性自殺。”在我們的一生中,我們的生命有數不清的十二秒八八。如果我們能充分利用每個十二秒八八,那么,一天中,我們能學到多少知識,一年,十年,二十年……日積月累,我們將是何等的富有!
我以前也是一個浪費時間的人,但我讀了這篇文章以后,我覺得自己受益匪淺。我決定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習上,去用功,去努力……
同學們,我們十三年的光陰已虛度,我們再不能讓將來的時間溜走。讓我們謹記卡爾•華爾德的教誨,從現在起,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每一秒吧。
五一長假,使我這個書迷有了與愛書朝夕相處的機會。那天下午,我翻開從老師那兒借來的一本《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徜徉于“認識篇”,我感謝自然萬物;震驚于“覺醒篇”,我眼前一片瘡痍;欣喜于“行動篇”,我胸中熱血沸騰。
讀著讀著,我仿佛聽到有人在嘆氣,左顧右盼,怎么看不見一個人影呀?
“別找了,是我,我是壁櫥。”
“啊!壁櫥也能說話,真奇怪。對了你剛才為什么嘆氣呀?”
“還不是因為看了你手中這本書!哎,說來話長。我原來是森林中的一棵參天大樹。我有一個雙胞胎弟弟,今年50多歲了,我倆都長得枝繁葉茂,我略微比弟弟粗壯一些,要是不仔細看,絕對分不出誰是誰。我們長得雖像,理想卻截然不同。我從小就想成為最好的木料,進城開開眼界;弟弟只想一輩子留在森林里,與花鳥蟲魚為伴。
一天,森林里來了兩個伐木工人,我的愿望終于有希望了。我不停地禱告:‘選我吧,選我吧,我要進城,我要進城……’兩個工人果然選中了我,拿起電鋸來到了我的跟前。不一會兒,我就躺在了地上。我當時激動萬分,臨別時只對弟弟說:‘我的愿望終于要實現了,祝福我吧,親愛的弟弟。再見。’
‘突突突……’,我進了城,暫時住在全市最大的一個木材市場。一天一個木器加工廠的老板選中了我:‘嗯,這段木料不錯,可以做上好的家具……’不久我就搖身變成了名牌櫥柜,上好的釣竿,實用的鉛筆,一次性筷子……就連木屑也被壓成了木板。在這些木制品上都貼上了標簽,我粗略地算了算,都值上萬元呢!”
“嗯,你說的沒錯,為了買你,我們花了八千多元呢!你多有價值呀!”
“你是在取笑我嗎?我剛才看到你書上寫的,像我弟弟那樣,呆在森林里才是真正有價值呢。區區一萬元算什么?我弟弟如今每年可以生產出價值31250美元的氧氣和價值2500美元的蛋白質,可以減輕大氣污染價值62500美元,涵養水源價值37500美元,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將這些價值綜合在一起,一棵樹的價值就是165000美元了。可惜我再也回不了自然了……”說到這兒它再也說不下去了,嗚嗚地哭了起來。我也跟著它難過起來,金豆豆忍不住奪眶而出。
我的衣袖怎么濕潤潤的?原來我是枕著手臂睡著了,剛才的夢境仍歷歷在目。矇眬中看著房間里那么多可用可不用的木制品,我要對所有的人大聲疾呼:“節約木材吧,珍惜樹木,還它真正的價值!”
自從我讀過法布爾寫的《昆蟲記》后,就深深地被它們震驚了。
里面寫到的昆蟲的品種很多;會做“圓球”的蜣螂“音樂天才”蟬、兇殘的黃蜂、“亮晶晶”的螢火蟲等。
我最喜歡的就是母甲蟲,并不是因為它有著美麗的外表,而是因為它對孩子的愛。它的卵是放在梨的最厚部分,這里的材料粘得很緊,只有少許的空氣。這樣,它的卵就會被悶死在里面。因此,母甲蟲為了不讓它可愛的小甲蟲受到死神的威脅,就想出一個很好的辦法,預備一個墻壁薄薄且精致透氣的小房間,讓它的孩子居住。其實,梨的中央也是有少許空氣的。但是,對于柔弱的小蠐螬來說,那還是遠遠不夠的。等它到中央吃食物的時候,已經是很強壯了,對于稀薄的空氣已經完全適應了。母甲蟲為什么會想出這個聰明的辦法呢?是因為母愛!難怪人們都說:“母愛是最偉大的”。
我最討厭的則是賊甲蟲,是因為它們不靠自己的勞動來尋找食物,只會用卑鄙的手段來獲取別人辛辛苦苦找到的食物。這不勞而獲的賊甲蟲真是太可惡了!同時,我們也不能輕易的相信別人,要有警惕感。
當我讀到“但到了相當的高度,仍然難免后退。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不但球滾落下去,連自己也被拽下來……有時經過一二十次鍥而不舍的努力,才能獲得最后成功”的時候,我的心就像被刺了一下。一二十次,雖然不是大數目,但對于一只背著一個沉重的大圓球,經過險陡的斜坡,攀登簡直無法上去的地方的小小的甲蟲來說,卻是多么大的挑戰啊!有時,甚至可能將性命都搭上去。
多么值得我學習的小甲蟲呀!想起我以前玩電腦游戲,總是選“簡單”這一級別,跟那只小甲蟲相比,我真是無地自容了。一只小甲蟲,都知“勤奮+努力=成功”的道理。而我們呢?五年級的學生,當老師布置幾道難題時,同學們剛開始是蠻起勁的,沒過幾分鐘,就沒耐心了。這些題雖然有點難度,但是也不是困難到極點。況且,也總有做出來的人,為什么別人能做出來,而我們卻做不出來呢?那是因為我們太懶惰了,沒有上進心,只會向簡單的題目挑戰,不敢向困難的題目挑戰。
寫到這里,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題目,比自己弱小的人挑戰,那么,也就是永遠的弱者。
五一長假,使我這個書迷有了與愛書朝夕相處的機會。那天下午,我翻開從老師那兒借來的一本《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徜徉于“認識篇”,我感謝自然萬物;震驚于“覺醒篇”,我眼前一片瘡痍;欣喜于“行動篇”,我胸中熱血沸騰。
讀著讀著,我仿佛聽到有人在嘆氣,左顧右盼,怎么看不見一個人影呀?
“別找了,是我,我是壁櫥。”
“啊!壁櫥也能說話,真奇怪。對了你剛才為什么嘆氣呀?”
“還不是因為看了你手中這本書!哎,說來話長。我原來是森林中的一棵參天大樹。我有一個雙胞胎弟弟,今年50多歲了,我倆都長得枝繁葉茂,我略微比弟弟粗壯一些,要是不仔細看,絕對分不出誰是誰。我們長得雖像,理想卻截然不同。我從小就想成為最好的木料,進城開開眼界;弟弟只想一輩子留在森林里,與花鳥蟲魚為伴。
一天,森林里來了兩個伐木工人,我的愿望終于有希望了。我不停地禱告:‘選我吧,選我吧,我要進城,我要進城……’兩個工人果然選中了我,拿起電鋸來到了我的跟前。不一會兒,我就躺在了地上。我當時激動萬分,臨別時只對弟弟說:‘我的愿望終于要實現了,祝福我吧,親愛的弟弟。再見。’
‘突突突……’,我進了城,暫時住在全市最大的一個木材市場。一天一個木器加工廠的老板選中了我:‘嗯,這段木料不錯,可以做上好的家具……’不久我就搖身變成了名牌櫥柜,上好的釣竿,實用的鉛筆,一次性筷子……就連木屑也被壓成了木板。在這些木制品上都貼上了標簽,我粗略地算了算,都值上萬元呢!”
“嗯,你說的沒錯,為了買你,我們花了八千多元呢!你多有價值呀!”
“你是在取笑我嗎?我剛才看到你書上寫的,像我弟弟那樣,呆在森林里才是真正有價值呢。區區一萬元算什么?我弟弟如今每年可以生產出價值31250美元的氧氣和價值2500美元的蛋白質,可以減輕大氣污染價值62500美元,涵養水源價值37500美元,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將這些價值綜合在一起,一棵樹的價值就是165000美元了。可惜我再也回不了自然了……”說到這兒它再也說不下去了,嗚嗚地哭了起來。我也跟著它難過起來,金豆豆忍不住奪眶而出。
我的衣袖怎么濕潤潤的?原來我是枕著手臂睡著了,剛才的夢境仍歷歷在目。矇眬中看著房間里那么多可用可不用的木制品,我要對所有的人大聲疾呼:“節約木材吧,珍惜樹木,還它真正的價值!”
從前,有一位英俊瀟灑的國王,他有好幾個公主,小公主最迷人,她跟仙女一樣,有一天她不小心把金球掉進了水池里,小公主難過的哭了,后來,她會碰見什么呢?
一只青蛙出現在她的面前,青蛙說幫助小公主撿金球,但是見了以后必須和小公主吃一個桌子上的飯,和小公主睡一個床上,小公主滿口答應,青蛙幫小公主把金球拿出來,可是公主一拿到金球就跑得無影無蹤了。第二天晚上,小公主正在吃飯,突然響起一陣敲門聲,小公主聽出了是青蛙的聲音,臉色變得非常難看。國王察覺到小公主的異常,問道:“我的女兒,怎么了?”小公主把青蛙為她撿到金球的事給國王說了一遍,國王說:“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應該履行諾言。”小公主無可奈何,只好請青蛙進來,青蛙進來后做到小公主身邊,還拿來小公主的金碟子拿來使用,小公主一點胃口也沒有。到了晚上,青蛙要和小公主一起睡,小公主嚇哭了,國王讓她把青蛙抱上床,讓她履行諾言,小公主只好抱青蛙抱到臥室里,可是把它丟在了一個角落里。她剛準備上床,青蛙回來又嚷著和她一起睡,小公主忍無可忍,他抓起青蛙要把它摔死,然而,令人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青蛙摔落在地上居然成了一個風度翩翩的王子,他有一頭烏黑的頭發,漂亮的雙眸晶瑩透亮。王子給公主解釋說:“不久前,我被一個可怕的老巫婆施了魔法,變成了青蛙。只有遇到小公主,才能解除魔法。”國王知道王子的遭遇后,給他們舉行了婚禮,并讓小公主第二天送王子回他自己的國家。第二天一早,一輛豪華馬車早已停在了王宮門外,這是王子的國家派來的,另外還有一個奇特的仆人亨利跟在馬車后面,為什么說他奇特呢?這是因為王子變成青蛙后,亨利難過的心都要碎了,為了不讓自己的心破裂,他就把三只鐵箍套在了自己的胸口。年輕的王子帶著美麗的小公主上了馬車,朝自己的國家駛去,亨利緊跟隨后,突然傳來了一串破裂的聲音,王子和小公主以為車壞了。就探出頭來看,這才發現因為亨利太高興了,他胸口上的三只鐵箍竟然自動斷裂了。
這段故事好的詞有:履行諾言、忍無可忍、風度偏偏、豪華、脆弱。
佳句欣賞: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青蛙摔落在地上,成了一位風度翩翩的王子。
閱讀心得:青蛙王子因為幫助小公主,最終也使自己的身上的魔法解除了,變回了人。可見,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
今天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記》,這本書具有豐富的想象力,體現了師徒四人不被困難而屈服的好品質。
孫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有七十二般變化,是西天取經不可少的人物。唐僧經常靠它降妖除魔,幫助當地的老百姓逃脫苦海。
豬八戒長相丑陋,是唐僧的二徒弟。好吃懶做,但也有些本事。在西天取經中遇到困難,本想協助悟空,卻被妖怪抓了,不僅沒給悟空幫到忙,反而給悟空增添了負擔。
沙和尚是一位忠誠的徒弟,做事非常老實,幫助唐僧看管行李,唐僧也對沙僧非常放心。在發現師兄支撐不住的時候,會趕緊搬救兵。
唐三藏是一位善良的師傅,認為世界都是完美無缺的,不聽從悟空的勸告,經常被妖怪的種種花言巧語騙走,等到知道結果后,才后悔當初不聽從悟空的勸告。
這本書主要講了:孫悟空出世后,并沒有引起玉帝的重視,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并成為了花果山的大王。可是,只有一件事讓它煩心,它覺得自己應該有一件兵器,于是,就跑到了東海龍王那里借寶,令人吃驚的是:孫悟空竟然能把重一萬三千五百斤的定海神針拿起來。有了這寶貝孫悟空開始驕傲了,整天喝酒,一天,它喝多了,直奔天宮,于是,就有了《大鬧天宮》這個故事。結果可想而知,被如來佛祖教訓了,壓到了五行山下。春去秋來,一壓就是五百年。
接著,聽從了觀音菩薩指令,保佑唐僧西天取經。路上,困難重重,一共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我最感興趣的是《真假美猴王》了。一天,在取經路上師徒四人遇到了一群搶劫人員,結果悟空舉棒就打,把兩位大王殺了。唐僧為人善良,一看到悟空做這樣的事,變念起緊箍咒。找到了一戶人家住下后才知道,原來今天搶劫的一群人正有人家的兒子。結果,晚上,搶劫人員回家喝酒吃飯,發現了他們的行李,于是,準備為大王報仇。可是,悟空又是一棒。最后,師傅趕走悟空。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又出來了一個假悟空。誰也不知道誰是真誰是假,長相一樣,念緊箍咒時,一樣倒在地上抱頭打滾兒。最后,神通廣大的如來佛祖想到了辦法,分辨出了真假。原來假悟空是六耳獼猴。觀音菩薩像唐僧解釋后,師徒四人繼續取經。
這本書體現了:如果當初,師徒四人不克服困難,遇到困難就低下頭,被困難而屈服,就不會有最終的完美結局。而人生也是這樣的,有輸也有贏,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好品質,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