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2
這是《父親》讀后感800字,是優(yōu)秀的精選讀后感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寒假里,我讀了《父親》這篇文章。文中講的是一位即將逝去的老人躺在醫(yī)院里,終于見到了遠方的兒子,我心中是何等的安慰。老人和軍人一直在醫(yī)院中互相傳遞著希望與力量,父子之情是深似海洋啊!我都感動得流淚了。可是當老人離開人世后,軍人卻從容地說老人不是他的父親!我詫異萬分:一直坐在病床邊悉心照料老人的軍人,不是老人真正的兒子!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老人在臨死前軍人充當了他的兒子。這位軍人是多么善良,他的品格是多么高尚啊!
然而,生活中也有象這位軍人一樣,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也很多。在1996年的泰國,有一位婦女,一天她去收廢品,不小心被根鐵棍砸傷,昏倒在鄉(xiāng)間小路上,有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玩耍時看見了她,小男孩看著頭破血流的婦女,果斷地背起她,一步一步走到鄉(xiāng)村醫(yī)院,他對護士說:“護士小姐,請救救她……”說著,便疲憊地躺在了地上……事后,護士問小男孩:“她是你的母親嗎?”男孩說:“不,我不認識她。”這位男孩的事跡在泰國傳開了,不少人稱贊小男孩樂于助人。沒錯,男孩和軍人都有著一顆善良的心。
軍人如此,孩子也如此,他們都有著美好的心靈,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幫助人,他們善待別人等于善待自己,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溫暖了自己。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路過十字路口,遠遠地看見一位老人吃力地拉著裝滿貨物的板車上坡,突然,顛簸中的貨物翻倒了,板車一咕嚕滑了下去,老人也摔倒在地上,我連忙跑過去,扶起老人,幫他裝好貨物,又拉著板車把老人送到了家,老人感激不盡,夸我是雷鋒式的好少年,我心里頓時像吃了蜜一樣甜。
一個人心里想著別人,總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并有愛心真情的奉獻,那么,得到的將是內(nèi)心的充實,高尚的人格,愛心的照耀,真情的溫暖。甘愿給別人付出真情與愛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幸福總是偏愛那些勇于奉獻,熱愛生活的善良的人。
“人間真情,不分天南地北,暖你暖我。”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獻給他人一份愛心,留給自己一個春天,真情使世界不再孤單,只要你我伸出溫暖之手,讓世界充滿愛,真情可以到永遠。
愿生活中處處開滿真、美、善的鮮花!
讀完《愚公移山》這篇經(jīng)典故事,我的心里非常感動。
故事講述了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位名叫愚公的老人,他家門前有兩座大山擋住了他們出門的路,與其他村的人交往要繞很遠的路,極為不便。因此,愚公就帶領全家齊心合心想辦法搬挖掉門前的這兩座大山。村子里的人說:“這么高的山要挖到什么時候呀”?愚人說:“只要每天堅持不懈地挖下去,我死了,還有我的兒子來挖,我兒子死了還有我的孫子來挖,總有一天會挖完的”!愚公這種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想到自己在學琴時遇到一些困難就想退縮、就想放棄,很是慚愧。剛?cè)腴T的時候,老師只教了我“勾、挑”兩個指法,讓我每天各練二百遍。第一、二天的時候,我還認認真真地彈,可到了第三天,我便覺得學古琴太枯燥了,嚷嚷著“不學了”,媽媽聽了,立刻皺起了眉,嚴厲地說:“你算算你一共學了幾天琴?才學兩天你就要放棄?你學琴以前不是發(fā)誓以后會好好學琴嗎?做隨便什么事都要堅持,包括彈琴!如果你這點事情都堅持不了,你就別學了。”聽了媽媽的話(puXuewaNG.com),我默默走進書房,認真地彈起琴來,并下定決心要堅持下去。
過了幾節(jié)課,老師決定教我按弦,按弦是用大姆指右側(cè)的一塊肉緊緊按在琴弦上,然后拖動。我按要求輕輕拖動了一下,呀,可真痛啊!要知道,琴弦就等于是鋼絲,用肉劃鋼絲能不痛嗎?仿佛有一把鋒利的小刀狠狠地切著我的手指,十指連心,我的心也在痛。我停下來,想歇一會兒,可老師卻說:“繼續(xù),彈琴要有恒心,要堅持,磨出老繭就不痛了。”我只好繼續(xù)練琴,我忍著痛,眼淚在眼眶中打轉(zhuǎn)。“嘶!”我忍不住叫出聲來,低頭一看,手指已經(jīng)出血了!見我的手指出血,老師才叫我停下來,不過還是讓我每天都要多練。第二天早上,我一醒來就發(fā)現(xiàn),我的手上竟然已經(jīng)長出一個老繭了!仔細回想,在學琴的幾年中,有淚水,有歡笑,有喜悅,有緊張……一次次,我在班級聯(lián)歡會上展示彈琴,贏得了大家的掌聲,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樣甜甜的。我堅持,我收獲!
我要繼續(xù)向愚公學習,做一個不怕困難,懂得堅持的優(yōu)秀小學生!
“明天,明天,再一個明天,一天接著一天地躡步前進,知道最后一秒鐘的時間;我們所有的昨天,不過替傻子們照亮了到死亡的土壤中去的路。熄滅了吧,熄滅了吧,短促的燭光!英國在舞臺上指手畫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臭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嘩和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
在這個炎熱的夏天里,我們放假了,我趁著這些時間,看了威廉·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麥克白》。
此文被世人認為這是莎士比亞悲劇中最陰暗的一面。
因為一開始的麥克白英勇,忠誠于鄧肯,用自己的行動獲取了鄧肯的信任,他從未想過殺害鄧肯,可是卻在三個巫師第一個的預言成真,自己妻子的慫恿之下,自己貪婪的欲望下而決定殺害鄧肯。
在殺害鄧肯后,他看著自己雙手說道,好慘!可見他那時的害怕和被他殺害的人的同情,他不敢相信這些居然是他一手策劃的,他回不過神來。
第二天,殺人后的心虛感使他不得不硬著頭皮往上沖,將自己聽別人說鄧肯的慘狀后那驚訝,對鄧肯一代賢君的惋惜,悲痛之情全都毫不吝嗇的表現(xiàn)出來,這些不僅僅是偽裝出來的,這更多的是麥克白的真實心情。
而鄧肯的遺子———馬爾康和道納本,他們被人污蔑弒父,于是商討一番,他們逃了出去,想著等來年有實力了,再調(diào)查真相。
之后,麥克白繼承了王位,但是卻對班柯產(chǎn)生了莫名的恐懼,于是,他找了兩個刺客,并且刺激他們,導致他們殺班柯的決心更加的堅定。
班柯死后,麥克白宴請大臣,在殿內(nèi),他看到了班柯的鬼魂,他不安,于是失了身份,而他的妻子更是被嚇瘋自殺。
而掌管那三位巫師魔法的人知道后怒了,她用一夜的時間以悲慘的結(jié)局結(jié)束了這一切,鄧肯的遺子----馬爾康,道納本從英國進軍,消滅了麥克白。而麥克德夫這個‘反賊’和馬爾康在別處共談天下,而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卻在逃難時慘遭刺客的殺害。
《麥克白》這部話劇中的主人公麥克白因過于聽信妻子和三位巫師的預言而導致篡權(quán)奪位,并且得到王位后還使全國血流成河,讓百姓陷于水深火熱之中,實屬暴君之舉。
而這也從側(cè)面告訴我們,人不能太貪得無厭,應適可而止,也不能因一時的沖動而讓自己陷于不仁不義,進退兩難的地步,從而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
神秘遼闊的北美荒原上,熊王一動不動矗立于山頭。從山谷外傳來一種奇怪的氣味,那氣味從未聞過,令它困惑不已。與此同時,遮天蔽日的茂林峽谷里,兩個獵人正踏入這片幾百年來人類從未涉足的處女地……熊與人類,誰才是最后的王者?
在這顆美麗的星球上,除了我們?nèi)祟悾€有眾多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動物精靈。它們與人類共同分享著這個可愛的家園,并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演繹著美麗而又神奇的生命之旅。在書中作者用特別的視角打造出一部優(yōu)美動人的情感劇,書中豐富的情感和描述方式使我們想到了人類。熊和人一樣有個性,有情感。盡管人類擁有文化和科技的力量,但在感情層面上,我們和動物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保護野生動物和它們的棲息地應該得到全人類的關注,此書讓熊有機會得以受到尊重和保護,也許最重要的是熊賴以生存的地方有機會得以保留,獵人不再殺熊。如果我們真心喜愛熊的話,就該讓它們在野外自由自在生活。保護野生動物這一主題在小說《熊王》中得到了充分表達:“激動人心的,不是獵殺,而是放生。”
我很喜歡小動物,我家有一只小狗是搗蛋大王叫“皮皮”。我每天早上醒來時,就發(fā)現(xiàn)我的玩具、鉛筆、彩紙等物品都在地上,難道又是皮皮干的?只見皮皮慢悠悠地走了過來,嘴里叼著一只手套,我火冒三丈,狠狠地踢了它一腳:“我的東西不是你的玩具,把家里弄得一塌糊涂,你能負責嗎?真是的!”“嗚!嗚!”皮皮低下了頭,嘴里嗚嗚地叫著,好像在說:”小主人,我不是故意的。” 我突然覺得剛才踢得有點猛了,不由心生內(nèi)疚。我用手輕輕地撫摸著它的身體,皮皮一動也不動地趴在地上『puXaNG.com』,不停搖晃著它那條又短又小的尾巴,或許正在嘀咕著:“小主人,你到底有沒有原諒我呢?”我看著它,覺得很好玩,就逗它:“你下次還敢這樣嗎?”隨后又說,“剛才對不起,我踢了你一腳,疼不疼呀?以后不要再干這種事了,否則我真的要對你不客氣了,記住了嗎?”“汪汪”,皮皮邊叫邊搖晃著它的小尾巴,仿佛在答應我!動物是很有靈性的,你怎樣對它,它就會怎么回報你,你愛它,它一定會加倍愛你!
這個星球不只屬于我們?nèi)祟悾覀儾皇沁@個星球的主宰,對星球上的動物,我們必須相親相愛。
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小男孩十分貪玩,總把玩具放在最底下的柜子里,每次都要低頭去取。當小孩去取時,他的爸爸總會低頭,把手放在小男孩的頭上。
有一天,小男孩好奇地問爸爸:“爸爸,你為什總要在我取東西時摸我的頭呢?”他的爸爸愣了一下說:“我習慣了.。”
調(diào)皮的小男孩學著爸爸的樣子,在爸爸取東西時,將手伸進柜子里摸爸爸的頭,但是手卻卡在柜子角上,很痛……
爸爸媽媽為了我們付出了這么多,正如文章中的小男孩的爸爸一樣;為了小孩的頭不碰到柜角,用手放在柜子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手上得磨出多少紅印子啊!這個習慣只因為一個字,那就是愛。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我們該怎樣報答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呢?對著父母發(fā)脾氣?嫌他們啰嗦?不!在他們累時,給他們捶捶背,渴時倒杯水……
父母的恩情我們無以回報,只有在生活中體貼他們,關心他們。孟浩然一首詩《游子吟》是這樣寫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母親的恩情正如高掛碧空的太陽一般,任勞任怨,每天播撒著光輝,照耀著我們,不求回報。我們這群小草兒,享受著母親的恩惠。
有人認為父母給予我們照顧是理所當然的,我們只要心安理得地享受就可以了。不,事實并非如此,父母完全有理由不這樣,他們這番照顧,并非受誰所逼,是他們自愿如此,并沒有人拿著鞭子、棍子在后面逼著他們做,母親這樣做,是因為母性,父親這樣做,是因為父愛。雖然他們這么做是不求回報的,但是,做為子女的我們是否也應盡一些孝道呢?報答不需要做出什么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只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從現(xiàn)在開始,從小事開始。
其實,父母的愛無處不在,有時只是一個不經(jīng)意間的小動作。
一遍又一遍地讀著《永不縮回雙手的父親》這篇文章,我難以抗拒它的魅力。它蘊含著深切的情感,讓人深深地感受到父愛的深沉、剛毅和偉大。
是這樣一個令人為之震撼、為之感動的故事:很久以前,有個頑劣的子弟,讀書、種田都不成,每天就只會做壞事。他的父親呵斥了他幾句,兒子卻破口大罵,父親用菜刀嚇唬他,兒子竟搶過刀子,砍掉了老人的右手,便揚長而去。兒子再回來的時候竟然是將軍了,過上了上等的生活,自己生活幸福了,卻對父親很冷漠。也許是真的有報應吧,一天夜里,將軍的仇家尋仇而來,眼看將軍就要死在刀光之下,在這個時候?qū)④姷母赣H用他僅存的左手握住刀刃,讓兒子快跑,自己卻雙手俱廢。三天后,兒子回來了,含淚叫了一聲:“爹——”……
父親的愛是博大的,寬廣的。父親忍受著兒子的不孝、不敬甚至虐待,可是在兒子的生死關頭還是挺身而出了,用自己的身體擋住了砍向兒子的刀。這種不同形式的愛的付出,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而這種不可思議也正說明了父親的無私與偉大。
父愛是深沉的, 也許剛開始你并感覺不到,也許要到最后才會發(fā)覺。可是父愛卻的確讓我們自信、勇敢、堅強了。
記得我學習自行車時,我在前面騎,爸爸在后面跟著,扶著車后座,我慢慢悠悠地騎,心里一點也不害怕——反正后面有爸爸扶著呢。多穩(wěn)呀,我更加地心不在焉了。突然,爸爸把手一松,我冷不防摔了個大跟頭。我摸著摔疼的屁股,一臉火氣地對爸爸說:“都怪你,干嘛不扶著呀,干嘛要松手呀!害我摔跤,真是的。”爸爸嚴肅地對我說:“學騎自行車,一定要專心,像你這樣吊兒郎當?shù)模趺磿凰樱靠欤酒饋恚炀殻 薄安宦铮姨郏 薄翱炀殻 卑职值脑捳Z中絲毫沒有余地。我只得騎上自行車,心里充滿了對爸爸的怨恨,做點樣子給他看看!果然,這次我成功了!我滿以為爸爸會夸獎我,沒有想到他非但不夸獎我,還又挑出了我騎自行車時的許多毛病。我窩了一肚子的火,跑到房間里去了。后來我才慢慢想通了:爸爸雖然看起來有點殘酷,但其實這是在激勵我啊!讓我有種“你說我做不好,我還就是要做點樣子給你看看!”的心理。目標堅定,自然就會成功啊!這時我才明白,父親表面很冷酷,很無情,但其實還是很溫柔的。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會永遠支持我們,他就是父親;有一種愛經(jīng)歷過之后才會明白,那就是父愛——如山的父愛!
“我遇到了一個年邁不堪的老乞丐,他向我伸出一只浮腫、發(fā)紅的臟手,喃喃地乞求施舍。我搜盡全身所有的口袋,卻發(fā)現(xiàn)無物可贈。我緊緊地握住他的手,難堪萬分地說:‘別見怪,老兄,我什么也沒帶。’可他反過來握了握我的手指說道:‘沒關系,老弟,就為這一點,也應該說聲謝謝,這也是一種施舍呀!’”
這是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帶給我們的一個簡單卻又感人的故事。這樣一個小故事,讓我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最難得的是同情與友善。對于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們真的應該伸出援助之手,在贈予的同時自己也體驗著著溫情與快樂。可是在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有時我們匆忙來去,臉上掛著淡漠的表情,對需要幫助的人毫不關心,甚至抱以懷疑、鄙視之心。孰不知內(nèi)心冷漠之際我們已經(jīng)成了十足的“乞丐”!
孟子說過: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其實每個人的內(nèi)心仍有著從善的原動力。那年,同樣是面對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我送上了手中僅有的一袋水果,雖然輕如鴻毛,但若干年后我仍忘不了寒風中他感激的眼神,至今我仍為自己的這一小小善舉而感動著、自豪著。
只要人人都付出一點愛,特別是在他人困難的時候,哪怕是一個微笑、一句安慰,哪怕是一個輕輕的擁抱、肩頭的一個輕拍,都會讓人感受溫暖,永生難忘。總記得每一次讓座,打掃一下樓道,為鄰居開一下廊燈……我都會很激動、很快樂地告訴媽媽,也都會贏得媽媽由衷的贊許。雖然有時遇到不知感恩的人,心頭也會有所失落,但媽媽那句“幫助他人能增添自己的美德”又會讓我重拾快樂。是啊,如果我們的一個小小舉動能給別人以幫助和方便,這難道不值得驕傲嗎?當我們有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時,收獲的是一份會心的喜悅和自我價值的體現(xiàn)。給予真的是快樂的!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傳遞溫暖的同時,自己的心也會感到無比的溫暖。讓我們伸出熱情的雙手,與人為美,與人為善,與人為真,讓我們所處的世界充滿玫瑰的芳香。
寒假里,我讀了《父親》這篇文章。文中講的是一位即將逝去的老人躺在醫(yī)院里,終于見到了遠方的兒子,我心中是何等的安慰。老人和軍人一直在醫(yī)院中互相傳遞著希望與力量,父子之情是深似海洋啊!我都感動得流淚了。可是當老人離開人世后,軍人卻從容地說老人不是他的父親!我詫異萬分:一直坐在病床邊悉心照料老人的軍人,不是老人真正的兒子!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老人在臨死前軍人充當了他的兒子。這位軍人是多么善良,他的品格是多么高尚啊!
然而,生活中也有象這位軍人一樣,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也很多。在1996年的泰國,有一位婦女,一天她去收廢品,不小心被根鐵棍砸傷,昏倒在鄉(xiāng)間小路上,有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玩耍時看見了她,小男孩看著頭破血流的婦女,果斷地背起她,一步一步走到鄉(xiāng)村醫(yī)院,他對護士說:“護士小姐,請救救她……”說著,便疲憊地躺在了地上……事后,護士問小男孩:“她是你的母親嗎?”男孩說:“不,我不認識她。”這位男孩的事跡在泰國傳開了,不少人稱贊小男孩樂于助人。沒錯,男孩和軍人都有著一顆善良的心。
軍人如此,孩子也如此,他們都有著美好的心靈,他們以不同的方式幫助人,他們善待別人等于善待自己,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溫暖了自己。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路過十字路口,遠遠地看見一位老人吃力地拉著裝滿貨物的板車上坡,突然,顛簸中的貨物翻倒了,板車一咕嚕滑了下去,老人也摔倒在地上,我連忙跑過去,扶起老人,幫他裝好貨物,又拉著板車把老人送到了家,老人感激不盡,夸我是雷鋒式的好少年,我心里頓時像吃了蜜一樣甜。
一個人心里想著別人,總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并有愛心真情的奉獻,那么,得到的將是內(nèi)心的充實,高尚的人格,愛心的照耀,真情的溫暖。甘愿給別人付出真情與愛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幸福總是偏愛那些勇于奉獻,熱愛生活的善良的人。
“人間真情,不分天南地北,暖你暖我。”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獻給他人一份愛心,留給自己一個春天,真情使世界不再孤單,只要你我伸出溫暖之手,讓世界充滿愛,真情可以到永遠。
愿生活中處處開滿真、美、善的鮮花!
幼兒園學習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