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7-02
這是我與經(jīng)典同行作文800字,是優(yōu)秀的精選作文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xué)習(xí)。
沏一杯香茗,捧一闋詩詞,數(shù)風(fēng)流人物,嘆千古興亡,議千年華夏!——題記
華夏是一個詩的國度,古典詩歌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悠悠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她猶如絢爛群星,以其獨特的魅力一直傳承下去,而唐詩,無疑是這浩瀚星空中一顆璀璨奪目、閃射異彩的珍珠。
讀一首唐詩,讀出李白的豪情,對酒當歌,酣暢淋漓;或讀出李白的愛國,讓自己多一份憂國憂民的情懷;或讀出白居易的清麗,在內(nèi)心添幾分淡雅;或是,讀讀孟浩然的恬靜,品品李商隱的委婉……每到此時,總是內(nèi)心澎湃,情不自禁地吐出千古絕句!
我非常喜歡《春江花月夜》中的一句“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眼前便立刻出現(xiàn)一幅美麗的月色圖,帶著幾分淡淡的憂傷,而最后一句“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讓我感覺到詩人那紛亂的離別之情。慢慢地,隨著殘月的余暉,布滿在江邊的樹上,令人身臨其境,意猶未盡。
正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王之渙的《涼州詞》也蘊含著豐富的韻味。“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這句勾勒出塞北與江南完全不同的荒涼遙遠,而下一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更是突出了詩人對邊塞戰(zhàn)士處境的深切關(guān)心。我仿佛聽見了幽怨的羌笛聲,來到了邊塞孤城,看見了一片蒼山峻嶺……
富含思想的詩歌,陪我走過了許多坎坷,人生難免會有失意的時候,當我考試不利時,那句“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鼓勵我突破困難;當我與朋友道別時,“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就成為心中的慰藉。詩,融入了我的生活,無論悲愁歡喜,詩一直是我不離不棄的知己,是我的精神支柱。
我認為,唐詩是不可缺的,人們從中可以感受到古人當時所體會的一切,也會學(xué)到更多,懂得更多。可以寫出好文章,心胸也會開闊,從古至今,我們可能遺失了許多文化,更需從頭學(xué)習(xí)。
在紛繁的今日,選擇放棄手機、網(wǎng)絡(luò)、喧囂,尋覓一個清靜之所,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詩,領(lǐng)略其中的感悟,與經(jīng)典同行,何樂而不為呢?
閱讀就好比是化妝。化妝,可以修飾外表,美化外在,而讀書,可以豐盈人的內(nèi)心,美化內(nèi)在。
毫不夸張地說,讀書影響人舉手投足間的氣質(zhì),讀書使人沉穩(wěn)、從容、優(yōu)雅。它能減輕我們的茫然與不安,使浮躁的內(nèi)心變得安定。曾在詩詞大會連連奪冠的武亦姝,她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舉動,都好像被沉穩(wěn)所包裹。所以,讓我們靜下心來,摒棄浮躁,回歸平靜,享受閱讀,從而修身養(yǎng)性。
讀書給人以知識與思考,它可以使人的思維更加活躍,更加地全面。它使孩子們樂于思考,它是大多數(shù)人的啟蒙老師。當然,它也是我的啟蒙老師,我從小熱愛閱讀,甚至有些癡迷,吃飯時也看,深夜也偷偷地看,父母因我“過分”的行為下了禁令,于是房間的角落,公園里的樹蔭下,甚至是小河邊,都有我和書所留下的痕跡。也正是書籍的陪伴,拓寬了我的知識面,它是良師,亦是益友。
讀書,也讓我們感受書中的人物形象,體會作者的所思所想,讓我們懂得與感受他人的喜怒哀樂。讀書時,我們似乎也變成了書中的人物,經(jīng)歷著他們的所經(jīng)歷的,感受著他們所感受的。讀《駱駝祥子》,我仿佛變成可悲的車夫祥子,親身經(jīng)歷著一次次的挫折,從失望走向絕望,讀《小王子》,我似乎變成了那個滿頭柔軟金發(fā)的小王子,在各個星球游歷著,經(jīng)歷著有趣的事,讀《一個人的朝圣》,我仿佛變成了沉默的哈羅德,憑借著信念來救贖老友,救贖自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似乎也變成了保爾.柯察金,經(jīng)歷著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過著跌宕起伏的人生……仿佛也融入了其中。
讀書使人平靜,它是雜亂的世俗中安靜的一隅,是嘈雜的城市環(huán)境中我們的避風(fēng)港。書,能使我們真正靜下心來,感受到花香,感受到自然,感受到人性的真善美。心靜,才能有精力去讀書,才能發(fā)現(xiàn)讀書的樂趣,才能深入書本的內(nèi)容,才能看得更遠,想得更深。它給我們以思想上的凈化,靈魂上的洗滌。
所謂教養(yǎng),就是舉手投足間的氣質(zhì)與字字句句中流露的涵養(yǎng)。而讀書,恰恰能使我們擁有這些。讀書與教養(yǎng),可謂是密切相關(guān)。
一篇文章, 可以記錄一個時代, 見證著這個時代的發(fā)展變遷,承載看這個地域的歷史文化,是這個時代的見證者,也是這個時代的記錄者……
丁蜀,這個普通又平凡的地方, 是陶文化的發(fā)源地,東臨太湖,西接天山余脈,山水相依,風(fēng)景秀麗,人文薈萃,歷史悠久。我雖不是本地人,但每天都被丁蜀的人文文化所熏陶著,陶冶著,將要與這個地方融為一體。
回望過去,這里已然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我記事以來, 我就住在這里。那時的我,雖然還小,但卻對這個陌生的地方充滿了厭惡感。按理說,鄉(xiāng)村的空氣要比城市好,行為舉止也略勝一籌,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在這里,人們可能會隨手扔垃圾,隨地吐痰等,這里的人們素質(zhì)不太好是我來到這里的第一印象,顯然,自己還是喜歡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但是,現(xiàn)在不一樣了,空氣變得干凈、清新多了,人們的素質(zhì)也提高了,在這里,人們彎腰的情景越來越多了。素質(zhì)越來越高了。在這里夜晚,尤其的寂靜,安寧,再也沒有了原來那“震耳欲聾”的叫喊聲。
在過去, 我很少出門,有空也是待在家里。一出門,就會聽見那如喇叭般聲響的汽笛聲,仿佛快要刺穿耳膜,讓人難受,厭惡,甚至都不想出門。以及那“雜亂無章”的街道,但現(xiàn)在卻大相徑庭。
漫步在丁蜀街頭,你悄然發(fā)現(xiàn),汽車的鳴笛聲少了,肆意亂扔的垃圾少了,主干道和背街小巷變得干凈整潔,清新亮麗,人們也互相禮讓,互相寬容……這座小鎮(zhèn)悄然變化著,空氣中漾著深入肺腑的清新與愜意,安詳氤氳著詩意,心靈也變得輕盈而愉悅。
時光茬苒,白駒過隙, 十幾年的時間轉(zhuǎn)瞬即逝,時間鑄造了現(xiàn)在的丁蜀,讓它在這十幾年間,完成了一次盛大的變裝魔術(shù),變成現(xiàn)在樣子,無不讓人佩服。
時間,改變了丁蜀,也改變了我,改變了我的家庭,它是一位偉人,也是一名優(yōu)秀的工匠,它慢工出細活,成就了現(xiàn)在的我們。時間,似乎是萬能的,它能告訴你所有的答案。
剛搬來這里時,生活條件不是很好,父親和母親也都是幫別人打工,家里的一切物易也都是舊的。那時,為了上學(xué)不遲到,每天五點和父親一起出發(fā),去菜市場,等到點后,自己再走路去學(xué)校。面對新的環(huán)境,新的老師,新的伙伴,性格變得內(nèi)向,老師教的課也不是很好,有不好的地方,可能就不教了,那時我們寫字,畫畫,也都是兩人拼一張課桌,很不方便。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經(jīng)濟與科技的提高,生活也和以前大不相同。
從小到大,我的身邊發(fā)生了許多事,有的重大,有的微小。而其中的一件事,雖然微小卻給我很深的影響。
記得七歲時的一個烈日炎炎的夏日,我和爸爸去公園游玩。才玩了半個小時,我們卻早已是汗流浹背,我感到渴極了。于是爸爸從小賣部買來了一瓶礦泉水,我先讓爸爸喝一半后,我把剩下的一半喝完。
咕嘟咕嘟——”我仰起臉,舉著水瓶,一口氣喝完了水。見到一旁有一個垃圾箱,便油然而生了一種想要把瓶子扔到垃圾箱的念頭,并且心里盤算著,怎樣能扔的準,讓瓶子投進垃圾筐。我擺出投球的姿勢,仰起頭,高高地向后舉起了拿著空水瓶的手,另一只手向前伸著,然后猛地把手中的“球”對準垃圾箱的方向一扔,本來以為可以扔在垃圾箱中,不料力氣太小,瓶子被我扔在了垃圾箱的前頭。
我并沒有去撿,心想:反正環(huán)衛(wèi)工人會把它撿起來。而這時,我看見一位叔叔向垃圾箱走了過去。
這位叔叔正好要扔垃圾,看到了我丟出去的空瓶子,輕輕的抬了抬眉毛。我本以為他就這么走開了,而他卻彎下了腰,將手向瓶子伸去,慢慢地、輕輕地握住瓶頸,提起瓶子,輕輕放入了“可回收”的垃圾箱內(nèi)。我的臉紅了。
這位叔叔一個小小的舉動深深地影響了我,我這才意識到我的舉動是多么的不文明,在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小小的“文明”和文明的人。于是我心懷著一絲羞愧,再也沒有做過“不文明”的事。到現(xiàn)在,我依然對這件事記憶猶新。
我要與文明同行。
“來啊,決一死戰(zhàn)啊!”我挑眉輕笑。2017年3月,我們的初遇。
我知道你的名字,但我只用指示代詞,叫你“那個東西”。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你就天天橫在我眼前,要我正視你的名字——《古詩文閱讀》。不得不說,你是個奇妙又缺德的東西。你在我面前耍無賴,卻在老師那里惺惺作態(tài)。
多好的時間,我也想鮮衣怒馬。但你不許,你要我跟你顧影自憐,肝腸寸斷。就算難得去看風(fēng)景,你也喋喋不休謫官的苦。我憤憤地想:我將你背完之日,就是你萬劫不復(fù)之期。
有個早晨,我從睡夢中醒來,看到枕邊的手機平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你;有個中午,午后的陽光打在書架上,空空蕩蕩。反客為主的你,趕走了我的老朋友;有個晚上,我輾轉(zhuǎn)反側(cè),心事重重。半夜里,從冰箱里拿出可樂,廣口的玻璃杯中,對飲成三人,我始覺苦澀,我和你,卻越來越像了。
一天下課,我們一桌人圍在一起聊天。聊著就聊到了元稹和《離思》。我記得你帶我與他見過面。我說:“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多么忠貞不渝,一聽就是舉世好丈夫。”我前桌聽了,癟了癟嘴:“才不是呢。元稹這個人啊,花心大蘿卜。前妻剛走就另尋新歡,兩個人鬧了矛盾又寫詩懷念前妻,喏,就這首。”我聽了,足足吃了一驚,回家向你問元稹,你說:“詩寫的不錯,就是人品不怎么樣。”
我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每首詩背后都有它自己的故事。你陪我見了形形色色的人,我甚至?xí)愊胩扉_,如果他們都生在現(xiàn)代,也許我們能玩得很嗨:李白是個喝酒誤事的少年,醉了就滿大街找人給他脫靴;蘇軾大叔心態(tài)常年輕,牽著黃狗,擎著蒼鷹出去打獵;還有獨在異鄉(xiāng)的王維,抱著茱萸坐在山頂上睡著了。夢里,他有一個家……
這些年來,咱倆互相折磨著過,我們都變了不少。有時與人意見不合,到嘴的“你懂個屁”生生地轉(zhuǎn)成了“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你也變了,和我一樣會貧嘴了。我戲言說要把你扔進馬桶,你就開始酸溜溜的說:“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我知道,我扔不掉你了。
有時候會想,如果沒有你,我的生活會是怎么樣?誰說得準呢,也許更好,也許更糟。無論如何,我不后悔這一路有你同行。真的,一點都不。
又是一年花開時。
夕陽下的七里香開得正熱烈。這是她最喜歡的花兒了。我想我和她之間唯一沒變的就是這個愛好了吧。
我
兩年前暑假里的一場大雨讓我們相識。沒帶傘的我在雨中狂奔,跑到一家餛飩店前等雨停。我在店門前無聊的來回走,一陣風(fēng)吹過,被淋透的我攏了攏身上的衣服,搓了搓手。忽然一個清脆的“喂”傳入了我的耳畔。我條件性的回頭看見一個與我差不多年紀的女孩站在我身后。她的臉紅撲撲的,幾縷碎發(fā)垂在眼邊,她身上還系著圍裙。“應(yīng)該是在里面干活兒的吧。”我在心里暗自揣測著。我語氣冷漠的回答:“有事兒嗎?”她撓了撓后腦勺,不好意思地說:“要不你進來坐吧。”“不用了,雨停我就走。” “那我給你一把傘吧,萬一到時候又下雨了呢。”“嗯好,謝謝。”我有些驚訝的回答。話未完,她便向我遞了一把黑白格子的傘。接過傘,我便打開在雨中狂奔,頭也不回。
如果當時的我會知道在不久的以后我和她會成為很要好的朋友,一定會對她說一句:“初見,你好。以后,請多指教。”
我們
暑假一眨眼而過。成為初中生的我在新教室里等待著新同學(xué)的到來。我坐在座位上翻著新課本。忽然,一個有些熟悉但又想不起來是誰的聲音在耳邊響起:“請問我可以坐在這里嗎?”我抬起頭一看,是她!“是你啊!”我和她異口同聲的說。我的內(nèi)心有一種說不出的欣喜。
如果還能見到同桌的她,我真想對她說一句:“我可愛的小同桌,你好嗎?”
我們的
成為同桌的我和她,在以后的學(xué)習(xí)生活里發(fā)現(xiàn)了許多一樣的興趣愛好:喜歡同一個歌手,喜歡同一種花,喜歡做手賬……太多太多的共同愛好,讓我和她有了數(shù)不清的回憶。,關(guān)于我們的回憶。
可在第二年的開學(xué),我卻得知她已經(jīng)轉(zhuǎn)學(xué)了,而且再也不會回來了。我很難過,可是卻只是將難過壓在了心底。在她臨走時,對她說了句:“要記得想我!”
夕陽下的七里香開得多美啊。白的高雅,紅的熱烈,紫的深沉。她那邊的七里香應(yīng)該也沒變吧,就像我和她的友誼一樣。
書籍使人進步,書是全世界人的營養(yǎng)品,古人云:“開卷有益”,多讀書能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書又像一把神奇的鑰匙,打開我們心扉。書一直伴隨著我同行,它是我的良師益友。
小時候,媽媽總是在我睡前給我講童話故事,如《安徒生童話》這本書中的《皇帝的新裝》令我欣喜,但我總是想不通:為什么這個老頭會寫出這么怪但卻讓我欲罷不能的故事來。即便如此,在這些故事中也反映了一些生活中的道理。不久,我便愛上了童話故事了。
上了小學(xué),我在學(xué)校看見許多同學(xué)都愛看《淘氣包馬小跳》,一位同學(xué)借我了其中一部,嗬!好看極了!于是我讓媽媽給我買了一套,我拿了一本,看了一會兒就入了神:這套書講述了主人公馬小跳在學(xué)校和生活中發(fā)生的各種有趣的事情,講述了朋友間的真情,書中馬小跳在學(xué)校的經(jīng)歷簡直就是克隆的我。所以僅僅兩個月,我已看完十三本了!
這個寒假,老師又讓看《吳姐姐講歷史故事》,雖然我有些不情愿,因為我認為歷史已經(jīng)是以前發(fā)生過的事了,讀起來也會比較枯燥。但當我讀完第一部以后,我發(fā)現(xiàn)有很多熱鬧非凡的故事和足智多謀,驍勇善戰(zhàn)的正面人物。讓我如癡如醉,拿出第二部津津有味地讀了下去。那生動有趣的故事,真是讓人大飽眼福!
轉(zhuǎn)眼間,書已伴隨我走過了多少漫長的歲月,與我同行,伴我成長。我與書為友,陶冶我情操;你當我為親,傳授我知識。你給予了我豐富的營養(yǎng),讓我不再迷失自我,與你相伴一生。
我們一生都要與書同行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知識的源泉,書是人類思想的進步之路。我讀書的經(jīng)歷也很坎坷。小時候,媽媽經(jīng)常給我講故事,隨著年齡漸漸的增長,媽媽給我買了許多的故事書,我一天一天的看著故事書,感到書中的一些故事情節(jié)非常有意思,我也就慢慢地愛上了讀書。
小時候陪伴我的的事是(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而且以前我只是挺熱鬧,一知半解的在幼兒園的時候,我們教室旁邊有一個書架里面放著許多的繪本和帶拼音的故事書。我有事就跟老師一起讀一本書,雖然一知半解,但還是有著讀下去的興趣,整天朝思暮想,想著接下來故事的情節(jié),這時我漸漸和書有了感情。
在我上了小學(xué),我懂得自由一邊多了,一有時間我就像一只貪婪的獅子去啃食牛羊一般,到了后來我也可以講出許多許多的道理,以及只是。 所以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所以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
沏一杯香茗,捧一闋詩詞,數(shù)風(fēng)流人物,嘆千古興亡,議千年華夏!——題記
華夏是一個詩的國度,古典詩歌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悠悠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她猶如絢爛群星,以其獨特的魅力一直傳承下去,而唐詩,無疑是這浩瀚星空中一顆璀璨奪目、閃射異彩的珍珠。
讀一首唐詩,讀出李白的豪情,對酒當歌,酣暢淋漓;或讀出李白的愛國,讓自己多一份憂國憂民的情懷;或讀出白居易的清麗,在內(nèi)心添幾分淡雅;或是,讀讀孟浩然的恬靜,品品李商隱的委婉……每到此時,總是內(nèi)心澎湃,情不自禁地吐出千古絕句!
我非常喜歡《春江花月夜》中的一句“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眼前便立刻出現(xiàn)一幅美麗的月色圖,帶著幾分淡淡的憂傷,而最后一句“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讓我感覺到詩人那紛亂的離別之情。慢慢地,隨著殘月的余暉,布滿在江邊的樹上,令人身臨其境,意猶未盡。
正如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王之渙的《涼州詞》也蘊含著豐富的韻味。“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這句勾勒出塞北與江南完全不同的荒涼遙遠,而下一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更是突出了詩人對邊塞戰(zhàn)士處境的深切關(guān)心。我仿佛聽見了幽怨的羌笛聲,來到了邊塞孤城,看見了一片蒼山峻嶺……
富含思想的詩歌,陪我走過了許多坎坷,人生難免會有失意的時候,當我考試不利時,那句“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鼓勵我突破困難;當我與朋友道別時,“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就成為心中的慰藉。詩,融入了我的生活,無論悲愁歡喜,詩一直是我不離不棄的知己,是我的精神支柱。
我認為,唐詩是不可缺的,人們從中可以感受到古人當時所體會的一切,也會學(xué)到更多,懂得更多。可以寫出好文章,心胸也會開闊,從古至今,我們可能遺失了許多文化,更需從頭學(xué)習(xí)。
在紛繁的今日,選擇放棄手機、網(wǎng)絡(luò)、喧囂,尋覓一個清靜之所,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詩,領(lǐng)略其中的感悟,與經(jīng)典同行,何樂而不為呢?
幼兒園學(xué)習(xí)網(wǎng) | 聯(lián)系方式 | 發(fā)展歷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quán)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