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23
這是游碑林小記作文600字,是優秀的精選作文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我國最著名的石碑收藏藝術館,作為西安人,我借國慶之際懷著敬仰之情走進了西安碑林博物館,來一睹它的風采!
他坐落在鬧中取靜的文昌門內,三學街口,建于公元1087年,距離現在已經有九百多年歷史,館區內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31900平方米,現有館藏文物11000余件,11個展室,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館區內幽靜莊嚴,讓人肅穆起敬!
碑林不愧被譽為中華書法藝術寶庫,石刻藝術的殿堂,這里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書法藝術資料,其中有最著名的顏真卿的楷書,化瘦硬為雄渾,氣勢恢宏,有歐陽詢 , 虞世南 的書法真跡,還有最著名的書法大師王羲之的寶墨,今天,就讓我來說說王羲之在行書上的杰出造詣!唐太宗喜歡王羲之的書法文筆,曾一度在民間收集他的寶墨,這早已被人們傳為佳話!王羲之被人們稱為書圣!他最大的成就在于把質樸書體變為筆法精致,美輪美奐的書體,把漢字書寫從實用引入一種注重技法,講究情趣的境界。王羲之在年少之時,每天都不停的勤練書法,寫完后就在門前的池子里洗筆、硯,久而久之這池水就變成了有名的墨池,后來在衛夫人的指導下,書法大有長進,王羲之為了博采眾美,他去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名家的書法作品,他取長補短,獨創字體,從而超越了前人!
我隨講解人員帶領著穿梭在大大小小的石碑間,不由對古人肅然起敬,看著那碑文上的石刻時而恢宏時而柔軟,總感覺得中國書法的博深和偉大!
我戀戀不舍得徘徊在碑林,神往與古代大書法家的字體間,留戀不舍。
十一假期的第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參觀了碑林博物館。碑林是西安一處著名的景點,這里存放著眾多歷代的碑刻,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
碑林是古代的文廟,是紀念孔子的地方。碑林文廟的大成殿在1959年被雷火燒毀,現在在廣場上有一個黑色瓷磚拼成的大長方形就是大成殿的基座輪廓。
走進展廳,首先來到第一展室。第一展室 陳列的是《開成石經》,內容包括《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左氏傳》、《論語》、《孝經》、《爾雅》等12部經書,共計60多萬字,這些經書是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當時為避免文人學士們在傳抄經書時出現錯誤,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經書刻在石碑上作為范本,立于長安城國子監內,以供校對?!堕_成石經》是目前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經書。
第二展室到第四展室陳列的大多書法名碑,以唐代為主。內容上,虞世南《孔子廟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歐陽詢《黃甫誕碑》、歐陽通《道因法師碑》、張旭《斷千字文》、柳公權《玄秘塔碑》,以及僧懷仁集王羲之書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顏真卿《多寶塔碑》、《顏家廟碑》等,這些都是從古至今書法愛好者學習的范本。
在第四展室我還看到了工作人員制作拓片的場景,這是我第一次了解拓片的制作,原來我們練字的很多字帖都是通過拓這些書法家的碑刻得到的呢!
參觀完碑林,我被這些林立的碑刻震撼。中國古人高超的書法水平通過這些碑刻保留下來,是我們學習書法的最佳的“字帖”。碑林是一座文化之林,它既是西安的一塊瑰寶,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中國的漢字是神秘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碑林。
碑林位于我們西安文昌門三學街,是陜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它以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刻、墓刻為主,成為在中國獨樹一幟的藝術博物館。一進門,最顯眼的大字當然是門牌上的金字“碑林”真奇怪,“碑”這個字怎么少了一個撇呢,原來,這個字是清朝的林則徐寫的,當時,他的官職扯了,官帽飛了,他在心里想:心情真郁悶,瞥就不寫了吧,于是,“碑林”的那一瞥也就沒有了。在唐朝年末,我國的碑牌遭遇了嚴重的破損,直到北宋,才建立了“西安碑林”在北宋朝代,發明中國漢字的人是倉頡,當然,發明古碑 的人也是倉頡,再來說說“碑林”這個名字吧,為什么要在后面加一個林字呢?原來,那里有很多的古牌,就像森林一樣,所以就在后面寫一個林字。在很多古牌上都有一個洞,這是誰在破環公物?哈哈,這里在唐朝是用來拴馬的,后來,古人用它的影子來判斷時間,再后來,也就是現在,變成了古牌。
碑林保存的石碑真多,石碑上的書法真是了不起。有王羲之、張旭、顏真卿等等,還有些人名我不認識,但是他們的字也寫的很漂亮,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參觀了碑林博物館,它坐落在書院門一座古色古香的街上,碑林博物館有著600多年的歷史,有著4000余件石碑,因此有著中國書法和石刻藝術寶庫之稱。
進了碑林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一塊很大的石碑是唐朝皇帝李世民寫的字,字體很大、很豪放,不像漢朝的字很細、很秀氣,雖然這些字很大,但是有一面上面刻的字很小是楷書,其他三面寫的字都是瑤書,這個石碑上的碑額上的裝飾很華麗,上面刻著一條條青龍,因為這個上面刻的字是皇帝寫的字。在博物館里不光有李世民的字,還有王羲之、柳宗元、顏真卿、蘇東坡……等許多名人的字,在王羲之死后的200多年,唐朝要刻一個名叫蘭亭序的石碑,蘭亭序是王羲之寫的,可是當時他已經去世了,唐朝就開始向民間各地搜集他的字,并且花重金收集,因此“一字值千金”就這樣流傳下來。
在往后走,我們來到了一個展廳內,這個展廳有很多石頭做的雕像,都是些十分巨大的猛獸,因為古代人很迷信,皇帝死了以后就要把這些放在他的墳墓前來保護他的墳墓。在這個展廳內,還有6幅雕像都刻得是馬,其中有兩副雕像是復制品,我最喜歡的一匹叫做白提烏。
參觀完碑林博物館,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知道很多書法家,覺得刻在這里的字很漂亮,我以后也要好好練字。
10月6日,我出現在了陜西省碑林博物館。走到那里,舉目四望、游人如織、紅旗鮮花,琳瑯滿目。我找到了這句話:西安碑林集石刻之大成,是一部立體的中國碑刻文化發展史,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考古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被譽為“書法藝術寶庫,歷史文化殿堂”。碑林創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緣起于唐末、北宋有識之士對唐《開成石經》等唐代名碑的保護,歷經宋、金、明、清、民國的不斷搜集、增補、保護,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考古發掘、征集,石刻數量大為增加,經過近930年的搜集保護才形成今天的規模和局面。我不禁驚嘆不已。
令我吃驚的有:《曹全碑》、《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篆書千字文碑》等。我喜歡顏真卿寫的字,方方正正,不大不小,楷書排列井然有序。
《曹全碑》,全稱《漢郃陽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完碑》之東漢時期的碑刻之一豎方形,長約260厘米、寬約88厘米,隸書。其實,我并不喜歡隸書,但這塊碑的出現,我喜歡一點隸書,我知道,這塊碑的行程是艱難的,盡管有一個裂縫但其余字讓我很吃驚。而且,這塊碑我只能仰望,就這樣,還看不清最上面的字。
《多寶塔碑》,全稱《大唐西京千佛寺多寶塔感應碑》。豎方形,龜形座,通高395厘米,寬104厘米。厚30厘米這塊碑我看它的時候還要仰望,它的字體是楷書,我最喜歡的字體,在那里,我看見了他的頓筆、行筆、收筆,是那么認真,我真想讓我寫的字和它一樣漂亮。
今天,我領略了碑林博物館的風采,見證了藝術的奇跡,充實了知識的寶庫。真是收獲多多。
國慶節期間,我、爸爸媽媽和弟弟一起去了碑林博物館。
那里可真是人山人海呀,我們光排隊就排了十幾分鐘,媽媽說碑林博物館不管什么時候,都有很多人。一進門,我們先去了最近的展廳——墓志展廳,那里頭有很多墓志,但都是唐代的,我們在里面東逛逛,西轉轉,就看見了張九齡的墓志、李白的墓志、杜甫的墓志......可是,看了這么多,還不知道墓志是什么呢?我問媽媽:“媽媽,墓志是什么呢?”“就是古人,死了的時候,墓碑上面寫的話”媽媽耐心的給我講解??赐昴怪?,我們又來到博物館里面,眼尖的歐歐看見了一個石頭雕刻的馬,便拉我們過去,“大夏石馬,是公元424年......”我照著介紹念了起來,“原來叫大夏石馬呀,我還以為叫石頭馬呢”歐歐做了個鬼臉說?!巴?!好大一個鐘??!”爸爸指著一方,驚訝的說,媽媽聽了爸爸這話,忙拉起我和弟弟去看看,在看了介紹后,我們知道了這個鐘叫“景云鐘”......
我們在博物館里轉來轉去,看到了雕刻石像、墓碑、雕刻畫和雕刻畫,還買了一本書。這下,我知道了,中國還有很多的歷史,只是沒被我們發現!
碑林,是書法愛好者的天堂,各地著名的碑刻都匯集于此。關于碑林,我早有耳聞,這一次是我第二次去碑林了。
走進碑林,在亭子下有一座碑刻,這就是有名的石臺孝經。唐玄宗就是用這部經書來治理國家的。接著,我們看了第一展室里著名的開成石經,與其說它是碑文,不如說它是古時候的課本。這里面包含《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左氏傳》、《論語》、《孝經》、《爾雅》等12部經書。那時的人們文字不好記載,就刻在石上,形成碑文。碑林除了碑刻之外,還有浮雕墓志等等,著名的昭陵六駿有四駿都在碑林,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因為這些碑文墓志太寶貴了,所以就有了拓片。我看見一位叔叔正在向碑刻上做拓片,把墨畫在碑刻上,再貼上紙,凹進去的字沒有墨,就是白色的,這樣人們就可以看見碑文的內容。在碑林,名碑的拓片能買到成百上千元。
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碑刻就是對文化的傳承。古人對待寫字十分認真,不需要打線就能寫的很漂亮。有許多著名的書法家,一輩子都投入在書法的練習和鉆研上,才留下了流傳千年的優秀作品。而如今,寫得一筆好字的人寥寥無幾,而對書法有獨特見解的人更是屈指可數。學習書法,不僅是使字變得好看,更可以陶制一個人的情操,提升一個人的修養。我應該向古代書法家學習,習得一筆好字,傳承祖國千年的文化。
10月5日,在這個令人歡喜的日子里我和爸爸一起去了祖國寶貴的書法藝術博物館---碑林博物館。這里碑石如林,所以稱為碑林,它簡直就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寶庫,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里感受一下祖國的寶庫吧。西安碑林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圣殿,因碑石如林而得名。北宋元祐二年便有了拯救文化,集藏碑石的愿望。策劃是,1087年將第一批碑石移入“府學之北墉”。經過宋元明清歷代人的搜集和保護,終于使今天的西安碑林成為擁有近三千余方藏石的中國最大的碑石聚集地和最為豐富的書法藝術寶庫。
其中顏真卿的楷書“結字端莊,寬潤舒朗,氣勢雄強,骨架開闊。”“方形外拓,橫細豎粗非常鮮明,方圓轉折的筆法清晰。”很多人都很喜歡顏真卿的字,我就是其中一員。
雄偉的中華五千年的文化使我覺得一定要努力學習,發揚光大!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讓我們的祖國走上巔峰,成為世界最富強最團結的國家!
10月6日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碑林博物館。這是老師給我們布置的一項作業。到這項作業,我十分好奇,碑林在哪,就立刻去問媽媽,媽媽說,想知道碑林在哪,就期待著吧,碑林里面有很多很多書法家寫的字流傳在碑林,我迫不及待的想去,媽媽說,咱們10月6日再去吧,聽到這句話,我很失望,我一天一天的等,終于這一天到來了。一大早我早早地就起床了,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碑林里到底有哪些傳統文化。
我們吃了早飯,一起飛奔向碑林博物館,在車上我一直在念叨碑林博物館到底是什么樣子,我們終于到達了碑林博物館。我蹦到三尺高,媽媽給我們買了票,我們進了碑林博物館。媽媽給我們請了一個講解員,聽講解員說西安碑林博物館是在具有900多年歷史的西安碑林基礎上建造的,位于文昌門內,建于北宋,文化內涵深厚,有文物10000多件,國寶級19件,被稱為世界書庫。
碑林里面有很多墓碑,上面都是一些古代的大書法家刻的字,有唐代著名書法家李陽冰刻的篆書,有唐代隸書名家史惟則刻的隸書,有宋代著名書畫家米芾刻的行書,有書圣王羲之的行書,有顏真卿的楷書。有一個石碑上刻有關帝詩竹,特別有意思,聽講解員說,這是古代文人做游戲時留下的作品,遠看是兩棵竹子,近看竹葉竟是一首五言絕句,我嘆為觀止。
出來后,在書院門,我和媽媽給我買了顏真卿的字帖和毛筆,我也要練習書法,成為家里的大書法家。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碑林博物館,參觀了碑林的書畫展。
剛走進館內,我就聞到了一股墨香味,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位慈眉善目老爺爺在那里寫字,望著那工整的八個字------有容乃大,海納百川。我心里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因為那實在是太規范太整齊了。我望著那八個字出神,老爺爺笑呵呵地問我:“小朋友,你幾歲了?”我回答道:“我今年10歲了,上四年級?!本瓦@樣你一言我一語地,我跟老爺爺攀談起來。老爺爺告訴我書法是由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一直演變到楷體,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老爺爺問我有沒有興趣跟他學書法,我點頭如搗蒜,愉快地答應了。老爺爺先教我認識了筆墨紙硯,告訴我十一收假之后給他打電話。時間不知不覺過了很久,我又和爸爸繼續往里走。
我看到了王羲之、顏真卿、蘇東坡等名人的字,知道了漢字有五種書體: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其中草書代表為顏真卿的肚痛貼,乍一看名字我覺得很好笑,走上前一看,只見肚痛貼上的字跡“亂七八糟”,講解員阿姨告訴我,因為顏真卿當時肚子很痛,所以寫出來了這樣的草書。后來我看到了大詩人蘇東坡的字跡,那字只能用大大方方、整整齊齊來形容了。我想不懂為什么兩種字跡有如此大的差別,后來才知道,原來蘇東坡寫的是楷書。
看了這么多大師的真跡,讓我深知,練好書法很不容易,只有經過反復的練習才能是自己的書法變得出神入化。一幅幅無與倫比的書法背后,是他們流下的無人能及的汗水,是他們艱辛付出才有他們今日輝煌之作。我暗自下了決心:在以后學習中,一定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西安碑林博物館是我國最著名的石碑收藏藝術館,作為西安人,我借國慶之際懷著敬仰之情走進了西安碑林博物館,來一睹它的風采!
他坐落在鬧中取靜的文昌門內,三學街口,建于公元1087年,距離現在已經有九百多年歷史,館區內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31900平方米,現有館藏文物11000余件,11個展室,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館區內幽靜莊嚴,讓人肅穆起敬!
碑林不愧被譽為中華書法藝術寶庫,石刻藝術的殿堂,這里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書法藝術資料,其中有最著名的顏真卿的楷書,化瘦硬為雄渾,氣勢恢宏,有歐陽詢 , 虞世南 的書法真跡,還有最著名的書法大師王羲之的寶墨,今天,就讓我來說說王羲之在行書上的杰出造詣!唐太宗喜歡王羲之的書法文筆,曾一度在民間收集他的寶墨,這早已被人們傳為佳話!王羲之被人們稱為書圣!他最大的成就在于把質樸書體變為筆法精致,美輪美奐的書體,把漢字書寫從實用引入一種注重技法,講究情趣的境界。王羲之在年少之時,每天都不停的勤練書法,寫完后就在門前的池子里洗筆、硯,久而久之這池水就變成了有名的墨池,后來在衛夫人的指導下,書法大有長進,王羲之為了博采眾美,他去了很多地方,看到了很多名家的書法作品,他取長補短,獨創字體,從而超越了前人!
我隨講解人員帶領著穿梭在大大小小的石碑間,不由對古人肅然起敬,看著那碑文上的石刻時而恢宏時而柔軟,總感覺得中國書法的博深和偉大!
我戀戀不舍得徘徊在碑林,神往與古代大書法家的字體間,留戀不舍。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