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31
這是口耳目一等獎教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口耳目》是象形古今字對照學習,并且配有形象的圖畫,針對這一課的特點,我想應該重點培養孩子的觀察想象能力和自主發現識字的能力。
1、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識字教學識記字形是難點,教師先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一個生字,滲透了學習方法,再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學習方法識記其它幾個生字,發揮學生的創造力,課堂中學生表現出來的學習方法是多樣的,無論采取的是什么樣的方式,教師都給予鼓勵。學習中體現了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相互啟發、相互促進。注意到了識字與生活的聯系。這樣不僅使學生記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義,增長了知識。
2、寫字指導到位。教師采用了講解、書空、范寫等方式,具體指導了學生寫好每一個字,特別注意了筆畫在四字格中的位置,如何起筆收筆及筆順規則等。為學生寫好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利用課件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喜歡的動畫引入課堂。以圖畫為線索利用闖關的形式安排教學環節,使學生始終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
口耳目是一篇識字課,本課中的12個生字都是象形字,且結構都較簡單,大部分生字學生在課前都已認識,有些學生甚至全部認識。根據學生的學情,我把這節課的重點放在掌握認識這些字的方法上,及用各種方法鞏固這些生字。
我重點選擇了有代表性的鳥字,先看圖說鳥,一方面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則培養了說話能力;接著看圖比字,出示甲骨文的鳥,告訴學生這是古代人寫的字,進而比較古字和圖的相似處,讓學生初步了解了象形字的由來,是古人根據圖畫畫出來的,因而字和圖畫很像;最后出示演變到現在的鳥字,比較鳥和鳥圖的相似處。由于鳥字與圖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學生找出了很多。比如:一生說一點像鳥眼睛,橫像鳥停的樹枝,鉤像鳥的爪子,鳥字上面部分像鳥頭。雖然圖中鳥頭上的毛并沒有豎起來,可還是有一個學生把鳥字的撇想像成了鳥頭上的羽毛被風吹起來的樣子,這也是我原先預想不到的。在不斷的交流中,學生不僅了解了象形字的由來,理解了它的字義,更懂得了象形字最簡單的記憶方法,就是象形字與它表示的物體是相象的,由圖識字。
學生用剛才學習的方法自學剩下的11個生字,讓學生自主識字。有了第一步的鋪墊,學生的識記就簡單多了,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的識字方法,除了看圖識記外,還有加一加、減一減成新字,和自己認識的形近字比較識記等方法,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也充分暴露了學生目前掌握的識字法。即學生的識字方法較簡單實用,但缺乏想象力、創造性及生動性。比如識字還有編字謎、編順口溜等各種有趣的方法。
《口耳目》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如下教學反思:
1、成功之處:
做到在游戲中鞏固識字,對于一年級小學生來說,識字本身是一個比較枯燥的過程,但是,此課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通過組織學生。聽我口令——口耳目。的游戲,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鞏固中鞏固生字,在生字的反復呈現與識記中不斷深化識字。采用這種學生喜歡的方式將學習方式游戲化,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鞏固了生字。將原本枯燥的識字變為學生愛學的活動,提高識字效率,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不足之處:
因為加入了游戲的設置,導致教學環節不夠緊湊,課堂整體把控還有待改進,學生學習的興趣濃厚但是回答問題缺少了規范性。以后融入游戲元素時,要更加注意控場的把握,真正做到收放自如。
一、教學要求
《口耳目》教學教案
1比鮮12個字,學寫“十、木、禾”3個字。認識3種筆畫“丨、丿、”和1個偏旁“”。
2奔し⒀生熱愛祖國的文字。
二、教材說明
本課為象形字歸類識字。12個字按器官、動物、天體與現象、植物分類。每個字都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展示漢字演變的過程,以利學生理解字義,認記字形,激發他們熱愛漢字。
教學重點是認記生字,會寫“十、木、禾”3個字。
三、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
本課12種實物的圖片,某一生字(如“目”)字形演變卡片,豎(懸針豎與垂露豎)、撇、捺筆畫卡片。
(二)認字、寫字
1比獻
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教認字可采取舉一反三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即先指導學一個字,歸納學法,再組織自學。如教“目”,先出示生字卡片和實物圖片,認讀“目”,知道“目”指的是眼睛。再看“目”的古文字,看出“目”的字形與實物的形的聯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兩橫表示眼珠。告訴學生這種模擬實物的樣子造出的字是象形字。然后讀一讀、記一記“目”。最后小結學法:讀字看圖—看字比形—認記生字。在掌握學法后自學其余生字。檢查自學情況可不拘于生字的`順序,讓學生說說我會學哪個字,是怎樣記住的。學生沒有說到的為難點,就重點指導。在學生說字時,教師要針對字中易忽略的地方加以提示:小鳥不能沒眼睛,頭上一點要看清;兔子長著短尾巴,豎彎鉤上有一點;禾苗有穗兒,比“木”多一撇。隨“兔”的教學,認識“”(角字頭)。
鞏固生字除認讀外可采用圖片與生字連一連、貼一貼的方式,也可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給它們分分組,說說為什么這樣分,領著大家讀一讀。
2斃醋
結合“十、木、禾”的書寫,本課要認識“丨、丿、”三種筆畫,知道“
先橫后豎,先撇后捺”兩條筆順規則。為此,可先用卡片認識筆畫并指導寫法。
豎,有懸針豎、垂露豎兩種。(豎的名稱不必講,或俗稱帶針尖的和不帶針尖的)豎從上到下要寫直。帶針尖的起筆要重,逐漸輕下去,收筆處為針尖狀;不帶針尖的起筆和收筆都要重些。
撇,從右上向左下,起筆時重,以后漸輕,收筆時較快,形成尖狀,注意把力送到筆尖。
捺,從左上向右下,起筆較輕,以后漸重,收筆前更重,稍頓后向右輕輕提起,形成尖狀,同時送力到筆尖。
本課的三個字較前有難度,教師必須當堂示范,示范的同時讓學生跟著比劃,以記住筆順,感悟筆筆到位。三個字的寫法是:
十:橫寫在橫中線上,右面略高些,豎在豎中線上。橫筆左右兩面相等,豎筆在橫上面的部分略短,下面的部分略長,帶針尖。
木:橫短豎長,不帶針尖。撇、捺起筆應相接于豎,左右對稱展開,收筆應高于豎的收筆。
禾:第一筆為平撇,應寫得平而短,在豎中線上。下部與“木”的寫法相同。
(三)實踐活動
課后“我會連”為擴展練習,其中的生字,學生不一定要掌握,目的是讓他們知道漢字中這類象形字還有不少,只要聯想實物的形狀,很容易記住。教學中要讓學生自己去連一連,試著認一認,教師再檢查、糾正,指點識字的方法。
配合本課教學還可以開展以下實踐活動:
1痹諛閎鮮兜暮鶴種姓乙徽遙耗男┳趾退所表示的實物很相像。如:山、水、田、雨等,不拘于象形字,只要說得出相像即可。
2輩倫鐘蝸貳(不拘于學過的生字,自己認識也可。)
“木”加一筆是什么字?(禾、本)加兩筆呢?(米、機)
“口”加一筆是什么字?(中、日)加兩筆呢?(目、田、白、右)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四、教學設計舉例
這一教學設計注重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自主學習。
(一)嘗試認字
出示生字“日、月、兔”,問問誰認識,是怎么會認的?(這三個字在前面課文中出現過,生活中也有接觸,利用學生生活積累認字,激發其成就感,以投入主動學習。)
(二)揭示課題,教“目”字
1蓖肌⒆侄哉眨認記“目”字。
2幣匝“目”為例指導學習方法。
(三)學生自學其余的字
(四)交流自學情況
1毖生匯報認識了什么字,是怎樣記住的,教師相機提示容易忽略的地方。
2苯檣芟笮巫值奶氐恪>“兔”為例,并認識“”。
3痹俁磷幀⒖賜跡體會生字的象形特點。
(五)鞏固生字
1庇每ㄆ比賽認讀。
2毖∩字卡片放在實物圖下的括號里。
3蓖瓿煽魏罅廢“我會連”。
(六)指導寫字
(七)擴展練習
找找還有哪些字是象形字。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