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9
這是高中綜合實踐活動一等獎教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了解有關樹葉的知識,認識更多的樹葉,制作出美麗的樹葉畫。
2、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創造中提高審美能力。
3、通過講樹葉畫的故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談話,音樂導入
小朋友,秋娃娃像一位調皮可愛的魔術師,她來到農田上,稻子低下了頭;她來到果園里,果樹笑彎了腰;她來到樹林里,梧桐葉子黃了,楓樹葉子紅了,只有那松柏還是那么蒼翠。秋天多美啊!請欣賞歌曲《秋天多么美》。
音樂伴唱:《秋天多么美》
辨認樹葉,了解關于樹葉的知識。
秋天的樹葉像五顏六色的蝴蝶,長在樹上,落到地上。小朋友們,你們都收集了哪些樹葉呢?請你用“()葉是()”的,形狀像“()”的句子,介紹自己收集的葉子。
這些美麗的樹葉中還藏著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呢!你知道嗎?
(1)一片完整的樹葉包括以下三個部分:葉片、葉柄和托葉
(2)布滿在葉片上的粗細不等的脈絡,叫做葉脈。葉脈分兩種:網狀脈和平行脈。
(3)根據葉柄上長有葉片的數目,葉可分為兩種:單葉和復葉。
(4)樹葉的形態有橢圓形、心形、扇形、披針形、卵形、三角形、鱗形、圓形。
(5)樹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分的主要器官。為人類釋放氧氣,提供食物,擋風遮陽。
(6)樹葉變紅是因為花青素增多,酸性的葉子就會變紅。樹葉變黃是因為葉綠素被破壞,只剩下葉黃素。
師:這一片片樹葉還可以做成美麗的樹葉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美麗的樹葉畫》。(板書課題)
(教師示范—自由說—指名說,教師相機加以指導)
制作樹葉畫
出示制作好的樹葉畫,討論命名,并觀察辨認它們分別由哪些樹葉組成。
教給方法,動手制作樹葉畫:
根據收集的樹葉,確定樹葉畫的圖形。
將收集的樹葉在卡紙上拼一拼。
完成構圖后,用膠水把樹葉貼在卡紙上,粘貼時,先貼最下面樹葉,在葉子反面涂上一點膠水即可,不必全部涂滿。
貼好葉片,根據需要做小范圍調整,認為滿意時,由手掌輕輕地壓一壓。
介紹樹葉畫
各自介紹樹葉畫的名稱。
介紹樹葉畫的每一部分分別由什么樹葉拼成?
(自由說—上臺介紹—評議)
平常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請你給自己的樹葉畫編一個動聽的故事。(同桌討論,互講故事)
把制作好的樹葉畫展示在磁性黑板上,老師表揚構思奇特和制作精美的`作品。
請幾位學生上臺介紹自己的《樹葉畫的故事》,交流評議,(注意故事內容盡量不要重復)
講評:
訂正缺點,鼓勵改進。
選擇情節曲折,故事具體生動的故事,讀給小朋友聽。
附:《葉子動物園》
今天,我用葉子做了許多動物,就像一個葉子動物園。
葉子動物園里有一只高大的長頸鹿,它的身子是黃色的,頸部的毛是綠色的,正伸著脖子四處張望呢!動物園里還有兩只金魚在河里玩,一只是金魚媽媽,一只是小金魚,她們倆在河里游來游去,真高興啊!另外,豬媽媽和小豬也一塊兒在快樂地吃著東西。葉子動物園真有趣!我愛我的葉子動物園。
設計意圖:
根據學生喜歡繪畫、手工、講故事、科學探索等實際,結合季節的特點,以制作樹葉畫的形式將語文和綜合知識融為一體。
人人參與,培養觀察能力
秋天的樹葉雖然千姿百態,五顏六色,但學生很可能會熟視無睹。讓每位學生參與收集樹葉,說出樹葉的顏色和形狀,制作樹葉畫,能喚醒學生對生活的記憶,從而培養他們觀察事物的積極性。
人人動手,提高創造能力
根據學生自己的能力和需要來收集樹葉;根據收集的樹葉,制作并介紹樹葉畫;根據樹葉畫,展開豐富的想象,編成生動有趣的故事。
人人動口,提高口語能力
能提供表達的機會,激勵學生口語表達的愿望。如介紹樹葉畫的名稱、顏色、形狀;介紹樹葉畫的名稱及各部分的組成;講述樹葉畫的故事等。
活動目標
1、學會計議論性的或包含議論性成份的文章,能從中明事理、長辯才。
2、學會擬寫講演稿,并鍛煉自已的演講、發言能力。
3、通過辯論會,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
活動范例
一、讀、寫、說互動
本單元都是議論性或包含議論性成份的文章,講述了幾口才極棒的人的故事,讀罷能使人明事理、長辯才。
鄒忌、曹劌、唐且、晏子,都善于辭令。道理本來是抽象的,但他們善于具體地陳訴利害得失,使對方易于接受。之所以有這樣的效果,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說得富有“理趣”。
舉例:·······
本單元文章中,你最喜歡哪一篇?誰說得最有趣、最讓人心悅誠服?在小組中說給大家聽聽。
二、“莊子—惠子杯”最佳辯手大賽
“理趣”之淵源,可追溯到莊子下惠子的一場論辯。
小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任何道理都有反方向引申的可能。“失敗是成功之母”是有一道理的,“失敗非成功之母”也有一定的道理。愚公移山,就其毅力來說,是有道理的,就其可行性來說,則不如把家搬到山外。一切論題目都是可以分析的,在一定條件下可能會向反面轉化,人定勝天,慢工出細活、熟能生巧、知足常樂、開卷有益等,莫不如此。
三、以“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長”為辯題,定一篇演講稿。再分成“正方”“反方”進行辯論,選出最佳辯手若干名,授予“莊子——惠子杯”
提示:“莊子——惠子杯獲獎參考標準:
1、對辯題理解較準確,注意到了“更”的念意。
2、觀點鮮明,有理有據。
3、有新鮮、生動、有趣的事例。
4、能迅速抓住對方弱點,進行機智的反駁。
教學內容:
立紙花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掌握制作立紙花的整體步驟;
2、培養學生耐心、細心的習慣;
3、培養學生動手實踐操作的能力;
4、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春姑娘來了,到處開滿了鮮花,你們覺得美嗎?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制作立紙花,我們可以用這美麗的立紙花來裝扮我們的教室,讓我們一起來感受春天的氣息。出示課題:“立紙花”。
二、新授
1、介紹制作立紙花的整個步驟
(1)~(4)將各部件切割、劃痕,粘貼后折疊。
(5)~(6)用做好的多個
單元組合出各種形狀。
(7)完成圖。
2、學生動手操作
(1)可以獨立完成;
(2)可以合作完成;
(3)可以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
3、作品展示
4、本課小結
(1)今天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
(2)制作立紙花的步驟是什么?
【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了解與人交往中的基本禮儀。
能力目標:通過聯系生活使學生掌握交往中的一些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
情感目標:體驗交往過程中基本的禮儀和技巧的作用,并堅持在生活中加以運用,形成良好的交往習慣。
通過本次活動課,使學生對課間午間休息時需注意的文明禮貌有一個新的認識和了解,同時體會課間文明的重要性。在日常課間活動中會正確運用禮貌用語,培養學生從現在做起,從自我做起,從—點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養,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活動準備】
1、準備好教室布置,板書設計。
2、收集禮貌用語和平時這方面做得好的典型事例。
3、準備好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
同學們,聽,那丁零零的下課鈴聲送來十分鐘。多么令人向往的課間十分鐘,我們幾乎每天都有五、六個的課間十分鐘,在這十分鐘里,我們都該做些什么,應該注意些什么?這就是我們今天這節課要探討的問題。現在請看
二、對對碰
(一)觀看課件,明白事理
1、下課啦,這幾個小朋友在做什么?這樣好不好?
2、再看看,這位同學這樣下樓梯?
3、這樣蕩秋千?
4、接著看,怎么樣?
5、剛才那些都不對,那課間這樣的游戲能玩嗎?
6、我們在教室里能這樣玩嗎?(學生交流想法)
(二)剛才同學們看了這么多不該玩的游戲,下面請同學們看一下,我們人走過之處又都留下了什么呢?
(課件)腳印,垃圾,水龍頭沒關,墻壁破損。
(三)平時課間十分鐘,你會玩什么游戲?
我們在課間到底能干什么呀?到底哪些活動才是適合我們玩的呀?
討論交流:課間可以玩的游戲。
(四)大家看看可以玩的游戲
有意義的課間游戲能給你帶來哪些好處?
(學生交流想法)
(五)那我們在做游戲時要注意什么?
還有要補充的嗎?
下面我們請同學們討論一下,我們在課間,午間,可以做哪些活動?
(學生討論,匯報)
(六)下面,請同學們議一議在教室里、樓道里應該注意哪些禮儀?
1、教室
2、樓道
我們學校人這么多,交往也很多,怎樣才能讓大家和睦相處呢?
這時,就需要同學們時常用上文明用語。請看,我們常用的文明用語有哪些呢?
(七)討論交流課間文明用語
剛才同學說的真是熱鬧,我們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為了讓大家學到更多的課間文明用語,讓我們一起來請教一下大屏幕上的禮儀小博士吧!
1、出示課間文明用語。(學生輪讀,自學)
2、你從禮儀小博士那里學到了什么課間文明用語呢?
同學們,讓我們從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學禮儀,用禮儀、要重言,更重行”讓文明之花處處開放吧!
三、學禮儀,更重行
同學們,剛才我們看了這么多,那我們遇到實際問題該怎樣做呢?
說一說
1:下課了,你在教室里玩,由于不小心,把墨汁弄到同學衣服上,你怎么辦? 2 :你在玩的時候,一不小心把同學撞倒了,這是你該怎么辦?
3:你借了同學的東西后,要把東西還給同學時:你應該怎么說?
四、自測,提高認識
剛才同學們都表現不錯。那現在我們來測一測:你是文明人嗎?
五、總結升華
課間休息是從上一堂課轉向下一堂課的一種過渡,它可以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使自己疲勞的身心得到恢復,以便精神百倍的、更好的學習。同學們,下課鈴聲真的就要來啦,讓我們一起唱起來吧!(學生唱《哦,課間十分鐘》)
現在,同學們好像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出去輕松輕松,想看一看藍天,想吹一吹清風,想摸一摸皮球。那我們在活動時就要做到注意安全,講究衛生,文明禮讓,讓我們共和諧課間。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