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2
這是天上的街市教案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分析:本課選自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材上冊第六單元第27課第1首詩。本單元都是想象力極為豐富的作品,通過虛構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現實,揭露鞭撻現實生活中的丑惡,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贊美呼喚人間的真情。想象力豐富奇特,引人遐思,《天上的街市》是一首較能代表郭沫若早期詩歌浪漫主義創作風格的詩作。全詩借助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通過對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的再創造,描繪了一幅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圖景,含蓄曲折地表達了詩人擺脫封建束縛、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意境優美、節奏舒緩,有著古典詩歌的韻味和意趣。教學時應讓學生反復朗讀,在朗讀中悉心品味,鑒賞詩歌的語言,理解意向,把握情感。在誦讀理解的基礎上,通過聯想和想象去構建詩作的藝術世界。教師對詩中的精彩處和難點應作必要的講析,要避免那種泛泛的課堂討論。
學情分析:新詩的教學,初一的學生完全沒有知識基礎。有關現代詩歌的朗讀節奏、重音、顫音、強調詞和作者情感的抒發方式等還是個盲點,聯想和想象的表現手法也接觸甚少,這些都需要教師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引導,領悟其特點和作用。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地朗讀,從反復朗讀中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體會作者的美好情感和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同時,還要適時穿插該詩的寫作背景,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主旨。
教學目的:
1、反復朗讀,品味詩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以及詩中所描繪的天街美好的生活圖景。
2、理解文章主旨,體會作者對自由、幸福、光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黑暗現實生活的不滿之情。
3、自然的聯想和豐富的想像。
教學重點:
1、理解文章主旨;
2、自然的聯想和豐富的想像。
教學難點:
1、把握文章的節奏、語調以及作者情感;
2、理解聯想和想像的作用。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自主、合作、探究法
3、聯想、想像法
教具:
flash視頻、《牛郎織女》視頻、《夜》鋼琴曲五、音樂《天上的街市》。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學生欣賞音樂視頻《飛得更高》。
2、教師語:飛得更高,飛向自由舒展的天空,是歌者汪峰對自由和生命的渴望,更是詩人郭沫若對潔凈平和理想社會的向往。
二、走近作者:作者簡介、寫作背景
1、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1979),四川省樂山市人,原名郭開貞,筆名沫若。我國現代著名的無產階級文學家、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蜚聲海內外。作品有小說《漂流三部曲》、散文《小品六章》,詩集《星空》、《瓶》、《前茅》、《恢復》,并寫有歷史劇《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顯示浪漫主義特色的劇本。
2、寫作背景:播放視頻
這首詩寫于1921年,當時“五四”運動高潮已過,中國正處于北洋軍閥混戰時期。面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即“冷酷如鐵!黑暗如漆!腥穢如皂”的黑暗現實,他對“五四”后祖國新面貌的美麗富強滿懷向往,希望通過個人努力以達到社會進取的愿望,可是最終歸于破沒,詩人陷入了苦悶感傷的境地,為此寫了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三、朗讀欣賞
1、教師范讀。(配樂《星空》鋼琴曲)
學生思考:《天上的街市》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溫馨提示:美麗、光明、安寧與和諧的世界)
2、學生自由輕聲朗讀。(體會這首詩的語氣、語調和理想世界的情態)
3、指名朗讀。
4、聽讀課文錄音。
?、僮⒁膺@首詩的語氣、語調和語速。
?、谧⒁饫首x的節奏和重音,并用鉛筆做上記號。
5、學生齊讀。
四、文本探討
1、這首詩總共有四節組成,寫了哪些景物?
溫馨提示:街燈、明星、街市、物品、天河、牛郎織女、流星、燈籠。
2、在這些景物當中,詩人先看到了什么?(溫馨提示:街燈)
那“明星”呢?(體會聯想的作用)
溫馨提示:聯想:由某一人/物想到另一人/物。其特征是:①兩事物之間存在共同特征;②不需要形象化的描寫,只要點出聯想到的事物即可。這樣寫,既描繪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作者對光明未來的`追求,對黑暗現實的不滿。
3、在這首詩當中,詳寫了哪個景物?在文章的第幾節?
他們生活得怎樣?(延伸想象的相關知識、)
溫馨提示:牛郎和織女,在文章的第3節和第4節,自由、幸福、快樂、光明、美好
4、古代的牛郎織女真是這樣的嗎?
那郭沫若為什么要這樣改動呢?從中表達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介紹時代背景幫助理解主題)
溫馨提示:不是。那是詩人想象的。(知識鏈接:想象:想出眼前的具體形象或情景。其特征是:①由具體事物引起;②設想出來的內容較豐富多彩;③具有形象化的情景,盡管看不到卻又合情合理。)
表達了詩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5、作者的理想堅定嗎?(從文中哪個詞可以看出)
溫馨提示:定然
教師適時指導:學生齊讀這四個含有“定然”的句子,并讀出那種堅定語氣。(溫馨提示:“定然”,表示斷定的語氣。所描繪的事物明明都是出自于想像的,作者卻以斬釘截鐵的語氣加以肯定,這表明了作者堅信這樣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對美好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使我們讀后也同樣受到鼓舞和感染。)
五、思維暢想:時空穿越、奇思妙想
1、時空穿越
假如你走在天街上,看到王母娘娘、牛郎和織女,(他們三人中的任何一個),你會對她(或他)說什么呢?
請你以“假如我走在天街上,看到王母娘娘(也可以是牛郎或織女),我會對她(或他)說……”為話題,寫一段話,40字左右。
溫馨提示:
?。?)假如我走在天街上,看到王母娘娘,我會對她說:尊敬的王母娘娘,請您發發慈悲,讓兩個有情人成眷屬吧!您也在愛中走過,體驗過相愛卻不能在一起的痛苦,您為什么要讓牛郎和織女走您的痛苦之路呢!
?。?)假如我走在天街上,看到牛郎,我會對他說:你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男人,我佩服你的精神和勇氣,能為了愛情長相廝守。
?。?)假如我走在天街上,看到織女,我會對她說,你是個奇女子,能沖破封建專制的堡壘,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我很感動。
2、奇思妙想
?。?)、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筆或圓規來畫一個圓,由圓你會聯想到什么?并說說你的理由。
溫馨提示:
(1)中秋月餅,因為我想牛郎和織女團圓。
?。?)火熱的太陽,因為牛郎和織女在天河兩岸,缺乏溫暖。
?。?)武大郎餅,因為詩人吃不飽,很餓,我想送個餅給他充饑。
?。?)星星,盡管光線很弱,但還是能驅逐黑暗,讓光明早點到來。
?。?)、根據示例,請同學們經過四至五步的聯想,使兩個意義很遠的詞語聯系起來。(任選其中的一個)
?、偬炜眨?/p>
?、阡摴P,月亮
示例:木頭,足球
木頭樹林田野足球場足球
溫馨提示:
①天空———明月———承天寺———蘇軾———中庭茶幾———茶②鋼筆———墨水———墨———硯臺———硯池———池水———月亮
六、體悟提升:鞏固練習、放飛想象
1、鞏固練習
對本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a、街燈和明星極為相似,互相比喻,使聯想自然。
b、“縹緲的空中”是說天空搖晃不定。
c、寫實為想象作了鋪墊。想象則表達了對美好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d、詩人之所以想象天上的自由幸福,正因為當時人民苦難深重。
2、放飛想象
放飛想象的翅膀,從“楊柳”“月亮”“期盼”“淚水” “微笑”五個詞語中選用三個詞語,任選下列一種情境,發揮想象,運用修辭手法,寫一段符合特定情境的話、不少于40字。
情境一:分別時,
情境二:重逢時,
溫馨提示:分別時,淚水在我的兩頰流淌,流入梅江河畔。倚在石砌欄桿,我至始至終沒有抬頭,只是無奈地望著河中的月亮,將我對他的思念傳遞到他的身邊,讓我往后的等待成為永不停息的期盼,明日就是他的回來。
重逢時,正是楊柳飄飛的季節,一切都在我的意料之外。望著她,我的淚水再次泛濫,使勁地搖她捉弄自己的壞;而她依舊是那個眼神,微笑著說,誰叫你是我的死黨呢,不找你找誰。
七、街市拾貝:魅力街市、唱響街市
1、魅力街市
《天上的街市》是一曲清朗雋美的夜光曲。詩作意境優美,詩情深沉,畫意含蓄。詩人憧憬天上的街市實際上就是憧憬自己幸福的理想境界。大膽的想象、奇特的構思,這正是詩人浪漫主義的才情。
2、唱響街市
音樂欣賞《天上的街市》。
八、板書設計
天上的街市
形象方法理想現實
街燈明星聯想明亮、寧靜黑暗、動亂
街市物品想象富裕、繁華貧困、蕭條
天河牛郎織女想象自由、幸福凄涼、悲苦
流星燈籠表達理想反襯現實
九、教學反思
《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的名篇,教學時十分重視學生的朗讀,讓學生在反復朗讀實踐中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語感,通過朗讀加深體驗與領悟,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與理解。聯想和想象是本文的最大特色,所以我專門設計了兩道與之相關的課內鏈接練筆和兩道課外提高練筆作業,讓學生充分體悟聯想和想象的特點及其作用。理想與現實的沖突,讓這首詩縈繞著凄美的光環,所以我情不自禁地給它配上了相同意境的音樂《天上的街市》和《星空》鋼琴曲,讓這種似真似幻的世界顯得更加的縹緲,從而襯托出黑暗、貧困、悲苦的社會現實,傳達詩人不滿的心聲。
設想是美麗的,可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總是忽略很多細節,如字詞積累,作者的簡要介紹,詩歌結構的分析,板書的不規范等等,都是今后教學要留心的問題。
十、學生學習活動評價
《天上的街市》是一首詩意淺顯的現代詩,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能緊跟上老師的步伐,表現出了十分濃厚的學習興趣,整堂課氣氛十分活躍。每一個教學環節都能認真思考,有些見解還很有創意,給聽課教師留下了極好的印象。不足之處在于學生平日生活積累的東西太少,所聯想和想象的東西脫離了語境,缺乏意境創造的形象美,顯得十分干癟。
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安排在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這單元共五課九篇文章:有童話《皇帝的新裝》《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神話《女媧造人》;詩歌《天上的街市》《靜夜》;《寓言四則》。它們共同的特點是通過虛構的故事和景象曲折地反映現實,或揭露鞭撻現實生活中的丑惡,或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贊美呼喚人間真情。想像豐富奇特,引人遐思。目的是通過這些富于想像力的故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聯想、想像的能力,引導學生憎惡假丑惡,向往真善美。
《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國古代有關牛郎織女的傳說。它借豐富新奇的聯想和想像,描繪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達了詩人擺脫封建束縛、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詩歌意境優美,節奏舒緩,有著古典詩歌的韻味和意趣,適合朗讀。我試圖加強朗讀指導,提高學生朗讀能力;通過探究調動學生想像思維。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目標
培養學生學習詩歌欣賞詩歌的興趣。
2、知識能力目標
品位詩歌語言,理解詩中所表現的追求光明和理想的思想感情;
體會詩中聯想和想象的作用,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提高誦讀能力。
3、過程方法目標
通過朗讀,感悟詩歌的思想內容;
調動已有知識和經驗,選取適當的角度,品位詩歌語言,感受詩人的情懷。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品位語言,感悟詩情;聯想和想象的訓練。
教學難點
結合詩歌的時代背景,領會詩人的創作意圖。
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激發想象。
合作探究,師生互動。
教學過程
(一)啟發想象,導入新課
1、(出示星空畫面)
師:每當夜晚來臨的時候,你獨自站在窗前,抬頭仰望那深邃的夜空,面對繁星點點,你會想到些什么呢?
(學生根據畫面自由想象,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
2、師:夜空是神秘的,是親切的,給人以無窮的遐想。我國著名詩人郭沫若就對浩瀚飄渺的夜空情有獨鐘。他不僅用眼睛去眺望夜空,而且還用心靈去感受夜空,他以大膽的想象、奇特的構思,融天上地下為一體,寫下了著名的詩篇《天上的街市》。詩中描畫了令人神往的仙境,寄托了自己美好的理想。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
?。ǘ┢肺惶骄浚w會詩情
有人說,詩歌是文字跳動的音符,而欣賞詩歌就是將這一個個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華彩樂章。
(課件展示欣賞詩歌的四個步驟)
第一樂章:朗讀感知——感受詩歌音樂美
1、(課件展示配畫配樂的詩朗誦)
教師引導:要求學生邊聽邊看,體會本詩的感情基調。
提問:詩中表現的是怎樣一種情緒?
2、學生活動:帶著自己的理解,集體朗讀全詩。
第二樂章:研讀體會——感受詩歌語言美
1、教師引導:
a、幫學生確立研讀本詩的三個角度:精當的用詞、詩句的含義、聯想與想象的運用。
b、參與學生的小組討論,了解討論情況并給予指導。
2、學生活動:
a、根據教師提供的三個角度,調動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自讀品位詩歌的精妙之處,印象深刻的地方可做記號,寫體會。
b、小組內交流心得體會,包括疑難問題。
c、向全班同學介紹自己的研讀成果。
第三樂章:聯想想象——感受詩歌圖畫美
1、教師引導:(詩歌畫面回放)
美麗的語言,會把人帶進美妙的意境,讓我們再回顧一下詩中的畫面,靜思片刻,用最細膩的筆觸描繪你心中的“天上的街市”。(可依詩歌想象,也可自由想象)
2、學生活動:
根據詩情畫意,聯想與想象自己心中的“天上的街市”,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可寫,可畫,可唱,可演,并向全班同學展示。
第四樂章:吟誦品位——表現詩歌內涵美
1、教師引導:經歷了詩歌欣賞的三個階段,相信大家對這首詩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對其中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你能飽含深情的朗誦這首詩嗎?
2、學生活動:配樂朗誦,自由結組,明細分工,共同完成整首詩的朗誦。
3、集體吟誦,與前面的集體朗誦做比較。
?。ㄈ┭由焱卣?/p>
用同樣的方法自學郭沫若的另外一首詩《靜夜》,下節課交流自學成果。
?。ㄋ模┙Y束語
?。ㄎ澹┳鳂I
朗誦并背誦《天上的街市》。
學習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想象的世界;
2、根據背景,能在理解詩歌語句的基礎上說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學習過程:
1、初始目標,直接導入。
2、介紹作者郭沫若
3、有感情的誦讀
指導:你能讀準每一個字音么?你認為讀每一句詩時應怎么斷句?那個字或者此應當特別強調(重音)?全詩應用何種語調讀最好?
4、再次誦讀全詩,邊讀邊想象詩中的情景。
然后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想象的世界,可做合理性的補充和發揮,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個性添入進去。
然后說說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5、作者運用了“聯想”“想象”的寫作手法,你能從文中找到具體的例子讀讀嗎?
6、這首詩本出于想象,而作者卻斬釘截鐵的用了四個“定然”一個“定”加以肯定,為什么呢?
答案:表明作者堅信這樣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對美好未來充滿了信心。
(課堂上這個環節學生回答的很干脆,似乎是答案就在眼前了一般)
作業:根據文中所學習的想象和聯想的手法,做研討與練習第二大題。
反思:
這節課我認為比較好的地方是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詩中的情景,學生說到了“天上有了繁華的街市,還有牛郎織女可以自由自在的來往,在街市里游玩。”
在這個時候,我導入了本詩的背景知識:
“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從日本回國。這時,“五四”運動高潮已過,中國正處于軍閥混戰時期。面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那“冷酷如鐵!黑暗如漆!腥穢如血!”的黑暗現實,郭沫若感到極大的憤怒,苦悶感傷,但他并沒有悲觀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這一時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寫下了—————— 《天上的街市》。”
我這樣問:“同學們,現在請你們再來說說作者是想通過街市的繁華,牛郎織女的自由抒發自己什么樣的情感?
這個時候,學生很自然的就談到了街市的繁華說明希望生活富足,牛郎織女的“閑游”“騎著牛兒來往”抒發了作者渴望自由、幸福、美滿、快樂、喜悅、高興、舒適、美好……的生活。
本來我想是先在開課時就講背景的,后來忘了,一思考,放在這個時刻吧,沒想到效果好的多,看來是要在最需要的時候給他,那才叫“雪中送炭”。
在下午的六班上課時,我將指導誦讀放在了“情感”后,覺得比在一開始就用感情去讀好得多,因為那時候他們還不知道作者究竟在寫什么,只是一個想象的神話罷了,當說出所要抒發的情感后,一切才不一樣了。
但很多老師還是在“情感的指導”上總是以煽情為主,不計較究竟為什么要這樣讀,只是鸚鵡學舌的讓學生按著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走,但總適得其反,我也是這樣,但思考了總比老樣子要強得多。所以,我認為教案應在這個地方做一些改正,將誦讀往后面放一放。
不過,教案總是預設,而課堂卻有生成!不是嗎?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2)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3)理解詩歌中聯想和想像的作用,培養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重點:
(1)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2)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
理解詩歌中聯想和想像的作用,培養聯想和想像的能力。
教學方法:
朗讀法、點撥法、討論法、練習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引用牛郎織女的故事。
二、寫作背景:
20年代初期,五四運動的洪波已經消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依舊被帝國主義列強和他們豢養的各派軍閥窒息著。詩人在苦悶中彷徨。他不滿現實,熱烈的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在燦爛 星空的誘發下,寫下了這首浪漫氣息濃郁的詩。
三、出示目標
四、請學生聆聽優美的配樂試讀,揣摩詩的感情;同時注意朗誦的節奏和重音。
五、聽讀,討論明確朗讀朗讀要求:
(一)節奏不宜強,聲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做到輕松、柔和、舒緩。
(二)把握這首詩美好、恬靜、自在、清新而略帶憂郁的感情。
(三)劃出詩歌的節奏并標出重音,配樂朗讀。
六、配樂朗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1) 詩人由遠遠的街燈聯想到什么?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聯想?
2) 詩人看到明星景象時產生了那些想象?
3) 天上的人們生活是怎樣的呢?
4) 最后一節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七、區分聯想和想象:
八、自主合作探討問題:
1、詩中反復出現的“定”、“定然”有什么作用?
2、“那朵流星”的“朵”是不是錯用?為什么?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