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31
這是環保班會教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學習目的
通過這次班會,讓《中學生行為規范》能夠在學生中得到更好的貫徹落實,真正用規范來指導學生平時的言行。
二、活動簡介
抓住學生學習行為規范為中心,通過競賽,搶答,討論,表演小品等多種形式,陶冶學生的文明品格。
三、活動過程
1、導入主題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班會的主題是“行為規范”。那么,這次主題班會內容是什么呢?
這次的主題班會是一個有關行為規范的班會。你知道什么是行為規范嗎?
當然知道,我們經常學習“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校規章制度呢。
那么我相信你對行為規范一定有了相當了解,這樣吧,這次的班會,我們就舉行一個知識競賽,看誰對行為規范知道得最多。大家說好不好?請大家遵守競賽規則,勇越舉手發言,答對的話你就能為你們小組爭得分數,到班會最后,讓我們看看哪一組是冠軍。下面是行為規范知識競賽題
一、簡答題
1、行為規范共分四大部分?
2、上下課時同學們應如何做?
3、我校的校風是什么?
4、我校的學風是什么?
5、說出五種文明用語
6、升國旗,奏唱國歌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
二、判斷題
1、我們可以配戴首飾,披頭散發。
2、我們要生活儉樸,不亂花錢。
3、我們應配帶好校牌如遺失,需要及時補辦。
4、我們可以因有事而不請假,隨便曠課。
5、我們可以在操場上騎車。
6、參加各種活動時,要準時,不能吃零食。
7、不把校外人帶進校內,也不闖進外校去游玩,吵鬧。
8、觀看電影表演時,可以說話,隨便走動。
三、自由發言
請舉例說明或者以表演的方式表現出良好的行為及不好的行為。
四、討論題
只有擁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使我們將來生活和學習獲得更多的收獲。大家同意嗎?(同意),那么請種小組討論,并舉例說明,良好的行為對我們的學習生活的影響以及不良的行為習慣對我們的學習生活的影響
2、總結
學生乙:飛速發展的世界,作為擔負著振興中華使命的年輕公民,需要我們既能繼承民族的優良文化傳統,又能在開放的環境中形成現代國際意識。
學生甲:這需要我們從小養成規范的行為,自覺遵守基本的修身準則,善于把握好自己的前行方向。因此,學習好實踐好“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對我們來說是現階段必不可少的一課。
學生乙:最后,引用列寧的一句名言作為結束語,請大家共勉:“要向大的目標走去,就得從小的目標開始。”
班主任:行為規范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教育目標:
1、認知目標: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的重要性,努力去改正自己身上尚存的壞習慣。
2、能力目標:讓學生能反省自己的行為習慣,提高自我批評、自我更正的能力。
3、情感目標:師生之間交流更坦誠、流暢。
教學重點:
1、認識到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的重要性。
2、反省自身,并改正壞行為習慣。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主題:
在剛上課時,隨意請幾位同學到前排來排成一排,讓全體同學來評判一下他們的儀容儀表是否符合文明行為規范,然后讓同學們發表各自的看法。請同學起來回答(部分):有的同學可能會說。
1:他們的儀容儀表基本上不符合規范,有的同學的內衣比外衣長,拉鏈沒有拉好。
2:個別同學的頭發偏長,服裝不整齊,外衣有隨便畫上不健康的圖畫。
3:有的同學帶首鉓。
4:有的同學接受同學的檢查時還說粗話。這些行為都是不規范的。
二、讀一讀,記一記
1、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必須時時刻刻牢記在我們的心中,現在就讓我們來讀一讀,記一記吧。
2、齊讀,分組讀,個別讀。
3、指名學生說:你認為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有那幾條我們容易范。
三、看一看,學一學
1、出示高年級學生出操、上課、排隊的圖片,讓學生看看。
2、高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在干什么?
3、你們覺得他們的行為好不好?好在哪里?
4、你準備向他們學習什么呢?請你們說一說。
四、辯一辯說一說
1、在語文課堂上,老師叫小朋友寫口算,軍軍卻在折紙飛機。
2、下課后,軍軍和幾個同學在操場上玩開飛機(紙飛機)的游戲。“零零零”上課鈴聲響了,同學們進教室了,軍軍還在玩。
3、我們來辯一辯:軍軍這樣做好嗎?不好在哪里?
五、學習的行為規范在我心
1、出示圖片:眼睛——看
2、出示圖片:耳朵——聽
3、出示圖片:要發言先舉手。
4、出示圖片:看書、寫字的坐姿。
六、總結:我們一起學習,一起進步!小學生行為規范教育時刻不忘記。
一、活動主題:
我將本次活動確定為“拒絕校園欺凌,構建和諧校園”。
二、活動背景及目的:
背景:xx上半年媒體曝光的校園暴力事件主要有42起,其中初中生參與的校園暴力事件33起,占總數69%,初中成校園暴力事件高發階段。我校近期也出現了幾起學生打架斗毆的事件。
目的:通過學習,使同學們明禮守法,更好地認識什么是校園暴力,校園暴力的危害性,如何預防和抵制校園暴力,能與校園暴力做合理有效的斗爭,正確處理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沖突,防微杜漸。
三、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并搜集典型的校園暴力事例等。
四、活動過程:
(一)認識校園欺凌
1、部分學生對校園暴力這一詞語還很陌生,或理解不準,所以利用多媒體展示校園欺凌的定義,首先讓學生明確何為校園欺凌。
發生在學校校園內、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網絡、器械等,針對師生的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都算作校園暴力。其主要表現是身體強壯的學生欺負弱小的學生,令其在心靈及肉體上感到痛苦。校園欺凌通常都是重復發生,而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有時是一人欺負一人;有時集體欺負一人。通常欺負者不覺得自己不對,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發欺凌者。因此,惡性循環導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2、觀看校園暴力視頻,學生可以更直觀的感受校園暴力的惡劣性質,進而討論校園欺凌的危害,提出問題“校園欺凌有哪些危害?”
校園欺凌首先給受害者的身體帶來傷害;其次是更為嚴重的心理上的傷害,使受害者產生不安全感,產生恐懼和焦慮。
3、多媒體出示xx年上半年校園暴力事件,并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想一想,產生校園暴力的原因有哪些。學生會根據平時的生活實際,總結出一些原因。
1月9日,廣西賓陽縣初中女生打群架,目擊者稱現場慘烈。
2月28日,云南富寧縣一中學女生宿舍內遭圍毆辱拍照上傳空間。
4月9日,山東鄒城初二女生宿舍內被毆打被逼下跪。
4月17日,北京105中學一女生遭輪番扇耳光。
4月17日,廣東汕頭多名青少年圍毆一名身著校服男生。
4月19日,湖北紅安00后為爭女朋友斗毆,操板磚砸人手段兇殘。
4月30日,福建南安一初一男生被同校學生及社會青年追打,捅傷。
5月12日,福建晉江學生校外打架一死兩傷。
5月19日,遼寧沈陽寧官實驗學校籃球暴力事件。
6月16日,山東濟南一中學多名學生暴力毆打同校學生。
6月21日,湖南懷化一女生在校園遭8名學姐群毆致耳膜穿孔。
6月26日,河南信陽數百中學生赤膊群毆。
(二)抵制校園欺凌
此環節設置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分別是:
1、同學間發生矛盾時,作為當事人,我們應該如何解決?
2、矛盾一時難以解開,如何有效扼制校園欺凌的發生?
3、一旦發生校園欺凌事件,如何應對?
這三個問題,分別是從學生間出現矛盾時、校園欺凌發生前、校園欺凌發生中三個不同階段提出的,能夠讓學生思考在不同情況下如何處理矛盾,并盡可能的避免校園暴力的發生,一旦發生校園欺凌,也能夠及時采取措施避免傷害。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出避免校園欺凌的做法:
從受害者的角度想:不理睬;找老師;懂自救。
從施暴者的角度想:想后果;勿沖動;換位思考。
(三)校園欺凌案列分析
某中學一女生食堂打飯時,和另一名女生發生口角,沒想到,竟遭到多名女生毒打,其中一位打人后,還做出勝利的手勢。根據以上案例,你認為應該采取哪些正確方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引案例能夠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思考如何保護自己,并引導學生回答:
1、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2、面對不法分子的侵害首先要迅速而準確地作出判斷,然后機智勇敢靈活地與其斗爭;
3、積極尋求家長、學校和社會的保護;
4、受到侵害時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身的合法利益。
(四)總結
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讓學生再一次認識到校園暴力的傷害性,讓學生明白暴力解決不了問題,只會造成惡果,于人于己都沒有好處,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包容理解,發生矛盾時及時找老師解決,讓學生懂得從自身做起,拒絕暴力。
總結語:校園暴力是人際沖突的一個極端,對我們來說是雙重傷害,同時也體現出人際交往的問題。我們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應當互相幫助、互相諒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種子長不出和平的芽,暴力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讓我們一起大聲說“拒絕校園暴力”。這節課后,希望同學們進一步向家長、老師請教自我保護的手段,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希望同學們盡量不看有暴力畫面的影視劇,不讀有暴力情節的書刊,不玩有暴力色彩的游戲,不做有暴力傾向的人,讓我們拒絕暴力,做個健康陽光的學生。
教學目的:
使全班同學進一步規范日常行為,增強班級凝聚力,使學生能把規范的要求內化為自己自覺的行動,做一個文明的中學生。
教學過程:
一、學生活動,參與討論
聯系實際列舉我們校園中一些缺乏文明規范的例子。如在些大型活動中,有的同學隨意扔垃圾,會議還沒有結束就開始離場。有的同學在上課時愛講話,不尊重教師的勞動等等。班主任:文明始終是我們校園發展的主流。相信大家在平時也見過不少體現了我們文明行為習慣的事情,下面就請同學們積極發言,談談你見過的文明事例和不文明事例,也可以提出你對道德方面某些事情的看法,或者談談你有何感受,或者說說我們該怎么辦。學生活動:參與討論,踴躍發言。
許一帆:在我校大部分同學見到老師都能問候致意,上課認真聽講,尊重老師的勞動。王文霖:多數同學妨礙別人會主動道歉,會做自我批評。
二、班主任寄語:
同學們,大家都列舉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事例和文明事例,也講了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好人好事。在文明行為規范方面,我們班做得比較好,比如:我們班的上課紀律很好,每位同學都在認真學習;教室衛生整潔,有一個安靜的舒適的休息環境;我們班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很和諧,大家都合作愉快;等等,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所有這些做法,看似簡單,但體現了文明建設的真諦,就是從文明行為規范養成入手,文明行為本身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具體的,這些具體的事情,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展現著一個班、一個學校的學生的總體素質,展現著一個城市市民的總體素質,展現著一個地方公民的道德水平。要做一個文明的中學生,就必須遵守學校的紀律和規范,必須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我們成為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好學生,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更加美麗。俗話說: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同樣的,我們隨便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乃至一個眼神,可能就在外人面前折射出我們的文明程度,可能讓人一眼就看透了新時代中學生的本質。剛才我們已經聽過了許多同學的精彩發言的肺腑之言,
相信同學們也從中得到不少啟發。相信同學們已經立志要做一個講文明、守紀律的好公民、好學生,那么,讓我們拿出勇氣,莊重地許下諾言!身為一名中學生,相信我們今天的承諾,會成為我們終生的追求!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的人。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