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0
這是憶讀書一等獎教案設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
2、理解讀書的好處,明確應該多讀書,培養讀書的興趣。
3、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教學重點:理解文章的主要觀點
教學難點:了解文中提到的眾多作品。
教學方法:教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2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進入圖書館,閱覽室,書店的時候通常會看到這么一句話: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高爾基的一句至理名言。讀書給予我們知識,而知識又富予我們內涵。讀到好的文章,就猶如聽美妙的音樂。這就是讀書給人的愉悅享受和精神熏陶。世紀老人,冰心女士,在回憶自己的讀書經歷時,也為我們總結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名言:1、書是傳播知識的工具。
2、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二、介紹作者
1、教師啟發學生:試著說出中國文學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學生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2、教師結合課本的注解,通過課件簡單介紹有關冰心的情況。
★冰心(1900-1999),現代女作家,兒童文學家。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五四”運動時,在革命浪潮的激蕩下,開始創作反映社會、家庭、婦女等問題的小說。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小說集《南歸》、《往事》;散文集《同情》、《冰心游記》等。
★課文選自《冰心選集》。
3、教師引導學生談談冰心的作品及學生互相交流有關冰心的作品。
三、導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感情表達、節奏、停頓、劃出不認識和不理解的字詞。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了解大意:
①在第一自然段中,冰心說:“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為什么話多?說明了什么?
②這篇寫這篇文章,你認為主要是告訴我們什么?你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話告訴大家?
四、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多讀書。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
①說說作者讀了哪些書?
《三國演義》、《聊齋志異》、《水滸傳》、《蕩寇志》、《精忠說岳》、《茶花女遺事》、《紅樓夢》
②這些書是在什么時候讀的?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時間順序。
③結合課文分析,從哪些方面寫了作者讀的書“多”?
時間:從七歲開始讀,直到晚年
種類:古今中外俱全
數量:讀萬卷書
板書設計:
多讀書——時間、數量、種類。
2、讀書好。
小組閱讀2—11段討論:作者讀的這些書給作者帶來了哪些好處?
討論歸納:
①書中生動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種情感,讓人獲得多種美的享受。
例如:
《三國演義》讓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聽極了”,還“含淚上床”,“哭了一場”;
《水滸傳》讓作者“大加欣賞”,“氣憤填胸”;
《紅樓夢》讓作者“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現代優秀的文學作品讓作者“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茶花女遺事》則讓作者對外國小說“有了廣泛的興趣”。
②讀書能擴大知識面。
例如:
讀《三國演義》可以了解三國時代的“天系大勢”。
讀《紅樓夢》可以了解到“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歷史。
讀《茶花女遺事》等外國小說可以“知道許多國外的人情世故”。
③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讀《聊齋志異》對文言作文有很大幫助
④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
第11段“從讀書中……得不到的”
設問:文中有一句話總寫了作者讀書的感受,是哪一句?
“從讀書中……大道理”
小結:本節我們重點分析“讀書好”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這些都是作家的經驗之談,希望我們讀后有所收益。
板書設計:讀書好——①激起感情,獲得美的享受;②擴大知識面;
③有助于寫作;④提高品德修養
3、讀好書。
抽生朗讀課文12—13段,思考:
①文段中提到的這些書,作者認為有什么特點?
《西游記》:精彩;《封神榜》瑣碎;
《水滸傳》:人物如生;《蕩寇志》:索然無味。
②結合課文分析,作者認為怎樣的書才是好書?
概括:作者認為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養,有助于擴大知識面,有助于寫作的書,才能算好書。這樣的書,首先必須人物個性鮮明、故事情節感人。
具體地說:古代小說:精彩而不繁瑣,引人入勝而不索然無味;
現代文藝作品:必須充滿真情實感而又質樸淺顯。
板書設計:讀好書——
五、課堂遷移:在你讀的書之中,最喜愛的是什么書?你的感受是什么?
六、板書設計:
多讀書——時間、數量、種類。
讀書好——①激起感情,獲得美的享受;②擴大知識面;③有助于寫作;④提高品德修養
讀好書
七、作業:
1、記憶文中的注釋。
2、閱讀教材后面的名著引讀190—192頁,勾畫重要語句。
3、課下準備一下,向同學介紹你看過的一本喜歡的書: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并能正確書寫和運用本課的9個生字。
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總而言之、統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認識到作者少年時代是怎樣讀書的,并能夠向作者學習,檢查自身是夠做到了“讀書好、讀好書、多讀書”,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練習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穩重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相關詞語再文章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能夠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并能夠真正做到“讀好書,多讀書,讀書好”。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大家都聽過“開卷有益”,“讀書破萬卷”吧。“開卷有益”就是說只要你一打開書本,從中就能獲益,但這“卷”說的是“好的書”。要看好書,而且要勤看書。同樣《憶讀書》這篇課文的作者冰心談到了她讀書[內容來于斐—斐_課—件_園FFKJ。Net]的體會。那么大家請默讀課文并找出作者讀書體會的句子。
通過談話導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能夠使學生明確讀課問的目的,從而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得最有效的信息,鍛煉了學生獲得信息的能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了課文后,你認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讓學生明確“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是本文的精華所在。從這九個字入手,一步一步開始課文得進一步學習。
2、讀書又那些好處呢?試著概括一下。
3、多讀書表現在哪些方面?
喜愛讀書,讀各種各樣的書,如:《三國演義》、《紅樓夢》、《茶花女遺事》、《精忠說岳》、《封神榜》……
4、在作者眼中,什么樣的書才算是好書呢?
作者認為:故事情節精彩,人物個性鮮活,有真情實感,質樸淺顯的書就是好書。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就課文中出現的名著讓學生來說說自己知道的內容。
如有關《紅樓夢》中得人物命運、有關《水滸傳》中得人物名稱、有關《三國演義》中得人物分類等等。
在介紹相關作品事加緊對課文得深層探討,如:
1、“雖然因為作者要湊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強強地寫滿了一百零八人的數目,我覺得也比沒有人物個性的《蕩寇志》強多了”。(“湊成”“勉勉強強”“寫滿”等詞語應怎樣理解?)
“湊成”這里有“拼湊而成”的意思,“勉勉強強”有“將就湊合”之意,“寫滿”有“湊滿”之意。這三個詞強調指出:《水滸傳》中作者因要著力刻畫林沖等人的性格,因而不可能把每個人物的個性寫得鮮明。
2.在母親的催促下,含淚上床。(“含淚”一詞能否去掉?為什么?)
不能。因為“含淚”一詞表達了作者對故事下文的無限掛念、惦記。表現了冰心老人讀書時的著迷。
之所以這樣設計,就是增加學生對文本的認識,調動其學生的積極性,既可以把自己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交流,讓學生也參與其中,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嗯,同學們讀了這么多的書籍,冰心奶奶
也讀了不少,最后她來了一個小總結,她是怎么說的?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我這一輩子讀到的中外的文藝作品,不能算太少。”(“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是否重復?)
不重復。作者這樣寫,主要是起強調突出的作用,有自豪之感。
四、總結提升,情感熏陶。
本節課我們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談讀書》的一些觀點,希望同學們課下結合自己的讀書體會比較自己的讀書情況,認真體會讀書的好處。
五、作業:
寫一片讀書筆記,并設計一份自己的讀書計劃。
第二課時
一、交流談話,導入新課:
師問,平日里你都喜歡讀什么書?叢書中尼有什么收獲?指名回答。
二、整體感知;
這是一篇詩一樣的文章,同學們一定等不及了,也想讀讀這優美的詩篇,請你們打開書,利用手中的字典、結合課后的生字表解決生字新詞,將課文讀通讀順。
1、學生初讀課文解決生字新詞,教師巡回指導。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糾正錯誤發音,指導個別字的發音。
三、研讀課文,了解內容;
這篇文章表達了自己熱愛書的思想感情。因此我認為在教學中還應以讀為主,為的是讓學生通過閱讀,能夠較為深刻的感受文本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也為學生能夠通過自己一遍一遍有效和真情的與文本對話。
四、品讀課文,感悟內涵:
在設計品讀課文這一環節中以各種不同的閱讀方式和有效的指導,讓學生能夠自主感悟,自發抒情,自然續情。
1、自由閱讀課文,解決課前預設的問題:冰心少年時代是怎樣讀書的?你是否做到了“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選擇幾段讀給你的同位聽聽,看看你的同位能否明白作者是怎樣讀書的?從書中學到了什么?。根據學生情況,及時指導學生用“心”來說話。用心來朗讀。再指名朗讀。
3、從課文中找到“總而言之”“同而言之”這兩個詞語,體會它們的意思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4、讀讀課文的最后一節,回想文中一句句真情的話語,你能感受到作者想表達自己怎樣的感情嗎?
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五、感情朗讀,深化主題;
全班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喜歡讀書”的心情。個人,小組間互讀,評議。
六、談感受:
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表達自己讀后的感受,你應該怎樣讀書?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新詞,讀準多音字。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能梳理出作者的讀書經歷,說出作者對“好書”的看法。(重點)
3.能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交流對“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這句話的體會。(難點)
4. 能對作者的讀書方法發表自己的看法。(難點)
教學過程:
一、走近作者,讀準詞語
1. 同學們,認識圖片中的這位老人嗎?讀過她的哪些作品?
出示冰心簡介(冰心,生于1900年,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一生熱愛讀書,堅持創作,被稱為“文壇常青樹”。她熱愛少年兒童,致力于兒童文學創作。《憶讀書》寫于1989年(89歲高齡)。
2.讀人物簡介,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被譽為“文壇常青樹”的冰心奶奶,在她89歲時,回憶自己的讀書經歷,專門為少年兒童寫了一篇文章,那就是(指課題)《憶讀書》。齊讀課題。
3.課文中有一些人名、書名不好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第一組】賈寶玉 諸葛亮 魯智深 《蕩寇志》
這組多音字,誰能讀準字音?
【第二組】著力 著急
傳說 《水滸傳》
讀萬卷書 卷尺
讀這一組要注意停頓。
【第三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
宴桃園豪杰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二、圈畫梳理,悟“多讀書”
1. 作者回憶了讀書的哪些經歷?【ppt出示】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用“ ” 標出作者讀書的時間,用“ ”畫出閱讀的書目。)提示:重復的信息不用再勾畫。 交流:
(1)找到了哪些表示時間的詞語?
預設提示:4歲是作者自己在讀書嗎?要注意信息的準確性。
有一個特別容易忽略,她只在十二三歲讀過紅樓夢嗎?梳理信息要全面!
(2)把這些“時間”關聯起來看,有什么發現?作者就是沿著清晰的時間線回憶讀書經歷的。【ppt出示】
(3)冰心奶奶回憶了哪些書?重點寫的是?(《三國演義》《紅樓夢》“萬卷書”)
(4)從七歲的童年到八十多歲的老年,冰心奶奶一直在讀書,這就是她告訴我們的——“多讀書”。(板貼:多讀書)
剛才,我們用不同的符號,在課文中標出了想要的信息,這種梳理信息的方法叫圈畫法。(板書:圈畫)
(5)根據我們梳理的信息,你能試著說說冰心奶奶的讀書經歷嗎?【ppt出示】
三、 表格梳理,悟“讀書好 ”
1.冰心奶奶回憶自己一生的讀書經歷時,曾發出這樣的感慨(齊讀):“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ppt出示】
現在,就讓我們跟隨冰心奶奶,找尋讀書的“快樂”。默讀課文第2-7自然段,用波浪線畫出寫作者讀書感受的句子,再用三角號標出關鍵詞。
交流:
(1)讀《三國演義》的感受是什么?【ppt出示】
①無限期待的是什么,你有過這樣的讀書感受嗎?
②冰心奶奶就是用這樣的真情實感寫出了自己讀書的經歷。(指生讀、合作讀)
③一本好書竟然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正是這份期待,讓作者拿起了《三國演義》,一知半解地讀了起來,此時,作者的感受是什么?(越看越明白)
“居然”一詞,讓你讀出了什么?(聯系上文想想)
請你讀出這份意外(指生讀),讀出這份驚喜(齊讀)。
關于讀《三國演義》的感受,誰還想補充?
④讀《三國演義》,作者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引起了對章回小說的興趣)由讀一本書到讀一類書,你這樣讀過嗎?這是很好的讀書方法。
小結:從津津有味地聽,到一知半解地讀,再到喜歡上讀這一類書。作者童年時就嘗到讀書的快樂。所以她這樣說,【ppt出示】扣讀:“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
(2)讀同為章回小說的《水滸傳》作者又有怎樣的感受?原因是什么?(尤其欣賞、生動的性格)讀《紅樓夢》呢?(厭煩,嘗到滋味)(誰來補充,有不同的想法嗎?)
①同一本書,不同的年齡讀,就會讀出不一樣的味道,一本好書總是這樣耐人尋味。(指生讀)
②正如本單元導讀頁中,詩人蘇軾所說——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詩人說的百回讀就是讀一百遍嗎?反復讀,讀一遍就會有一遍的感受。
小結:由欣賞生動的人物形象,到反復讀,讀出書中的滋味,作者的收獲越來越大,所以她說【ppt出示】扣讀:“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 這也就是作者告訴我們的——“讀書好”。 (板貼:讀書好)
2.同學們,我們圈畫出的信息散落在課文中,如果把這些信息分類填入表格中是這樣的。(ppt 呈現表格)
(1)你感覺用表格呈現出來的信息怎么樣?(清晰明了,一目了然)列表格也是一種很好的梳理信息的方法。(板書:表格)
(2)縱看這一列是一條清晰的時間線,橫看是?(閱讀時間—書目—感受)。
原來大作家在寫讀書經歷的時候,不是簡單羅列時間和書目,還寫出了自己鮮活的感受。
(3)誰能借助表格中的信息,再來說說作者的讀書經歷?
四、分條梳理,鞏固運用
過渡:學習《松鼠》一課時,我們還學過分條梳理信息。如果把作者童年時的讀書經歷分條列出,可以是這樣的。【出示PPT】
1.八十歲以后的讀書感受,你能列出一條信息嗎?(瀏覽第9自然段)
2.這就是分條梳理,用這樣的方法也能將作者的讀書經歷清晰的展現出來出來。 (板書:分條)
五、學會梳理,悟“讀好書”
1.冰心奶奶挑選好書的標準是什么?【出示PPT】咱們合作讀第9自然段,有發現了嗎?
2. 請大家小組合作,先圈畫關鍵詞,再用表格或者分條來梳理作者老年時選書的標準。
3.交流展示,提示,先說用了哪種方法梳理信息,再說內容。
4.通過梳理信息,看出作者認為好書是什么樣的?(情節精彩、人物形象生動、感情真摯,語言淺顯質樸)。(板貼:讀好書)
六、梳理方法,期待閱讀
1.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用圈畫、表格、分條的方法梳理信息,把握課文內容。其實,梳理信息的方法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出示:比如各種各樣的思維導圖式、時間軸式)這些方法各有所長,大家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選擇。
2.文章的結尾,冰心奶奶總結自己八十多年的讀書生涯,勉勵我們少年兒童:【ppt出示】(齊讀)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作家葉文玲說——書,被人們稱為人類文明的“長生果”。
英國作家莎士比亞認為——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尤安·艾肯感覺——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的故地。
讀書的妙處,真正愛讀書的人都知道,他們的答案可能各不相同,但都叫人心動,令人神往。孩子們,相信以后的生活中,你會“多讀書,讀好書”,切實體會“讀書好”的美妙滋味!
板書設計:
26憶讀書
讀書好 圈畫
多讀書 表格
讀好書 分條
一、教學設想
1、課文內容分析
《憶讀書》一文作者冰心先生在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同學講述有關讀書的問題。通常在這一類的文章中我們看到的多是理論性的說教。如:讀書會給我們帶來的各方面的好處等等,讓同學讀來索然無味,自然也就無法激發同學對于讀書的興趣。而冰心先生這篇文章卻另辟蹊徑。首先文章開篇一句“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讓人聽來很親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與自身談活,一下子抓住了同學的心。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對自身親身經歷的講述,讓同學在讀的過程中跟隨冰心奶奶生長,直到文章結尾得出結論:“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娓娓道來之語,如心底之泉水,綴緩流進了同學的心中,讓他終身難忘。
2、要達到的課標要求
通過學習這一課,我們的目的是:
①激發同學對語文學科的興趣,培養同學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法。
②培養同學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
③鍛煉同學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表達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
3、教學方式采用座談的形式較好,可以給同學更大的想像、發揮空間,培養同學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為老師提供創新,靈活的教學方法。
二、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可由與書相關的名人名言、俗語或謎語導入。
例如:
謎語
千層寶典一翻開,
黑白縱橫一排排,
歷代住事它記載,
知識沒它傳不開。
名言:
1、書是傳達知識的工具。
2、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二)閱讀理解課文
1、請同學們朗讀文章,遇到生字生詞可查字典或在小組內商討解決。(約7分鐘)
活動目的:
讓同學了解文章內容,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最大的信息量。培養同學快速閱讀的能力。
2、問題搶答。(可以小組為單位,優勝組給予褒揚)
(1)冰心奶奶讀書的體會是什么?
(2)哪些內容可以說明“讀書好”?
設計說明:此環節可以培養同學的團隊精神,調動同學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同學快速篩選信息的能力。
參考答案:
(1)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2)
①讀書可以獲得美的享受。
②讀書可以擴大知識面。
③讀書對寫作有很大的協助。
④讀書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三)師生座談
設計說明:(因為這是一個比較輕松的話題,課堂形式可以采用圓桌會議來安排,這樣不只有利于同學陳說自身的見解,也有利于在開學之初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相互的親近感)
1、為了活躍氣氛,教師可先帶頭講一下自身的讀書體會。
2、同學之間交流發言。(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恰當引導)
和課堂發言實例:
同學1:看了冰心奶奶寫的《憶讀書》后,我也有了自身看法。我想說一說小時候看的第一本連環畫《三國演義》,剛一看馬上就被里面的英雄人物吸引了,關羽、諸葛亮……。我最佩服諸葛亮足智多謀、運籌帷幄,三氣周瑜,借東風大敗曹操,真是讓人佩服不已,從那以后,我就經常看歷史故事,對我國的歷史也就略有了解。
同學2:我也認為看書比看電視好,書里面寫的優美的句子、情節,在電視中是無法表示出來的。只有自身體會。我還記得,老師給我們朗誦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的那一段景物的描寫“月光灑在那一片葉子和花上……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多美的描寫呀!我覺得我的欣賞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學3:就是,多讀書對寫作也有很大的協助。我上小學時,媽媽經常給我買各種書籍,比方:《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還有《小同學作文》,各種報紙雜志,我的寫作水平有了很快的提高。五年級時,我的作文還獲得全國小同學征文競賽優秀獎呢。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