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10
這是數與形說課稿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第一、情境引入,架設鋪墊橋梁。從這節課伊始,學生通過解決生活中的拍照問題,不失時機地提出“尋找規律”問題,緊緊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先讓學生的思維受挫,思維碰撞。及時讓學生經歷去動手動腦作圖當中尋找計算規律。一方面凸現數學學習當中的“數形結合”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彰顯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感受數學就在身邊的生活價值。
第二、以“數”構“形”,以“形”建“數”,讓學生在構建中自己發現規律、自己總結規律。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借助圖形—探索奧秘—發現規律—展示成果”。如例1,通過觀察和計算1、1+3、1+3+5、1+3+5+7···既能發現加數的規律,又能發現和的規律;例2同樣均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學生自主學習當中進行。從而較為順利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教學目標的實現。
第三、分層推進,鞏固拓展,追求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本節課,在檢測“計算規律應用”效果時,精心設計幾個層次的練習題,“應用規律寫一寫”“根據以上結論算一算”做到分層遞進,由易到難,鞏固提高。從課堂上學生回答的過程來看,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不同的問題,收獲不同層次的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四、多元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教師利用評價表評價和學生表決式評價相結合,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整節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參與率較高。
總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應充分重視學生原有認知水平,利用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選擇一些適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學習材料,設置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拋出有探究性的問題,放手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歸納、自己體驗,比教師講解更有價值,更能調動學生的興趣。
縱觀本節課的教學,我感覺亮點之處有:
(1)適當引導與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機結合。
本節課所復習探究的知識都是在以前的學習中適當滲透的,要讓學生真正理解什么是數形結合,教師就必須引導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去認識、去體會、去感悟,所以在自主探究環節,我首先出示三幅不同的統計圖,讓學生通過分析統計圖中的數據,初步認識數形結合的優越性,然后放手讓學生回顧或自學課本上的內容,進一步理解體會數形結合在數學學習上的應用,真正做到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
(2)練習設計層次性比較清晰。
如果羅列一些練習題,總感覺處理方法大同小異。為此,我在設計練習上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利用數形結合計算,二是利用數形結合找規律,三是利用數形結合解決實際問題,雖然練習題的難度稍微大一些,但借助示意圖或線段圖讓學生解決,更能讓學生體會數形結合解決問題的優越性。
不足:
本節課的復習回顧與自主探究我都是在課堂上完成的,課堂容量比較大,難度也有些大。學生能力有所欠缺的班級可以讓學生課前自學或搜集相關知識,并適當降低練習的難度,學生能力比較高的班級可以嘗試使用此教學設計。
《數與形》優秀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內容:
《數與形》優秀教學設計范文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 數學》六年級上冊第107頁例1。
教材分析:
《數與形》是本冊教材第八單元《數學廣角》的內容。它是教材新增的內容,按照傳統的教學,是供學有余力的學生學習的,而對普通學生來說要求偏高。現在教材作為例題編寫,其意圖是讓學生通過數與形的對照,探究發現圖形中隱藏的數的規律,進一步體會數與形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用形來解決數的有關問題的直觀性與簡捷性。并能把數形結合的思想遷移到解決其他一些實際問題,幫助學生積累經驗。
設計理念:
數形結合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數學思想,把數與形結合起來解決問題,可使復雜的問題變得更簡單,使抽象的問題變得更直觀。教學中學生通過想一想、擺一擺 、算一算、議一議,發現圖形中隱藏的數的規律,并且能用發現的規律來解決一些有關數的問題,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掌握數形結合、歸納推理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在練習中,學生利用數形對照,觀察圖的變化規律,并探究數的變化規律,體驗數與形的`對應關系,互相印證結果,感受數學的魅力。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現圖形中隱藏著數的規律,并會應用所發現的規律。
2、學生利用圖形解決一些有關數的問題。
3、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和掌握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用“數形結合”的思想解決問題。
教學重難點:
借助“形”感受與“數”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用“數形結合”的思想解決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 、顏色不同的小正方形若干、 彩色筆 、學習記錄單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本地“十一”假期中接待游客總數量的統計圖,學生通過觀察統計圖來解決一些問題。并引入新課:數與形
【設計意圖:新課的導入,聯系生活,拉近學生距離。通過舊知,喚起學生對數與形的感知,初步建立數與形的思想。】
二、發現問題,探究規律
1、探究例1,發現規律。
今天這節課,我們先來玩一個拼圖游戲吧!就是用這樣的小正方形來拼出更大的正方形,相信你一定會從中發現數與形的奧秘。
① 學生在小組內完成學習單中的想一想、拼一拼、算一算、議一議。 ②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拼圖呈現在黑板上,并匯報。
結合圖形發現算式中的特點:從1開始,連續奇數相加,有幾個這樣的奇數和就是幾的平方。
2、驗證規律:結合圖形總結得出:從1開始連續奇數相加,有幾個這樣的奇數拼出的圖形就有幾行幾列,也就是幾的平方。
3、寫寫填填。
同學們,老師想考考你們,你們能用剛才發現的規律直接寫一寫嗎? 1+3+5+7=( )2
1+3+5+7+9+11+13=( )2
=92 請你根據例1的結論算一算。 1+3+5+7+5+3+1=( )
1+3+5+7+9+11+13+11+9+7+5+3+1=( ) 4、變式練習
接下來的題目有信心嗎? 3+5+7=( )
9+11+13+11+9+7+5+3+1=( )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想一想、拼一拼、算一算、議一議,親歷了從“形”到“數”的過程,能直觀的發現“形”與“數”的關系。結合圖形與算式發現計算規律,并且能應用規律來解決一些計算問題。讓學生初次體驗“形”能直觀解釋“數”的計算,從而體驗成功的樂趣。增加變式練習豐富課時內容,變式練習1針對學生易忽略從1開始這一要素進行訓練,變式練習2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
三 、發現規律,解決問題
同學們,圖形與數之間還有許多的奧秘等著我們去發現,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戰嗎?
1、完成P108“做一做”第2題。
2、練習二十二第2題。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多樣化的角度探索規律,并應用規律解決一些有關數的問題,進一步體會和掌握數形結合、歸納推理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四、歸納小結,拓展延伸
1.介紹 “正方形數” 和 “三角形數”
像1、3、6、10、15、21、28.....這些數都叫做三角形數。像這樣1、4、9、16...能拼出正方形的數都叫做正方形數。
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設計意圖:適時地介紹一些小知識,激發學生對數形結合的研究興趣。通過回憶舊知,喚起相關活動記憶,溝通本節課與過去學習的內在聯系。讓學生感受到數形結合的學習方法并不陌生,它將一直伴隨著我們的學習。】
板書設計: 數與形
1+3=4 1+3+5=9 1+3+5+7=162X2=4 3X3=9 4X4=16 2 2 2 2
1=1 1+3= 2 1+3+5=3 1+3+5+7=4
從1 開始的連續奇數相加,有幾個這樣的奇數和就是幾的平方
這節課是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八單元《數學廣角》中的內容, 數形結合的`思想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本節課就是以這一思想為主題的數學課。在設計課程時,我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一、領會編者意圖,準確定位教學目標 從孩子數學學習開始。
數與形的思想一直伴隨在數學教與學的過程中, 如果說過去數形 結合思想是深藏不漏地滲透在知識技能的教學中,那么在本節課,數形結合思想則由幕后走到了臺前,成為了教學的對象與核心。我認為編者在編排這一內容的時候,他的目的不在于掌握 某個具體的知識和技能,而在于促進學生對數形結合思想的體驗進一步總結與自覺應用。
二、環節清晰,螺旋遞進。
數和形是客觀事物不可分離的兩個數學表象, 兩者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數與形的對立統一主要表現在數與形的互相轉化和互相結合上,圍繞著數與形的互相轉化與結合,我們將數 形結合思想的教學分解為:以形助數、以數解形、數形結合
三、各環節逐漸展開。
第一環節:以形助數,教學例1從1開始連續奇數相加的和除了用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來計算, 還可以有怎樣的簡便方法,為了探索新的算法,將數轉化為圖形,根據加數的拿出相應個數的圖形排列成正方形,通 過觀察數與形之間的關系找到了其中的規律,那就是算式的和等于排列成正方形圖形的個數, 圖形的個數等于正方形每邊的個數相乘,每邊的個數等于加數的個數,這樣借助圖形,通過等式的傳遞性,最終得到了算式的和等于加數個數的平方的簡便新算法。
第二個環節:以數解形,教學 P108 做一做第 2 題。 怎樣可以算出藍色正方形和紅色正方形的個數, 觀察和尋找圖形排列中數的規律, 發現運用這一規律計算和解決問題。
四、給予學生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經歷和體驗。
在例題1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親自動手,根據算式擺圖形,學生在動手擺的過程中經歷了 將數轉化為形的過程,體驗了數與形的聯系,探索發現了簡便算法,感受到了成功的樂趣。
本堂課的教學啟示:在數形結合的基礎上,要引導學生猜想有限項的規律并加以驗證、歸納、總結出通用模式,并加以應用,從而體會和掌握歸納推理的思考和方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