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5
這是青蛙寫詩一等獎說課稿,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青蛙寫詩》,文中以物擬人,生動地描繪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叫著作詩的情景,本節課以此為情節學習生字,同時初步認識和了解三種標點符號。教材內容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創造,同時也為教師創造性教學留下廣闊的空間。
依據教材及學生學習特點,我對本課教學設計以鮮明的圖畫、生動的詩歌為識字載體,將閱讀和識字教學相融合。立足學生豐富的生活,引導學生掌握漢字的構字規律,運用多種方法饒有趣味的、形象生動的識字。充分優化教學資源,樹立大語文觀念,對教材進行了適當拓展延伸,豐富教學內容。
回憶上課的過程,有很多時候課前預設同課上生成是不相符的,它需要靈活的教學機智來很好地完成。
1.和學生互動自然,和諧。課堂上尊重了每一個學生,盡力體現了教師的愛,以情感人。使每一個學生都有說的機會。
2.識字教學落實得較好,巧妙地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培養了學生主動識字、自主識字的興趣和愿望。
3.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朗讀,創設多情境體驗、想象、感悟,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讀得有感情。
不足之處:從這節課的教學來看,我認為合作學習沒有引起我的重視,更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在教學生字的過程中,可以讓同桌互相考考認字情況,也可以共同討論識字方法。
我們都知道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我們教學的時候都是先設定了教學目標,然后為實現目標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那么選定了教學目標之后,我們怎么設置有效的問題,圍繞問題達到教學目標呢?作為低段語文老師,我們明白低段課堂更不宜問題太多,影響學生的注意力,更不宜太瑣碎的問題讓課堂偏離了低年級要重在識字寫字的軌道。通過一年級課堂實踐,發現我們堅持圍繞目標設置有趣的問題,對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特別有效。
在教學一年級上冊《青蛙寫詩》一課時,我精心設置了以下教學目標。
1.識字:用不同的方法識本課11個生字,會寫會用4個生字。
2.讀文:抓住模擬聲音的詞訓練學生的朗讀。
3.運用:能用“可以”和“一串”說話。
4.理解:會分詩歌的自然段,能根據板書說出詩歌的主要內容。
這四個目標包括了識字、讀文、運用、理解四個方面,全面清楚。一節課緊緊圍繞訓練點,扎實有效。
首先,我采用分散識字與集中識字相結合,設置問題圍繞識字方法的引導和寫字是你要提醒大家什么?比如教寫“雨”字,先觀察結構筆畫,然后問,要寫好這個字,我們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提示四點的位置,框的大小,大家仔細觀察發言,一起編了一首兒歌,“上橫短下框長,左框略小右框大”,,接著閉上眼睛書空,反饋。這樣一到識字環節大家都自覺的舉手說出自己的發現。
其次,怎么讀好這首詩歌,我設定的目標是抓住模擬聲音的詞訓練學生的朗讀。所以開始的時候我說青蛙要開演唱會,誰來學青蛙唱唱?呱呱呱呱呱,發散了的思維,同學們用各種強調讀出了青蛙的叫聲,訓練了朗讀,其他的擬聲詞如淅瀝瀝沙啦啦,大家在模擬中明白了淅瀝瀝是小雨,沙啦啦是大雨。
第三是說話練習。這個環節是在識字的基礎上進行的,我把“下雨我們可以”三個包含生字的詞語寫到一起,認讀后,我問大家下雨了,我們可以做什么?同學們恨不得像小豬佩奇一樣現在就到雨里去,說的熱火朝天。再講到“一串”時,我說同學們喜歡吃糖葫蘆嗎?同學們說想,我說那我每人送一串糖葫蘆,那你們打算送給我什么呢?我只要一串的東西,結果同學們興致盎然,送老師一串項鏈,一串羊肉串,一串鞭炮等等,練習了說話,達成了目標。
一、活動目標
1、欣賞、跟讀詩歌——青蛙寫詩,鞏固欣賞、跟讀常規。
2、結合詩歌內容,形象地認識標點符號。
3、認度字詞:首、詩、句號、省略。
二、活動準備
1、《幼兒聽讀游戲識字》每人一冊、錄音機、磁帶。
2、大范例、相應的大小字卡、常規字條。
三、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
幼兒表演舞蹈《小青蛙》。
(二)基本部分 1、提問舞蹈名稱。
2、幼兒討論:小青蛙有什么本領。
教師小結:一只青蛙一年能消滅許多害蟲,是莊稼的好朋友,小青蛙需要小朋友的保護。
3、談話:青蛙有捉害蟲的本領,還有寫詩的本領哪(出示字卡;青蛙寫詩),幼兒認讀一遍,“我們一起來聽聽青蛙寫的詩吧。”
4、欣賞詩歌——青蛙寫詩。
(1)幼兒聽音樂傳書。
(2)出示欣賞常規字條,放錄音欣賞兩遍。
(3)讓幼兒說說:青蛙寫的詩是怎樣的。
5、跟讀詩歌——青蛙寫詩。
(1)出示跟讀常規字條,放錄音跟讀兩遍。
(2)教師根據詩歌內容提問:小蝌蚪說什么?小泡跑說什么?一串水珠說什么?并出示相應的“,”、“。”、“……”卡。
(3)聽音樂收書。
6、逐一出示字卡,讓幼兒認讀。
7、出示大范例,讓幼兒找找新認識的字寶寶,并數數大范例里有幾個逗號、幾個句號、幾個省略號。
8、教師與幼兒共同朗讀大范例。
9、游戲:大家都來跳跳。
(1)聽音樂傳字卡。
(2)教師念兒歌“池塘邊,真熱鬧,大家都來跳一跳,青蛙媽媽來點名,點到誰,誰就跳。”說完兒歌,“青蛙媽媽”說出一個字寶寶,小朋友就手拿相應字寶寶跳跳,邊跳邊說“我帶×字寶寶跳一跳。”游戲數次。
(3)聽音樂收字卡。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簡單小結。
2、幼兒聽音樂學青蛙跳出活動室。
11月28日,聆聽了陳xx老師執教的一年級的《青蛙寫詩》一課。課堂上,陳教師親切自然,富有童趣,學生學得津津有味。師生互動,使課堂教學達到了輕松愉悅、令人難忘的佳境。
1.導課環節新穎有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伊始,陳老師通過猜詩、背詩,認識了題目中的“詩”字。通過給“詩”組詞,認識了“寫詩”這個詞語。通過看圖說話,引出本文的主人公“青蛙”。這樣設計非常巧妙,新穎有創意。不僅復習鞏固了學過的古詩,同時還訓練了學生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識字教學扎扎實實
多種識字方法,使學生感到新鮮有趣。陳老師巧妙地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培養了學生主動識字、自主識字的興趣和愿望。為了讓本課的生字教學有所側重,扎實高效,陳老師采用了隨文識字與集中識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集中識字時,運用比較法認識了“雨”和“點”的四個點的不同寫法;運用偏旁識字不僅鞏固了以前認識的偏旁,又通過偏旁認識了新字。隨文識字,運用象形字的特點,通過圖片“一串小水珠”認識了“串”,并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一串”。最后把識記“串”字同認識省略號緊密地結合起來。這樣設計處理不僅突出重點,而且突破難點,使識字教學更加輕松愉快,課堂變得短時高效。
3.示范讀具有指導性。
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做到有感情地朗讀,有一定的難度。老師的示范讀具有很重要的指導意義。課堂上,陳老師通過示范讀和聽錄音的形式,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朗讀,創設多情境體驗、想象、感悟,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讀得有聲有色。
當然一節課有得有失,我覺得陳老師在導入環節可以利用課前播放的兒歌《快樂的小青蛙》直接導入,可以節省一些時間。其次在集中識字環節,用先學習帶拼音的生字,再學習帶拼音的詞語,這樣做到從字到詞,由易到難。說的不到之處,請陳老師批評指正。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