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3
這是長城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的:
1、通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字詞。
2、初步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理清條理,掌握內容。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秀麗的山川,我們作為中華兒女為此感到驕傲。今天,我們就要跟隨著作者到長城去飽覽這一偉大的奇跡。板書課題《長城》。
二、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1、老師范讀課文,注意課文中的生字詞,老師朗讀的語氣語調和停頓。
2、你聽朗讀時注意些什么?
3、學習生字詞。
(1)、出示課件1,讀準字音,指生讀,開火車讀,齊讀。
(2)、組詞,一字組多詞,理解詞語:蜿蜒 崇山峻嶺 望 屯兵 堡壘 互相呼應 凝結 陡峭 氣魄雄偉 奇跡
4、齊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三、再讀課文,解大意。
1、默讀全文,思考:課文大概講的是什么?
2、細讀每個自然段,思考:每個自然段各講什么?
(1)、寫遠看長城的全貌,長城雄偉壯觀。
(2)、寫近看長城,長城高大堅固。
(3)、寫作者由長城聯想到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
(4)、寫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地位。
四、布置作業。
1、組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 圖文對照,逐段學習。
1、觀察遠景圖。(見課件)
(1)、長城的遠景是什么樣子?
(2)、課文是怎樣具體寫長城的長?
(3)、課文寫“長”,突出長城的什么特點?
2、看近圖,學第二節。
(1)讀后思考:課文的哪句話表現作者的觀察點?
(2)這一節有幾句話?介紹長城哪些建筑?
(3)圖文對照,指出它們各在什么地方。
(4)小結。
3綜觀兩圖,學第三節。
(1)人們為什么會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修筑長城的艱難?
(3)為什么說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成的?
(4)想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怎樣發揮自己的指揮來完成這個艱巨浩大的工程。
3、讀第四段。
(1)長城為什么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2)這一段表達作者對長城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總結全文。
1、學生畫出課文中最能表現本文中心思想的一句話。
2、總結談話。
三、布置作業。
1、語文練習。
2、預習第二課。
計劃思緒:
開學已有快要一個月了,而本次我班開展的主題教學是“我是中國人”,從孩子的一樣平常攀談中發明他們對故國的常識有了一些相識,若有的孩子會說:“中國的都城是北京。”“都城便是很多向導人開會的處所。”“中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
一天,陳曹緣忽然說道:“國慶節將近到了,我要到海南島玩了。”他的這句話立刻引起了其他幼兒的愛好。有的說“我去過海南島的”,有的說:“我爸爸媽媽也要帶我出去旅游了。”而單芷馨報告我們:“我的外公外婆去過北京。”“我知道北京有長城,你外公外婆有沒有去過長城?”“去了,他們說長城很長的,我今后也要去長城。”“我也要去!”“我也要去!”一會兒課堂里熱烈了起來。但是從交換中我發明孩子們對長城的熟悉還較少,于是,我決議以“長城”為著眼點,舉行本次講授教學。
教學目的:
1、在交換中相識萬里長城是中國的古修建。
2、在到場制造中讓幼兒養成精良的舉動習性。
3、加強幼兒愛故國的情緒。
教學歷程:
1、導入教學。
這幾天我發明你們都在評論辯論長城,那你們有沒有看到過長城?
2、長城的圖片,讓幼兒相識長城的汗青配景。
(1)看圖片交換長城是什么樣子的?
(2)長城是什么時間制作的?
(3)長城是奈何制作的?
(4)為什么要建長城?
3、幼兒教學。
(1)幼兒評論辯論:我們應奈何掩護長城?
(2)幼兒制造種種掩護長城的標記。
4、幼兒園教育隨筆點評。
教學反思:
近來,孩子們對中國的長城有了濃重的愛好。特殊是知道了在月球上看地球只能看到中國的長城時,更是讓他們對長城有了極大的愛好。他們自動網絡了長城的照片和圖片,有的還網絡了有關長城的故事如孟姜女哭長城。經由過程這些教學,讓幼兒對長城既相識又生疏,故當我在教學中計劃了一些關于長城的題目時,孩子們愛好異常的高,各個勇于談話,表達本身的設法主意和知道的有關長城的常識,而且在操縱教學中,不但僅讓幼兒養成了精良的舉動習性,同時也將他們愛故國、愛長城的情緒暴露無疑。他們為本身可以資助到我們的長城而趕到自滿和高傲。
愛國情緒的體驗應當從幼兒期就開端,而“我是中國人”這一主題又是一個很好的載體,讓孩子們在每個站點的舉行中相識中國的民風風情、風物勝景,相識北京、長城、國旗等,萌發燒愛故國的情緒。
但幼兒對內容富厚、寄義深入、較為抽象的“故國”這一觀點是難以全體明白的。為此,應從幼兒四周生存能打仗到的、詳細的、易于明白的事變動手。造就幼兒愛國的情緒,幼兒園教案經常是從酷愛親人、酷愛四周生存中漸漸孕育發生和生長的。以是我們在開展這一主題教學的時間不克不及闊別幼兒實際,要從他們的身邊發掘素材,在他們有生存履歷的根本上開展各項教學。
教材簡析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這篇課文作為引領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課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具體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長”,這是遠看長城;第2自然段,具體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高大堅固”,這是近看長城;第3自然段,由長城展開聯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第4自然段,總結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的地位,贊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跡”。根據文意,教材配有兩幅圖片,一幅是氣勢磅礴的長城鳥瞰圖,一幅是長城城墻的近景,使學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長城的氣勢。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長城,知道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的偉大奇跡,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結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的偉大奇跡,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知識要求: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能力要求:在學習中展開聯想;體會作者的聯想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重點難點: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的聯想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一邊朗讀一邊想像當時的勞動場面,理解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教具準備:中國地圖,長城的圖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 我們剛剛欣賞了被譽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的美景,體會到了大自然的偉大神奇。今天我們又將一起登上長城。那些同學去過長城?
2、 請幾位同學說說長城是什么樣的。(可以用書上的詞語)
3、 出示中國地圖,找出長城的東西端各在什么地方?長城經過哪些地方?
二、 介紹長城
三、 仔細看圖,從圖上你了解到了什么?
四、 自學生字,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生字的
五、 學習第一、自然段。
1、 讀第一段,你從這段中知道了什么?
2、老師肯定學生發言。這段是作者從遠處看長城,是從整體上看長城像一條長龍,突出了長城的長,請同學一塊讀讀這段。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我們隨著作者一起去登長城,站在雄偉的長城上看看長城到底是什么樣子的。請一位同學做導游給我們介紹一下吧!讀讀這段課文。聽的同學從文中找一個詞來概括長城給你的印象。
2、大家說得真好!下面我們邊看圖邊讀課文,看看從哪些地方能體會到長城的高大堅固。
小結:本段具體地給我們介紹了長城的結構,從長城的建筑材料,城頂的樣子,城墻的外沿的垛子,射口的構造和作用,城臺的樣子和作用等方面做了具體說明。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如同實實在在看到了長城,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站在這樣的長城上,作者想到很大,下面我們一起學習第三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學生自己讀課文,標出這段有幾句話?每句說什么?學生討論后發言。
三、全班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你對“偉大的奇跡”如何理解?
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補充相關內容,加深對“偉大奇跡”的理解。
四、出示相關圖片,把感情融入課文朗讀。
五、喜歡哪一段課文?嘗試背誦。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了解關于長城和運河的史實,理解她們的特點,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熱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激趣
1. 在我們中國,有兩大建筑工程,一個像巨龍,一個像綢帶.她們蔚為壯觀,
2. 堪稱人間奇跡.你們知道她們的名字嗎?(師板書題目:長城和運河
3. 生齊讀課題)
4.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運用課件)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 各自輕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說說課文是以什么為主線
(2) 引出主要內容的.
(2) 會讀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3) 運用解詞六法,并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糾正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幫助后進生自學.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關 譜寫
不朽 創造奇跡 天堂 杭州 綢帶
(2)指名逐個讀這些詞語.
(3)指名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 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的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兒.
譜寫: 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 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造: 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 奇異的景象.
天堂: 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4)齊讀出示的生詞.
(5)指導書寫生字.
三.理清脈絡
1 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
2 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的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 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在哪些地方? 用
5 自己的話說一說.
6 你覺得長城怎樣? 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
7 詩篇. 不朽有哪
8 兩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發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
9 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 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 這樣寫有什么好
10 創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11 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12 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3.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 (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 (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 (敬佩并自豪地)
14 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 生評議.
15 指名讀, 生評議.
16 齊讀.
五.布置課堂作業
1.用鋼筆描紅.
注意坐姿四訣和握筆姿勢.
2.觀察文中長城的插圖,用下面的詞語寫一段話.
巨龍 連綿起伏 奇跡 曲折 蜿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3.哪個詞表達了作者對長城的贊嘆? (不朽)
二.精讀第二部分
1.導讀.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 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比成它們之間存在之處,你能說說嗎? (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 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
(4) 句話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4 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系奇跡的歷
5 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6 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7 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別.
8 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9 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10 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
11 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三.總結全文
1.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兩大奇跡嗎?
2. 文章僅贊美了祖國嗎?
3.師總結.
四.布置作業
1.課堂作業.
完成課后習題第三題.
2.課后作業.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