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9
這是蟈蟈和蛐蛐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學習目標
1.了解濟慈和葉賽寧及其田園詩的特點
2.理解詩歌內容,把握匠心構思
3.通過朗讀,感受詩歌形象,體會其感情意蘊
4.揣摩語句,領悟詩歌的意境美和聲韻美,提高自己的審美意識。
學習方法
1.誦讀法:感悟詩歌,把握詩歌主旨及詩人的情感意蘊。
2.感悟法:感悟理解詩歌的具體內容、語言特點等。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掌握下列字詞。
虔(qián)信顫(chàn)抖鑲嵌(qiàn)深邃(suì)晨曦(xī)河畔(pàn)瞰(kàn)望黝(yǒu)黑
2.自查資料或網上搜索關于濟慈、葉塞寧的資料。
約翰·濟慈(John·Keats,1795年—1821年),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兒,生活貧困,做過醫生助理。自糼喜愛文學。1817年出版第一部詩集《詩歌》,其中有名篇《蟈蟈和蛐蛐》,從此嶄露頭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詩篇,如《夜鶯頌》《秋頌》《憂郁頌》《白天逝去了》等。他的詩想像豐富,絢麗多彩,詩中有畫,色彩感和立體感強,具有一種永恒的美,一如溫柔、清麗而又夢幻般恬靜的月光,洋溢著和進步的自由精神和人類的崇高理想。他主張詩人以“美的夢幻”“自由的想象”進行創作,表現“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詩對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詩人,后來的唯美派詩人以及20世紀的意象派詩人都有大的影響。詩人25歲宏才初展時,就不幸與世長辭。他留下的墓志銘是:“這里安息著一個把名字寫在水上的人”。
葉塞寧(1895~1925)原蘇聯詩人。出生于梁贊省一個農民家庭。他五歲開始閱讀,八九歲就能寫詩。1904~1912年讀小學和教會師范學校。1912年赴莫斯科,當過店員、印刷廠校對員,兼修一所平民大學的課程,積極參與文學活動。他的詩早期描寫農村自然風光贊美宗法制農民生活,曾參加意象派文學團體,作品中流露悲觀情緒。十月革命后的部分詩作試圖反應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戀革命前農村的田園生活。他的抒情情感情真摯,格調清新,并擅長描繪大自然的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極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憂郁中自殺。
3.朗讀課文二、三遍,要求讀音正確、流利。
4.把你閱讀時的困難、疑惑寫下來,相互交流。
二、學習研討
(一)導入。
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我們一起賞過了雪,聽過了雨,看過了星星,今天讓我們來一個壟上行,到田園中去走一走。(復習田園詩的知識:指歌詠田園生活的詩歌,多以農村景物和農民、牧人、漁父等的勞動為題材),提示學生背誦《過故人莊》《歸園田居》《飲酒》等田園詩。
(二)研讀賞析《蟈蟈與蛐蛐》。
1.請一生介紹作者。
2.范讀。其余學生聽讀,在課文里標記節奏、重音與情感。交流朗讀體驗并進行片斷范讀。
3.齊讀。
4.提問,如果讓你給詩歌添加一個副標題,你會怎么加?為什么?
(借此問,理解詩歌的內容和主題。)
5.激發想象,感受畫面。
師范讀,學生閉上眼睛想像,從這首詩歌里,你看到了怎樣畫面?用散文性的語言描述出業。
6.大自然的歌聲還有哪些?(鼓勵學生進行豐富的聯想,感受大自然的生機。)
如:蟬的叫聲,蛙的叫聲、樹林的鳥叫聲、風穿過樹葉的聲音、冰雪覆蓋下的流水聲、、、、、、
7.學生模仿課方吟誦一節詩:
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
?。ㄈ┲笇ё宰x《夜》。
小組合作學習法。
1.小組合作配樂朗讀。(先自由練習,再配樂范讀。把握語調:輕柔舒緩,體會意境,靜謐美麗。)
2.小組合作完成以下練習。
(1)詩歌抓住了夜的什么特點來寫?
明確:詩歌寫出了夜靜謐美麗的特點。
?。?)詩歌傳達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明確:詩人是大自然的歌手,他從自然中汲取靈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在純然繪景中滲透著生命的底蘊,傳達出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他安適、寧靜的心境。
?。?)比較本課兩首詩在內容和手法上的異同。
明確:內容上,兩首詩都在描寫大自然,表現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第一首重在表現大自然的生機,第二首重在表現大自然的靜謐和美麗。
表現手法上,兩首詩都運用了反復吟誦的表現形式形成回環復沓的旋律美。都運用了對比手法,不同的是第一首是以靜襯動,后一首是以動襯靜。
三、學生小結學習感受。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模仿兒化發音及角色的音調,嘗試用不同動作來表現兒歌內容。
2、在聽、說、看、演、玩中感受體驗京韻兒歌幽默詼諧的獨特韻味。
3、懂得不能隨便說大話的道理。
【活動準備】
PPT 課件,錄音,頭飾道具若干,雙響筒。
【活動過程】
1、聽蟈蟈和蛐蛐叫聲,引起幼兒的興趣。
2、看國畫風格的圖片,認識蟈蟈和蛐蛐小哥倆兒。
3、在看看、找找、說說中學習兒歌前半部分,發現并體驗兒歌的獨特韻味。
?。?)教師在節奏鼓點中,表演兒歌前半段,引發幼兒學習愿望。
?。?)共同尋找兒歌的特點,模仿兒歌里有趣的發音、動作。發現帶兒化音詞眼,模仿體驗北方人說話的特點。
?。?)用兒化音、動作、不同音色表演第一段兒歌,在說說做做中感受京韻兒歌的趣味性。
4、學習兒歌的后半部分,大膽表現哥倆吹牛的語言和動作,體驗兒歌幽默詼諧的風格。
?。?)用自己的理解和表述來解釋吹牛的含義,為后半部分兒歌內容作鋪墊。
(2)聽錄音,感知兒歌的句式結構。
?。?)看圖幫助了解對白含義,借助動作提示兒歌內容,表現相互吹牛皮的得意和自大模樣。
?。?)分角色練習對話,在呼應表演過程中進一步熟悉兒歌的內容和動作。
5、完整表演兒歌,體會并大膽表現京韻兒歌的趣味性。
小結:說大話、愛吹牛皮可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我們小朋友平時能不能說大話。
【教學目標】
1、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特點。
2、分析寫景詩的意境。
3、欣賞和熱愛大自然,培養生活的情趣。
【重點難點】
如何欣賞寫景的詩歌的意境。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課再向大家介紹一篇浪漫主義詩人──濟慈(板書)創作的十四行詩《蛔蟈與蛐蛐》(板書)。
二、教讀新課
1、指名朗讀這首詩。正音。
2、簡介作者和時代背景。引導學生閱讀注釋①,教師補充。
濟慈(1795~1821),英國詩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倫敦。9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改嫁,濟慈和兩個弟弟由外祖母收養。15歲時母親又病故,外祖母委托兩名保護人經營他們兄弟的財產。起初濟慈是學醫的,他喜好文學,但對醫學并不厭棄,通過考試獲得內科醫生執照,還繼續學習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間,濟慈才決心放棄醫學,從事文學創作。他的詩詩中有畫,色彩感和立體感都很強。他認為,一個大詩人對美的感受能壓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慮,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說,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樣可以“在瓦礫中啄食”。濟慈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中最有才氣的詩人之一,他的詩對后世的影響很大,維多利亞時代詩人、唯美派詩人、“意象派”詩人都受到他的影響。可惜正當他初展宏才的時候,就不幸與世長辭,時年才25歲。
3、學生朗讀,整體把握詩歌的基調,注意處理朗讀語調,注意音步和輕重音的正確掌握。
4、這首詩在構思上有什么特點?
提示:開頭一句與“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相對應分為兩部分;動靜相襯,意境優美。
盛夏──蟈蟈的樂音
大地的詩歌 充滿生機
嚴冬──蛐蛐的歌兒
5、理解蟲鳴的象征意義:
詩人創造蟈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濟慈的'創作思想,即詩應該給人以安慰,并提高人們的思想。蟈蟈和蛐蛐充滿活力,它們的鳴聲周而復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鼓舞人們樂觀地對待生活。
6、尾聲:“從蛐蛐的歌中仿佛聽到了蟈蟈的嗚叫”。理解盛夏的蛔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樣聯系起來的。
這是詩人的聯想,將冬天的蛐蛐的歌兒呼應盛夏的蟈蟈的樂音。點出起伏不停,點明中心:從來不會死亡,從來沒有停息的大地的詩歌。
三、布置作業
1、熟讀成誦:
在理解詩的思路結構的基礎上背誦這首詩。
2、課后練習:
詩人這樣寫,借以歌頌大自然的無限美好和勃勃生機,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贊美之情。
?。劢滩姆治觯?/p>
這首歌曲調幽默詼諧,具有北方戲曲的演唱風格。整首作品以蟈蟈和蛐蛐吹牛皮這一事件為主線,以幽默的故事情節引起幼兒演唱欲望。幼兒通過活動,不但能了解北方戲曲的演唱風格,還能獲得表現力、創造力和社會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的培養。
由于這首歌的歌詞較長,演唱風格又是孩子們不常接觸的戲曲類型,因此要分三個課時來進行,我本次執教的是第二課時。
[活動目標]
1、體驗和表現出蟈蟈和蛐蛐吹牛皮的行腔特點和得意神情。
2、了解北方戲曲拖長腔、回環的特點,并能初步分角色演唱歌曲。
3、懂得不能隨便說大話的道理。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學會與教師分角色朗誦歌詞
2、歌曲原聲帶和伴奏帶、錄音機
?。刍顒舆^程]
一、朗誦歌詞導入
教師與幼兒一起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二、欣賞歌曲,了解歌曲的風格
完整聽音樂一遍,提問:這首歌有趣嗎?
哪個地方有趣?[拖長腔、兒化音]
跟我們以前學的歌有什么不一樣?[聽起來像唱戲]
三、學唱歌曲
1、提問:這首歌是不是從頭到尾一直都在唱呢?[教師范唱,幼兒找出并學唱歌曲中說白的兩句話]
2、提問:蟈蟈和蛐蛐在介紹自己時是怎么唱的?[幼兒學唱前四句,并總結出前三句旋律一樣,第四句的音低下去]之后分角色演唱第一段。
3、提問:吹牛皮是什么樣子?[幼兒模仿吹牛皮時得意的樣子]之后換角色演唱。
4、提問:蟈蟈和蛐蛐吹牛皮的時候誰來了?大公雞是怎么把他們吃下去的?[幼兒學唱最后一段]
四、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1、小結學唱歌曲部分。
2、完整演唱一遍,要求要把歌詞唱清楚。
3、自己選擇角色演唱一遍,要求表現出得意神情。
五、游戲中提升經驗
1、教師扮演大公雞,幼兒扮演蟈蟈和蛐蛐,進行游戲。
2、討論:吹牛皮有什么不好。
3、小結:以后都不做吹牛皮的人。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