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7
這是雪孩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講述一個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快樂,為小白兔解除災禍,最后自己變成了云朵的故事。課文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將水的變化常識融于故事之中,易于激發興趣。
本篇首次為不注音的'課文,讓學生嘗試看自己閱讀,激發學習語文的成就感。
【學情分析】
《雪孩子》這篇課文的認讀難度是相當大的,除了課后的10個生字之外,還有“累、柴、卻、救”等以前從沒接觸到過的生字,生字教學有一定難度。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瓜、衣、來”3個字,認識1個偏旁“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雪與云之間的變化過程。
【教學重難點】
認識10個生字,知道雪會變成云。
【教學理念】
新課標明確指出:“走進新課程,步入新課程,要認真貫徹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綱要的精神,要緊緊把握課堂教學改革的方面。在課堂教育改革中,要堅持‘一個為本’即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從發展心理學品質教學的情況下,學生的思維會有一個質的飛躍,否則會被挪后或延緩。從語言學角度來說,這個階段是學生學習和發展語言的最佳時期,良好的語言發展會促進一個人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綜上所述,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就是抓住一條主線,兩基本點。一條主線是指以學生發展為主線,兩基本點是指在引領學生掌握各種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給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充分發展的空間。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激趣
1、板書“孩子”教認“孩”字,再補上雪字。
2、激趣:
雪孩子是什么樣的?課文說了什么事?今天我們學習19課雪孩子。
二、看圖自讀課文
1、仔細看圖,想想每幅圖上畫了什么?
2、讀讀圖旁的句子,畫出不認識的字,請教同位。
3、標畫課文的自然段。
三、檢查自讀情況,讀后正音
1、指名接讀課文,互相評價。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讀課文。
四、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議論:
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變成了什么?先小組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變成水。)
雪孩子是怎樣飛到天上的?還會回來嗎?
(讓學生看課件,水蒸發到空中形成云的過程,云變成雨和云變成雪的過程)
2、指導朗讀:
本課因不注拼音,朗讀中注意讀準字音,還要正確處理輕聲的讀法。
如:房子上、樹上、地上的“上”,休息的“息”。
讀出雪地、云朵的美麗,小白兔的快樂與傷心,他/飛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讀得慢些,表達出贊美喜愛之情。
五、想想說說
1、看圖8,說說小白兔望著白云會說些什么?
2、你想對雪孩子說些什么?
六、續編故事
《雪孩子又回來了》,想像小白兔與雪孩子見了面會做什么,說什么。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回答課后練習題:
雪孩子還會回來嗎?
二、分小組自學生字
1、認字:
注意讀準“讓、往、燒、知”4個字的字音,“起、玩、往、覺、知、化”都可以利用熟字變化來記憶,可以進行同音字比較“化—畫,到—到,只—知,還—孩”。
2、寫字:
寫好“瓜、衣、來”的關鍵是撇與捺對稱。
瓜:上撇平短,左撇豎長,“豎提”起筆對準撇中部,點較小,捺起筆低于“豎提”。
衣:點居中,不與“橫”相連,第三筆處“橫”中間看起筆,最后“捺”低于右撇并相接向右伸展。
三、復習鞏固
1、完成課后練習,讀讀說說:
⑴ 理解題意,“又”字連用表示兩種情況同時存在,左邊一欄說的是動作,右邊一欄說的是特點。
⑵ 學習練習可說老師糾正。
2、布置作業:
把課文中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四、講評小結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初步掌握“又唱又跳”這一類結構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懂得雪受熱要融化的道理。
3、感受雪孩子舍己救人的精神。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識記生字,讀順課文,走進故事情境。
2、初步感受雪孩子的精神美。
〖教學環節〗
一、導入情境
一個寒冷的冬天,下了一場大雪,房子上、樹上、地上一片白。(播放課件)兔子一家沒吃的了,兔媽媽要出去找吃的,她堆了一個漂亮的雪孩子,讓他和小白兔一起玩。雪孩子和小白兔是怎么玩的呢?后來,還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請小朋友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一讀19課《雪孩子》,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請留出來,不理解的地方,打個問號。
二、讀課文,識生字
1、同桌互讀生字,齊讀課文,通過同桌的幫助,已認識、已理解的地方用橡皮擦去記號。
2、教師范寫課文生字,注意聽清生字讀音。
3、學生看課件朗讀課文,課件中生字用另一種顏色標出,注意讀好生字,讀通課文。
4、識記生字:
⑴這些生字中,哪些你已經認識并記住了?是用什么好辦法記住的?請推薦給同學們;還有哪些字沒記住,誰能幫助別人記住?
⑵個別生字需教師點撥,根據學生提出的生字,分析的情況若不全面,教師隨機強化:
①出示句子:
她堆了一個漂亮的.雪孩子,讓他和小白兔—起玩。
這一句中有4個生字,讓學生用比賽的方法練讀句子。
提醒學生注意:一起的“起”字右邊是個“己”,自己的己。
②“往”字是“彳”旁,只比“住”多了一撇。
③“覺”是多音字,讀“jiào”,本課不讀“jué”。
④“燒”字形很難記,用火燒,所以是“火”字旁,右邊上面部分不要加點。
⑤“化”字義需點撥,組詞:融化、化成。
延伸:什么化成了什么?(冰化成了水;水化成了水蒸氣;雪化成了水。)
三、再讀課文,感受情境
1、教師指導讀好易讀破的句子,如:火把旁邊的柴堆燒著了。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順課文,讀給小組內的成員聽。
3、朗讀能手上臺朗讀,請學生當評委打分,評選最佳選手。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收獲真不少,認識了生字,讀順了課文,喜歡上了雪孩子。
五、作業
抄寫生字和詞語。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看圖理解課文意思,懂得雪遇熱要融化的道理。
2、感受雪孩子的舍己救人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環節〗
一、復習生字,導入新課
1、開火車的形式接讀生字。
2、生字組詞,一字開花。
3、上節課,小朋友都愛上了雪孩子。看,他又向我們走來了。
(教師播放課件:兔媽媽堆了一個漂亮的雪孩子。)
二、說圖意,讀課文,感悟情感美
1、教師播放課件,顯示書上的8幅圖,說圖意:
⑴教師播放的8幅圖,不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排列,請小朋友重新整理排列,使它們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
⑵每生輕聲說說8幅圖的意思,你的故事講得美嗎?
2、教師點擊畫面,出現相應文字,學生讀對應的內容,理解課文:
⑴第一幅畫除了課文的描寫外,你還能用其他的語言來描繪嗎?
(如:下了一天的大雪,天地間一片白茫茫。)
⑵第二幅畫面重點理解“一起”,要兩個人以上同時參與,才能用“一起”。
⑶第三幅畫面重點理解“又唱又跳”:
①師強調:小白兔和雪孩子又唱又跳,唱、跳是同時進行的。
②“又唱又跳”這一類詞語你還能說出幾個嗎?
又唱又跳、又細又長、又說又笑、又大又圓又……又……又……又……
⑷第四幅畫面讓學生說說小白兔做了哪幾件事情,這些事跟后面著火有關嗎?
⑸第五幅畫面指導把句子讀通讀順:
“火把旁邊的柴堆燒著了”一句不能讀錯。
⑹第六幅畫面想象:
雪孩子看見小白兔家著火了,心里怎么想?雪孩子是怎樣跑的?
⑺第七幅畫面:
①想象:
雪孩子是怎么救小白兔的?他會怎么說?怎么做?
②雪孩子化了,先讓學生自由說雪孩子變成什么了?再用“什么遇熱化成什么”句式說話。
③討論:
雪孩子還會回來嗎?
⑻第八幅畫面:
①指導感情朗讀,“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要讀得輕而舒緩。
②打擂臺朗讀,評選擂主。
三、總結課文
1、你喜歡雪孩子嗎?為什么?
2、齊讀全文。
四、作業
把《雪孩子》的故事講給家人或其他小朋友聽。
【本案亮點評價】
本案設計具有以下特點:
一、讀中識字
初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同桌互助,認識理解了用橡皮擦去記號。通過朗讀檢查學生的生字掌握情況。
二、讀中觀圖
教師巧妙地利用課文中的八幅插圖,打亂順序,重新排列,并聯系圖畫理解重點詞語。
三、讀中說話
講圖畫中的故事,根據畫面說大意。
四、讀中想象
雪孩子看見小白兔家著火了,心里怎么想?雪孩子是怎樣救小白兔的?這些內容課文中沒有,要求學生聯系上下文想象。
五、讀中悟情
雪孩子為了救小白兔“犧牲”了自己,學生通過充分地讀書、想象,完全能感受到雪孩子舍己為人的精神。
一、預設目標:
情感與態度目標:理解課文內容,能感受到雪孩子給小白兔帶來歡樂,為小白兔解除災禍,最后自己變成了云朵的品質。
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10個生字,會寫瓜、衣、來3個字,認識1個偏旁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不同方式的學習,了解雪與云之間的變化過程。
二、教學重點:認識10個生字,知道雪會變成云。
三、課前準備:雪與云相互變化的錄像帶或課件。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初步感知課文
1、出示前4幅圖片,要求:仔細看圖,想想,說說每幅圖上畫了什么?
2、指名說說
3、小白兔睡著的時候發生了什么事情呢?學生自由想象
4、帶著問題,邊看圖邊聽老師講故事
5、你能給這個故事加個題目嗎?再看看編書的叔叔阿姨給這個故事取了個什么名字。
6、板書雪孩子,學習孩字,
(二)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看著圖再讀讀圖旁的句子,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三)檢查自讀情況,讀后正音
(1)注意讀準生字詞尤其是:讓、往、燒、知
(2)會讀:累、息、柴、救、卻以及多音字著(zhao)
(四)讀讀議議
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里去了呢?
(1)指名讀讀文中的句子
(2)指導朗讀第八段(讀出贊美、喜愛之情)
(3)說說小白兔望著白云會說些什么。
2、雪孩子是怎樣飛到天上的?(利用課件讓學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發后形成云這一常識。適當擴展:衣服曬后干了,地面上水不見了都是水分蒸發的結果。)
3、讀讀課文想一想:雪孩子還會回來嗎?什么時候才能回來?(繼續看課件:云變成雨和云變成雪的過程。)
(五)朗讀指導:
1、你喜歡雪孩子嗎?你想對雪孩子說什么?
2、把你的這種感情用朗讀表現出來
(六)續編故事:想象小白兔與雪孩子再見了面會做什么,說什么。
(七)字詞練習
1、認記生字:把所有的生字詞寫到卡片上分發給學生。教師讀一個詞語,學生從卡片中找到該詞語讀一讀。
2、完成課后讀讀說說:(1)填寫課后的詞語(2)你能說幾個這樣形式的詞語嗎?
(八)指導寫字
活動目標
1、感受雪天游戲的樂趣,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2、學習在群體中與同伴分工、協商,共同完成任務。
3、能與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難能一起克服。
重點難點重點:學習在群體中與同伴分工、協商,共同完成任務。
難點:遇到困難能相互聽取好的辦法,協商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戶外雪地、布置好的場景、小路、雪洞、紅旗。
2、教師提前制作好彩色冰球若干、魔術盒、堆雪人的步驟圖、獎狀。
3、幼兒用輔助工具、材料:鏟子、大小不同的筒子若干、筐子4個、胡蘿卜、紙棒、樹枝、掃把、大小不同的雪碧瓶、大的一次性紙罐、廢舊帽子、圍巾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出示的魔術盒,以變魔術引出彩色冰球。
2、教師以談話形式,引出探險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探險游戲一:“找寶藏”
(1)教師講解游戲玩法:小朋友分成三個探險隊,按三條路線去探險,找到雪洞后每人取出一個寶藏,全取出來后原路返回舉起紅旗表示成功。
(2)幼兒自由組合聽到口令同時出發進行探險。
2、教師集中幼兒進行討論:
(1)引導幼兒討論:你們是怎樣取出寶藏的?一起拉繩子會怎樣?怎樣才能快速的都取出來?
(2)教師對能共同協商、快速完成任務的小組進行表揚及獎勵。
3、探險游戲二:“堆雪人”
(1)引導幼兒觀察“雪人”,了解堆雪人的方法。
師:“我們在一起去探險,看看還能發現什么。”(雪人)“雪人是怎樣堆出來的?”(幼兒自由討論)
①教師出示堆雪人的步驟圖,幼兒觀察了解堆雪人的方法。
②討論:雪人有幾部分組成,堆雪人用了哪些工具?
(2)幼兒自由組合分成三組,討論協商分工和選用的工具與材料。
(3)幼兒堆雪人,教師指導。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組織幼兒與雪人照合影后回到教室。
2、教師和幼兒分享雪人的合影并交流:大家玩的開心嗎?為什么會開心?大家在一起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怎樣才能做好?
3、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給幼兒按小組頒發獎狀,肯定幼兒的成績,提出更高的希望。
活動總結
我們生活在寒冷的北方,每到冬季,就會出現銀裝束裹的冰雪世界。幼兒活潑好動,堆雪人、打雪仗……的冰雪游戲吸引著幼兒去參加戶外活動。這個活動是根據孩子們的興趣點生成的社會綜合活動。這個活動包含健康、語言、認知、社會、藝術五大領域的內容,孩子們在活動中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
在探索活動一中,孩子們初步感受到要想快速拿到冰球需要合作。有了第一次感受,在堆雪人的過程中能力強的孩子在小組里就有了與同伴協商,在堆的過程中幼兒就有了分工,有的用手接拍雪壓緊、有的鏟雪、有的把雪堆成一堆、有的找合適的裝飾材料;幼兒間在玩雪的過程中與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難能一起克服,共同完成了任務。孩子們通過玩雪感受到雪天游戲的樂趣,也體驗了合作成功的快樂。整個活動達到了《指南》中社會性發展目標,活動結合幼兒生活有趣、生動。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