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8
這是部編跳水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合作探究,研讀重點段落
教學過程:
一、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二、合作探究,學習重點段落
1、 讀課文,說說在什么情況下,發生了什么事情?
2、 投影顯示:它顯然知道大家拿它取樂,因而更加放肆起來。
教師敘述猴子“放肆起來”的原因,學生接著說“放肆”的結果。
學生敘述猴子“放肆起來的'原因”,教師揭示“放肆”的結果。
用“顯然”說一句話。
3、 由于猴子的放肆發生了什么事情?讓學生讀相關的段落。
猴子是怎樣都孩子的?(畫出表示猴子動作的詞語,然后讀一讀,體會體會,想一想是否可以用其他動詞代替。)
投影出示: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會跌到甲板上,摔個粉碎。即使它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難以轉身走回來。同位討論:只要一失足,結果會怎樣;即使拿到了帽子,結果會怎樣。
4、 默讀課文,說說在危急時刻,船長是怎樣做的。
指名讀課文第五自然段。你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救孩子?(小組合作探究,各抒己見)。
孩子不跳水,父親會不會開槍?(小組展開辯論,暢所欲言)
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覺得四十秒時間太長了?孩子為什么一定要奪回帽子?如果你是那個孩子,你會怎樣做?
三、回歸整體,總結全文
1、 教師對照板書,總結全文。
2、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跳水給人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列夫.托爾斯泰寫這個故事,他想告訴我們什么呢?引導學生討論匯報:
(1) 遇到危險,頭腦要冷靜;
(2) 遇到問題,要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去解決;
(3) 開玩笑不能太過分。
四、拓展延伸,啟發想象
這件事過后,孩子會說些什么?船長會說些什么?水手們又會說些什么?展開你們的想象,把他們想說得說出來。
教學目標:
1.感悟作者抓住人物動作、語言、神態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2.學習運用這些描寫方法寫一個特定情境
教學重點:
1. 感悟作者抓住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難點:
2.學習運用這些描寫方法圍繞課文里的一個人物寫一個特定情景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3’
1、今天,我們學習課文《跳水》,作者是?誰能簡單介紹一下作者?
2、列夫托爾斯泰寫的《跳水》又是屬于什么體裁的文章呢?
3、它有哪三大要素(人物形象、 故事情節、典型環境)
4、小小說就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的,《跳水》里給你印象深刻的有哪些人物?(板書)
5、這節課我們就要走進小小說去了解這些人物,看看作者是怎樣刻畫他的。請看學習要求,一起讀一讀。
二、品讀課文,感受人物
1、自讀要求:選擇其中一個人物找到所在的相關段落進行分析,用橫線勾出描寫語言的句子 用波浪線勾出描寫神態的句子 用三角形標出描寫動作的詞語 如果還有其他描寫用自己習慣的符號進行勾畫 用關鍵詞批注描寫方法和人物形象7’
師做巡視,觀察孩子的批注情況。
2、小組交流心得并互相補充
3、孩子展示,完善板書10’
預設:
船長(冷靜、機智);
孩子(不服輸、欠考慮);
猴子(機靈、敏捷);
師:好了,同學們,學習時間到,接下來精彩的分享是我們最期待的。誰是第一個勇敢的分享者。
A. 預設船長:3’
你選擇的是誰?(船長)作者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寫出了人物的什么形象?)
生:動作、語言描寫寫出船長冷靜、機智
師:(師板書動作、語言)學生板書(冷靜、機智)
師:請通過朗讀來展現人物。
師:你讀出了你的理解。對船長人物形象還有補充嗎?
生:神態 愛
小結:非常感謝這位同學的分享,掌聲送給他。從突出的語言、動作和神態描寫中,我們看到了一位冷靜、機智愛孩子的船長形象。
誰是第二位勇敢的分享者呢?看看你的發言能否超過前面的同學。請這位同學在舉手的同學里推薦一位吧。
B. 預設孩子:不服輸、欠考慮3’
1、生:我選擇的是孩子
2、師:作者運用哪些描寫方法刻畫出孩子的什么形象?
3、生1: 神態 動作
4、師:從這些描寫中你看到了怎樣的一個孩子?(板書:沖動、自尊心強、倔強、好勝心強)
師小結:同學們說到的這些其實都是因為孩子不甘心被猴子戲弄(小結板書“不服輸”),所以他才不顧一切的想要拿回帽子,把自己置于一個生死兩難的境地。
孩子開始考慮到這樣的結果了嗎?這就是“欠考慮”(師板書)
小結:在突出的動作和神態描寫中,我們看到了一位不服輸、做事欠考慮的孩子形象。
還剩下兩位人物了,請第三位分享者
C. 預設猴子:敏捷、機靈2’
師: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生:動作
師:請指出來,你看到了怎樣的一只猴子(你看,那么高難度的動作它都能做出來)
生:敏捷、機靈
精彩的動作描寫可以使人物站起來,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
師:選擇一處對猴子的描寫,能否通過你的朗讀讓猴子活起來。
D、預設水手:(愛看熱鬧、勇敢)
后面救孩子非常勇敢。
三、拓展運用10’
故事情節驚心動魄,但還是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勇敢的水手們將孩子從海里救了上來,后來又發生了什么呢?精彩的故事將由你們來書寫。
根據下面特定情景展開想象,寫出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神態描寫等。
PPT孩子被救上來了……,展開想象,寫一個特定情景。
情景一:水手們相互指責……
情景二:那個逗猴子的水手……
情景三:聽到船長嗚咽起來……
情景四:你看,猴子……
……
四、點評 總結回顧 10 ’
這節課我們了解了小小說一些知識,同時還學習到如何運用語言、生態、動作描寫來讓人物栩栩如生,希望同學們以后能夠運用這種方法到自己的習作上來。
教學
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學會“肆、桅”等7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書寫“艘、航”等14個會寫字;正確讀寫“風平浪靜、顯然、放肆、齜牙咧嘴、桅桿、心驚膽戰”等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和結局。
3.結合課文內容和人們當時的神態、動作、語言等體會孩子當時的危險處境,了解船長用槍逼孩子跳水的原因。
4.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教學
重點 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和結局。
結合課文內容和人們當時的神態、動作、語言等體會孩子當時的危險處境,了解船長用槍逼孩子跳水的原因。
教學
難點 體會船長在危急時刻急中生智、沉著果斷處理問題的人格魅力。
第一課時
教學
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學會“肆、桅”等7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書寫“艘、航”等14個會寫字;正確讀寫“風平浪靜、顯然、放肆、齜牙咧嘴、桅桿、心驚膽戰”等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和結局,理清課文的層次。
教具
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 4 )分鐘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出示課件2】跳水運動員跳水比賽的視頻或圖片。
2.鼓勵學生說一說:圖片(視頻)中的人物在干什么?(跳水)你喜歡跳水這項比賽嗎?(學生自由發言。)
3.談話激趣:同學們,奧運會上,我國的體育健兒在跳水項目上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無比自豪。今天我們要欣賞的不是體育比賽,而是一個驚險的故事。(板書:跳水。)學生齊讀課題。
4.質疑課題:同學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提出來和大家交流嗎?(學生自由發言)
問題預設:
(1)《跳水》這篇課文是誰寫的?
(2)課文中寫的是誰跳水?
(3)這個人為什么跳水?
(4)他在什么情況下跳水的?
(5)跳水的經過怎樣?結果又如何?……
2. 簡介作者【出示課件3】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十九世紀后半期俄國偉大作家。代表作是《戰爭與和平》《復活》《安娜•卡列尼娜》。列寧稱他的作品是“俄國革命的鏡子”。
為激發學習興趣中,上課伊始,利用多媒體播放與課文內容相符的圖片或視頻,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調動其學習積極性。
新課
教學
(34)分鐘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學生默讀課文,要求:
(1)大聲流利地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2.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
3.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出示課件4】
三、再讀感知,理清結構
1.學生默讀課文,想想: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事情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這件事情是怎樣引起的?其發展、高潮和結局又是怎樣的?
2.小組交流,小組長整理并記錄小組同學的意見。
3.互相交流,根據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和結局理清課文層次,教師小結【出示課件5】:
(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帆船上由于水手們拿猴子取樂,一只猴子十分放肆。(板書:起因——水手戲猴、猴子放肆)
(2)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講猴子戲弄孩子,孩子爬上桅桿追猴子。(板書:發展——猴戲孩子、孩子追猴)
(3)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講孩子走上最高橫木,遇到生命危險。(板書:高潮——孩子追猴、走上橫木)
(4)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講船長命令孩子跳水,水手們把孩子救上船。(板書:結局——船長舉槍、孩子得救)
四、細讀課文,了解聯系
1.檢查朗讀課文情況:指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讀后師生進行評議。
2.學生讀書后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并提出不懂的問題。
3.在書中標畫出課文中都有誰?用幾個字說明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出示課件6】
(水手們拿猴子取樂 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發生了危險 船長要孩子跳水,水手們把孩子救上船。)
多種方法自主識記生字、理解詞語,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基礎。
整體感知后,引導學生按事物的發展順序去把握課文中本質。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 2 )分鐘 五、課堂總結,布置背誦
1.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并根據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和結局理清課文層次。
2.熟讀課文。
課堂作業新設計
一、正確選擇讀音。(用橫線標出正確的讀音)
桅桿 (wéi wěi) 一艘 (shōu sōu) 放肆 (shì sì)
嚇唬 (hǔ hu ) 齜牙 (zī cī) 模仿(mó mú)
二、讀一讀,看拼音,寫字詞。
狂風sī( )扯著巨大的海面,海面上波濤洶涌,巨浪此起彼伏猶如萬馬奔騰,巨大的海嘯聲音又如萬馬sī( )鳴。一sōu( )巨大的軍艦在緩緩前進,他們在sōu( )救陷入危險的漁船。
三、填空。
1.選擇合適的量詞填在括號里。
一( )帽子 一( )帆船 一( )早飯 一( )爪子
一( )橫木 一( )繩子 一( )猴子 一( )步槍
2.因為 因而
(1)( )猴子顯然知道水手們拿它取樂,所以它就更加放肆起來。
(2)猴子的放肆和水手的哄笑激怒了孩子,( )引得孩子爬上了桅桿去追猴子。
只要……就…… 即使……也……
(3)( )他走到橫木頭上拿到了帽子,( )很難回轉身來。
四、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這篇課文敘述了在一艘外國輪船上發生的故事:一只 把船長 戴的帽子掛到了桅桿最高的橫木的一頭, 為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在萬分危急的時刻, 急中生智,命令兒子 ,水手及時下水搶救,終于使
轉危為安。
【答案】
一、桅桿 (wéi wěi) 一艘 (shōu sōu) 放肆 (shì sì)
嚇唬 (hǔ hu ) 齜牙 (zī cī) 模仿(mó mú)
二、撕 嘶 艘 搜
三、1.頂 艘 頓 只 根 條 只 支
2.(1)因為 (2)因而 (3)即使……也……
四、1.猴子 孩子 船長 跳水 孩子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孩子為了取回被奪走的帽子,爬上了船的桅桿的頂端,正面臨著生命的危險。這是怎么回事呢?結果會怎樣呢?今天,我們就一塊來學習這個故事———《跳水》
二、交流預習,以學定教
1、課前同學們已經讀了這個故事,誰能說一說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故事是怎樣引起的?
2、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你遇到了哪些不明白的問題或者想進一步理解的地方?﹙梳理問題,以學定教。視學生問題的多少決定是否需要小組交流。﹚
三、自主學習,讀書感悟
1、剛才,同學們已經說了故事是由于水手拿猴子取樂引起的,課文的第幾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2、那事情發生的經過怎樣?下面請同學繼續讀課文二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找出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多讀幾遍,試一試從這些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什么原因促使孩子不顧生命危險爬到了桅桿的頂端?此時處境怎樣?你是從什么地方體會到的?試一試,能把你的體會讀出來嗎?
3、如果當時你就站在甲板上,看到這樣危險的情景,你會怎樣做呢?面對這樣危險的情景,那船長----孩子的父親是怎樣做得呢?自讀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看一看船長是怎樣做得?剛才同學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船長為什么用槍逼著孩子跳入水中?請同學們再把這幾個自然段讀一讀,想一想:船長當時會怎樣想?把自己想到的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提示:你可以這樣說:船長當時會這樣想或船長還可能這樣想…﹚
4、感情朗讀:這是一位機智、勇敢、果斷的船長。你能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嗎?
5、說到這里,老師不由得想起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是一個秋天,一家三口去爬山游玩,坐索道時,繩索突然斷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父母同時想到要救自己的孩子。在繩索快要落地的一瞬間,發生了什么事?父母雙雙用手把孩子舉了起來,孩子幸存活了下來,而她的父母卻永遠離開了她。
6、小結:
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你們內心一定受到很大的震撼吧!當孩子在最危險的時候,父母都會想方設法救他們,能夠使本無希望的事情發生轉機,出現奇跡。
四、全文回顧,加深認識請同學們再來讀一讀全文,想一想,《跳水》這個故事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五、總結拓展
同學們,孩子得救了。那孩子被救上來以后,船長、水手、孩子都會說些什么呢?大家可以想一想,說一說,也可以分小組演一演。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