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1
這是認識幾分之幾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操作活動進一步認識分數;能進行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
(二)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借助幾何直觀,通過折一折、涂一涂等多元表征的操作活動,建立幾分之幾的分數模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操作活動中認識幾分之幾,深化對分數含義的理解。
教學難點:在數學模型中比較分數的大小,進一步認識分數。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復習導入
(1)我們已經認識了幾分之一的分數,請同學們說出幾個幾分之一的分數。
(2)學生說分數,教師板書。
(3)請選擇其中一個分數,先跟你的同桌說說它所表示的意義,再全班交流。
(4)各自在練習本上給黑板上的分數排排隊,再匯報交流。
2.揭示課題
大家還想再認識其他的分數嗎?(板書課題:幾分之幾)
【設計意圖】既復習了舊知,又為學習新知做好了準備。
(二)自主探索,構建新知
1.初步感知四分之幾
(1)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一張長方形紙,折出這張紙的人教三上:《幾分之幾》教案。折好后和同桌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折的,并指出這張紙的人教三上:《幾分之幾》教案。
(2)你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幾份?給其中的幾份涂上顏色,你想涂幾份就涂幾份。把你涂色的部分用分數表示出來,涂完后在小組內互相說一說你的想法。
(3)學生實際操作。
(4)全班交流,展示折紙的方法,并介紹所取的份數分別占整個圖形的幾分之幾。
【設計意圖】借助折紙的情境組織學生進行折一折、涂一涂、說一說的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合作交流來認識四分之幾,加深了學生對分數的理解和對幾分之幾的認識,使他們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并分享學習的成果。
2.深入探究幾分之幾
(1)拿出自己準備的1分米長的紙條,把它平均分成你喜歡的份數,涂出想涂的份數,并用分數表示出來。
(2)學生獨立操作,然后再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分法和想法。
(3)集體交流,學生匯報。
(4)教師以十分之幾為例進行講解,和學生共同探討得出:四分之幾是由幾個四分之一組成的,十分之幾就是由幾個十分之一組成的,它們和幾分之一的分數相比只是所取的份數不同。
(5)師生小結:像人教三上:《幾分之幾》教案、人教三上:《幾分之幾》教案、人教三上:《幾分之幾》教案、人教三上:《幾分之幾》教案這樣的數,也都是分數。你能仿照這些分數,自己說幾個嗎?
(6)完成第92頁“做一做”第1、2題。
【設計意圖】借助一分米長的紙條,引導學生將它平均分成若干等份,任取其中的幾份,并用分數來表示。引導學生在認識幾分之一的基礎上,從而類推出幾分之幾就是幾個幾分之一組成的。
3.比較同分母的分數大小
(1)出示人教三上:《幾分之幾》教案和人教三上:《幾分之幾》教案,這兩個分數哪個大?你是怎樣想的?
預設一:從人教三上:《幾分之幾》教案和人教三上:《幾分之幾》教案里面各包含幾個人教三上:《幾分之幾》教案來考慮。
預設二:拿出相同的兩張平均分成五份的長方形紙,一張把其中兩份涂上顏色,一張涂三份,比較涂色部分的大小。
(2)出示人教三上:《幾分之幾》教案和人教三上:《幾分之幾》教案,獨立比較,然后和同桌說說是怎樣比的,全班交流。
(3)通過這兩組分數的比較,你發現了什么?指導全班交流,引導歸納同分母分數比較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折紙、涂色來學習幾分之幾分數的比較方法,降低了難度,更有助于學生對分數的形象感知,豐富了表象。同時也讓學生初步體驗到一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相等時,就表示把一個東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數與分的份數同樣多,就是1。為后面學習“1減幾分之幾”做準備。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完成第93頁“做一做”第1、2題。
2.完成練習二十第5、6題。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引導學生對本節知識回顧整理,引導學生加深對幾分之幾的分數的認識和同分母分數比較方法的理解。
(四)全課總結,升華新認識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你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幾分之幾,會讀、寫幾分之幾。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能比較分母相同的分數的大小。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數學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3、在動手操作、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學習的精神,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二、教具、學具準備:
正方形紙,彩紙條。
三、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4。
1、學生小組合作。
每個學生將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根據自己的意愿涂出幾份,寫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幾分之幾,再在小組內交流。
2、全班交流。
讓學生說出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3份是它的3/4,4份是它的4/4。
3、引導學生討論交流,理解。
四分之幾是由幾個四分之一組成的,它與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數不同。
(二)教學例5。
1、讓學生把1分米長的'彩紙平均分成10份。
2、把1條彩紙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幾分之幾?
板書:1/10
把1條彩紙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幾分之幾?
板書:2/10
3份是它的幾分之幾?
讓學生類推出十份之幾就是幾個十分之一。
3、小結:
像2/4、3/4、2/10、7/10這樣的數,也是分數。
4、讓學生再說出一些其他分數。
5、認識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6、完成教科書第94頁的做一做第1題。
(三)教學例6。
1、出示例6第一組圖2/5和3/5。
1)猜想:哪個分數大一些?
2)讓學生同桌一級,分別在長方形紙上涂色表示出2/5和3/5,再把它們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3)演示2/5和3/5比較重疊過程,讓學生直觀感受。
2、出示例6第二組圖。
讓學生獨立探究、完成6/6和5/5的比較,再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比較的?
3、小組討論,通過上面兩組數的比較,你發現了什么?師生共同小組同分母分數比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教科書第95頁做一做第2題。
(四)作業:
教科書第97頁第4、5、6題。
一、復習回顧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對分數有了初步的認識,知道了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這樣的一份就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
請你回想幾個幾分之一這樣的分數,它們分別表示什么意義?
接下來,請大家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它的四分之一,看誰的方法最多。想一想你這樣折的道理是什么?
出示學生的幾種做法,并讓他們口述自己的理由,教師強調“平均”二字。
【設計意圖:通過折一折,既復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情境中復習舊知,激活了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喚醒了學生原有的知識存儲。】
二、探索學習新知
1.教學“分一分”
(1)出示“分一分”
1 圖片1的兩部分大小一樣,是“平均”分。
2 強調“平均”的含義。
3 對于這張圖片,哪一部分可以用分數
表示?
學生思考回答。
a. 涂色部分是整個圓的一半,也就是這個圓的
。
b. 無色部分也是整個圓的一半,也就是這個圓的
。
老師取出課前已經準備好的“三等分”圓。
1 其中1份涂上顏色,寫出分數,并讀出分數。
2 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彩筆涂出2份。
提問:2份是整個圓的多少呢?應該如何表示?小組討論交流。
3 活動之后,先讓學生回答自己的的猜測,教師給予肯定與評價:2份是這個圓的
,讀作:三分之二,
里面有2個
,
與
相比,只是取的份數不同。
(2)取出課前準備好的整圓圓片。
你能把這個圓平均分成4份嗎?怎么做?
演示把圓對折兩次之后打開就得到四等分的圓。
4 取其中1份涂上顏色,寫出分數,并讀出分數。
5 取其中2份涂上顏色,試著寫出分數,并讀出分數。
2份是這個圓的
,讀作:四分之二。
6 取其中3份涂上顏色,試著寫出分數,并讀出分數。
3份是這個圓的
,讀作:四分之三。
師生共同總結提升;
剛才我們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了4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這一個圓形又叫一個整體,也就是說我們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了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直觀形象,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一個整體的幾分之幾的含義,使抽象的分數概念對于學生而言變得具體和生動起來,注重實質,使學生建構的過程得以凸顯。】
2.教學“議一議”
(1)出示“議一議”第一個題目:在
中,4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
(2)出示“議一議”第二個題目。
(3)結合例題的過程,同桌之間交流討論,發表意見。
①
可以看成是把一個整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
②
可以看成是把一整張紙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
總結:
可以看成是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
注:強調“把一個整體平均分”。
我們今天認識了
、
、
,它們也叫做分數,你們還可以舉出一些其他的分數嗎?
剛才我們把一個圓形紙片、一個正方形紙片或一條線段平均分成了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一個正方形或一條線段或一個圓形又叫一個整體,也就是說我們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了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3.教學分數名稱。
(1)說一說。
觀察這些數,它們都有幾部分組成?
結合具體的例子
:介紹各部分的名稱。(分子、分母、分數線)
讓學生自己舉例讀一讀。
把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一,其中的幾份就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分母就是幾,取其中的幾份,分子就是幾。
強調:把一個物體或圖形平均分成幾份,分母就是幾,表示這樣的幾份,分子就是幾。
(2)分數可以用來表示什么?
分數不僅可以表示一個物體的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也可以表示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93頁自主練習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小組討論交流并糾錯。
2.教材第93頁自主練習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匯報,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談談你的收獲:你能說一說嗎?
今天我們學習了認識幾分之幾,比如把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四分之一,三份就是四分之三,所以,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設計意圖:設置這樣的回顧總結,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的知識,同時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課的最后通過讓學生尋找身邊的分數原型,初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初步認識分數,知道把一個物體和一個平面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能用實際操作的結果表示相應的分數。
2、使學生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同分母的兩個分數的大小,并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使學生體會分數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了解分數產生和發展的大致歷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產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過程:
一、折一折。
1、上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幾分之一這樣的分數,你們還能用折紙、涂色的方法來表示分數嗎?
請大家每人拿出一張正方形紙,折成同樣大小的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或幾份涂上顏色。
2、請一位涂1/4的學生到前面展示。
說出自己涂了幾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這一份為什么可以用1/4表示呢?
(強調:平均分成4份,涂色的占其中的一份)
3、拿出一份涂3/4的正方形紙問:
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數表示嗎?用哪個分數表示?
師:把一張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可以用3/4這個分數表示。
4、在小組中互相說說,你涂了4份中的幾份?是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5、全班交流,把不同分法、涂色的學生作品進行展示,并用分數表示。
6、教師選擇部分學生的作品展示、比較。
同學們的`分法及涂色的方法都不同,為什么都可以用2/4表示呢?
二、試一試。
1、P103
先說說每個圖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幾分之幾,在( )里填上適當的分數
先由學生自己觀察、判斷,再和同伴說說涂色部分表示幾分之幾,然后在自己填在書上。
2、P104、2
在每個圖里涂上顏色表示它上面的分數。
5/6 6/8 2/5 4/7
學生自己涂色,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比一比
1、上節棵我們曾比較過1/2和1/4的大小,還記得嗎?那么你們能想辦法比較出3/5和2/5的大小嗎?
2、以小組為單位,比一比,看哪個組想出的辦法好。
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并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
3、不同方法的學生展示比較的過程和結果。
(這里特別強調要用同樣大小的紙)
師:3/5涂了3個小格也就是3個1/5
2/5涂了2個小格也就是2個1/5
3個1/5大于2個1/5
3/5>2/5
四、做一做
1、P105頁第4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