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1
這是沏茶問題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通過簡單的生活事例,讓學生學會選擇合理、快捷的方法解決問題。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3、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使學生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探究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
難點:1.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老師考考你們,用“一邊……一邊……”造句(學生活動,教師適當點評。)
說的很好,這兩件事情都是同時進行的。(板書同時進行)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回頭看一下,今天這節課和我們平時課堂有什么不同?
生1:有許多老師聽課。 生2:教室環境不一樣。
師:如果這些老師到你家里做客,你們歡迎嗎?
生:歡迎。
師:哪你準備怎樣招待老師呢? 生1:請老師吃水果。 生2:給老師沏茶。 生3:請老師吃飯。
3.師:同學們想得真周到,老師特別喜歡喝茶,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探究一下沏茶問題。(板書課題:沏茶問題)
二、動手操作,主動探究
1. 師:同學們,想一想,你平時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準備呢? 學生活動
師:回答得真不錯。
2.師:我們來看看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別需要多長時間?(出示教材104頁沏茶工序主題圖)
師:請學生齊讀沏茶所需工序及時間。
3.師:請同學們認真思考,把你沏茶的過程用數學表達方式寫在你的草稿本上,列式并計算出時間,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生:自主思考和探究活動,教師巡視。 4.指名學生匯報,教師引導學生點評。
生1:先洗水壺(1分鐘),接水(1分鐘),燒水(8分鐘),洗茶杯(2分鐘),找茶葉(1分鐘),沏茶(1分鐘);一步一步的完成,要14分鐘。
師:這個時間有點長了,萬一老師在家里做客的時間不長呢?還有沒有時間更短的呢?
生:有。
師:好,請看下一位同學的方案。出示方案。(接水1分鐘,燒水8分鐘,沏茶1分鐘,燒水時洗茶壺、洗本子、找茶葉)
生1:工序不對,燒水時不能洗水壺。 生2:時間不對。
師:這說明什么啊?(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雖然要最短時間沏茶,但要工序正確。)
師:老師這個有幾張卡片,誰能幫助他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師:請愿意幫忙的學生上黑板上來擺圖片,計算出所需要的時間,全體學生做小評委。
師:同學們,你們同意他的做法法嗎?就這樣,為了更清楚地表示這些事情的先后順序,我們用箭頭來連接,然后計算出時間是:1+1+8+1=11(分鐘)。
師:同學們回頭看這幾種方案,那個更好呢?請同學們點評。 生:第三種。 師:為什么? 學生活動
師:同學的想法真好。我們的這個過程,在數學中把它叫做優化。
師:同學們,現在知道數學中的優化是什么意思了嗎? 學生活動。
教師引導學生作出總結:有序、能同時的同時做、高效。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合理安排時間。(教師板書:合理安排時間)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小紅感冒了,要吃藥休息,需要做:
找杯子倒開水(1分鐘) 等開水變溫(6分鐘) 找感冒藥(1分鐘) 量體溫(5分鐘)
小紅應如何合理安排上面的事情? 2.請你幫明明的媽媽安排一下,看看怎樣最節省時間,需多少分鐘?(用流程圖表示出來,并計算出時間)
刷牙洗臉 3分鐘
煮雞蛋用 10分鐘
熱牛奶和切面包 5分鐘
吃早餐 10分鐘
洗碗 2分鐘 3.小華肚子餓了想吃飯,需要做:
洗電飯鍋 1分鐘 煮飯 20分鐘 炒青菜 3分鐘 紅燒肉 10分鐘 煲湯 5分鐘
怎樣安排,才能在最短時間吃飯?(用流程圖表示出來,并計算出時間)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數學廣角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合理安排時間(沏茶問題)
洗水壺1分鐘→接水1分鐘→燒水8分鐘→沏茶1分鐘
↓同時
洗茶杯2分鐘 找茶葉1分鐘
1+1+8+1=11(分鐘)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優化問題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決問題的方法,滲透數學優化思想。
2、初步感受統籌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嘗試用統籌的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3、讓學生體會通過合理安排,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效率,逐漸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良好意識, 教學難點:
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學會合理安排生活、學習中的事情。
教具、學具準備:
六張沏茶工序卡紙片(若干套)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游戲導入
試一試,用“一邊??一邊??”說一句話,教師點評,引出“同時”
二、活動體驗,設計方案
1、自學例2思考下面問題
(1)沏茶需要哪些工序,分別需要多長時間?
(2)沏茶的工序這么多,哪些事情要先做?那些事情可以同時做?你打算怎么做?
2、設計方案
(1)在小組內拿出信封里的工序卡紙片擺一擺,設計出一種盡快讓客人喝上茶的方案,并計算出整個過程一共用了多少時間。
(2)教師巡視指導,收集學生的設計方案。
(3)展示各小組的設計方案
請學生用工序卡紙片在黑板上擺一擺,教師板書每種方案和時間。
(4)引導學生從多種方案中選擇合理、快捷的'方案。
(5)添畫箭頭,完成流程圖。
(6)小結:做一件事情,在考慮好先后順序的基礎上,用同時來做幾件事的方法,可以縮短時間,提高效率。
三、深化理解,鞏固拓展
1、鞏固練習
過渡語:小明的媽媽送李阿姨出門了,小明的肚子“咕咕”叫起來,于是,小明想露一手,盡快將飯燒好,讓媽媽回來吃上可口的、熱乎乎的飯菜。
洗電飯煲:1分鐘??洗米:2分鐘??煮飯:20分鐘
燒青菜:3分鐘??燒魚:9分鐘??燒湯:5分鐘
想一想:小明應該怎樣合理安排以上事情,盡快將飯燒好?
2、在上一題的基礎上,添加信息“燒肉8分鐘”,拓展延伸。
3、總結:生活中,學習中可以采用同時做幾件事情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時間。
四、舉例生活,提升“合理”
1、想一想生活中、學習中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時做的?
2、這樣的安排合理嗎?
(1)、芳芳衣袋里裝著一本《腦筋急轉彎》 ,放學后在車站坐著等車時拿出來看。
(2)、晨煉時,軍軍邊跑步邊背英語單詞。
(3) 、為了提高學習質量,強強在乘車時認真看書。
(4)、為了節省時間,紅紅邊吃飯邊看電視動畫片<<蜘蛛俠>>。
3、在學習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歸納總結:有時幾件事情可以同時做,有時卻不可以,所以我們在合理安排時間的同時,一定要講究科學。
五、全課總結,布置作業
1、今天,我們和小明一起度過了愉快的一天,同時也有了自己的收獲,誰能談談自己的收獲?
2、做導學練案“自我測評”
六、板書設計
沏茶問題
洗水壺(1分)→接水(1分)→燒水(8分)→沏茶(1分)共11分
∣
洗茶杯
∣
找茶葉
教學目標:
1、知道統籌方法在生活中的應用,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時間。
2、會用流程圖表示事情的安排順序。
3、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4、通過教學活動,感受合理安排時間的重要性,養成珍惜時間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能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時間
2、會用流程圖表示事情的安排順序
教學準備:
課件 學生: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生……
師:那你們知道這世界上最長又最短,最快又最慢的是什么嗎?
生:時間
師:是啊,真聰明。時間是最長的也是最短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安排它呢?今天我們就一起到數學廣角里一起研究怎樣合理安排時間。(揭題)
[設計意圖:由生活中的哲理名言談話導入,能夠很自然地與今天所要學的新課題聯系起來。]
二、活動展開
活動一:燒水和掃地
師:為了更便于我們討論,老師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看,(課件出示)小麗是一位四年級學生,今天放學回到家,媽媽在廚房忙碌著,她讓小麗幫著燒壺開水,掃掃地,你會做嗎?
說說吧,你準備怎樣安排這兩件事?
生:……
怎樣合理安排才能更好地節省時間?
師:這兩件事為什么可以同時做?
那同時做這些事情的目的又是什么?(節省時間)
由此可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學會合理的安排事情,就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活動二、沏茶
師:不知不覺中,我們幫小麗想出了這么好的方法,小麗非常感謝大家。
師:瞧,(課件出示:圖片)小明家來了客人,小明是個懂事的孩子,他看到媽媽和李阿姨聊天很開心,心里想,我得幫忙燒水、沏茶。那你平時沏茶時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1、想一想,你平時沏茶的時候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呢?
2、看一看,小明沏茶的時候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分別是多長時間呢?誰能說給大家聽。(出示課件,指幾名學生說圖意)
3、小明要做這么多事,觀察情景圖中的沏茶順序,你發現什么?(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贊揚、鼓勵。)
4、怎樣做才能讓客人盡快喝上茶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種能盡快讓客人喝上茶的方案。現在請拿出手中的工序圖片擺一擺,并算一算你們設計的方案需要用多長時間?
5、展示不同的方案,并讓學生述說設計過程:(指名學生到黑板前用工序圖片擺一擺):
師:誰愿意上來展示一下你們小組設計的方案?(指名學生在實物展臺上用工序圖擺一擺,并說一說設計過程。老師板書最佳方案流程圖)
生:先洗水壺,然后接水,再燒水,燒水的同時洗茶杯,找茶葉,最后沏茶。
師:為了更清楚地表示順序,我們用箭頭表示這個過程
師:為什么要在燒水的'同時洗茶杯、找茶葉呢?
生:因為這樣做可以節約時間。
所以我們把這兩件事放到燒水的下面,表示做這些事只用了8分鐘。
師:燒水的同時可以洗茶杯和找茶葉嗎?為什么?
生:可以,因為它們之間相互不影響。
師:那“洗水壺、接水”這兩件事能不能和燒水同時做,或者放在燒水之后做呢?(不能)為什么?
師小結:可以看到無論是哪種安排方案,在燒水之前我們必須先洗水壺接水。得考慮事情的一般順序。
6、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設計我們知道:在做一些事情時,能同時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時間也就越短。像這樣在黑板上擺放的圖示,我們起名叫它流程圖,它可以讓我們清晰的看出事情的過程和順序。
活動三:議一議
剛才我們經過認真的學習和思考用合理安排時間的方法解決了在生活和學習中的一部分事情。
活動四:找感冒藥
最近天氣變化無常,小紅由于穿衣飲食中不注意保重身體患了感冒了,你們愿意來看看小紅感冒的事情嗎?電腦出示信息:我感冒了,吃完藥后要趕快休息。問:你知道小紅現在想怎樣嗎?
再展示吃藥時所有做的事情。
問:怎樣安排這些事情小紅才能最快可以休息?
生:先找杯子倒開水,然后等開水變溫,在等開水變溫的同時量體溫、找感冒藥。(教師板書)
師:一共花了多長時間?
生:7分鐘。
師:在等開水變溫的同時可以量體溫、找感冒藥嗎?
生:可以。
師:那么這樣的安排合理嗎?為什么?
生:合理,因為方案中把能夠同時做的事情一起做,節約了時間。
師:回答的真好!這位同學已經知道了什么是合理的安排。把能夠同時做的事情一起做,達到節約時間的目的,這樣的安排就是合理的安排。(再次強調)
三、提升對“合理”安排的認識:
對于他們的“合理”安排,請你說看法?
1、為了節省時間,張小樂一邊走路一邊認真看書。
(在路上邊走邊看書,既影響視力又危險,所以這兩件事情也不能同時做,這樣的安排是不合理的。)
2、為了提高學習質量,王小亮邊吃飯邊看電視節目《學英語》。
[設計意圖:對合理安排事情有了初步認識后,再來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提升。讓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科學并合理安排事情的真諦。]
師小結:通過分析上面的事情,我們明白了,合理安排事情,不但要考慮節省時間,還要考慮人身的健康和安全,更要講究科學。在生活中需要合理安排的事情還有很多。
四、思維拓展:做教材114頁第3題。
請你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安排來提高效率?(指多名學生說一說)
[設計意圖:請學生們說一說生活中例子,讓同學們再一次的感悟生活與數學的密不可分的關系。
五、總結提升: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生1:我知道要合理安排時間。
生2:合理安排時間也就節約了時間。
生3:要珍惜時間。
師:其實關于合理安排時間的問題,就是最優化問題,也就是被大數學家華羅庚爺爺稱做“統籌安排”的問題,它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中有廣泛的用處。
師:古今中外仁人志士對時間的認識都很深刻。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就講過這樣一句話。請大家來讀一讀。
出示: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和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師:把這句話送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合理地安排自已的學習和生活,做一個珍惜時間的人。
六、課后作業
請同學們自己設計一張時間表,合理地安排你一天的學習和生活時間。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明確做事要考慮先后順序,能同時做的事情要同時做,并能結合具體事例安排做事的過程。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安排做事的過程,通過比較,探究最優方案,培養學生的擇優意識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逐步養成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事情的先后順序,合理安排時間。
教學難點:掌握同時做的事情要同時做。
三、教學準備
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揭示課題
匯報課前調查資料
課前調查1分鐘能做什么事。
師:你有什么感受?
(板書:合理安排時間)
師:大家會合理安排時間嗎?下面我們就開展“今天我來當家”的活動,比一比誰最會合理安排時間。
(二)探究新知
1.明確“做事要明確先后順序”。
師:今天你是值日生,主要負責地面清掃工作,包括拖地、掃地、倒垃圾、撮垃圾。你將怎樣安排你的工作程序呢?不這樣安排可以嗎?(板書:明確先后順序。)
2.明確“做事不僅要明確先后順序,而且能同時做的可以同時做。”
師:小明的家里也來了客人,(出示情境圖):從圖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李阿姨來家里做客,媽媽讓小明燒水沏茶;
怎樣讓客人盡快喝上茶。
師:你們知道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情嗎?
師:怎樣安排這些工序才能盡快喝上茶呢?
師:這么多的事情到底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呢?請同學們幫小明想一想,他應該怎樣做才能讓李阿姨盡快喝上茶?用你手中的小紙片擺一擺。
(1)小組合作學習:
①獨立思考,設計方案。
②小組討論,探究方法,展示流程圖。
(2)匯報交流
師:誰愿意展示你的設計方案?
生:板演。預設情況:
①洗水壺(1分鐘)→洗茶杯(2分鐘)→接水(1分鐘)→燒水(8分鐘)→找茶葉(1分鐘)→沏茶(1分鐘)共14分鐘
師:還有更省時的方法嗎?
②洗水壺(1分鐘)→接水(1分鐘)→燒水(8分鐘)→沏茶(1分鐘)
找茶葉(1分鐘)
茶杯(2分鐘)共11分鐘
師:比較兩種方法,哪種設計能讓客人盡快喝上茶呢?為什么?
生:燒水時可以同時找茶葉、洗茶杯,不用計算這兩件事的時間了,只計算燒水時1+1+8+1=11(分鐘)
師:(板書:同時)接水、沏茶能同時進行嗎?
生:不能,要有先后順序。
師:(板書:順序)
師:能同時做的事情豎著擺在一起,其他事情要有先后順序,如果用箭頭表示順序是不是更清晰呢?(邊說邊畫箭頭,出現流程圖)
師小結:
(1)能同時做的事情越多,所用時間就越少。
(2)幾件事情同時做時,計算時只加最長時間。
3.明確“在做一件事的同時可以做幾件事時,也要考慮這幾件事的先后順序和所用時間”。
師:今天我們也試著炒雞蛋吧。
(1)炒雞蛋需要做哪些工作?(讀信息)
(2)合作建議:
①思考:如何安排炒雞蛋的過程最合理?
②利用信封中的學具擺出炒雞蛋的過程。
③算出炒雞蛋整個過程所用的時間。
(3)小組活動擺學具
(4)學生匯報
情況1:
洗鍋(2分)——燒熱鍋(2分)——燒熱油(4分)——炒蛋(4分)
切蔥花(2分) 敲蛋(1分)
攪蛋(2分)
2分 2分 4分 4分
2+2+4+4=12(分)
情況2:
洗鍋(2分)——燒熱鍋(2分)——燒熱油(4分)——炒蛋(4分)
敲蛋(1分) 切蔥花(2分)
攪蛋(2分)
2分 2分 4分 4分
2+2+4+4=12(分)
(5)對比:
①這兩種方案有什么相同點?(按照事情的先后順序)
②有什么不同點?
師:兩種方案都合理嗎?(從時間的角度思考)
師:你有什么體會?
師小結:在做一件事的同時,如果可以做其他幾件事,也要考慮做這些事情的先后順序和所用時間。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師:請看屏幕,李阿姨問了小明一個問題,你們能幫助解決一下嗎?
(1) 寫作業(10分鐘) 擇菜洗菜(5分鐘)
洗米(3分鐘) 蒸飯(20分鐘)
師:要想在最短時間內完成這些事,你需要考慮什么?
請你用流程圖表示出準備晚飯的過程,并計算出所用時間。
(2)學生反饋
(3)對比:哪個方案用的時間最少?
師小結:從節省時間考慮的,能同時做的事情要同時做。
2.P105頁做一做1
(四)總結
“今天我當家”,同學們沏了茶、準備了晚飯、洗衣整理房間,做的事情可真不少。能說說你從中得到的收獲嗎?(做事明確先后順序,要同時做的同時做,節省時間;要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