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5-29來源:幼兒園學習網
這是幼教《尊重孩子》的工作總結6篇,是優秀的幼兒園總結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是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尊重往往會變味。xx幼兒園讓我們看到了教師對孩子的尊重,不僅僅是教學課程,直接反映出對孩子興趣的追隨,他們在生活中的等待與陪伴,也讓我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比如孩子是自己帶水、帶碗的,每個孩子喝水的'時間和量都由自己掌握;每次用完餐后都是自己洗碗,整理好書包。孩子進出室內都需要換鞋,但是他們都是自己穿脫,即使是托班的孩子,老師也是在一邊靜靜地看著他,等著他,直到他跟上大家的節奏。
尊重孩子,就是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的觀點融入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個時刻。在城區幼兒園,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的自主早餐環節,值日生準備一組的早餐物品,包括一個大盤子,里面有點心盒、點心碟、點心夾、抹布和大桶的豆漿壺。孩子們根據自己的需要拿取點心碟,用夾子夾好餅干,倒上豆漿,喝完后自己洗杯子。值日生再負責把所有的物品收拾干凈,包括用抹布把桌子擦干凈。整個點心環節,保育員不用出現在孩子面前。孩子們在這樣的過程中可以學會自助、自主,而我們常常把生活環節該讓孩子自己做的給忽略了、簡單化了,而常常再用專門的教學時間教授“如何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帶任務回家幫忙擇菜、幫忙掃地等,自己的吃飯、穿衣倒要成人幫,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
尊重孩子,就是要尊重孩子成長的規律,允許他們慢慢長大。我們往往等不及孩子的思考和發現,等不及讓孩子消化和體會,為了追求效果,我們常常迫不及待地將答案告訴孩子,所以我很感動臺灣的方案教學,教師要做的就是“支持”、“陪伴”,和孩子一起長大。在方案教學中,我們看到了教師的追隨,只要孩子喜歡,他們想到的,就讓他們放手做,教師、后勤給予物質上的準備,幫助孩子完成他們的想法。李希貴校長曾經被學生邀請參加旅游活動,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了,如果是一般的校長,就會細細詢問:是否安全,準備工作做得怎樣,資金從哪里來等等,需要考慮和了解的事情非常多,但是李希貴校長說:要相信學生。所以他不問,只是支持和參與。
我們總覺得一天的時間匆匆,所以每一個環節都走得很匆忙,教室里、樓梯口都能看到師生匆忙的身影,聽到“快、加油”的催促聲,時時在追趕時間,不能容忍孩子們動作慢、被別人落下。所以為了整齊劃一,我們幫助“個別”孩子穿衣服、幫助他們剝蝦殼、拖著他們跟上大家的步驟;為了走完每一個環節,我們無視孩子的興趣與節奏,匆匆結束這一個活動,急急開展下一個活動,嚴格按照作息時間操作;為了完成所有的教學計劃,我們淺嘗則止,不再深究;在重過程輕結果的觀念之下,我們不再追求教學結果但也缺乏教學過程……對比之下,我們看到了很大的差距。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似乎是農夫的寫照,但經歷了這么多年的幼兒園生活,使我深刻的體會到幼兒園教師的真實寫照,那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不息”,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讓我明白自我職責的重大,或許很多人不理解,覺得幼兒園教師有什么呀,整天哄著孩子玩就行了,有必要把自我搞得那么累嗎試想想說這些話的人,如果把你的孩子交給一個不負職責,一無是處的教師,你高興嗎你愿意嗎相信你會毫不猶豫地告訴我:當然不愿意。
我想,這或許就是幼兒園教師為什么那么忙的原因了吧,為了孩子我們每一天不斷的學習,不斷地充實自我,深知:“教師要給孩子一杯水,首先自我要儲存一桶水”的道理,有人以往問我:你們既然那么累,當初為什么會選擇這份職業呢我說:那是因為我們愛孩子,喜歡孩子,異常是看著自我教育培養出來的,從一個什么不懂,咿呀學語的孩子,經過自我的教育,變成一個具有良好習慣的好孩子,相信這時候的教師,心里別提有多么的自豪,那些苦啊,累啊,在這個時候都顯得那么的微不足道,所以,即使自我平常有煩躁,發牢騷的時候,可是看著孩子們一個個天真的笑臉,頓時所有的煩惱已拋之腦后,使自我更加有信心把這份值得驕傲的工作給做下去,甚至要做得更好。
所有的幼兒園教師,加油吧!
小班有個孩子叫劉航宇,一入園就表現出了與眾不一樣的調皮,他的嘴巴幾乎不用,(活動課教師不論教什么他的嘴總閉得緊緊的'),平時也不和小朋友交流;而手的用處卻表現地尤為突出,在園的時間幾乎沒一刻閑著,不是撓撓這個,就是捅那個一錘,把班級搞的“告狀聲不斷”,怎樣辦呢靜下心來之后,我找他的家長談了談,了解了一下孩子在家的表現,同時也向家長客觀地談了孩子在園的表現。告訴他孩子出現的交往上的困難,期望家長配合幼兒園工作,每一天問問孩子在園交了幾個新朋友及學的資料等。
我走到孩子旁邊蹲下身子邊撫摸他的頭邊輕輕地告訴他:“航宇,教師和你是最好的朋友,教師也明白你很想和小朋友玩,你不明白小朋友為什么總告你狀是不是,教師告訴你個讓小朋友喜歡你的法寶,好不好”孩子鄭重的點了點頭。“學會用嘴說話”,不要用“手’說話。孩子莫名其妙的眨了眨眼睛,我見時機成熟,于是和孩子解釋道:“你想干什么事情的時候,要用嘴巴說出來,不能用小手,小手是用來做好事的,不是落在小朋友身上的,如果你是小朋友你會喜歡和用手說話的小朋友玩嗎”孩子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
接下來的日子,孩子明顯的變化了。班里的告狀聲也沒有了。
今日幼兒園半日開放,我在許多家長面前組織活動,說實在話,心里有一點點緊張。
家長們準時來到活動室,我和他們一一打著招呼,他們的到來一點也沒影響孩子們,我內心的擔心看來是剩余的,他們像往常一樣進入區角活動,“教師,我的鞋帶開了;教師,我的棋子少了一個;教師,家家搶我的玩具。”我像平時一樣處理著孩子的“案子”。
看家長都到齊了,我讓孩子們圍在我的身邊,做了一個拍手游戲,等孩子們安靜下來。我把花費了兩天來精心制作的課件逐一展示出來,細心的給孩子講解,讓他們去觀察每張圖片,引導他們說出圖形的排列順序,勇敢的孩子到前面幫教師把圖形排列完整。
大部分幼兒都把小手舉得高高的,想在家長面前表現一下自我很棒,我一一獎勵了他們,僅有坐在最終的悠悠老是不舉手,她媽媽急的臉都紅了,“這孩子,真煩人,見了生人就啞巴。”我看著淚水在悠悠的眼圈里打轉,就拿著一顆五角星走過去,趴在悠悠的耳邊悄悄對她說“不要怕,教師相信你,你是最棒的。”在我的鼓勵下,悠悠最終舉起了小手。接下來我的幾個問題悠悠也都舉了手,我趁機讓小朋友們都棒了棒他。這節課孩子們聽得很認真,課堂氣氛很活躍,有的媽媽還和孩子一齊舉手,短短的三十分鐘,一會兒就過去了。
第二節課是親子游戲,當我告訴大家欣欣小朋友的媽媽有事,我和她一組時,膽小的悠悠扔下自我的媽媽,抱著球跑過來:“教師,你和我一組吧!”,“教師,你也和我一組吧!”孩子們爭著、吵著,一雙雙小手拉扯著我的衣服,“別著急,今日你們好好和家長做游戲,明天教師和每個小朋友都玩上一遍。”“噢”孩子們歡呼雀躍,看著家長們羨慕的眼光,我心里可高興了。
活動結束后,媽媽們圍在我身邊說:“以前都說你們是孩子王,也就看孩子,看了你們上課才知幼師的辛苦,看了你們教孩子,才讓人明白什么是細致,何謂耐心,怪不得孩子們和你們那樣親,望著家長們滿意的笑臉,看著孩子們純真的笑臉,我欣慰的笑了。”
我們幼兒教師的工作就是這樣平凡,但平凡中卻有苦也有樂。
我越來越愛幼師這一行,因為我擁有了許多開心果,一聲聲親切的呼喚總在我耳邊久久回旋,看著孩子們天真爛漫的笑臉,就意味著我將永遠青春燦爛。于是,我愿從此熱枕、平和地耕耘于幼教之園。同樣我們愛幼教,愛這一群天使,我們的心也沒有圍墻。這樣我們才能同我們的天使一樣飛得更高。
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是我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尊重往往會變味。xx幼兒園讓我們看到了教師對孩子的尊重,不僅僅是教學課程,直接反映出對孩子興趣的追隨,他們在生活中的等待與陪伴,也讓我們看到了對孩子的尊重。比如孩子是自己帶水、帶碗的,每個孩子喝水的'時間和量都由自己掌握;每次用完餐后都是自己洗碗,整理好書包。孩子進出室內都需要換鞋,但是他們都是自己穿脫,即使是托班的孩子,老師也是在一邊靜靜地看著他,等著他,直到他跟上大家的節奏。
尊重孩子,就是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的觀點融入在日常生活中,在每一個時刻。在城區幼兒園,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的自主早餐環節,值日生準備一組的早餐物品,包括一個大盤子,里面有點心盒、點心碟、點心夾、抹布和大桶的豆漿壺。孩子們根據自己的需要拿取點心碟,用夾子夾好餅干,倒上豆漿,喝完后自己洗杯子。值日生再負責把所有的物品收拾干凈,包括用抹布把桌子擦干凈。整個點心環節,保育員不用出現在孩子面前。孩子們在這樣的過程中可以學會自助、自主,而我們常常把生活環節該讓孩子自己做的給忽略了、簡單化了,而常常再用專門的教學時間教授“如何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孩子帶任務回家幫忙擇菜、幫忙掃地等,自己的吃飯、穿衣倒要成人幫,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做法。
尊重孩子,就是要尊重孩子成長的規律,允許他們慢慢長大。我們往往等不及孩子的思考和發現,等不及讓孩子消化和體會,為了追求效果,我們常常迫不及待地將答案告訴孩子,所以我很感動臺灣的方案教學,教師要做的就是“支持”、“陪伴”,和孩子一起長大。在方案教學中,我們看到了教師的追隨,只要孩子喜歡,他們想到的,就讓他們放手做,教師、后勤給予物質上的準備,幫助孩子完成他們的想法。李希貴校長曾經被學生邀請參加旅游活動,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了,如果是一般的校長,就會細細詢問:是否安全,準備工作做得怎樣,資金從哪里來等等,需要考慮和了解的事情非常多,但是李希貴校長說:要相信學生。所以他不問,只是支持和參與。
我們總覺得一天的時間匆匆,所以每一個環節都走得很匆忙,教室里、樓梯口都能看到師生匆忙的身影,聽到“快、加油”的催促聲,時時在追趕時間,不能容忍孩子們動作慢、被別人落下。所以為了整齊劃一,我們幫助“個別”孩子穿衣服、幫助他們剝蝦殼、拖著他們跟上大家的步驟;為了走完每一個環節,我們無視孩子的興趣與節奏,匆匆結束這一個活動,急急開展下一個活動,嚴格按照作息時間操作;為了完成所有的教學計劃,我們淺嘗則止,不再深究;在重過程輕結果的觀念之下,我們不再追求教學結果但也缺乏教學過程……對比之下,我們看到了很大的差距。
在幼教崗位上工作多年的我,在制作頭飾時多伴是圍繞著某一活動而設計制作,活動一結束,頭飾也就跟著收起來,孩子們即便想玩也不讓,總害怕孩子們把它弄破。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
今天,我將所有的頭飾置于“口語區”,第一活動結束后,周沛江小朋友走到區旁用手拿起一只小鴨的頭飾往頭上戴。當時我并沒有制止,一時引來全班的小朋友都來搶頭飾戴,在這當中,我發現周沛江小朋友模仿著小鴨走路;陳亞均小朋友模仿著小鳥飛,同時也看見不少的孩子戴著頭飾高興地滿教室跑。我靈機一動,何不利用頭飾來上一節課呢?于是,我讓孩子們盡情地玩了一會兒便組織安靜下來,請孩子們將自己頭上戴的頭飾取下并說出其名稱,同時組織大家討論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動態以及叫聲,進一步要求孩子們模仿……至此,我提出要求,若你想當什么動物就到口語區找到該動物的頭飾,并告訴動物你叫什么名字,你要帶它去干什么?或去哪里?然后戴上頭飾,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輕輕地拿,小心地戴,別弄破了(在這之前,已弄破四個頭飾)。
我這么交待后,孩子們拿頭飾的`時候好多了,但我發現蔣微小朋友只是站在一旁看著同伴玩,自己卻不去拿頭飾,于是我用手牽著她走過去問:“蔣微,你喜歡什么動物?告訴老師,老師幫你戴上好嗎?”她高興地點了點頭并用手指了指小聲地說:“我喜歡蝴蝶”“好鰳,老師幫你找一只最漂亮的花蝴蝶戴上,好了,你可以飛了”可她卻一動不動,我蹲下身悄悄地說:“我是蝴蝶媽媽,你是蝴蝶寶寶,寶寶跟在媽媽的后面慢慢地飛好嗎?”她輕輕地點了點頭,慢慢地飛了起來。“蝴蝶寶寶真能干,能跟著媽媽學本領,一下子就學會了,來,你離開媽媽自己飛一飛試試看”,這時的她已逐漸地進入了蝴蝶角色,基本上能自如地飛來飛去,瞧見她那開心的樣子,我的心情也特別地舒暢。
由此可見,對待不同的孩子,應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中班學期總結安全3篇》:第1部分一、為幼兒園小朋友提供輕松愉快的安全環境。幼兒園是小朋友每天生活、學習的環境,為了確保幼兒園小朋友能夠生活在一個健康安全的環境中,我們在開學初就對教室的每個
《小班學科總結3篇》:第1部分一個學期又過去了,本學期我們小班根據園工作要求及本班的實際情況,開展科學教育,通過一期的實踐教育,幼兒的識字量、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現總結如下: 一、幼兒
《幼兒園班級總結3篇》:幼兒園班級總結第1篇 在熱鬧的鞭炮聲漸起的時候,我們知道,一學期又接近尾聲了。回顧這學期的工作,可謂緊張、繁忙而又充實!我覺得一期的工作在忙忙碌碌中結束了,但是再忙碌的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