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22
這是飛天凌空一等獎教學設計,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知識與技能
1. 掌握重點生字詞及短語,理解文章重要詞句的含義。
2. 了解特寫與消息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明確特寫這一新聞體裁的特點。
3.體會本文寫作手法上的特色。
過程與方法
1. 掌握新聞特寫的有關知識,明確人物特寫的常用寫法。
2.認真閱讀課文,品味文章優美而生動的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深入體會作者的愛國之情,增強民族自豪感。
重點
掌握新聞特寫的有關知識,明確人物特寫的常用寫法。
難點
認真閱讀課文,品味文章優美而生動的語言。
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
過程
教 師 引 導
學 生 活 動
情境導入
課前熱身
授課
課堂總結
作業布置
1982年11月24,印度新德里游泳館,八千多名現場觀眾及億萬電視機前的觀眾,一齊將目光聚焦在十米高臺跳水比賽中,期待運動員們在這場優雅與力量結合的競賽里嶄露頭角。中國女運動員呂偉不負眾望,用她優美的身姿、扎實的功底、完美的技巧博得全場喝彩,問鼎亞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飛天”凌空》,走進曾經為國增光的亞運冠軍呂偉。
1.預習檢測,考查學生的字詞掌握情況。
2.了解新聞特寫
結合課文后材料《什么是新聞特寫》,讓學生閱讀,教師補充以下內容:
新聞特寫的創作方法:
新聞特寫的寫作要準確把握其“新”字的屬性和本質,努力在“聞”字上挖潛力,不斷在“特”字上下工夫, 刻苦在“寫”字上做文章,是新聞記者和廣大業余新聞報道員應努力掌握的最基本的新聞特寫的寫法,也是原則。
一、快速瀏覽課文,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討論并歸納:中國跳水女運動員呂偉在第九屆亞運會上,以9.5分的高分獲得10米高臺跳水冠軍。
二、聯系人物傳記相關知識,理清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1)呂偉站在10米高臺,準備跳水。
第二部分:(2-4)細致刻畫呂偉起跳、騰空、入水的跳水動作。
第三部分:(5-8)寫了觀眾的反映和贊嘆以及現場的氣氛。
三、問題探究
(一)呂偉完美的一跳,如此短暫的1.7秒,作者如何實現讓讀者體會到比電視畫面更有視覺沖擊的效果?
思路解析:
1.用第三人稱敘事,作者既不受空間、時間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現在讀者面前,能自由靈活地還原新聞事實。
2.落筆集中,文勢有起有伏,動靜穿插自如,以靜反襯動。好像欣賞一組色彩絢麗、氣韻初中教師網-專業的初中教學資源網站!流動的速寫畫,更像觀看一場慢速放映的形象活脫、聲情并茂的立體電影,是一種美的藝術享受。
3.運用比喻、擬人、對照等多種修辭手段,文字清新優美,增強了作品的形象性、生動性,調動了讀者豐初中教師網-專業的初中教學資源網站!富的想象力。
(二)認真閱讀課文,品味文章優美而生動的語言。
1.她站在十米高臺的前沿,沉靜自若,風度優雅。
2.白云似在她的頭頂飄浮,飛鳥掠過她的身旁。
3.輕舒雙臂,向上舉起,只見呂偉輕輕一蹬,就向空中飛去。
4.一瞬間,她那修長美妙的身體猶如被空中托住了,襯著藍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畫中凌空翔舞的“飛天”。
5.她已經又展開身體,像輕盈的、筆直的箭,“哧”地插入碧波之中,幾串白色的氣泡擁抱了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驚。
6.他說:“了不起,你們中國的人才太多了!
這篇人物傳記記述了中國運動員呂偉在第九屆亞運會上,以9.5分的高分獲得女子10米高臺跳水冠軍,文章落筆集中,文勢有起有伏,動靜穿插自如,以靜反襯動。讓讀者如同欣賞速寫畫,如同觀看立體電影。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調動了讀者豐富的想象力,讓讀者如身臨其境般地領略了亞運冠軍的風采。
1.課后收集新聞特寫,理解這種新聞的特點。
2.完成書中的練習題。
教學目標:
1.掌握新聞特寫這一新聞體裁的基礎知識,了解其寫作特點。
2.把握新聞特寫語言文學性與客觀性有機結合的特點。
教學重點:
1.掌握新聞特寫這一新聞體裁的基礎知識,了解其寫法特點。
2.指導學生熟悉新聞特寫語言的特點及運用技巧,為學生寫出“新聞味”的作品奠基。
教學難點:
品味學習本篇新聞特寫語言之真實美與動人美的有機結合,在客觀敘述和少量修飾語中體會作者的態度和觀點。
教學創意:
改寫對比了解特寫,小組探究補白領悟,拓展演練以學助寫,比較閱讀落實特寫。
教學流程:
一、補全消息,溫故知新
(一)下面這則1982年的消息不完整,請同學們根據所學的消息的結構和特點,將標題和導語補充完整。
(中國運動員呂偉亞運會奪冠)
新華社新德里11月24日電11月24日,(中國跳水姑娘呂偉在10米跳臺跳水比賽中,技壓群芳,一舉奪魁。)新德里跳水運動館,10米跳臺跳水比賽進入白熱化狀態。八名各國選手按照次序登臺比賽。4輪比賽過后,中國姑娘呂偉以微弱優勢排在第一。第五輪比賽,選手們紛紛上了難度。呂偉這最后一輪選擇的動作是“5136”,這是跳水比賽中難度系數最高的動作。只見她登上高臺,靜靜站立。起跳,向前翻騰一周半,空中轉體三周,身體打開,筆直地入水,壓住了水花。完美的表現,裁判給了9.5分的高分。憑借著這一跳,呂偉獲得第9屆亞運會10米跳臺跳水賽金牌。
?。ǘ﹨蝹?1歲開始練習跳水,14歲進入國家隊,15歲獲得全國少年冠軍,16歲拿下亞運會金牌,許多專業媒體都將“跳水皇后”“跳水女皇”的稱號送給了她。在當時有關呂偉的眾多新聞報道中,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飛天”凌空》是很有特色的一篇,學習它作為新聞體裁的獨特之處。
?。ㄔO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這一環節一來對前面消息的學習進行訓練夯實,二來補充交代了相關背景,激發學生興趣,三來為后面對新聞特寫特點的探究做鋪墊。)
二、文題切入,批注美點
?。ㄒ唬┚劢刮念}聊“飛天”
“飛天”是佛教壁畫或石刻中在空中飛舞的神,“凌空”是高升到天上或聳立在空中,這一標題用比喻的修辭,把運動員呂偉高臺跳水比作飛天凌空,我們能讀到哪些信息呢?
明確:呂偉跳水如仙女般優美絕倫,也表達了作者對其動作的感嘆和贊美。
(二)自讀課文尋美點
自讀課文,小組內分享交流能具體表現呂偉跳水如“飛天”般美妙的文段。
?。ㄈ┬〗M展示品美點
小組推舉代表品讀、賞讀描寫細膩精彩的美文佳句。
?。ㄔO計意圖及教學建議:此環節以文題為切入點,在優美語句中直觀感受當時現場,感受新聞特寫中語言的文學藝術感染力。教師引導學生在美美讀美文佳句同時,從文學角度,引導他們感受語言文字慢鏡頭描述的技巧方法,如動作描寫、修辭手法、修飾的形容詞,正側面描寫的結合等等。)
三、提煉補白,對比學習
這篇僅540多字的新聞特寫,30年后再來讀它,依然覺得比賽像剛發生一樣,現場感十足,這篇特寫被評為當年好新聞“一等獎”。相比我們補全的那則消息,這則新聞特寫有何獨特之處?請閱讀課文關于《什么是新聞特寫》的補白,提煉重點信息,以《“飛天”凌空》為例來說明。
明確:新聞特寫兼有新聞和文學的.特點,著重描寫精彩的瞬間。
?。ㄔO計意圖及教學建議:補白闡釋精準但抽象,同一新聞內容不同新聞體裁的表現,即消息和新聞特寫的對比歸納更加直觀,二者結合能讓學生更快更好掌握新聞特寫的特點。此環節也是對學生提煉整合、對比歸納等綜合語文能力的訓練。教師在此環節要引導學生領悟到本文作為新聞特寫的重要特征,即對“何人”“何地”“何事”等新聞要素一筆帶過,集筆力于具體描繪一個精彩的跳水動作,通篇以表現“如何”為主。)
四、反芻美點,探究語言
這則新聞特寫的文學味兒我們之前已經感受到品析過,那么作為新聞作品,如何體現新聞語言客觀真實的特點,達到細膩動人與客觀真實的有機融合呢?
明確:客觀展示跳水動作本身;使用的跳水動詞準確形象;“猶如”“似乎”等詞的使用區分了客觀事實和主觀感受;四字詞語的大量使用體現新聞語言簡潔的特點。
?。ㄔO計意圖及教學建議:這個環節的美點反芻是在了解了新聞特寫這一新聞體裁后,讓學生從新聞語言角度來進行探究發現,避免學生將新聞特寫等同于文學作品,也為最后練筆環節做鋪墊。)
五、視頻拓展,精彩再現
時光逆轉,讓我們一起穿越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賽場上,就在那一天,劉翔,這位21歲的中國人,以12秒91的成績獲得了110米欄奧運會冠軍,而我們就是在場的優秀記者,我們將用我們的筆將時間定格,將那驚心動魄的12秒91定格為永恒的瞬間。下面,就讓我們進入到那天的賽場,請仔細觀察感受,將下面這則新聞特寫省略號部分補全。
“紅色閃電”橫空出世
——劉翔百米跨欄奪冠記
距離比賽開始10分鐘,劉翔靜靜地坐在起跑線前,目光投射在眼前十道高高的欄架上。110米外,是那道醒目的終點線;身旁,是七個如狼似虎的強悍對手。其中著名的有法國人“一條狼”多庫里,美國奧運亞軍特拉梅爾,古巴的奧運冠軍加西亞,以及拉脫維亞名將奧里加斯。
……
最后一欄后,劉翔已經遙遙領先。紅色的劉翔,黃色的面孔,高喊著撞向勝利之線!
12秒91!全場人驚呆了。剎那間,全場爆發出震耳的歡呼聲……
劉翔賽后恢復了平靜和往日的謙虛:“我今天的起跑非常好,我沒有想到自己能跑出這么好的成績。我把這塊金牌歸功于祖國和人民。”
(設計意圖及教學建議:劉翔跨欄奪冠的新聞價值很高,奪冠的12秒91分也很值得學生去觀察并模仿著來進行新聞特寫,并且視頻的觀看能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補全新聞特寫的方式減少了寫作時間,降低了寫作難度,將新聞特寫語言的訓練落到實處。)
六、比較閱讀,歸納總結
通過兩篇新聞特寫的閱讀,請同學們歸納總結新聞特寫這一新聞體裁的獨特之處。
明確:著力描寫最有價值的精彩瞬間;兼具新聞和文學的特點;不是只盯著瞬間“特寫”,其所存在的環境也要涉及。
?。ㄔO計意圖及教學建議:同類新聞特寫的比較閱讀能從感性層面加深對這一體裁特點的掌握。)
《“飛天”凌空》是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課。這一單元是新聞單元,《“飛天”凌空》是新聞特寫。本來想著讓學生梳理文章結構層次,概括每部分內容,然后比較消息與新聞特寫的不同。想著按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梳理文章層次,是挺簡單的。
上課時,恒沒有在課本上批注自己的理解。恒是一個樂觀開朗的男孩,語文成績一般。從六年級入學以來,自己一直都很看好恒,不過恒的語文成績一直都很一般,不知道為什么他的語文成績總也提不上去。上課需要學生在課本上批注自己的理解時,恒的語文課本上總是一片空白。也多次與他交流,但是這種情況一直都沒有改變。
下課后,又和他交流,了解到,恒竟然不知道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
這多少有點讓我感到意外。自己忽視了學生學習背后會遇到的困難。蘇霍姆利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曾說:“教師應當善于確立:要經歷怎樣的途徑,要經歷什么樣的阻礙和困難,才能引導兒童接近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水平。”備課時備學生、備學情,不就是要教師預測學生學習過程中會遇到的阻礙與困難嗎?
這讓我又一次反思自己的語文教學,對一篇文章涉及到的語文知識,應該以科學規范的語言,展示給學生一個準確的理解。而這一點往往是自己忽視的。像這篇課文涉及到的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有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也有的學生還不清晰地知道,其實應該把正確的定義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然后結合具體的句子來理解,然后再放到課文中去理解,這樣也許效果會更好一些。
想想平時的語文學習,在批注時,往往有同學不批注。有些批注自己雖然舉過例子,但是放手讓學生去做的時候,學生也許并沒有學會,所以才會有學生不批注。這也影響了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學習。以后讓學生批注時,一定要做好示范,由扶到放,循序漸進,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讓學生能夠真正投入學習。
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說,人的智力發展,經歷浪漫階段、精確階段、綜合運用階段的周期循環。其實一堂課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小的周期循環,在這樣一個循環周期中,一定讓學生受到成功的激勵。學生帶著成功的喜悅投入新的學習。蘇霍姆林斯基也說:“教學和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于,要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要使每一個學生體驗到取得成功的個人的、人格上的歡樂”。
想想自己在語文教學中,也許有的學生一節課都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是阻礙他們學習進步的一個原因吧。
反思自己的教學,看見每一個學生,因材施教,真的不容易??吹綄W生學習背后的困難,搭建橋梁,讓學生能夠順利到達理解的臺階,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是產生學習興趣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吧。
目標
1.了解通訊及新聞特寫的文體知識。
2.掌握文章重點字詞,品味文章生動優美的語言。
3.學會分析插敘及環境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
重點難點
1.掌握文章重點字詞,品味文章生動優美的語言。
2.學會分析插敘及環境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
知識解析
知識點一:新聞特寫及通訊
1.新聞特寫的
(1)定義
新聞特寫,是以描寫為主要表現手段,截取新聞事實中某個最能反映其特點或本質的片段、剖面或細節,做形象化的再現與放大的一種新聞體裁。
(2)新聞特寫的寫作特點
①落筆集中,突出一點;②濃淡相宜,真切再現;③幽默風趣,耐人尋味。
2..通訊的
(1)定義
通訊,是運用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反映新聞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種新聞報道形式。它是記敘文的一種,是報紙、廣播電臺、通訊社常用的文體。
(2)通訊的分類
通訊包括人物通訊和事件通訊兩類,特寫也是通訊的一種。
(3)通訊的特點
通訊有五大特點:①嚴格的真實性;②報道的客觀性;③較弱的時間性;④描寫的形象性;⑤議論色彩較濃。
知識點二:環境描寫的作用
1、自然環境;
(1) 渲染氛圍。
(2) 烘托人物心理。
(3) 點明時令、地點。
(4) 推動情節的發展,為下文做鋪墊。
(5) 預示人物的命運和結局。
2、社會環境
(1)交代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
(2)于是人物命運。
(3)揭示種種復雜的人際關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你、成長的歷史背景等。
知識點三: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
1.抓角度: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寫作方法、表達方式等。
2.析內容:分析句子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特點。
3.分析句子表達了什么感情,突出什么主旨。
知識點四:插敘的作用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練習:
1.下列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 炸彈在敵軍中開了花,震耳欲聾,乍得敵人喊爹叫娘。
B 孩子們由于認真復習當天的功課,所以能從容不迫地回答老師的提問。
C 在科技新產品展示會上,展品眾多,他看得眼花繚亂。
D 他聽了領導在大會上對這事的陳述后才如醉方醒,發現自己原來是受了這個壞人的欺騙。
2.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充滿正能量的網絡語言,成為人們生活中溝通思想、傳遞友善的工具。
B “實踐十號”衛星的成功發射、在軌運行和回收,將極大提高我國微重力科學及空間生命科學研究。
C 從2021年起,小學和初中起始年級“品德與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稱將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
D 在湖北省小學經典誦讀大賽中,來自孝感市實驗小學的兩名選手分別獲得冠亞軍。
3.下列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 我父親白手起家,如今已擁有百萬資產,他常常以這事來勉勵我們。
B 席慕容的詩清新美麗又帶著淡淡的哀愁,讀來使人驚心動魄。
C 阻攔索安全觀察員手持專業工具,一絲不茍地對阻攔索做最后一次檢查。
D 這本大部頭作品,是作者花費大半生光陰,殫精竭慮寫成的。
4.下列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國家旅游局發布“重走長征路”國家紅色旅游精品線路,該線路有主干線路一條和專題線路八條。
B 首屆中俄青少年冬季運動會在黑龍江省舉行,共設置了五個比賽項目。
C 戲劇進校園、足球進校園、書法進校園......通過學校各種途徑的教育,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D 仰臥起坐的規范動作是兩手手指交叉貼于腦后,而仰臥起坐時雙手抱頭則是一個錯誤的動作。
5.閱讀
父 親
張楓霞
①雖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然而,父親好像從來沒有顯出特別的喜歡來。等到上了初中,看到別人的父親殷殷地關懷女兒,心里便有了比較,認為我這只知道春耕秋收的農民父親不懂得什么叫“愛”。
②小學和初中在父親的不經意間過去了,上學和放學就像他出工和收工一樣,只是順其自然的事。他不關心我的學習亦如我不關心他的收成。學習和收成原本沒有太大的聯系。
③可是, 我考上了縣一中,這就意味著父親的大半年收成都得被我一個人吃掉。母親望著已不年輕的父親幽幽地說:“ 要不 ,別讓妮子上了?” 父親臉上刀刻似的皺紋突然生動地一跳:“哪能 ! 兒子娶媳婦花錢比妮子上學花錢多多了,咱們不能太偏心。”就為這一句話, 我第一次被感動了。
④在一個驕陽似火的夏日,父親一頭挑著我的行李,一頭挑著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學。我跟在父親身后,望著顫悠悠的扁擔和父親那被扁擔磨出老繭的雙肩,我又一次被感動了。在心里默默發誓: 不學出個樣子來,無顏面對父親。等翻過兩座山,驕陽更加熾烈,找到一塊小樹陰勸父親休息一會兒。 我隨手抓起兩個桃子,還不及放到嘴里,便被父親劈手奪去,他瞪我一眼,說:“這是賣的,有你吃的。”說著他從兜里掏出幾個歪裂的小桃子,在衣服上蹭了蹭遞給我:“這不一樣吃嗎?” 停了停又說:“住校可不比在家里,動一動就得花錢,飯可以吃差點,但一定得吃飽。星期天不要往回跑,家里也不指望你干活,錢和干糧我會給你送去的。” 接著他自個笑了:“沒想到俺妮子還挺聰明,比你兩個哥哥強多了。我尋思把桃園好好侍弄侍弄,興許能掙幾個錢,你要有本事啊,考個大學讓爹光榮光榮。” 這是父親對我說得最多的一次,看得出他心里非常高興。 一
⑤到學校門口,父親讓我一個人進去,他則去賣那筐桃子。等到報到完去城里找他,父親已經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餓著肚子走的,翻山越嶺,還得走二十里地啊 !
⑥三年高中,我真的很少回家。父親總是隔三差五地給我送干糧和桃子,當然都是些歪七裂八的賣不出去的小桃子。冬天天短,父親每次來得起大早,見到我,往往是胡須上結了一層白霜,掏出母親烙的白面餅,硬邦邦的全是冰棱茬。中午,我們爺倆把餅泡在開水里,就著父親帶來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親捎帶著賣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親的臉膛曬成了醬紫色。趕到學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晾好的白開水遞過去,父親一口氣就喝了一大缸子。父親向來都是當天來當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原來幾十年走過的路程。我對父親的情和愛也在這三年里變得纏綿與圣潔。
⑦三年后,我由縣城讀到了省城,甭說父親的大半年收成,就是他的全部收成也難以應付我的高額學費了。父親說:“不要緊,先到處借借。不就是四年嗎?我用六年時間,六年不行十年,趕我死之前咋也能把它還清。”我無言,我只是在心里對父親說:我決不會讓您用六年十年時間去還債,您就等著我慢慢地還您的債吧。
⑧也和三年前一樣,父親挑著行李送我上學,所不同的是這天不是驕陽似火,而是陰雨霏霏。火車上父親遞給我的桃子又紅又大,我倒有些不習慣,怪他過于奢侈。 “你都成大學生了,吃個好桃子,配!” 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雙手捧著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卻是父親的心啊 !
⑨安排好住宿已經很晚了,我要送父親到學校的招待所往下,他說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說他怕我回來找不到自個的宿舍,我知道,那樣父親一夜都不會安心。所以,也只好隨他去了。下過雨后 , 氣溫驟然下降了許多,再加上一天的顛簸我實在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會就進入了甜蜜的夢鄉。突然, 輔導員劉老師把我叫醒,她說,我父親為了省 15 元的住宿費,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臺上。此刻,即使是鐵石心腸的人也會被感動。我撲過去,抱住他,哭著求他:“為了我,爸爸,請您愛惜自己。”宿舍的七姐妹齊刷刷地站在身后,哽咽著說:“就住在我們宿舍,我們可以兩個人睡一張床。”
⑩“可是你們是女生宿舍呀 ?”劉老師還很年輕,和其他人一樣,眼里已經含滿了淚水。“那又有什么?他是父親。”大家異口同聲地說。
○11是?。∷歉赣H,他是勤勞又拙樸的農民父親。
1.用文中的詞語概括父親的特征。
2.第④段中畫線句子屬于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
3.分析第⑥段中劃線語句對表現父親形象的作用。
3.文中寫劉老師和宿舍的七姐妹深受感動有什么作用?
5.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