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07
這是重力勢能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1.重力
重力的概念比較復雜,而且比較抽象.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重力有一些模糊的認識,而且有些認識是不科學的,例如有的學生認為重力是物體自己施加的,這樣給教學造成一定的困難.因而在進行“重力”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層次進行.
?。?)從觀察入手,手中的物體離開手以后豎直下落,而且速度越來越快;向上拋出的小球在上升過程中速度越來越慢,升高到一定高度改變運動方向向下降落.
?。?)分析思考,物體下落速度越來越快,向上拋出的物體速度越來越慢,物體升高到一定高度改變運動方向,都是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由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說明物體受到了力的作用.
?。?)物體下降時速度越來越快,向上拋出時越來越慢,升高到一定高度改變了運動方向,說明物體受到了向下的力.
?。?)有受力物體必然有施力物體,這個施力物體就是地球,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了力.由此得出重力的概念.
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關于重力的方向,在學生中易出現兩個錯誤說法:一是把豎直向下說成垂直向下,或者誤認為與接觸面垂直.由于學生對放在斜面上的物體可以沿斜面下滑有感性認識,因此認為這時重力的方向是沿斜面向下的,為了解決上述學生中的問題,建議在教學中采取以下方法.
?。?)認真觀察物體自由下落的方向,懸掛物體的線自由下垂的方向,然后向學生明確,這個方向被人們稱為豎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從數學知識可以知道,垂直是兩條線、兩個平面,或者是線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但是重垂線的方向與水平桌面垂直、與斜面不垂直,因此講垂直向下或者講與接觸面垂直是錯誤的.
3.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當一個物體的幾何形狀及質量分布不發生改變時,它的重心位置相對物體來說也是確定的,并不隨物體放置的位置改變而改變.但如果形狀發生了變化,其重心位置一般也將發生改變,如一個人在運動時其重心位置就會不斷發生變化.
分布均勻,形狀規則的物體其重心在其幾何中心,如球形,正方體,圓柱體等.
重心的位置不一定都在物體上,例如一個圓環其重心就不在環上,而在圓心上.
對于不規則的物體,其重心可以采用懸掛法來確定.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觀察手中的物體離開手后自由下落,向上拋出的物體速度越來越慢最后改變方向自由下落,通過分析這些現象得出重力的概念.
2.通過實驗得出重力與質量的關系
3.通過觀察、分析、討論認識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4.小實驗,確定重心的位置.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
重垂線、彈簧秤、鉤碼
--示例
?。ㄒ唬胄抡n
實驗一:教師將小球放在手中,松開手,請同學們觀察松開手以后小球如何運動?它的運動狀態變了沒有?為什么會發生這些現象?
教師進行實驗,反復幾次,然后請同學回答上述問題.
小球下落,它的速度越來越快,它的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由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可見小球受到了力的作用.
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回答出“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實驗二:教師向上拋出一個小球,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小球整個運動過程中的情況.
教師進行實驗,反復幾次,請同學敘述觀察到的現象.
提問:為什么小球在拋出以后運動的速度越來越慢,為什么小球會改變運動方向?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指出:以上現象都說明小球受到了一個向下的力,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體對它施加這種作用.拋出小球以后、小球向上運動,速度越來越慢.上升到一定高度改變運動方向,向下運動,而且速度越來越快.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由于小球受到了地球的吸引而受到了力.這個力我們叫它重力.
?。ǘ┬抡n教學
1.重力的方向
老師:放在講桌上的粉筆盒、板擦,同學們課桌上放的書、鉛筆盒,以及桌子、椅子,包括我們自己在內受不受重力?
?。蹖W生]都受到重力.
?。劾蠋煟葜亓Φ氖┝ξ矬w是誰?
[學生]是地球.
?。劾蠋煟菰诘孛娓浇袥]有不受重力的物體?
?。蹖W生]沒有.
?。劾蠋煟菡埻瑢W們看一下,在鐵架臺的橫桿上用線掛著幾個物體,有重錘、有砝碼.懸掛物體的線自由下垂的方向,剛才我們看到的小球自由落下的方向,一致不一致?
?。蹖W生]這些方向都是一樣的.
我們把這個方向叫豎直向下,所以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2.重力的大小
日常生活經驗告訴我們,重力是有大小的,這里有兩個金屬球,一個大一個小,我們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來把這兩個金屬球放在手心感覺一下.
請一位同學到前邊來拿起金屬球.
?。劾蠋煟葸@兩個金屬球哪個質量大?
[學生]大金屬球.
?。劾蠋煟莞鶕闳粘I钪械慕涷?,哪個金屬球的重力大?
?。蹖W生]大球.
[老師]金屬球的重力和它的質量是什么關系?
[學生]質量越大的金屬球,它的重力也越大.
?。劾蠋煟莼卮鸬腵很對,但這只是一個定性的結論,下面我們定量的研究這個問題.在研究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明確一下,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彈簧秤來測量,(把大小兩個金屬球用膠條固定兩根小線,并掛在兩個彈簧秤上)大金屬球彈簧秤示數大,掛小金屬球的彈簧秤示數小,彈簧秤的讀數就等于物體的重力.我們每個同學的課桌上有一個彈簧秤和3個100g的鉤碼,請同學們分別測出100g、200g、300g的鉤碼所受的重力,并計算出重力跟質量的比值,把測量值和計算結果填在教材P96的表格中.下面開始實驗.
實驗過程中教師在同學中巡視,進行指導,了解實驗情況,實驗結束后請同學說出自己測出的三次重力值和物體的重力與它的質量的比值,將學生測得的值寫在黑板上.由于彈簧秤不十分精確以及測量中不可避免的誤差,計算出的比值不會正好等于9.8N/g.應要求學生實事求是的說出自己的測量值,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數值不準確的原因.
大量的實驗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都告訴我們,質量增大幾倍,重力也增大幾倍、物體的重力與質量成正比,它們的比值是9.8N/g,如果用G表示重力,表示質量,g表示9.8N/g,那么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可以寫成如下表達式.
請同學考慮一下g=9.8N/g,它的物理意義是什么?
質量是1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9.8N.(這個結論如果學生一時說不出,教師應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逐步進行引導)
利用這個公式,我們可以已知質量計算出物體的重力,也可以已知重力求出物體的質
量.但計算中要注意質量的單位用千克,計算出重力的單位是牛.下面請同學們計算一下,質量是450g的物體重力是多少?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練習結束后請學生說出計算過程,教師將學生回答內容寫在黑板上,最后形成正確解題過程的板書.
例題質量是450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已知
求G=?
解
答物體受到的重力是4.41N.
4.重心
請同學們把直尺、鋼筆、鉛筆放在手指上并且讓它們能靜止不動.
學生進行小實驗,實驗結束后教師提問.
是不是隨便怎么放,直尺、鋼筆等物品都可以在手指上靜止不動.
不是,對每一樣東西總是有一個固定的位置.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集中在一個點上,如果這個點正好在手指中間的位置,物體就可以不掉下來,這點是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我們叫它重心.
老師:剛才實驗中同學們是否注意到,直尺重心的位置與鋼筆、圓珠筆等物體重心的位置有什么不同,沒注意的同學可以再試一下.
?。蹖W生]直尺重心的位置正好在中間的位置,鋼筆、圓珠筆就不在中間.
?。劾蠋煟萃瑢W們觀察的很好,這說明物體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形狀,材料是否均勻有關.
外形規則,密度均勻的物體的重心就在它的幾何中心,如球心、圓心、正方形對角線的交點.
現在同學們的課桌上都有兩塊不規則的紙板,大家能不能想一個辦法,迅速、準確的找到它重心的位置.
組織學生討論,最后引導大家利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這一物理規律,利用幾何中兩條
直線相交確定一個點的數學規律歸納出用吊線法來確定不規則物體重心的位置.
(三)總結、擴展
今天我們研究了重力,實際研究了兩個問題,首先,我們研究了什么是重力,重力的概念比較復雜,初中只能作一般的了解.17世紀末,英國科學家牛頓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發現,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存在引力,引力的大小與兩個物體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這個引力稱之為萬有引力,地球與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就是一般我們所說的地球引力,但是一般地說重力并不等于地球引力,所以我們的教材中在講重力時只說“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并沒講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也沒有給出重力的定義.由于這個問題比較復雜,今后到高中還要作進一步研究.今天研究的第二個問題是重力的三要素,即重力大小的計算、重力的方向、重力的作用點.這三個問題對于今后學習物理十分重要,因此一定要掌握.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實驗感受到物體重力的方向。
2、能夠利用器物模擬出月球圍繞地球轉的原理。
科學知識:
1、認識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豎直向下的重力,物體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體驗到物體間存在著相互吸引的萬有引力,天體的圓周運動可以產生離心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愿意主動提供自己的想法,聽取其他同學的看法和意見。
2、體會到任何科學認識都來源于科學實踐,科學認識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3、感受科學活動和探究的樂趣,愿意像科學家牛頓那樣大膽想象,熱愛科學研究。
教學重點:
1.認識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物體重力是由于地球引力引起的。
2.初步體驗到物體間存在著相互吸引的萬有引力,天體的圓周運動可以產生離心力而克服地球引力。
教學難點:
1.通過實驗感受到物體重力的方向。
2.能夠用水杯做模擬萬有引力的實驗。
教學具準備:
米尺,裝大半杯水的一次性塑料水杯(杯口穿好繩),畫重力方向記錄圖。
教學過程:
一、生活現象揭示物體都要落地
1、談話:到地上、樹葉飄落、杯子里的水打翻留向地面、書從桌子上掉下來、水龍頭打開水流下來、球扔出去后掉下來)
2、雨點、樹葉、杯子里的水、書、自來水、球,它們最終都會怎么樣?(板書:落地)
二、感受物體重力的存在
1、(出示米尺并提起)談話:如果老師松手,米尺會怎樣?(演示)怎樣讓米尺不掉到地上呢?(用手抓)
2、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抓尺子的游戲。
出示游戲規則,邊講解邊請學生上臺演示。
(1)游戲由甲乙兩個同學相互配合來完成;
(2)甲同學將右手抬起與腰齊平,張開右手虎口;
(3)乙同學提起米尺,將米尺的一半放于甲同學右手虎口中(注意米尺不能碰到甲同學的手);
(4)當乙同學放下米尺時,甲同學迅速捏緊右手虎口去抓米尺。
(5)完成兩次游戲后,甲乙同學相互交換再做兩次游戲。
(6)甲乙同學完成游戲后,將米尺交給另外兩個同學玩。
注:(1)沒有輪到游戲的同學請仔細觀察,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甲同學的右手會向哪個方向運動?
(2)甲同學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你手里有什么感覺?
3、學生游戲,觀察手的運動方向,體會手里的感覺。
4、游戲后交流。
(1)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甲同學的右手會向哪個方向運動?
(2)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你手里有什么感覺?
5、師生演示,加深感受重力存在。
(1)老師請一位同學上來抓老師手里的尺子,其他同學仔細觀察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甲同學的右手會向哪個方向運動?
(2)在抓住尺子的一瞬間,你手里有什么感覺?
(3)這股力來自哪里呢?
6、揭示:我們把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板書:地球吸引→重力)
7、老師這里的一桶水受到重力嗎?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水桶受到的重力。
8、小組輪流提桶,并思考:提起水桶時,你手里有什么感覺?
9、指名說說:提起水桶時,你手里有什么感覺?如果你放手,水桶會怎樣?
10、小結:不管是離開地面的物體,還是在地面上的物體,它們都會被地球吸引產生重力。
三、認識重力的方向
1、談話:重力使物體向哪個方向落的呢?我們可以用箭頭來表示重力的方向。(板畫↓)
2、出示尺子下落和提起水桶的圖。
(1)談話:下落的尺子和地面上的水桶,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用箭頭畫出它們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后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板書:向下)
(4)小結:不管是離開地面的物體,還是地面上的物體,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向下的。
3、出示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樹圖。
(1)談話:生長在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樹,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用箭頭畫出平地上和山坡上的樹受到的重力的方向。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后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C.如有學生在斜坡上重力方向畫錯,教師用直尺和橡皮做演示。方法:將橡皮放在直尺上,迅速抽掉直尺,讓學生觀察橡皮下落的方向。
(4)小結:不管是平面上的物體,還是斜面上的物體,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也都是向下的。
4、出示地球圖。
(1)談話:地球表面的這些物體(房子、人、飛機、月球),它們都受到重力了嗎?(如果學生說不出,教師提示:這些物體會往外掉嗎?)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又是怎樣的呢?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后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指向地心)
(4)小結:地球表面的任何物體,都具有重力。重力的方向都是指向地心的。我們把這個都指向地心的重力方向叫做豎直向下。(板書:豎直↓)
5、出示下雨、樹葉飄落、水打翻、書掉下來、水龍頭滴水、扔球圖,讓學生畫畫這些運動的物體受到重力的圖。
(1)談話:掉落的雨點、飄落的樹葉、掉落的書本、流下來的自來水、扔出去的小球,它們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畫一畫。
(2)學生畫重力方向。
(3)畫后交流。
A.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展示畫的重力方向。教師及時記錄學生畫的情況。
B.物體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C.為什么這些物體都會落向地面?你能作出怎樣的解釋呢?
四、解釋牛頓的第一個問題
1、談話:蘋果熟了落向地面,跟雨點從天上落到地上、樹葉從樹上飄落下來一樣,非常平常。大科學家牛頓看到了蘋果落地會想些什么呢?你知道牛頓和蘋果落地的故事嗎?
2、邊介紹邊出示牛頓與蘋果落地的故事(出示到第一個問題)。
3、牛頓在300多年前提出的問題,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作出怎樣的解釋呢?(板書:蘋果為什么會落地)
4、牛頓是怎么解釋的呢?(出示牛頓的第一個解釋:是某種看不見的力把蘋果拉向地面,這種力使其他東西掉下來時,也都落向地面,這個力來自地球。它使地球上的萬物都具有垂直向下的重力。)
5、小結:牛頓說的“垂直向下”和我們說的“豎直向下”是一樣的意思。同學們的解釋和大科學家牛頓的解釋基本是相同的,真了不起。生活中我們只要對一些現象加以注意并思考,也能像牛頓一樣有偉大的發現。
五、課堂總結
任何科學認識都來源于科學實踐,科學認識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科學實踐是充滿樂趣的,愿你們能像科學家牛頓那樣大膽想象,熱愛科學研究。相信你也能像牛頓一樣有偉大的發現!
一、教學內容:《重力》教學設計
小學四年級下冊科學(粵教版)P68-P70《重力》
二、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目標:
?。?)知道在生活中存在著重力,了解重力產生的原因;
?。?)通過學習有關牛頓的資料,了解前人對重力的研究。
2.能力培養目標
?。?)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實驗操作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
?。?)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問題。
三、重點與難點:
認識什么是重力和重力的方向。
四、教學過程:
?。ㄒ唬┱n前活動:分小組進行“拋球”比賽。(拍成視頻用來上課用)
比賽要求:不管你用哪一種方式拋球(不可以使用任何工具),向上、向下、向左、向右都可以,只要你的球不落地就為贏。
比賽地點:籃球場(拋球時必須要注意安全,離人群足夠遠才可以拋。)
?。ǘ┮耄和瑢W們,上一節課我們玩了一個“拋球”游戲(視頻回放過程)。
師:好玩嗎?(生:好玩。)
師:有沒有人贏呀?(生:沒有)
師:為什么沒人贏呢?是不是球有問題?
生1:不是??墒?hellip;…
生2:我知道原因,因為這籃球有重量的嘛。我們把球拋出去之后,沒有東西托著籃球,所以它最終會掉到地上。
師:掌聲表揚這個同學,這個同學在玩游戲的時候非常認真觀察,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的確,籃球有重量,那到底誰使到它有重量了呢?有沒有力作用在它身上了呢?
?、伲ㄕn件演示)思考:為什么不管我們把球拋得多高、多遠,結果球還是落回到地面?
師:我們繼續觀看視屏:黃果樹瀑布(課件播放)
師:黃果樹的瀑布非常漂亮,氣勢磅礴。但是在欣賞這瀑布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水總是向低處流的呢?
?。▽W生紛紛私底下在討論)
?、冢ㄕn件演示)思考:“水往低處流”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是,為什么水總是向低處流呢?
師:這些問題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任務——重力。(揭題)
?。ㄈ┬∏蚴芰η闆r研究
師: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現在來做一個“小球受力情況研究”的實驗。
實驗用具:鐵架臺、細繩、小鐵球、剪刀、墊布;
實驗要求:①用繩子綁著小鐵球,并把它掛在支架上;
?、诘刃¤F球靜止后將繩子剪斷;
?、墼谛¤F球下方墊上墊布。
研究問題:如果將繩子剪斷,小鐵球將怎樣運動?這時小鐵球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
師:同學們,在沒有做這個實驗之前你們猜測一下:如果把繩子剪斷會出現什么現象?
生:球會掉下來。
師:的確,我們可以預想到鐵球會掉到地面上。那請同學們等一下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注意觀察小鐵球掉下來的路徑是怎樣的?這時小鐵球是會什么力的作用呢?
(1)學生操作實驗。
?。?)匯報結果。
生1:繩子剪斷后,小鐵球就掉到地上了。
生2:我們的也是的。
……
師:小鐵球掉下來的路徑是怎樣的?
生1:直著向下。
師:為什么?
生2:因為它有重量。
師:是誰使到它有重量的呢?你們知道嗎?
?。ㄟ@時候舉手的學生比較少)
生3:我在書上看過,那是因為地球對鐵球有引力,所以鐵球就會掉到地上了。
師:說得真好,掌聲表揚這個同學。的確,鐵球會掉到地面上去是因為地球對鐵球有引力,那地球對其它物體有沒有引力?
生:有。
師:對,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就譬如我們站在地上,無論我們怎么跳,我們最終還是會掉到地上的。這都是因為收到了地球對我們的吸引力。我們把地球吸引物體的力,叫做物體的重力。(邊說邊課件演示)
師:那你們知道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生:向下。
師:
從剛才的實驗我們可以知道,重力的方向不但向下,而且是豎直向下的。它的`單位是牛頓。(課件演示)
?。?)解決課前問題:①為什么不管我們把球拋得多高、多遠,結果球還是落回到地面?②為什么水總是向低處流呢?
生:這是因為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無論籃球怎么拋,最終還是掉到地上。水也是,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水總是向下流的。
(4)討論:生活當中重力有哪些應用?
生1:人們在建房子時用重錘來檢測屋子的墻是不是豎直的。
生2:杠桿秤在稱東西的時候那個秤砣。
生3:……
?。ㄋ模┩卣梗旱厍蛏系?ldquo;上”和“下”
師: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知道了,地球上一切物體都會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且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那站在不同的地方,地球對我們的引力,也就是重力,方向是不是都是一樣的呢?請同學們在地球儀上指出這些地方的重力方向。(點名讓學生上來演示)
師:同學們,細心觀察我們剛才指出這些地方的重力方向,你們有什么發現?
生1:指向地球里面的。
師:指向地球里面那里?
生2:圓心。
師:對了。不過,地球并不完全是一個球體,更準確的說重力的方向是指向地心
小結: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都受到地球引力(重力)的作用,所以能安安穩穩地生活在大地上,而且都把正對頭頂上方的天空叫做“上方”,把朝向地球中心(地心)的方向叫做“下方”。重力的方向就是豎直指向地心的。
(五)牛頓與地球引力
師:原來不管我們站在什么地方,重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那你們知道發現了地球有引力的是誰嗎?
生:牛頓。
師:對了,就是牛頓。其實牛頓是一個英國物理學家的名字,因為牛頓發現了地球引力的存在,所以重力的單位就以牛頓的名字命名了。現在我們就來聽聽“牛頓與萬有引力”的故事,了解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過程。
?。ㄕn件播放“牛頓與萬有引力”的視頻)
師:看完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
生1:覺得牛頓很偉大,發現了萬有引力。
生2:牛頓很細心,蘋果掉下來不是吃掉,而是拿來研究。
生3:原來我們是斗不過地球的,地球對我們有引力,所以我們拋的球全部掉到地上了。
……
?。┢嫠济钕?/p>
如果沒有了重力的存在,這個世界將會怎樣?下節課我們再進行交流。
一、教學內容:
小學四年級下冊科學(粵教版)P68-P70《重力》
二、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在生活中存在著重力,了解重力產生的原因;
?。?)通過學習有關牛頓的資料,了解前人對重力的研究。
2.能力培養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實驗操作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
(2)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問題。
三、重點與難點:
認識什么是重力和重力的方向。
四、教學過程:
(一)課前活動:分小組進行“拋球”比賽。(拍成視頻用來上課用)
比賽要求:不管你用哪一種方式拋球(不可以使用任何工具),向上、向下、向左、向右都可以,只要你的球不落地就為贏。
比賽地點:籃球場(拋球時必須要注意安全,離人群足夠遠才可以拋。)
?。ǘ┮耄和瑢W們,上一節課我們玩了一個“拋球”游戲(視頻回放過程)。
師:好玩嗎?(生:好玩。)
師:有沒有人贏呀?(生:沒有)
師:為什么沒人贏呢?是不是球有問題?
生1:不是??墒?hellip;…
生2:我知道原因,因為這籃球有重量的嘛。我們把球拋出去之后,沒有東西托著籃球,所以它最終會掉到地上。
師:掌聲表揚這個同學,這個同學在玩游戲的時候非常認真觀察,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的確,籃球有重量,那到底誰使到它有重量了呢?有沒有力作用在它身上了呢?
?、伲ㄕn件演示)思考:為什么不管我們把球拋得多高、多遠,結果球還是落回到地面?
師:我們繼續觀看視屏:黃果樹瀑布(課件播放)
師:黃果樹的瀑布非常漂亮,氣勢磅礴。但是在欣賞這瀑布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水總是向低處流的呢?
?。▽W生紛紛私底下在討論)
?、冢ㄕn件演示)思考:“水往低處流”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是,為什么水總是向低處流呢?
師:這些問題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任務——重力。(揭題)
?。ㄈ┬∏蚴芰η闆r研究
師: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現在來做一個“小球受力情況研究”的實驗。
實驗用具:鐵架臺、細繩、小鐵球、剪刀、墊布;
實驗要求:
?、儆美K子綁著小鐵球,并把它掛在支架上;
?、诘刃¤F球靜止后將繩子剪斷;
③在小鐵球下方墊上墊布。
研究問題:如果將繩子剪斷,小鐵球將怎樣運動?這時小鐵球受到了什么力的作用?
師:同學們,在沒有做這個實驗之前你們猜測一下:如果把繩子剪斷會出現什么現象?
生:球會掉下來。
師:的確,我們可以預想到鐵球會掉到地面上。那請同學們等一下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注意觀察小鐵球掉下來的路徑是怎樣的?這時小鐵球是會什么力的作用呢?
?。?)學生操作實驗。
(2)匯報結果。
生1:繩子剪斷后,小鐵球就掉到地上了。
生2:我們的也是的。
……
師:小鐵球掉下來的路徑是怎樣的?
生1:直著向下。
師:為什么?
生2:因為它有重量。
師:是誰使到它有重量的呢?你們知道嗎?
(這時候舉手的學生比較少)
生3:我在書上看過,那是因為地球對鐵球有引力,所以鐵球就會掉到地上了。
師:說得真好,掌聲表揚這個同學。的確,鐵球會掉到地面上去是因為地球對鐵球有引力,那地球對其它物體有沒有引力?
生:有。
師:對,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就譬如我們站在地上,無論我們怎么跳,我們最終還是會掉到地上的。這都是因為收到了地球對我們的吸引力。我們把地球吸引物體的力,叫做物體的重力。(邊說邊課件演示)
師:那你們知道重力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生:向下。
師:
從剛才的實驗我們可以知道,重力的方向不但向下,而且是豎直向下的。它的單位是牛頓。(課件演示)
(3)解決課前問題:
①為什么不管我們把球拋得多高、多遠,結果球還是落回到地面?
?、跒槭裁此偸窍虻吞幜髂??
生:這是因為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無論籃球怎么拋,最終還是掉到地上。水也是,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水總是向下流的。
?。?)討論:生活當中重力有哪些應用?
生1:人們在建房子時用重錘來檢測屋子的墻是不是豎直的。
生2:杠桿秤在稱東西的時候那個秤砣。
生3:……
?。ㄋ模┩卣梗旱厍蛏系?ldquo;上”和“下”
師: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知道了,地球上一切物體都會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且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那站在不同的地方,地球對我們的引力,也就是重力,方向是不是都是一樣的呢?請同學們在地球儀上指出這些地方的重力方向。(點名讓學生上來演示)
師:同學們,細心觀察我們剛才指出這些地方的重力方向,你們有什么發現?
生1:指向地球里面的。
師:指向地球里面那里?
生2:圓心。
師:對了。不過,地球并不完全是一個球體,更準確的說重力的方向是指向地心
小結: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都受到地球引力(重力)的作用,所以能安安穩穩地生活在大地上,而且都把正對頭頂上方的天空叫做“上方”,把朝向地球中心(地心)的方向叫做“下方”。重力的方向就是豎直指向地心的。
(五)牛頓與地球引力
師:原來不管我們站在什么地方,重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那你們知道發現了地球有引力的是誰嗎?
生:牛頓。
師:對了,就是牛頓。其實牛頓是一個英國物理學家的名字,因為牛頓發現了地球引力的存在,所以重力的單位就以牛頓的名字命名了?,F在我們就來聽聽“牛頓與萬有引力”的故事,了解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過程。
?。ㄕn件播放“牛頓與萬有引力”的視頻)
師:看完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
生1:覺得牛頓很偉大,發現了萬有引力。
生2:牛頓很細心,蘋果掉下來不是吃掉,而是拿來研究。
生3:原來我們是斗不過地球的,地球對我們有引力,所以我們拋的球全部掉到地上了。
……
?。┢嫠济钕?/p>
如果沒有了重力的存在,這個世界將會怎樣?下節課我們再進行交流。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