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27
這是6梅花塊教學設計一等獎,是優秀的教學設計一等獎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8個生字,正確書寫“訝、折、獨、梅、暗、寒”6個生字。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引導學生大致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意境,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和夜雪的美。
二、內容分析
本課所選的兩首古詩,寫的都是寒冬季節的景色。“色”、“香”、“味”三方面突出梅花的特點,刻畫出梅花的潔白、傲雪的品性?!兑寡吠ㄟ^對雪夜情景和詩人感受的描寫,可感不可見的特點。重點:認識8個漢字,會寫“訝、折、獨、梅、暗、含”6個生字。難點: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體會夜雪可感不可見的美。
三、學生分析
古代詩歌,讀起來音韻和諧,瑯瑯上口,是孩子們學習啟蒙的一種比較好的方式,也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通過學習古詩,可以讓孩子們背誦一定的古代詩詞,又可以學習漢字、提高審美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對落實新課標很有意義。
四、設計思路
通過豐富多樣的學習活動,融讀詩、看景、想象、品味為一體,使學生知其景、入其境、悟其情。
教學過程: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第一課時 《梅花》
一、出示課件,導入新課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的課件或圖片)
同學們認識這些嗎?它們在什么季節開放?
說說你在什么地方看過梅花?你還了解梅花的哪些知識?
2、出示課件,學生欣賞雪花飛舞、梅花盛開的情景。
雪花紛飛,銀裝素裹,幾枝紅梅迎雪綻放。這美妙、飄香的世界,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的贊嘆。讓我們與詩人一起走近梅花,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領略它的品性!
3、板書課題。教師邊畫梅花,邊背誦古詩,讓學生初步感知詩意。
二、自讀古詩,了解大意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圈出不認識的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教師巡視并指導。
2、檢查自讀情況,并糾正讀音。
墻:qiáng數shù凌:líng雪:xué為:wéi
3、師范讀,學生跟著讀。注意停頓和重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4、以組為單位,學生練習朗讀。小組內互相討論,提出疑難問題并嘗試解答。
5、師生共同交流,理解重點詞語。
墻角數枝梅:數枝,許多枝。
凌寒獨自開:凌寒,冒著嚴寒。
遙知不是雪:遙,從很遠的地方看。
為有暗香來:為,因為。暗香,淡淡的花香。
6、學生互相提問,先說說詞語的意思,再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7、反復練習朗讀,想像梅花在嚴寒中傲然怒放的畫面。
8、在讀、議、背中感受梅花耐寒、清香、潔白的特點。
9、師小結:這首詩通過寫梅花不畏嚴寒,冒雪開放,贊揚了梅花堅強的品格。
三、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生字
1、了解了梅花的品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識字朋友吧!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進行認讀。
2、小組合作,進行認讀、識記生字。
梅:形聲字,左形右聲。
暗、獨:采用舊字加部首的辦法記憶。
遙:和形近、同音字'搖'進行區分記憶。
寒:和形近字“賽”進行區分記憶。
凌:可采用編寫謎或順口溜的辦法記憶。凌:兩點水做準備,土八折文排好隊。
3、指導書寫。
?。?)指導學生觀察田字格申的生字,說一說怎樣寫才能端正、美觀。
(2)學生試寫,教師重點提示:
獨、梅、暗都是左窄右寬的字,書寫時要注意避讓。
寒:要注意端正。下面兩點要寫在豎中線上,撇和捺要舒展,起出寶蓋頭,三條橫線間距要均勻。
四、引導背誦
1、學生根據課件提示背誦。
2、播放音樂,學生伴隨著音樂,有感情地背誦。
3、學生根據詩意,想象畫面背誦。
第一課時 《夜雪》
一、猜謎語,導入新課
1、猜一猜:我是水,我會變。太陽一曬,就變成汽升到天空。到空中,變成極小極小的點,連成一片,我就成了云。冷風一來,我就會變成小花朵落下來。你們猜,我變成了什么?
2、板書課題:夜雪
3、根據詩題猜猜這首詩寫什么?(夜晚下的'雪、夜晚的雪景,夜晚出雪……)
4、試讀古詩引導質疑,學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
二、帶種疑問,學習古詩,了解大意
1、教師范讀古詩,學生聽讀識字。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古詩,并用鉛筆圈出認識的新字朋友。
3、教師領讀生字卡片,并進行正音練習。
衾:qīn枕:zhěn訝:yà復:fù折:zhé
4、師領讀古詩,學生跟讀,注意停頓和重音。
5、播放雪景課件,師配樂范讀。
6、理解詩句大意,解釋重點詞語。
已訝衾枕冷:衾枕,被子和枕頭。訝,驚訝。
復見窗戶明:復,又。明,明亮。
夜深知雪重:重,雪下得很大。
時聞折竹聲:時,時常。聞,聽見。折竹聲,竹子被雪壓斷的聲音。
7、指導學生反復練習朗讀,要讀出節奏、讀出韻律、讀出感情。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8、同桌互相說說詞語的意思,再連起來試說詩句的意思:
我睡著睡著,感到很驚訝,怎么被子和枕頭越來越冷?這時候,我又看到窗戶外面的雪特別明亮。夜己經很深了,我知道外面的雪越下越大,時常還能聽到大雪壓斷竹子的聲音。
9、同桌互相說說你讀這首詩的感受,想像畫面,體會詩的意境。
三、學習生字,記憶生字,指導書寫
1、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生字。
2、共同交流記憶方法和結果。
訝:形聲字,左形右聲。
枕:(編順口溜)木頭橫著放,倦腿人枕上。
復:(編順口溜)人上,日中,折文下,不止一次還復雜。
3、指導書寫。
訝:訝的第四筆是豎折。
折:第五筆撇,要寫在豎中線上。右邊是“斤”,不是“斥”。
這兩個字的寫的時候,要注意左窄右寬才好看。
四、想想畫畫
把你喜歡的梅花或雪景畫下來。同桌互相講解、欣賞。
教學反思:
1、課的設計能夠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重視背誦朗讀的基礎上,把識字的要求在課堂上落實的比較好。
3、重視聽說讀寫,還能讓學生把對詩歌的感知通過繪畫等方式表現出來,能較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一、 說設計思路
本課是第六單元中的一個課題,我在學生現有的知識技能的基礎上,深挖教材,以復習為切入點,側重于基礎技能和技巧的鞏固,強化學生的動手和小組合作能力,在學生基礎技能和技巧的鞏固方面作一個嘗試。
二、 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教材選自人音版八年級15冊第六單元冬之韻中的兩首歌曲《我愛你塞北的雪》、《踏雪尋梅》,這是兩首旋律優美、格調清新高雅的歌曲,唱出了冬天之韻味,唱出了冬天給人們帶來的歡樂,把冬天一幅幅至純至美的景色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給我們以高度藝術美的享受。
2、教學目標
初二的學生已接觸到許許多多的音樂作品,對事物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和感受,音樂的基礎技能和技巧有一定的積累,并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ǎ保?通過對音樂的感受,體驗冬之韻,以樂觀的精神對待自然、對待生活。
?。ǎ玻?復習《踏雪尋梅》,制作打擊樂器并創作簡單旋律。
?。ǎ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集體合作能力。
3、 教學重難點
音樂是抽象的,雖說學生學習音樂的技能技巧有一定的基礎,但實際操作中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把感悟冬之韻,制作樂器和創作簡單旋律,作為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三、 說學情
初二的學生對音樂作品,具備一定的感受能力,加上多媒體展示的畫面,對他們感悟冬之韻有一定的幫助;他們本身具有的動手能力和原有的技能技巧以及教師的引導示范、小組合作的智慧,對難點的突破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 說教法
根據音樂課要讓學生多聽多練多體驗的特點,我自制電腦課件,采用啟發講解法、示范演練結合法、多媒體輔助教學,在上課的過程中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引導、啟發、激勵學生,從而利于達成教學目標。
五、 說學法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制作畫面精美的課件,讓學生全方位地感悟音樂。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把學生分成三個學習小組,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能主動的有效地參與實踐創作,并協同解決實踐創作中的問題。
六、 說教學程序
1、播放歌曲《我愛你塞北的雪》,導入課題。
這是啟動環節,學生通過欣賞視頻,設置問題:
?。?)歌曲怎樣描繪雪?
(2)你看到了怎樣一個冬天?
學生說說冬之韻,初步感悟歌曲描繪的冬之韻。
2、為了讓課題得到拓展,有必要讓學生了解文學作品所描繪的冬之韻,我讓學生找找相關的詩句,發現所描繪的共同點:以詠梅為主,主要是冰雪的潔白無暇、晶瑩剔透;臘梅的不畏嚴寒,笑傲風雪。隨后,我摘選了幾首詩詞,讓學生概括冬之韻:冰雪的潔白無暇、晶瑩剔透;臘梅的不畏嚴寒,笑傲風雪。從而突破難點。
3、復習歌曲《踏雪尋梅》,尋找音樂的`源泉。讓學生復習演唱歌曲,加入打擊樂,進行伴奏,并設置問題:歌曲中的哪一句出自我們生活中的聲響?這一問題的提出對下一環節的順利進行有著提示作用。
4、拓展思維,動手作一作。這一環節中有兩項活動。
活動1、利用玻璃杯、碗等制作有音高的打擊樂器。
活動2、用“1、2、3、5、6”五聲音階為下面詩詞創作簡單的旋律。
第一首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第二首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第三首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不信今春晚,俱來雪里看。
三個學習小組任抽詩詞一首,以下列節奏
4∕4 ××××∣×―――︱ ××××∣×―――︱
××××∣×―――︱ ××××∣×××―‖
創作簡單的旋律,填上以上詩詞,唱一唱。
在活動開始前,我展示制作好的玻璃杯樂器,向學生講解制作的方法,加入不等量的水,得到不同音高的玻璃杯樂器。然后我把學生分為三個學習小組,在實踐操作前進行講解、示范。在學生實踐時,我在學習小組間巡視,及時發現問題,引導、激勵學生,從而使難點得以解決。
5、學生展示與評價,我讓學生展示作品,并讓他們進行自評和互評,最后我概括,給予學生肯定和鼓勵,指出不足和改進。
6、在課堂小結中,我讓學生先小結,我再概括:大自然的美景,美不勝收,我們要用心才能感悟;生活中的音樂,妙不可言,我們要用心才能聆聽。
七、課后反思
本節課,我作為一種新的嘗試,獲得一定的效果。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的勁頭很足,始終帶著濃厚的興趣在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得到展現。但在學生作品展示這一環節時,沒有讓學生演唱自己的音樂作品,使學生的成就感沒能充分地體現。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古詩,理解古詩的意境。
2、通過各種不同方法的學習,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會朗誦古詩。
教學難點: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古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三角形、圓形、長條形各一個,課件。
教學方法:愉快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教學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圖
出示一個三角形提問:"小朋友這是什么?"
出示一個圓形提問:這是什么呢?
老師把它們拼成一幅圖猜一猜象什么?(用三角形、圓形、長條形拼成一個人在釣魚的圖片)
老師看了這幅圖就想起了唐代大師柳宗元寫的一首《江雪》你們想聽嗎?
2、老師有表情的朗誦古詩《江雪》
3、這首古詩還有一幅美麗的畫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多媒體)
?。?)你看見了什么?這幅畫上是什么季節?冬天會怎么樣?山上都是雪,小鳥怎樣了?(千山鳥飛絕)
?。?)路上也沒有行人,天氣寒冷人們怎樣了?(萬徑人蹤滅)
?。?)江面上有什么?船上有誰呢?他穿著什么?帶著什么呢?(孤舟蓑笠翁)
?。?)他在干什么?(獨釣寒江雪)
4、我們一起來看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古詩)
?。?)小朋友,請你找一找在這首古詩中你認識哪個字寶寶?
?。?)幼兒跟老師朗誦古詩2—3遍。(不同的方法朗誦)
?。?)老師把這首古詩編成了一幅節奏圖:這是幾拍子的節奏?幼兒練習打二拍子的節奏??垂澴嘁贿吪氖忠贿吚收b古詩。
?。?)我們聽著音樂來唱一唱這首古詩。
三、結束部分
1、幼兒操作:畫出這首古詩中你認識的字寶寶,畫出來給后面的老師讀一讀,你讀的對不對,接著朗誦給老師聽,你會得到一顆五角星。
2、總結
師:小朋友們今天學習到了什么?
3、作業
把學會的古詩朗誦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計:
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習8個生字,正確書寫訝、折、獨、梅、暗、寒6個生字。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引導學生大致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的意境,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和夜雪的美。
二、內容分析
本課所選的兩首古詩,寫的都是寒冬季節的景色。色、香、味三方面突出梅花的特點,刻畫出梅花的潔白、傲雪的品性?!兑寡吠ㄟ^對雪夜情景和詩人感受的描寫,可感不可見的特點。重點:認識8個漢字,會寫訝、折、獨、梅、暗、含6個生字。難點:感受梅花的頑強品質,體會夜雪可感不可見的美。
三、學生分析
古代詩歌,讀起來音韻和諧,瑯瑯上口,是孩子們學習啟蒙的一種比較好的方式,也是孩子們比較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通過學習古詩,可以讓孩子們背誦一定的古代詩詞,又可以學習漢字、提高審美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對落實新課標很有意義。
四、設計思路
通過豐富多樣的學習活動,融讀詩、看景、想象、品味為一體,使學生知其景、入其境、悟其情。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第一課時《梅花》
一、出示課件,導入新課
1、(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的課件或圖片)
同學們認識這些嗎?它們在什么季節開放?
說說你在什么地方看過梅花?你還了解梅花的哪些知識?
2、出示課件,學生欣賞雪花飛舞、梅花盛開的情景。
雪花紛飛,銀裝素裹,幾枝紅梅迎雪綻放。這美妙、飄香的世界,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的贊嘆。讓我們與詩人一起走近梅花,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領略它的品性!
3、板書課題。教師邊畫梅花,邊背誦古詩,讓學生初步感知詩意。
二、自讀古詩,了解大意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圈出不認識的字,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教師巡視并指導。
2、檢查自讀情況,并糾正讀音。
墻:qiáng數shù凌:líng雪:xué為:wéi
3、師范讀,學生跟著讀。注意停頓和重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4、以組為單位,學生練習朗讀。小組內互相討論,提出疑難問題并嘗試解答。
5、師生共同交流,理解重點詞語。
墻角數枝梅:數枝,許多枝。
凌寒獨自開:凌寒,冒著嚴寒。
遙知不是雪:遙,從很遠的`地方看。
為有暗香來:為,因為。暗香,淡淡的花香。
6、學生互相提問,先說說詞語的意思,再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7、反復練習朗讀,想像梅花在嚴寒中傲然怒放的畫面。
8、在讀、議、背中感受梅花耐寒、清香、潔白的特點。
9、師小結:這首詩通過寫梅花不畏嚴寒,冒雪開放,贊揚了梅花堅強的品格。
三、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生字
1、了解了梅花的品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識字朋友吧!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進行認讀。
2、小組合作,進行認讀、識記生字。
梅:形聲字,左形右聲。
暗、獨:采用舊字加部首的辦法記憶。
遙:和形近、同音字搖進行區分記憶。
寒:和形近字賽進行區分記憶。
凌:可采用編寫謎或順口溜的辦法記憶。凌:兩點水做準備,土八折文排好隊。
3、指導書寫。
?。?)指導學生觀察田字格申的生字,說一說怎樣寫才能端正、美觀。
?。?)學生試寫,教師重點提示:
獨、梅、暗都是左窄右寬的字,書寫時要注意避讓。
寒:要注意端正。下面兩點要寫在豎中線上,撇和捺要舒展,起出寶蓋頭,三條橫線間距要均勻。
四、引導背誦
1、學生根據課件提示背誦。
2、播放音樂,學生伴隨著音樂,有感情地背誦。
3、學生根據詩意,想象畫面背誦。
第二課時《夜雪》
一、猜謎語,導入新課
1、猜一猜:我是水,我會變。太陽一曬,就變成汽升到天空。到空中,變成極小極小的點,連成一片,我就成了云。冷風一來,我就會變成小花朵落下來。你們猜,我變成了什么?
2、板書課題:夜雪
3、根據詩題猜猜這首詩寫什么?(夜晚下的雪、夜晚的雪景,夜晚出雪)
4、試讀古詩引導質疑,學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
二、帶種疑問,學習古詩,了解大意
1、教師范讀古詩,學生聽讀識字。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古詩,并用鉛筆圈出認識的新字朋友。
3、教師領讀生字卡片,并進行正音練習。
衾:qīn枕:zhěn訝:yà復:fù折:zhé
4、師領讀古詩,學生跟讀,注意停頓和重音。
5、播放雪景課件,師配樂范讀。
6、理解詩句大意,解釋重點詞語。
已訝衾枕冷:衾枕,被子和枕頭。訝,驚訝。
復見窗戶明:復,又。明,明亮。
夜深知雪重:重,雪下得很大。
時聞折竹聲:時,時常。聞,聽見。折竹聲,竹子被雪壓斷的聲音。
7、指導學生反復練習朗讀,要讀出節奏、讀出韻律、讀出感情。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8、同桌互相說說詞語的意思,再連起來試說詩句的意思:
我睡著睡著,感到很驚訝,怎么被子和枕頭越來越冷?這時候,我又看到窗戶外面的雪特別明亮。夜己經很深了,我知道外面的雪越下越大,時常還能聽到大雪壓斷竹子的聲音。
9、同桌互相說說你讀這首詩的感受,想像畫面,體會詩的意境。
三、學習生字,記憶生字,指導書寫
1、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生字。
2、共同交流記憶方法和結果。
訝:形聲字,左形右聲。
枕:(編順口溜)木頭橫著放,倦腿人枕上。
復:(編順口溜)人上,日中,折文下,不止一次還復雜。
3、指導書寫。
訝:訝的第四筆是豎折。
折:第五筆撇,要寫在豎中線上。右邊是斤,不是斥。
這兩個字的寫的時候,要注意左窄右寬才好看。
四、想想畫畫
把你喜歡的梅花或雪景畫下來。同桌互相講解、欣賞。
教學反思:
1、課的設計能夠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重視背誦朗讀的基礎上,把識字的要求在課堂上落實的比較好。
3、重視聽說讀寫,還能讓學生把對詩歌的感知通過繪畫等方式表現出來,能較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