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30
這是保護眼睛小竅門,是優秀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本課先以一個小游戲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意識到眼睛的重要,再通過提問讓學生自己思考發現更多眼睛的作用,為點出課題做鋪墊。因為眼睛保護不好,最易形成的眼部毛病就是近視,而且動畫片受到眾多學生的喜愛,于是我便想到利用動畫片《超級近視》讓學生了解近視的不便,并通過另一個動畫片《兒童近視的預防》中人物強烈的正反對比讓學生知道保護眼睛,防止近視的具體做法。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創編兒歌,讀兒歌,做護眼操,使得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在課的鞏固部分,我根據學生注意力的規律和好動的習慣又安排了一組圖片讓學生用手勢判斷正誤,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又讓長時間靜坐的學生動了起來。
本課第二部分的游戲為:貼鼻子,意在讓學生體會眼睛的重要性,同時也讓他們體驗到了成功和失敗的心情,并教導了學生認識游戲比賽的意義,正確看待比賽成敗。游戲所選用的圖片為學生們熟悉的奧運吉祥物福娃,是孩子們所喜歡的形象。
本節課是為了提高增強保護眼睛的意識,本節課我沒有唯教材是從,而是適當地進行了增、刪、添、改。如果文中介紹的只是一些用眼衛生常識,而這些知識學生早就了解,因此教學中我沒有較低層次徘徊,而是利用課堂情境,注重增長知識,養成習慣。
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我追求的是師生的平等和民主,讓學生充分“動”起來,自由地發出自己的心聲。活動過程中,我作為指導者、參與者,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成長,我感到很快樂。
課文中只介紹的是一些用眼衛生常識,而這些知識學生早就了解,因此教學中我沒有在較低層次徘徊,而是利用課堂情境,注重教學資源的生成和整合,延伸時空,拓展課堂,增長見識,激活知識,養成習慣。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中我充分相信、尊重、賞識學生,營造了一種接納的、支持的、寬容的課堂氣氛,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能做的不包辦,能說的不代替;但也不放棄“平等中的首席”的責任,當學生出現疑惑時也做必要的講授,因而教學成為師生互動、情感交融的過程。生活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教育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會開出鮮美之花,結出香甜之果。尤其是道德知識的獲得,道德情感的產生和道德行為的形成都依存于生活之本。對于學生來說,聽到的會忘記,看到的記憶不深,只有作到了才能理解。因此我十分注意課堂與生活的連接,從課前的情境表演準備、投影教材圖畫、資料收集、游戲等,都以生活為源泉,讓學生在實踐中、活動中獲得情感體驗,促進知識內化和習慣養成。同時,著力把課堂變成實實在在的生活空間,讓教學過程成為情趣盎然的生活場景的演義再現。當然也有一定的不足。比如學生收集信息的途徑不夠廣,處理信息資料的能力較弱。雖然平時也注重培養這方面的能力,但總覺成效不大。如何提高此能力,則有待于師生共同努力。
但在對孩子們進行教育的時候,學生年齡過小雖然他們能夠說的頭頭是道,語言對他們畢竟是比較抽象的,在實際生活中并不能理解不這樣做的危害性。跟不用說在玩得進行時,危險全都拋之腦后了。所以老師可以適當幫助他們直觀地理解在此基礎上加深印象,并在生活中能夠體驗出來。
事后我也考慮在教室怎樣創設一些安全小貼士。如結合我們的角色游戲,在平時也讓幼兒做做眼保健操,感受眼睛的重要性。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怎樣讓學生擁有一雙明亮、美麗的眼睛,我們教師處于一個很重要的位置,不但要教孩子們關于愛護眼睛的知識,而且還要培養他們一種自我保養的責任感,讓他們知道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如何愛護眼睛,保護視力,預防眼病和近視。
我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將這些內容稍做了調整,希望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讓學生了解眼睛的相關知識,體驗眼睛的重要性,知道如何愛護眼睛,從而養成正確的用眼衛生習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游戲是孩子們的最愛;低年級的小學生對游戲總是興趣盎然,因此,我以游戲“貼鼻子”為活動前奏,讓孩子們在游戲中親自體驗眼睛的作用,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熱情,輕松自然地導入新課。
怎樣處理本節課的重難點部分,我采用了“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處理的方法,如:“眼睛能幫我們干什么”,簡單的問題來源于學生正在進行的現實生活,孩子們欣喜地發現本節課的`內容竟是自己最熟悉不過的生活經歷,于是發言也就爭先恐后,欲罷不能了。“哪些行為會傷害我們的眼睛?”“你認為應該怎么做”孩子們發現老師是如此關心他們的日常生活,尊重他們的意見,樂意幫他們完善被自己忽視了的生活細節,于是在輕松愉悅的交流活動中逐步形成了學生正確的用眼衛生意識。幫助孩子們解除了眼部疲勞,看書、寫字是學生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正確的姿勢,正是要求學生“學至所用。”
課的最后,詩般的語言既是總結,也是這節課的延伸。如:“看藍天、看白云,看小鳥、看綠葉,看空中飛過的蜻蜓”。課的最后提醒學生善待自己的眼睛帶著孩子們走進春天,用明視的眼睛去看、看捕捉美麗的春景。
活動目標
1.知道眼睛的作用,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2.了解保護眼睛的方法,注意用眼衛生。
3.大膽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經驗。
4.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5.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教學重點、難點
說出生活中的保護眼睛的方法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 故事圖書 圖片 拼圖 操作盤 音樂
活動過程
1. 謎語激趣、引入課題
師:那我們一起來猜個謎語吧:
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眼睛)
師:對了,是眼睛。你們怎么知道的呀?(出示圖片課件)
師:小朋友都找到了,請伸出小手遮住自己的眼睛,你們現在感覺怎么樣?能看到老師嗎?老師也看不到你們了。現在慢慢的把手打開,感覺怎么樣?為什么?
師:哦,眼睛能幫助我們看東西,那我們還能用眼睛干什么呢?(幼:看東西、看書、看電視……)
你們看看老師的眼睛還能做什么?”(師用眼睛表演生氣、高興)
2.自由探索、獲得感知
師:眼睛有這么大的作用,那你們知道要怎樣保護眼睛嗎?誰愿意來說說。
這里也有很多關于保護眼睛的資料:小朋友可以這兒看一看、想一想圖片中哪些做法是對的,哪些是不對的,并把它們分一分、貼到黑板上,然后把了解到的保護眼睛的方法記錄在我們的表格上;也可以拼拼圖看看你發現了哪些方法,還可以看電腦、看圖書,看看你們發現了哪些保護眼睛的方法。
3.分享交流、提升經驗
師:(以拍手的方式引導幼兒集合)小朋友可以和自己旁邊的小伙伴說一說你發現了哪些保護眼睛的方法。
誰來說說,你知道了哪些保護眼睛的方法?真棒,他說了幾種方法?他有哪些方法是跟第一個小朋友不一樣的?
師小結:小朋友知道了很多保護眼睛的方法,讓我們一起來記住它們吧。(播放課件進行小結為幼兒展示正確的用眼方法和保護方法)。
別忘了要多吃水果蔬菜,讓營養均衡,這樣我們的眼睛才能更亮更有神哦。
師:眼睛讓我們看到了藍天、白云、小鳥,看到了很多美麗的景色,它是我們重要的朋友,所以小朋友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眼睛,讓它永遠明亮。
4.情感體驗、加深感知
師: 看了這么久,眼睛也累了,讓我們一起來做做《愛眼健康操》,休息一下吧——
在音樂中,幼兒跟著老師邊唱邊跳,律動出室,活動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幼兒明白眼睛的作用,通過合作研討,得出保護眼睛的方法來,又經過課件的展示強化了幼兒的護眼意識,懂得眼睛的重要性。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思考,討論活躍,輕松的學到了護眼的方法。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表現積極,有很強的求知欲和興趣。但在
自由探索獲得感知的過程中,有部分幼兒參與不夠的現象,在此環節應加以改進,爭取面向所有幼兒。
活動設計背景
在生活學習中,孩子總是沒有保護眼睛的意識,看電視時間長,動手時姿勢不對,這些都可能誘發孩子近視。通過此活動讓孩子知道眼睛的作用,從而形成自覺護眼的好習慣。
眼睛是我們心靈的窗戶,沒有眼睛我們的生活將沒有陽光,但是現在很多小朋友都不怎么愛護眼睛,常時間的看電視,用鉛筆弄傷眼睛。為了讓幼兒了解眼睛的用途,能自覺的愛護眼睛,我們進行了《愛護眼睛》這次活動。
活動一開始,我用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夾顆黑葡萄。上大門,下大門,關起門來就睡覺。來引起幼兒的興趣。然后出示眼睛的大圖引導幼兒觀察,孩子們都能積極地舉手回答自己所看的的眼睛的結構,在閉上眼睛感受看不到的感覺時,有的孩子說“黑黑的,什么也看不到”,有的說“感到很害怕”……
我就引導孩子們了解保護眼睛的必要性和保護眼睛的辦法,先請幼兒欣故事《我的小眼鏡》問他們“眼鏡和鼻梁為什么吵架?最后發生了什么事情?”并告訴他們眼鏡帶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視眼,沒有眼鏡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眼睛。
為了加深幼兒保護眼睛的意識,我們接著欣賞了幾張圖片,第一張一個小朋友在用臟手揉眼睛,請孩子們討論這個小朋友做得對不對?為什么?應該怎樣做?最后教師總結,小朋友的臟手上有很多的細菌,如果用臟手揉眼睛會讓眼睛生紅眼病,我們如果感到眼睛不舒服可以用干凈的毛巾、手絹或者衛生紙擦。第二張是一個小朋友頭趴在桌子上畫畫。請孩子們討論這個小朋友哪個地方做的不對?為什么?應該怎么做?平時還要注意什么事情?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出:看書,畫畫時眼睛不能距離紙太近,也不要躺著看書,否則容易得近視眼。我們要在看書畫畫時抬起頭,眼睛離開書本大約一尺的距離。平時還要注意不要看電視的時間太長,看書時間長了要向遠處眺望一下。不要玩尖銳的東西,多吃一些對眼睛有好處的胡蘿卜、動物肝臟等食物。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