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6-01
這是紀昌學射教案及意圖,是優秀的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材分析】
《紀昌學射》一文是人教版四下第29課的一則寓言故事。這則寓言故事選自《列子·湯問》,講的是紀昌拜飛衛為師學習射箭,飛衛告訴他先要下功夫練眼力,
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
二是“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紀昌一一照做。等練好了眼力,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后來,紀昌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動的事例闡明了無論學什么技藝,都要從學習這門技藝的基本功入手的道理。
【設計理念】
1、感性的人文內涵的把握與理性的表達方法體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既能把握寓意,同時還對課文用詞用語有所積累,提升語言表達能力。
2、學生感受到寓言故事的魅力同時逐步體會寓意。
【學情分析】
學生處于小學中年段,已有初步學習寓言故事的基礎。學生的想象能力比較強,對故事中的人物行為、故事情節會比較感興趣、也比較容易讀懂。中年段的學生仍然要加強概括能力的培養,可以結合復述故事來逐步提高概括能力;如何結合具體的寓言故事感悟其中包涵的道理仍是中年段孩子的難點。
這則寓言故事在二、三段的構段方式有共同的特點,在學習故事的同時,應盡量把握教材這個特點,引導學生加強學習語言表達特點并嘗試運用。通過課內外拓展感受中華經典故事的魅力,接受思想啟迪情感熏陶。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等詞語。
2、理解重點詞句。
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寓言的寓意。
2、復述課文。
3、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紀昌勤學苦練基本功的精神。
2、激發學生繼續閱讀寓言故事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結合重點語句,體會人物品質。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布置搜集紀昌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理解“能手”
1、談“能手”聽說我們班有很多同學擅長畫畫、寫作,還有的擅長朗讀、寫字。你能告訴我你最擅長什么嗎?
2、“能手”是什么噢!你是()能手;一位()能手……你們有沒有發現老師說的話里有個什么特點?(板書:能手)3、揭題
(1)今天,我們要來認識一位射箭能手。(板書:射)
(2)你認為一個怎樣的人才稱得上是射箭能手?
(3)我們要認識的這位射箭能手叫——(板書:紀昌)(寫好紀后)仔細看老師“昌”字是怎么寫的。
(4)觀察“昌”字,你發現了什么?
(5)讀“紀昌”
(6)任何一位有成就的人,他們的成功都是通過后天的努力學習得來的。(板書:學)
(7)齊讀課題。過渡:紀昌是怎么學習射箭的呢?(板書:學加點)打開書本第139頁。
(二)初讀感知,解決生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2、解決“妻子”、“虱子”
(1)指名讀,注意輕聲,齊讀。
(2)范寫“妻”
①跟師書空
②講要點,觀察“妻”,怎樣寫才正確、漂亮
③一齊邊說筆畫,邊書空
④本子上寫一個
(3)認識“虱”虱子是怎么樣的?你見過嗎?
①字型方面:蟲子,寄生在人或動物長長的毛發里面,吸血的
②小—出示頭發絲綁成的結你能不能讀出虱子的小
3、借助部分生詞、詞組復述故事。
(三)精讀課文
1、默讀課文,找紀昌是怎么學習射箭的
2、理解句子第一句: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1)練得怎么樣?——從那些字詞看出來的—為什么你從這個詞中能感受到?
(2)梭子是怎么樣的?——他為什么要選梭子(動的)——飛衛有叫他選動的東西嗎?——盯動的東西累還是不動的東西累?——可見飛衛……
(3)讓學生在教室里找個東西盯著,不眨眼試試。
(4)說自己的感覺。
(5)想象飛衛在練的時候會怎樣?心里怎么想?1小時后呢?幾小時后呢?一天下來……(板書:很累、很酸)
(6)練了幾天,他心里可能怎么想……,也可能怎么想……看到別人在玩,在休息,他可能想……
(7)練習讀這句話,讀出他的刻苦、勤奮或者眼酸、眼澀。過渡:雖然練得很辛苦,但他卻堅持了兩年,兩年以后——
(8)指導“刺”與“喇”比較
(9)讀到這,你有什么感受?——了不起,堅持不懈(板書:堅持不懈)
(10)練習讀這句話,讀出他的了不起、堅持不懈。過渡:練到這種程度,紀昌自己很滿意,就去找飛衛,可是,飛衛并不滿意,又讓他——第二句:他用一根長頭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1)怎么練的?抓住“每天”、“聚精會神地盯”
(2)你們知道他練習看虱子練了多久嗎?
(3)引導讀夏天,大家都找涼快的地方乘涼去了,他卻滿頭大汗地——冬天,寒風刺骨,他又不顧嚴寒——
(4)他“聚精會神地盯”,還可能怎樣的盯?
(5)指導讀這句話過渡:終于,經過再一次堅持不懈的努力,那只比芝麻還小的虱子大得——
(6)虱子多大?車輪呢?指導讀
3、聯系生活過渡:紀昌又跑到飛衛那里,飛衛這才開始教他怎樣開弓,怎樣放箭
(1)紀昌這樣練值得嗎?
(2)為什么不先學開弓、放箭?看準目標和把小目標看大與射箭百發百中有什么關系?——基本功的重要
(3)飛衛的教法怎么樣?——學得好離不開好老師的指導
(四)總結,揭示寓意
1、學到這,你有什么感受要說?你明白了寓言包含著哪些深刻的道理?請簡單寫一寫。(小練筆)
2、回到板書,總結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紀昌學射、妻子、百發百中”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有關詞句,體會人物的品質,感悟到“學習要練好基本功”的道理。
3、練習提出問題和大家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寓言的寓意。 2、結合重點語句,體會人物品質。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提起《驚弓之鳥》中的更羸,你想到的是些什么詞?
2、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個關于射箭的故事,(板書課題,寫到昌時稍作指點)學生齊讀課題。
3、《紀昌學射》是一則寓言,我們不僅要讀懂故事講了什么,還要想想故事蘊含著的寓意。
二、初讀寓言,把握整體
1、自由朗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通、讀懂。
2、檢查反饋。
⑴指名學生逐段朗讀課文。
①指名學生讀完第一自然段后,要求學生將這段中的兩句話合并成一句話來說。
預設:如果學生只是把兩句原原本本合并成一句,教師就指導學生讀讀課題,引導學生按照課題的句式表達來合并句子:紀昌向射箭高手飛衛學習射箭。
②指名學生讀剩下的4段,隨機正音,練讀不通順的句子。
⑵自己讀了故事,也聽別人讀了故事,現在能來說說紀昌學射的過程嗎?
預設:學生往往會把紀昌學射的過程復述下來,如出現這種情況,就建議學生用上“紀昌向射箭高手飛衛學習射箭,他先……后……最后……終于成了……”,全班同學自由講講、同桌互講。
三、讀讀議議,感受紀昌
1、在紀昌學射的過程中,你對哪部分印象最深?(紀昌練眼力的部分,也就是課文的2、3段,板書練眼力。)
2、請仔細讀這兩段,你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紀昌,就在相應的句子旁邊寫下你評價他的詞。
3、學生自由朗讀并作批注,教師巡邏指導。
4、交流反饋。
指名個別學生上臺板書--師生觀察書寫情況--有不同感受的同學補充談自己的批注。
預設:教師將巡邏時發現的富有代表性的詞請學生板書,比如:認真刻苦、堅持不懈、勤學苦練。
5、抓重點詞句深入感受紀昌品質
⑴你們是在哪些句子中有了這些感受呢?找到這些句子自由朗讀。
⑵品詞品句、讀讀議議
出示句子:
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他用一根長頭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讀讀這兩句話,字里行間的哪些詞讓我們感受到了紀昌的認真刻苦、堅持不懈、勤學苦練,把它圈下來。
◆理解感悟“注視、聚精會神地盯”。
◆有感情朗讀。
6、有句話叫做“功夫不負有心人”,紀昌的苦練收到了怎樣的成效呢?
出示語段:
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兩年以后,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針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會眨一下。
他用一根長頭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那只小虱子,在紀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來,練到后來,大得竟然像車輪一樣。
◆男女生對讀,一方讀如何練習,一方讀練習的成效。
◆理解“相當到家”在語境中的意思,并用上“相當到家”說說第二次練習的成效。
(設計意圖:同時出示這兩個語段進行教學有兩大目的:一是在男女對讀中感悟到構段方式和表達順序;二是學習語言,將第一個語段中的“相當到家”馬上運用到第二個語段中。)
四、反觀飛衛,感悟寓意
1、紀昌之所以能這么刻苦地練習眼力并取得成效,那是因為有老師的指導。請找出老師指導他的句子,學著老師的樣子來指導指導紀昌,自由練習。
2、出示句子:
“你要想學會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一眨!”
“雖然你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你的眼力還不夠。等到練得能夠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東西的時候,你再來見我吧!”
◆指名讀,師生評價,標準為:是否像老師一樣口齒清楚地向徒弟傳授知識。
◆讀讀想想,飛衛想強調什么,想讓紀昌明白什么?并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3、紀昌按照老師強調的重點去學習射箭,終于成了百發百中的射箭能手,你們從中明白了什么呢?
出示練筆:只有( ),射出的箭才會百發百中。
◆學生自由在課題旁邊寫。
◆師生交流。
4、學習射箭是這樣,那要學習書法,或是學習其他本領,你又覺得該怎樣呢?
五、布置作業,拓展積累
把《紀昌學射》的故事講給家長聽,并與家長聊一聊從中得到的啟示。
【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
感悟本課中的道理,學習紀昌刻苦努力的精神。認識到學習一定要重視基本功訓練。
2、知識目標:
熟讀課文,掌握本課中出現的文言實詞虛詞;學習運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句子。
3、能力目標:
提高文言文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熟讀課文,掌握本課中出現的文言實詞虛詞;學習運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句子。
【教學方法】
自讀探究。
【教具準備】
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達·芬奇經過數次的畫蛋成為畫家,莫泊桑經過不倦的寫作終于成為文學巨匠。由此看來,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成功來自于恒心、毅力,來自于扎實的基本功。今天我們就從這篇文章中再去驗證這個觀點。
二、學生自讀課文
1、形式多樣的朗讀:
(培養學生的閱讀和整體感知能力)
⑴參照注釋,用自己的話講述故事的梗概給同桌聽。
⑵播放音樂,學生配樂朗讀。讓學生感悟文章意蘊。
2、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文中理解有困難的詞句,組與組之間以提問──應答的方式交流,教師點撥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三、探究課文內容
1、試一試,翻譯幾個句子,檢驗一下學生對詞句的理解。
2、飛衛要求紀昌怎樣做?紀昌又做了哪些事情?這與射箭有關系嗎?
3、本文的成功之處你認為在哪里?
4、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學生依次發言。
三、課外延伸
(訓練口頭表達能力,明白加強基本訓練的重要性。)
自由談:
1、你怎樣評價飛衛、紀昌兩人的行為?
2、假如你是紀昌,你會怎樣做?
3、你認為當前的學習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四、熟讀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背誦。
【板書設計】
勤奮苦練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品味關鍵詞句和朗讀想象的方法,體會到紀昌的決心、毅力、恒心,豐滿人物形象。
2、引導學生感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寓意。
3、指導學生學習通過把段意串聯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的方法,以及對批注的指導。
【設計理念】:
語文課上如何讓感悟與訓練水乳交融?
感性的人文內涵的把握與理性的表達方法體悟如何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既能把握寓意,同時還對課文布局謀篇、用詞用語有所明晰?
寓言的教學如何讓理性的寓意揭示不是貼標簽,而是水到渠成?
如何讓學生感受到故事的魅力?
這是我始終思考的,也是想要努力實現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老師帶來了一份見面禮,大家請看這幾幅圖片,猜猜圖片的內容。
這幾個故事是我們學過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短小的甚至可笑的故事里蘊含著一個大道理。能從小故事中讀出大道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天,我們就來讀一則故事——紀昌學射。
2、讀題目,讀出講故事的味兒。
3、師生同寫題目。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己出聲地朗讀課文。建議:不同的文章在朗讀的時候有不同的語氣和語調。如,讀詩歌、散文的時候感情要濃郁、讀出節奏與韻味。這是一篇故事,所以,我們一開始朗讀的時候,就努力以講故事的感覺來讀。
2、再讀一遍課文,每讀一段停下來想一想,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3、誰來展示自己的朗讀功力?
(隨學生的回答板書:練眼力,牢牢盯住一個目標,極小的看成很大東西,開弓放箭,百發百中)
4、故事有起因有經過有結果,很完整。看著課文,憑借板書練習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5、總結方法:把握主要內容的時候,可以把文章各部分的意思串聯起來,進行整理,就可以概括出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個方法簡單又好學,大家在別的文章學習中也試一試!
三、未成曲調先有情——講述傳奇、創設情境、漸入故事
1、讓我們隨著課文一同走進2000年前,細細讀讀這個經典的、閃爍著哲人智慧的寓言故事。
2、指名讀第一段:指導讀出講故事的感覺。
教師講紀昌向飛衛學射前的一個故事。
話說飛衛是一名射箭能手,紀昌也是當時出色的獵手,他聽說飛衛被稱為天下第一神射手,隱居在鹿臺山,就歷盡千辛萬苦找到飛衛想比試比試。他先抽出一支箭,嗖的一聲,射下了天上的一只飛鳥,飛衛搖了搖頭。接著,紀昌又抽出第二只箭,嗖的一聲,射中了水中的游魚。世人說,這天上的飛鳥和水中的游魚是最難射中的了,可是在飛衛的眼中,這只是雕蟲小技。只見飛衛抽出一支箭,不經意的那么一射,射中了一片正在飄落的葉子,這片葉子也只是停了那么一下,就繼續向下飄落。就這一射,讓紀昌心服口服,他知道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從此下定決心向飛衛潛心學習射箭。
3、問:如果你是此時的紀昌,你最想讓老師教授你什么本領?
(預設生:想學習老師的絕招。)
四、層層剝筍樹形象——抓關鍵、品詞語、讀中感悟
1、飛衛怎么說的?指導朗讀飛衛的語言。(飛衛老師的話說得明明白白,毫不含糊)
(評:你聽清了嗎?師傅的要求是什么?)
2、紀昌是怎么練的呢?從文中找一找,用“________”畫出來。
①出示句子:
紀昌回家之后,就開始練習起來。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躺在織布機下面,睜大眼睛,注視著梭子來回穿梭。
要求:讀這個句子的時候,不要著急,慢慢的讀,品一品,看哪個詞語特別吸引你,讓你對紀昌有了更深的認識。
②層層剝筍品讀“注視”
“注視”是怎么樣地看?(多提問幾個)
這不是普普通通的看看而已,是專注地看,是專心致志地看,是心無雜念地看!誰來讀出紀昌的'專注勁兒來!
紀昌讓自己注視什么練眼力?(穿梭著的梭子)梭子,同學們大概沒有見過它,它是人們在織布的時候,由梭子牽引著織線來回地、不停地穿過來穿過去,老師的這個動作就叫“來回穿梭”。
如果是你看著這來回穿梭的梭子,有什么感覺?(苦、累、眼花)
你們想一想,紀昌苦不苦?累不累?眼睛花不花?
可是,紀昌這一看,就是兩年呀!700多個日子!
當他疲憊的時候,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仍舊注視著穿梭的梭子);當他眼花的時候,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仍舊注視著穿梭的梭子);當他快要支持不住的時候,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學們帶著這一份堅持,帶著這一份執著和決心,讀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過這“注視”一詞,我們看到一個怎樣的紀昌?
(板書:有決心、有毅力、有恒心、專注認真)
引讀:是呀,他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苦練兩年,夏天,烈日炎炎,蚊蟲叮咬,在妻子織布的時候,他(課文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北風呼呼,寒氣逼人,在妻子織布的時候,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這樣,春去秋來,寒來暑往,兩年之后:出示句子(略),生齊讀。(聽出了一份不易,也聽出了一份喜悅)
③梳理:課文的第二段先寫了——,又寫了——,最后寫了——。這樣按事情的發展一步步寫下來,讀者讀了之后十分清楚明白。師生合作讀一讀。師讀飛衛老師的話,男生讀紀昌練習的過程,女生讀成功的喜悅。
五、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自主學習,體驗批注過程
1、練到這樣到家的程度,你為他高興嗎?可是飛衛卻有提出更高更難得要求——把極小的看成很大的東西。
①課文第三段也是先寫了____________,又寫了___________,最后寫了____________。
找到寫紀昌練習的句子,自己學著剛才的方法品一品。你可以抓住某個詞語或某幾個詞語,談談你讀出一個怎樣的紀昌?把你的體會批注在書的空白處。
②出示:
紀昌記住了飛衛的話,回到家里,又開始練習起來。他用一根長頭發,綁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邊,聚精會神地盯著它。
③學生匯報:
(預設:學生可能會從“每天”“聚精會神”“盯著”等詞語匯報。)
要求:請匯報的同學先朗讀。我們大家聽一聽,能不能從他的朗讀中聽出來他抓的是哪個詞?然后再來請這位同學談自己的理解。
2、補充古文:
旬日之間,浸[jìn]大也;三年之后,如車輪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貫虱之心,而懸不絕。
(生跟著老師讀,后師解釋大概意思)
六、眾里尋他千百度——揭示寓意、多元理解
功夫不負有心人!五年之后,紀昌的眼力練得相當相當到家了,簡直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了。飛衛才開始教他開弓放箭。
1、在座的各位心中一定有個謎:飛衛為什么讓紀昌先練眼力呢?
(板書:扎實基本功)
追問:僅僅學習射箭需要練基本功嗎?
引導:由這件事我們想到了其他的學習,這樣一想就明白了寓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了——無論學什么本領都要練就扎實的基本功。這就是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樸素道理。
2、回顧全文,課文2、3自然段寫了練習眼力,4段寫了開弓放箭。課文這樣的敘述安排和寓意有什么關系嗎?
(作者要告訴我們基本功重要,所以寫的時候就詳細地進行描寫。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是一樣,最想告訴別人什么,就要圍繞這個意思寫詳細!)
3、這個故事其實就是講一位老師和一個學生的故事,人們都說:讀書就是讀自己。就是說我們讀書時要讀出自己的理解、思考和收獲。讀過這篇寓言后,你有哪些收獲呢?
(如:萬丈高樓平地起;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4、猜猜作為一個老師,我能從飛衛老師身上得到哪些啟示呢?
(如:無私;打鐵還需自身硬;有方法;名師出高徒……)
5、小結:通過學習這篇寓言,我們知道了無論學什么本領都要練就扎實的基本功。作為學生,我們學習時要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老師,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
看!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就會有不同的收獲。這也是這則寓言的魅力!
七、讀書要讀出自己——交流教師感受,布置作業
1、有人說,寓言就像魔袋,雖然很小,但是可以從中取出很多東西。讀了故事,我還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并且記錄了下來:
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雖然歷經了2000多年歲月的磨礪,但它所蘊含的哲理直至今日仍舊熠熠閃光。當我將要合上書的時候,文章中經典的句子依然縈繞在我的腦際。
“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把極小的東西,看成一件很大的東西”,我默念著這兩句話,這難道不是對我們最好的啟迪嗎?人的一生,無論工作、學習,我們都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并且牢牢地盯住,策馬揚鞭,努力實現,這種決心和毅力不可動搖,要堅定,要堅決;在努力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把大目標分階段來完成,但是每一個小目標,我們都要把它看大,竭盡所能、全力以赴,才能達到理想的巔峰!
我知道,這則寓言我還沒有讀完……
同學們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和大家交流!
2、作業:
《紀昌學射》選自《列子》一書,篇篇都閃爍著智慧和哲理,還有我們熟悉的“呆若木雞、杞人憂天、、朝三暮四、愚公移山”等故事也出自這本書,下去請大家找來讀一讀。
練習把這個故事繪聲繪色地講出來。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